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8194发布日期:2020-09-15 19:2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接收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属于偏瘫患者或是活动受限、昏迷的患者,而在这些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出现颅内高压、高烧等症状,在护理过程中对高烧主要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用毛巾包裹冰袋枕在患者脑下降温,但这种降温方式难以控制施加的温度,且冰块融化后需要更换,不方便操作,器而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在对患者的护理时,由于患者为活动受限或是昏迷,头部枕在枕在枕头上时间较长,使用普通的枕头时颈部容易悬空或是受挤压,使患者舒适度下降;对于昏迷的患者,外界的声音对其具有唤醒的可能,一般使用外置的播放器播放音乐或是家属与患者说话,为患者提供外界的声音,增加了家属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目前在对昏迷患者或是行动受限的患者护理中存在以下问题:物理将烧时难以控制施加的温度,且更换冰袋不便,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普通枕头对患者头部及颈部的舒适度不佳;对患者提供外界的声音,特别是家属的声音时,增加家属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该头部护理装置能够对患者施加可控的物理降温温度,能够为患者提供音乐,家属的声音;能够增加患者头部及颈部的舒适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内容实现的:

一种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包括枕体、网格垫、外衬片、制冷器、温控器、音乐播放器、压力开关、计时器、报警器;所述外衬片包裹在枕体外部;所述枕体包括头枕、颈枕;所述头枕为长方体,长边侧面与颈枕固定连接,中心设有制冷腔,短边侧面设有进气孔;所述制冷腔一端开口贯穿头枕端面,沿枕体长边侧面的腔壁上设有制冷口,制冷口旁设有进气口;所述制冷口贯穿枕体;所述进气孔沿枕体内部与进气口连通;所述网格垫安装在制冷腔开口端;所述制冷器安装在制冷口,位于制冷腔中的制冷器端头设有小风扇;所述温控器安装在外衬片中,所述音乐播放器安装在枕体短边侧面;所述压力开关与电源连接,音乐播放器与压力开关连接,计时器与压力开关连接,报警器与计时器连接,温控器与压力开关连接,制冷器与温控器连接;所述压力开关安装在外衬片与网格垫接触的部分中;

所述制冷腔的底面设有底恒温层;所述制冷腔的侧壁包括侧恒温层、缓冲层;所述侧恒温层一端与底恒温层连接,远离底恒温层的一端连接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远离侧恒温层的一端与枕体连接,且设有塑料层;所述塑料层远离缓冲层的一端翻折安装在枕体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枕体外壁上设有制冷器底座;所述制冷器底座位于制冷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枕体由记忆海绵填充;所述制冷器位于枕体外部的端头安装在制冷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恒温层高度为恒温腔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底恒温层与侧恒温层包括隔板、泡沫;所述泡沫一侧与枕体连接,远离枕体的一侧连接隔板;所述隔板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高度为制冷腔高度的四分之一,使用弹性硅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外衬片与网格垫接触的部分设有未贯穿外表面的小孔,使用棉质材料;所述温控器安装在外衬片与网格垫接触的部分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时监控对患者物理降温时施加的温度,且能持续施加,无需更换,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对患者降温的效率;能够增加患者头部及颈部的舒适性;能够为患者提供外界的音乐及家属的录音,增大昏迷患者唤醒的可能;能够记录患者同一个体位持续的时间,并在一定时间后提醒医护人员为患者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同一体位受压过长;患者头部离开枕体时制冷器停止工作,防止制冷器空转,方便拆洗更换枕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的制冷腔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的网格垫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头枕,2-颈枕,3-制冷腔,301-底恒温层,302-侧恒温层,4-缓冲层,5-制冷器,6-进气口,7-进气孔,8-音乐播放器,9-温控器,10-网格垫,11-外衬片,12-枕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3所示,一种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包括枕体12、网格垫10、外衬片11、制冷器5、温控器9、音乐播放器8、压力开关、计时器、报警器;所述外衬片11包裹在枕体12外部;所述枕体12包括头枕1、颈枕2;所述头枕1为长方体,长边侧面与颈枕2固定连接,中心设有制冷腔3,短边侧面设有进气孔7;所述制冷腔3一端开口贯穿头枕1端面,沿枕体12长边侧面的腔壁上设有制冷口,制冷口旁设有进气口6;所述制冷口贯穿枕体12;所述进气孔7沿枕体12内部与进气口6连通;所述网格垫10安装在制冷腔3开口端;所述制冷器5安装在制冷口,位于制冷腔3中的制冷器3端头设有小风扇;所述温控器9安装在外衬片11中,所述音乐播放器8安装在枕体12短边侧面;所述压力开关与电源连接,音乐播放器与压力开关连接,计时器与压力开关连接,报警器与计时器连接,温控器与压力开关连接,制冷器与温控器连接;所述压力开关安装在外衬片与网格垫接触的部分中;

