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4956发布日期:2020-08-21 15:3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离子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手术刀。



背景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技术能在低温(40~70℃)条件下实现对组织的切割、消融和止血等功能,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手术中,特别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微创手术中。通常微创手术的通道很小,并且手术区域狭窄而复杂,现有的手术刀头对组织的创伤较大,手术作业精确度较差,容易误伤患者正常组织,术后正常结构损伤范围太大从而影响其功能,不合理的手术刀器械形状,给医生操作带来很大不便,影响手术视野。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文中,术语“近端”是指更靠近使用者的设备端部或其部分,术语“远端”是指更远离使用者的设备端部或其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等离子手术刀,解决目前技术中的手术刀造成的手术创伤大,难以进行精确手术作业,手术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等离子手术刀,包括手柄、刀杆主体以及电极组件,所述的刀杆主体近端连接在手柄上,所述刀杆主体的远端设置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回路极、丝线状的发射极以及连接在刀杆主体远端的将回路极与发射极电绝缘分隔开的绝缘件,所述发射极从绝缘件远端端面整体呈弧形弯曲延伸至绝缘件远端侧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等离子手术刀采用丝状电极结构,可以形成更细长的等离子体,可以精准的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消融,减小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效果,有利于术后愈合,并且发射极呈从刀杆主体远端端面弯曲延伸至刀杆主体远端侧面的弧形,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手术刀可根据实际的需要灵活的运用发射极的不同位置来进行手术作业,提高手术操作的方便性和精确性,可以利用发射极位于刀杆主体远端端面的部分进行手术作业,还可以利用发射极位于刀杆主体远端侧面的部分进行手术作业,还可以利用发射极位于刀杆主体远端端面到侧面的过渡部分进行手术作业,可对咽喉等不易暴露部位的目标组织进行手术作业,手术作业精度高、效果好,无需术中更换手术器械,手术操作效率高,缩短手术时间,节省手术开支。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件上有吸引通口,所述吸引通口通过沿刀杆主体的吸引通道与连接在手柄上的吸引管连接,可通过吸引通口将温度较高的液体以及切割下来的组织抽吸走,避免影响手术视野,也避免温度较高的液体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射极具有伸入吸引通口内的自由端,发射极的自由端上形成的等离子体可对通过吸引通口抽吸走的组织进行进一步的消融打碎,避免抽吸走的组织堵塞吸引通道、吸引管,保障长效稳定的抽吸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极的自由端延伸进吸引通道内,保障对组织进行进一步消融打碎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自由端处在吸引通道的中心部位,提高对组织消融打碎的效果,避免自由端偏置时只能将靠近吸引通道壁面处的小部分组织消融打碎,能更好的起到防堵塞的作用,保障长效稳定的抽吸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刀杆主体内还设置有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一端与位于刀杆主体远端一侧的注液口连通,另一端与连接在手柄上的注液管连通,生理盐水从注液口输送到目标组织区域处,生理盐水将回路极和发射极导通形成离子状态,在发射极上形成高度气化的等离子薄层,该薄层有足够的能量将与发射极接触的人体创口组织分子链粉粹,便于安全、便捷的切割病变组织,对周边正常组织损伤小,产生的温度在40-70℃之间,对正常组织的热损伤极小,等离子薄层具有极高的氧化作用,可以杀死创口表面的细菌。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液口的开口方向倾斜于刀杆主体的轴线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液口的出口截面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射极包括位于绝缘件远端端面一侧的端面直线作用部、位于绝缘件远端侧面一侧的侧面直线作用部以及衔接用的弧形过渡段。这种结构设计既包含位于端面和侧面的直线作用部,能够对两个面的病变组织进行平整的切割;又包含用于衔接两个端面作用部的弧形过渡段,能够对更为细小的病变组织进行精细地切割,在本身已经能够进行精细切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精细切割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件的截面尺寸从近端向远端逐渐变小,避免阻挡视线,手术操作时的视野好,方便医生清晰看到目标位置的状况,减少手术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件在发射极弯曲所在平面的两侧设置有斜面,方便清晰看到目标位置的状况,方便进行精确手术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射极的导线连接端插接在绝缘件上开设的隔离孔中,并且导线连接端与隔离孔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提高绝缘效果,延长等离子手术刀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刀杆主体呈弯折结构,便于对复杂手术环境中的目标组织进行手术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射极的弯曲所在平面与刀杆主体的弯折所在平面重合、或垂直、或具有15~30°的夹角,便于对特定位置处的目标组织进行手术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等离子手术刀可以精准的对病变组织进行手术作业,减小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效果,有利于术后愈合,并且发射极呈从刀杆主体远端端面弯曲延伸至刀杆主体远端侧面的弧形,可在多个特定方位形成等离子体,可利用发射极的不同部位来对咽喉等不易暴露部位的目标组织进行手术作业,手术作业精度高、效果好,无需术中更换手术器械,手术操作效率高,缩短手术时间,节省手术开支;

