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动式粉末状药物给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3891发布日期:2020-07-29 03:0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动式粉末状药物给药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动式粉末状药物给药瓶。



背景技术:

喉风散是家里常见的治疗咽喉肿痛、口腔糜烂等口腔或喉咙症状的药物,呈粉末状,在购买回来时,喉风散均为装在一个塑料的给药瓶中。

如图7所示为现有的用于装喉风散的给药瓶,其包括具有弹性的瓶身6、盖合在瓶身的瓶口处的喷头4和瓶盖(图7中未示出瓶盖),瓶身6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喷头4的外端设有向前延伸的长条状喷嘴8,喷嘴8的中间设有喷出通道83,喷出通道83的前端设有喷口,喷头4的里端插装有导管9,导管9延伸至给药瓶6的底部,导管9与喷出通道83相连通,在瓶身6内会盛装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容量的喉风散。在使用时,将喷嘴伸入口腔,对准需要喷药的位置,然后快速按压瓶身,小部分的喉风散将跟随气流经过导管和喷出通道后,从喷口快速喷出,之后松开瓶身,瓶身在自身弹力下回复原状。

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当通过摇晃停留在导管中或导管端口处的喉风散比较多时,会一下喷出太多的喉风散,而当喉风散比较分散时,连续按压几次都喷不出足够量的喉风散,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按动式粉末状药物给药瓶,其可喷出基本定量的粉末状药物。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按动式粉末状药物给药瓶,其包括具有弹性的瓶身、喷头和瓶盖,喷头盖合在瓶身的瓶口处,喷头的外端设有向前延伸的长条状喷嘴,喷嘴的中间设有喷出通道,喷出通道的前端设有喷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盛装粉末状药物的内瓶体、导气管和按板;内瓶体呈扁平状,内瓶体固定设在喷头的里端,内瓶体位于瓶身内,且内瓶体的侧壁与瓶身的侧壁之间留有压缩空间;在喷头上设有横向贯穿喷头的滑槽,在滑槽的底面设有导气孔和与内瓶体连通的药物导出孔,导气管插装在导气孔的里端口处,导气管包含至少一段弯曲部;喷出通道的后端口位于滑槽的顶面的中间;按板滑动设置在滑槽中,按板的上下表面与滑槽的顶面和底面贴合,在按板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按板的滑动范围的限位结构,在按板上设有贯穿按板的上下表面的药物中转槽;通过按动按板可使得药物中转槽与药物导出孔对应;通过按动按板至药物中转槽与导气孔对应时,药物中转槽还与喷出通道的后端口对应连通,此时药物导出孔由按板封闭。

进一步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按板的两端侧边的凸台;在通过按动按板至药物中转槽与药物导出孔对应时,按板的对应端的凸台抵靠在喷头的对应侧边上;在通过按动按板至药物中转槽与导气孔对应时,按板的另一端的凸台抵靠在喷头的另一侧边上。

进一步的,在滑槽的两端侧边分别对应凸台设有凹面;在通过按动按板使得药物中转槽与药物导出孔对应时,按板的对应端的凸台抵靠在对应端的凹面上;在通过按动按板至药物中转槽与导气孔对应时,按板的另一端的凸台抵靠另一端的凹面上。

进一步的,在通过按动按板至药物中转槽与导气孔对应时,按板的两端面与喷头的侧面组成一完整的圆形壁。

进一步的,导气管整体位于瓶身内的前部。

进一步的,内瓶体的体积为瓶身的内部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按动式粉末状药物给药瓶还包括盖在喷嘴的前端的端盖。

进一步的,瓶身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进一步的,在喷头的面向瓶口的表面上设有安装管壁,在喷头的侧边设有限位边,安装管壁插于瓶口内,安装管壁与瓶口过盈配合,限位边与瓶口的端面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瓶身内设置内瓶体,粉末状药物为盛装在内瓶体中,通过按动按板使得药物中转槽与药物导出孔对应时,翻倒给药瓶,可使得内瓶体中的粉末状药物进入药物中转槽,并基本填充满药物中转槽,此时位于药物中转槽的粉末状药物的量是基本固定的,然后通过按动按板至药物中转槽与导气孔对应,之后快速按压瓶身,产生的气流将经过导气管进入药物中转槽,携带着药物中转槽中的粉末状药物进入喷出通道,最后将粉末状药物从喷口喷出。可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每次喷出的量基本一致,与药物中转槽的体积相关,从而实现喷出基本定量的粉末状药物,解决了现有的喷出量不定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部件少,基本不会增加给药瓶的整体体积,方便携带和使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适合家庭备用药物的盛装。

4、本实用新型在导气管上设置至少一段弯曲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粉末状药物顺着落入导气管中,也只会停留在弯曲部,之后会随气流向外喷出,避免落入瓶身内,造成药物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藏瓶盖和端盖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隐藏瓶盖和端盖后并按动按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头、导气管和内瓶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的给药瓶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

