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4150发布日期:2020-07-31 21:5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治疗给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分为西医妇科与中医妇科。妇科疾病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给药装置是治疗妇科疾病时的输药,一般为针筒式送药,送药的效果较差且舒适性较差。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妇产科给药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8660121u),该专利技术盖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注射孔、第二注射孔和第三注射孔,盖板连接有雾化喷嘴,该给药装置具有插入患者阴道一次即可完成清洗消毒以及上药的特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大多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不利于患者的给药,或装置较为简单,送药的效果较差且舒适性较差,大多没有内窥装置,不利于药物涂抹的精准度,大多装置没有防溢出结构,导致送药时药液流出,不利于药物的效用发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包括插管,所述插管的一侧焊接有手柄,所述插管的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插管的另一端焊接有插头,所述插管的另一端临近插头的位置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插管的外表面一端安装有内窥镜摄像头,所述插管的外表面一端临近内窥镜摄像头的位置处安装有喷药头,所述手柄的一侧外表面贯穿设置有光纤,所述手柄的一侧外表面临近光纤的位置处贯穿设置有输药管,所述手柄的一侧外表面临近输药管的位置处贯穿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输药管的一端安装有进药头,所述进药头的一侧插入连接有注射器,所述光纤的一端安装有控制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构件的内部安装有显示器驱动主板,所述控制构件的上表面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控制构件的上表面临近显示屏的位置处安装有控制按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气管的输入端与充气球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所述输气管的输出端与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输入端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药头设置有两组,一组所述喷药头设置有四个均匀的安装在插管的外表面,所述进药头的输出端与输药管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所述输药管的输出端与喷药头的输入端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构件的输出端通过光纤与内窥镜摄像头的输入端电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按键的输出端电极连接显示器驱动主板的输入端,所述显示器驱动主板的输出端电极连接显示屏的输入端,所述内窥镜摄像头的输出端通过光纤电极连接显示器驱动主板的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体积较小,携带方便,有利于患者的给药,安装有内窥装置,通过内窥镜摄像头内窥涂药位置情况传导到显示屏上,有利于药物涂抹的精准度,本装置设置有防溢出结构,在送药时通过充气球对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进行充气使患处隔离,然后送药,避免了送药时的药液流出,有利于药物的效用发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中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中控制构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管;2、手柄;3、控制构件;4、注射器;5、进药头;6、充气球;7、插头;8、第一气囊;9、第二气囊;10、输气管;11、输药管;12、光纤;13、喷药头;14、内窥镜摄像头;15、显示屏;16、显示器驱动主板;17、控制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妇产科治疗用便携式给药装置,包括插管1,插管1的一侧焊接有手柄2,插管1的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气囊8,插管1的另一端焊接有插头7,插管1的另一端临近插头7的位置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气囊9,插管1的外表面一端安装有内窥镜摄像头14(型号为amc1014usb-d3.6),插管1的外表面一端临近内窥镜摄像头14的位置处安装有喷药头13,手柄2的一侧外表面贯穿设置有光纤12,手柄2的一侧外表面临近光纤12的位置处贯穿设置有输药管11,手柄2的一侧外表面临近输药管11的位置处贯穿设置有输气管10,输气管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气囊9,输药管11的一端安装有进药头5,进药头5的一侧插入连接有注射器4,光纤12的一端安装有控制构件3,输气管10的输入端与充气球6的输出端贯通连接,输气管10的输出端与第一气囊8与第二气囊9的输入端贯通连接,喷药头13设置有两组,一组喷药头13设置有四个均匀的安装在插管1的外表面,进药头5的输出端与输药管11的输入端贯通连接,输药管11的输出端与喷药头13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控制构件3的输出端通过光纤12与内窥镜摄像头14的输入端电极连接,首先,取出装置,然后,通过注射器4抽取药液,注射器4的输出端插入进药头5的内部,手持手柄2通过插头7把插管1插入患者患处,内窥镜摄像头14工作,观察视频通过手柄2调整插管1的位置使其对应患处,按压充气球6通过输气管10对第一气囊8与第二气囊9充气,把患处隔离,推动注射器4药液通过输药管11与喷药头13喷到患处,轻轻转动插管1使药液涂抹均匀,最后,通过充气球6的尾部放气,第一气囊8与第二气囊9内部空气排出,轻轻抽出插管1即可,对装置进行高温消毒清洁利于下次使用。

在图2、3中:控制构件3的内部安装有显示器驱动主板16(型号为2556qr-edp-2k),控制构件3的上表面安装有显示屏15,控制构件3的上表面临近显示屏15的位置处安装有控制按键17,控制按键17的输出端电极连接显示器驱动主板16的输入端,显示器驱动主板16的输出端电极连接显示屏15的输入端,内窥镜摄像头14的输出端通过光纤12电极连接显示器驱动主板16的输入端,按压控制按键17,通过显示器驱动主板16的控制,内窥镜摄像头14工作,内窥镜摄像头14把拍摄视频显示于显示屏15上,观察视频通过手柄2调整插管1的位置使其对应患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取出装置,然后,通过注射器4抽取药液,注射器4的输出端插入进药头5的内部,手持手柄2通过插头7把插管1插入患者患处,按压控制按键17,通过显示器驱动主板16的控制,内窥镜摄像头14工作,内窥镜摄像头14把拍摄视频显示于显示屏15上,观察视频通过手柄2调整插管1的位置使其对应患处,按压充气球6通过输气管10对第一气囊8与第二气囊9充气,把患处隔离,推动注射器4药液通过输药管11与喷药头13喷到患处,轻轻转动插管1使药液涂抹均匀,最后,通过充气球6的尾部放气,第一气囊8与第二气囊9内部空气排出,轻轻抽出插管1即可,对装置进行高温消毒清洁利于下次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