采用双极结构,电外科能量仅作用于目标组织,不需要负极板配合,不会给整个人体通电,能够避免普通的单极电极因负极板易脱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不会灼伤人体,省去了需要使用负极板的麻烦,使得手术更加安全和方便;

手术操作时的视野好,方便医生清晰看到目标位置的工作状态,减少手术风险;

可将渗出物和切割下来的组织抽吸走,并且能对通过吸引通口的组织进行进一步的消融打碎,有效避免出现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等离子手术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细节a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极组件的发射极所在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射极与绝缘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射极的弯曲所在平面与刀杆主体的弯折所在平面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发射极的弯曲所在平面相对于刀杆主体的弯折所在平面左偏小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射极的弯曲所在平面相对于刀杆主体的弯折所在平面右偏小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射极的弯曲所在平面与刀杆主体的弯折所在平面垂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发射极与绝缘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的发射极与绝缘件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等离子手术刀,操作方便,可对病变组织进行精细手术作业,手术创伤小,避免损伤患者正常声带,有利于术后恢复,手术效果好。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一种等离子手术刀,主要包括手柄1、刀杆主体2以及电极组件3,所述的刀杆主体2近端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刀杆主体2的直径优选为2mm~4mm,所述刀杆主体2的远端设置电极组件3,电极组件3与手柄1上设置的供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极组件3包括丝线状的发射极31,发射极31的截面直径大小(即粗细)为0.2~0.4mm,所述发射极31从刀杆主体2远端端面弯曲延伸至刀杆主体2远端侧面,并且发射极31整体呈弧形状的弯曲(此处弧形状主要包含两种情形:1.所述发射极31从刀杆主体2远端端面弯曲延伸至刀杆主体2远端侧面,整体呈无直线作用部的弧形;2.所述的发射极31包括位于绝缘件33远端端面一侧的端面直线作用部314、位于绝缘件33远端侧面一侧的侧面直线作用部315以及衔接用的弧形过渡段316,整体呈有直线作用部的弧形),丝线状的发射极31可以形成更细长的等离子体,作用区域小而精确,能够更精确的对病变组织进行手术作业,减小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效果,具体的,如第二种情形,所述的发射极31包括平行于绝缘件33远端端面的端面直线作用部314、平行于绝缘件33远端侧面的侧面直线作用部315以及衔接用的弧形过渡段316,且端面直线作用部314、侧面直线作用部315、弧形过渡段316各自与绝缘件33相应面的距离优选为0.1~0.4mm,可设置为完全相同的距离;发射极31可在多个特定方位形成等离子体,可以利用发射极位于刀杆主体远端端面的端面直线作用部314、发射极位于刀杆主体远端侧面的侧面直线作用部315进行手术作业,还可以利用端面直线作用部314和侧面直线作用部315之间的弧形过渡段316进行手术作业,手术作业灵活适用性好,在对声带进行手术作业时,能有效保障正常的发声功能,不局限于声带手术;

电极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刀杆主体2上并通过绝缘件33与发射极31电绝缘隔离开的回路极32,在本实施例中,回路极32为一长金属管,优选为不锈钢管,回路极32沿着刀杆主体2长度方向设置,在回路极32的管壁外套有绝缘套层,绝缘套层可优选热缩套管,并且回路极32的远端设置有裸露段,本实施例利用回路极32兼做为刀杆主体2,在金属管的回路极32远端设置绝缘件33,即绝缘件33连接在刀杆主体2远端,发射极31连接在绝缘件33上,即,发射极31从绝缘件33远端端面弯曲延伸至绝缘件33远端侧面,并且绝缘件33保持发射极31与回路极32电绝缘隔离开;

