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术中的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6173发布日期:2020-07-31 21:43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术中的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手术中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血管修复手术往往需要深低温不停的循环,在此过程中需要实施低温脑保护,目前,在手术中利用冰袋贴在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降温工作,降温效果不佳,导致脑保护不充分,所以急需一种手术中的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术中的降温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在手术中利用冰袋贴在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降温工作,降温效果不佳,导致脑保护不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手术中的降温装置,包括用于热交换的变温水箱、用于体表降温的水毯和用于颈部降温的颈部水囊以及用于头部降温的头部水囊,所述颈部水囊与头部水囊相连,所述颈部水囊一端和水毯一端均通过循环水管与变温水箱的进出水口相连;

所述颈部水囊由水囊外壳和支撑架构成,所述水囊外壳包裹在支撑架外侧,所述支撑架由支撑环和连接杆构成,所述支撑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环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环包括第一半环、第二半环、转轴、插块、凹槽、插槽和锁紧螺杆,所述第一半环一端与第二半环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另一端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一侧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半环另一端与插块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二半环位于插槽一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

优选的,所述头部水囊为一种帽子形状,且所述头部水囊通过绑带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管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且分别与变温水箱的进出水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水毯、颈部水囊和头部水囊外壳均为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管与水毯和颈部水囊之间通过汉森快速接头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一种可伸缩式连接杆,由内杆和套杆构成,所述内杆与所述套杆插入连接,所述内杆与套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循环水管的作用,将水毯、颈部水囊和头部水囊与变温水箱相连,从而降低水毯、颈部水囊和头部水囊内部的水温,对患者的身体、颈部和头部进行同时降温,提高降温效果,通过支撑架的作用,对颈部水囊的水囊外壳进行支撑,并利用第一半环、第二半环、转轴、插块和插槽的作用,根据患者颈部大小,改变支撑环的直径,使水囊外壳与患者颈部贴合,且不会由于颈部水囊的自身重力对患者颈部造成压迫,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通过连接杆的伸缩作用,根据患者颈部的长度,对颈部水囊的长度进行微调,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操作简单,使用更加便捷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颈部水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变温水箱;2、水毯;3、颈部水囊;4、头部水囊;5、循环水管;6、水囊外壳;7、支撑架;8、支撑环;801、第一半环;802、第二半环;803、转轴;804、插块;805、凹槽;806、插槽;807、锁紧螺杆;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手术中的降温装置,包括用于热交换的变温水箱1、用于体表降温的水毯2和用于颈部降温的颈部水囊3以及用于头部降温的头部水囊4,颈部水囊3与头部水囊4相连,颈部水囊3一端和水毯2一端均通过循环水管5与变温水箱1的进出水口相连;

如图2-3所示,颈部水囊3由水囊外壳6和支撑架7构成,水囊外壳6包裹在支撑架7外侧,支撑架7由支撑环8和连接杆9构成,支撑环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环8之间通过连接杆9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支撑环8包括第一半环801、第二半环802、转轴803、插块804、凹槽805、插槽806和锁紧螺杆807,第一半环801一端与第二半环802一端通过转轴803活动连接,第一半环801另一端安装有插块804,插块804一侧均匀开设有凹槽805,第二半环802另一端与插块80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插槽806,第二半环802位于插槽806一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807。

具体的,头部水囊4为一种帽子形状,且头部水囊4通过绑带进行固定,便于包裹患者的头部。

具体的,循环水管5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且分别与变温水箱1的进出水口相连,便于实现体外水循环,从而进行降温工作。

具体的,水毯2、颈部水囊3和头部水囊4外壳均为硅胶或者橡胶材质的构件,本实施例采用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

具体的,循环水管5与水毯2和颈部水囊3之间通过汉森快速接头相连,便于对装置进行组装和拆卸。

具体的,连接杆9为一种可伸缩式连接杆,由内杆和套杆构成,内杆与套杆插入连接,内杆与套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环8固定连接,利用水囊外壳6的弹性作用,便于根据需求,对颈部水囊3的长度进行微调。

可选的,本实施例采用体外循环热交换变温水箱1作为控温装置,利用变温水箱内双通路进行控温,也可采用冷水机等降温装置进行降温工作,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装置进行工作时,首先将循环水管将水毯2、颈部水囊3和头部水囊4与变温水箱1进行连接,构成水回路,接着患者躺着水毯2上端,转动转轴803,将第一半环801和第二半环802打开,并将其包裹在患者颈部,根据患者进步的实际大小,挤压第一半环801和第二半环802,使得第一半环801一端的插块804插入第二半环802一端的插槽806内部,从而改变支撑环8的直径,使得水囊外壳6与患者颈部贴合,接着转动锁紧螺杆807,使其进入凹槽805内部,对第一半环801和第二半环802进行锁紧固定,利用支撑环8的作用,对水囊外壳6进行支撑,避免由于水囊外壳6的自身重力,对患者颈部造成压迫,使用更加舒适可靠,接着将头部水囊4戴着患者头部,并利用绷带对其进行固定,启动变温水箱1,设定所需温度,使得水毯2、颈部水囊3和头部水囊4内部的水进行循环流动,并带走患者体表、颈部和头部的温度,使其全面进行降温工作,实现充分的低温脑保护,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