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棉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1094发布日期:2020-09-01 18:4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棉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毒棉签。



背景技术:

在医院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利用消毒棉签对其的皮肤进行消毒,常规的消毒棉签需要配合消毒药水,棉签头先在消毒药水内浸一下再使用,无法随身携带、随取随用,现有一些消毒棉签在杆体内设置储液腔,储液腔内设置消毒药水,使用时将消毒药水通导至棉签头,但这些消毒棉签容易误触而使储液腔与棉签头意外导通,导致在随身携带时就有消毒药水溢出,造成浪费并使衣物污染,且现有的消毒棉签的长度较长,随身携带需要较长的口袋,携带并不方便,并且实际医用时不同情况下对消毒棉签的长度需求不同,恒定长度的消毒棉签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棉签头与消毒药水一体、便于随身携带和随取随用,并且储液腔与棉签头需要操作才能导通、避免误触导通,同时长度可以调整的消毒棉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毒棉签,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棉签头,所述棉签头设置在第二杆体上,所述第二杆体中空设有移动腔,所述第一杆体活动设置在移动腔内,所述第一杆体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设有消毒药水,所述第一杆体的底部端面设有用于封堵储液腔的薄膜,所述第二杆体位于移动腔的底部朝向薄膜设有凸尖,所述凸尖内设有用于连通移动腔与棉签头的通孔,所述第一杆体朝向第二杆体移动直至凸尖刺破薄膜以使得储液腔内的消毒药水通过通孔流至棉签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棉签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使用时,由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相互套接,将可以将第一杆体相对和第二杆体靠近,第二杆体的凸尖朝向薄膜移动并最终将薄膜刺破,储液腔的消毒药水通过凸尖上的通孔流至棉签头,操作方便,随取随用,并且需要使用人员将两个杆体相对轴向移动才能驱动凸尖刺破薄膜,避免误触,且第一杆体的储液腔在不使用时由薄膜一直密封,相较于现有的内置消毒药水的消毒棉签,可以保证消毒药水不易变质,更为卫生,且第二杆体套设在第一杆体外,可以减小整体的长度,便于携带,且可以在凸尖刺破薄膜后将第一杆体相对第二杆体远离,使得整个棉签杆加长,且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长度的需要进行调整,提高消毒棉签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杆体内壁设有导向块,所述第一杆体外壁内凹设有轴向设置的与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通过导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实现轴向的相对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还沿轴向分布有若干个沿周向内凹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导向槽连通,所述第一杆体相对第二杆体转动后导向块移入导向槽以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轴向限位。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末端还沿轴向延伸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设有用于供第一杆体朝向第二杆体轴向移动的间隙,所述间隙处环绕设有连接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易撕环,所述易撕环设有突出第一杆体设置的撕口。

优选的,所述移动腔的底面到薄膜的距离小于易撕环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杆体相对第二杆体移动至最大距离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1、第一杆体;1.1、储液腔;1.2、薄膜;1.3、导向槽;1.4、定位槽;1.5、限位槽;2、第二杆体;2.1、移动腔;2.2、凸尖;2.3、通孔;2.4、导向块;3、棉签头;4、间隙;5、易撕环;5.1、撕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

一种消毒棉签,包括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棉签头3,所述棉签头3设置在第二杆体2上,所述第二杆体2中空设有移动腔2.1,所述第一杆体1活动设置在移动腔2.1内,所述第一杆体1内设有储液腔1.1,所述储液腔1.1内设有消毒药水,所述第一杆体1的底部端面设有用于封堵储液腔1.1的薄膜1.2,所述第二杆体2位于移动腔2.1的底部朝向薄膜1.2设有凸尖2.2,所述凸尖2.2内设有用于连通移动腔2.1与棉签头3的通孔2.3,所述第一杆体1朝向第二杆体2移动直至凸尖2.2刺破薄膜1.2以使得储液腔1.1内的消毒药水通过通孔2.3流至棉签头3。

凸尖2.2刺破薄膜1.2后,将消毒棉签竖向放置,消毒药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朝向棉签头3移动,亦可将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远离,移动腔2.1内形成负压,消毒药水从储液腔1.1内被吸出至移动腔2.1内,然后再推动第二杆体2相对第一杆体1靠近,将消毒药水从移动腔2.1通过通孔2.3流至棉签头3,提高消毒药水的利用率以及到达棉签头3的效率。

如图2所示,为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移动至最大距离,此时消毒棉签整体达到最长,为原始长度的大概两倍,满足更多的实用场景需要,此时导向块2.4与导向槽1.3的侧壁相抵限位。

所述第二杆体2内壁设有导向块2.4,所述第一杆体1外壁内凹设有轴向设置的与导向块2.4配合的导向槽1.3,所述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通过导向块2.4和导向槽1.3的配合实现轴向的相对运动,且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的最大移动距离和最小移动距离可以通过导向槽1.3的侧壁进行限制,避免由于误操作而使得第一杆体1相对于第二杆体2完全拔出。

其中,所述第一杆体1的外壁还沿轴向分布有若干个沿周向内凹设置的定位槽1.4,所述定位槽1.4与导向槽1.3连通,所述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转动后导向块2.4移入导向槽1.3以使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轴向限位,在将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移动至需要的长度时,可以将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旋转,导向块2.4移入定位槽1.4内以使得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无法轴向移动,限定消毒棉签的整体长度。

其中,所述定位槽1.4的末端还沿轴向延伸设有限位槽1.5,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转动以使得导向块2.4卡入定位槽1.4后,在将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靠近以使得导向块2.4移入限位槽1.5内,使得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轴向限位、消毒棉签达到需求长度后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解锁。

所述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之间设有用于供第一杆体1朝向第二杆体2轴向移动的间隙4,所述间隙4处环绕设有连接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的易撕环5,所述易撕环5设有突出第一杆体1设置的撕口5.1。

间隙4是用于提供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轴向移动的空间,在间隙4内设置易撕环5,可以在消毒棉签不使用时避免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相对轴向移动,即可以避免凸尖2.2刺破薄膜1.2而导致消毒棉签失效,在使用时,通过撕口5.1撕扯易撕环5,可以将间隙4露出,再将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推动,将消毒药水导通至棉签头3上使用。

易撕环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在瓶盖与瓶身的连接中较为常用,比如口香糖瓶的盖子与瓶身的连接,购买后通过撕扯撕口将易撕环就可以打开瓶盖,较为常规,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移动腔2.1的底面到薄膜1.2的距离小于易撕环5的高度,从而保证第一杆体1相对第二杆体2足够的轴向移动距离,从而保证凸尖2.2可以刺破薄膜1.2。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