并且,刀杆主体2的远端一侧设置有吸引通口21和注液口22,吸引通口21通过沿刀杆主体2的吸引通道23与连接在手柄1上的吸引管11连接,注液口22通过沿刀杆主体2的注液通道24与连接在手柄1上的注液管12连接,具体的,吸引通口21设置在绝缘件33上,并且吸引通口21的开口方向朝向绝缘件33的远端侧面,在不锈钢管的回路极32中设置连接至绝缘件33的独立的通管来构成吸引通道23,该通管与吸引通口21连通,吸引通口21与通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台阶,通管端部插入吸引通口21内并抵靠在限位台阶上,并且通管的内壁与吸引通口21的内部齐平;而在通管的外壁与不锈钢管的回路极32内壁之间的区域则构成注液通道24,注液口22开设在不锈钢管的发射极31远端裸露段的壁面上,注液口22的开口方向倾斜于刀杆主体2的轴线方向,并且注液口22的出口截面呈弧形,出水均匀。具体的,如图4所示,吸引通口21的截面呈l型,附图中吸引通口21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沿刀杆主体2轴向设置的竖部,与竖部垂直的横部,在l型的吸引通道的拐角处(即竖部与横部连接处)容易堵塞,限位台阶设置于竖部并位于拐角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吸引通口21的开口方向设置在发射极31所朝向的绝缘件33远端侧面,并且发射极31横跨吸引通口21的口部,当被切割的组织要进入吸引通口21被抽吸走时,发射极31能将组织消融打碎,避免组织堵塞吸引通口21、吸引通道23以及吸引管11,保障抽吸管路通畅,并且发射极31具有伸入吸引通口21内的自由端312,该自由端312从绝缘件33的远端端面穿入绝缘件33内并伸入吸引通口21内,能够对组织进行二次消融打碎,有效避免发生堵塞;为更好地解决此处容易堵塞的问题,自由端312还延伸进吸引通道23内,并且自由端312处在吸引通道23的中心部位,即自由端312沿着吸引通道23轴心线方向,自由端312的长度方向沿着吸引通道23的液体流动方向,保障二次消融打碎的充分性,提高防堵效果;注液口22也设置于吸引通口21的同侧,生理盐水能更好的从注液口通入到发射极31所作用的目标组织区域处,保障发射极上形成稳定的等离子薄层。

发射极31一端为导线连接端313,导线连接端313插接在绝缘件33上开设的隔离孔中,并且导线连接端313与隔离孔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311,加强绝缘效果,延长等离子手术刀的使用寿命。其中,发射极31的自由端312和导线连接端313均通过弧形的平滑过渡段延伸进相应的位置。

为了保障良好的手术视野,绝缘件33的截面尺寸从近端向远端逐渐变小,并且绝缘件33在发射极31弯曲所在平面的两侧设置有斜面,绝缘件33为以发射极31弯曲所在平面为对称面的对称结构,绝缘件33两侧斜面所形成的锥度为25~30°,方便清晰看到目标位置的状况,避免绝缘件33尺寸过大难以对狭小区域进行手术作业,保障手术作业的精确性。

如图1、图5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刀杆主体2呈弯折结构,并且发射极31的弯曲所在平面与刀杆主体2的弯折所在平面可以重合、或垂直、或具有15~30°的夹角(或其他适用的锐角),发射极31的弯曲所在平面与刀杆主体2的弯折所在平面的位置关系在制作时即固定,方便对咽喉等不易暴露部位的目标组织进行手术作业,提高手术操作的方便性,例如,发射极31的弯曲所在平面与刀杆主体2的弯折所在平面具有±15~30°的夹角时,更便于对病变组织在左右侧声带的患者进行手术作业,而发射极31的弯曲所在平面与刀杆主体2的弯折所在平面垂直时,更便于对病变组织在声带正面的患者进行手术作业。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注液口22设置在绝缘件33上,具体可设置在绝缘件33的远端端面上,在不锈钢管的回路极32中设置连接至绝缘件33的独立的通管二来构成注液通道24,该通管二与注液口22连通。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吸引通口21的开口方向设置在绝缘件33远端端面,发射极31横跨吸引通口21的口部,发射极31能将进入吸引通口21的组织消融打碎,并且发射极31具有深入吸引通口21内的自由端312,该自由端312从绝缘件33的远端侧面穿入绝缘件33内并深入吸引通口21内。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