1-瓶盖;2-按板;21-凸台;22-药物中转槽;3-端盖;4-喷头;41-滑槽;42-药物导出孔;43-导气孔;44-限位边;45-安装管壁;46-凹面;5-内瓶体;6-瓶身;61-瓶口;7-导气管;71-弯曲部;8-喷嘴;81-喷口;82-喷出通道的后端口;83-喷出通道;9-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按动式粉末状药物给药瓶,其包括具有弹性的瓶身6、喷头4、瓶盖1、用于盛装粉末状药物的内瓶体5、导气管7和按板2。瓶身6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材质与现有的用于装喉风散的给药瓶的材质相同,可按压,在松开后会自动回复。

喷头4盖合在瓶身的瓶口处,喷头4的外端设有向前延伸的长条状喷嘴8,喷嘴8的中间设有喷出通道83,喷出通道83的前端设有喷口81。

内瓶体5呈扁平状,内瓶体5固定设在喷头4的里端,内瓶体5位于瓶身6内,内瓶体5的宽度方向与椭圆形的长轴方向平行,且内瓶体5的侧壁与瓶身6的侧壁之间留有压缩空间,压缩空间足够大,使得瓶身6能够被按压,且按压瓶身6产生的气流足够。由于现有的装喉风散的给药瓶内盛装的喉风散的量是其内容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所以内瓶体足够盛装所需量的喉风散,可将内瓶体的体积设置为瓶身的内部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在喷头4上设有横向贯穿喷头的滑槽41,在滑槽41的底面设有导气孔43和与内瓶体连通的药物导出孔42,导气管7插装在导气孔43的里端口处,喷出通道83的后端口82位于滑槽41的顶面的中间。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导气孔43与喷出通道83的后端口前后对齐,药物导出孔42位于侧边。本实施例的导气管7包含两段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弯曲部71,以避免使用时药物落入瓶身内,当然,为了更保险,也可以设有更多的连接在一起的弯曲部71。

按板2滑动设置在滑槽41中,按板2的上下表面与滑槽41的顶面和底面贴合,以避免药物从缝隙露出,按板2的前后侧面与滑槽41的前后侧面也相贴合,在按板2的端部设有用于限制按板的滑动范围的限位结构,在按板2上设有贯穿按板的上下表面的药物中转槽22。

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喷出药物至口腔或喉咙的患处时,如图4所示,先通过按动按板2的对应端使得药物中转槽与药物导出孔42对应,翻倒给药瓶,可使得内瓶体5中的粉末状药物进入药物中转槽22,并基本填充满药物中转槽22,此时位于药物中转槽22的粉末状药物的量基本是固定的,然后通过按动按板2至药物中转槽22与导气孔43对应,如图3所示,此时药物中转槽22还与喷出通道83的后端口对应连通,药物导出孔42由按板2封闭,之后,将喷嘴8伸入口腔对准患处,此时快速按压瓶身6,产生的气流将经过导气管7进入药物中转槽22,携带着药物中转槽22中的粉末状药物进入喷出通道83,最后将粉末状药物从喷口81喷出,喷出至患处,落入导气管7的药物也会随着气流喷出。

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按板2的两端的两侧边的凸台21。在通过按动按板2的一端使得药物中转槽22与药物导出孔42对应时,按板2的对应端的凸台21抵靠在喷头的对应侧边上,从而限制按板2继续向该方向滑动;在通过按动按板2的另一端至药物中转槽22与导气孔43对应时,按板2的另一端的凸台21抵靠在喷头的另一侧边上,从而限制按板继续向该方向滑动。

更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滑槽41的两端的两侧边分别对应凸台设有凹面46。在通过按动按板2使得药物中转槽22与药物导出孔42对应时,按板的对应端的凸台21抵靠在对应端的凹面46上;在通过按动使得按板至药物中转槽22与导气孔43对应时,按板2的另一端的凸台21抵靠另一端的凹面46上。为了配合限位要求,滑槽41的两端的凹面46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优选的方案是在未使用时药物导出孔42由按板2封闭,这样能更好的保证药物的密封储存,此时为了保证给药瓶整体结构的平整,可设置成:按板2的两端面为圆弧面,如图3所示,在通过按动按板至药物中转槽22与导气孔43对应,药物导出孔42由按板2封闭时,按板2的两端面与喷头4的侧面组成一完整的圆形壁,从而保证外部平整。

上述按板2的安装结构合理、紧凑,基本不会增加给药瓶的整体体积。

为了尽量避免导气管7影响到瓶身的按压,导气管7整体位于瓶身6内的前部。

为了保证喷出通道的卫生,且保证药物在封闭空间中保存,本实施例的按动式粉末状药物给药瓶还包括盖在喷嘴的前端的端盖3。

喷头4的盖合结构为:在喷头的面向瓶口的表面上设有安装管壁45,在喷头4的侧边设有限位边44,安装管壁45插于瓶口61内,安装管壁与瓶口过盈配合,限位边44与瓶口的端面相贴合,从而实现密封盖合。

导气管7插装结构为:在导气孔43的里端口设有套管,导气管7的端部与过盈配合的形式插于套管中。

本实施例的瓶盖1与螺纹连接的方式盖设在瓶身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