所述制冷腔3的底面设有底恒温层301;所述制冷腔3的侧壁包括侧恒温层302、缓冲层4;所述侧恒温层302一端与底恒温层301连接,远离底恒温层301的一端连接缓冲层4;所述缓冲层4远离侧恒温层302的一端与枕体12连接,且设有塑料层;所述塑料层远离缓冲层4的一端翻折安装在枕体端面上。

所述枕体12外壁上设有制冷器底座;所述制冷器底座位于制冷口下方。

所述枕体12由记忆海绵填充;所述制冷器5位于枕体12外部的端头安装在制冷器底座上。

所述侧恒温层302高度为制温腔3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底恒温层301与侧恒温层302包括隔板、泡沫;所述泡沫一侧与枕体12连接,远离枕体12的一侧连接隔板;所述隔板为塑料材质。

所述缓冲层4高度为制冷腔3高度的四分之一,使用弹性硅胶材质。

所述外衬片11与网格垫10接触的部分设有未贯穿外表面的小孔,使用棉质材料;所述温控器9安装在外衬片11与网格垫10接触的部分中。

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以下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作为神经内科的头部护理装置使用时的具体应用为:

将枕体套装外衬片后放置在患者后脑,患者后脑位于网格垫上方,在网格垫及外衬片的支撑作用下使得患者后脑不会压入制冷腔中,枕体上连接有颈枕,可对患者颈部做支撑,增加患者舒适感;将温控器(py-sm5)中的温度传感器放置在位于网格垫部分的外衬片中监测温度;降温时连接电源,患者头部压住压力开关(bfs压力传感器),使压力开关工作,制冷器(双核半导体制冷片模块)工作,通过温控器设定温度为29摄氏度,调整计时器(dh48s-s)时间为1小时;制冷腔中的温度下降,在小风扇的作用下制冷腔中的气流运动,气流到达外衬片,进入外衬片的小孔,使外衬片的温度降低对患者物理降温;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使制冷器停止工作,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制冷器工作,能够实时控制施加的温度;泡沫及塑料隔板能够对制冷腔制冷时防止温度过快向外界散发,增加制冷效率;由于位于枕体外部的制冷器端头会产生热量,贯穿枕体并不同平面设置的进气孔能够使进入制冷腔的气体为常温,增加曾冷效率;硅胶缓冲层能够在患者头部下压枕体的时候提供支撑,使头部不会直接压在制冷腔墙壁的隔板上,增加患者舒适度。制冷器底座能够为制冷器提供支撑,使制冷器安装平稳。

可通过音乐播放器(锐族m1mp3)为患者播放音乐,也可使用音乐播放器录制家属声音,在家属不在时为患者播放;当计时器到达预设时间后,接通报警器(zmq-2729)通知医护人员为患者更换体位,避免患者同一体位受压时间过长,当患者头部离开枕体时压力开关断开电源,使制冷器停止工作;使用棉质的外衬片能够吸收患者的汗液、油脂,方便清洗、更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