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实用的指尖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2877发布日期:2020-09-08 14:2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实用的指尖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实用的指尖采血器。



背景技术:

血液化验技术已经成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对于基因诊断领域,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末端毛细血管采血由于其采血量少、方便快捷的的优点,已经被应用于微量检测或对小孩的血液采集,尤其是血糖等监测领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末端毛细血管采血技术也将可以预测地被广泛应用于血液样品采集。

末端毛细血管采血时,由于指端的痛觉神经较为发达,从而会造成一定的痛疼感,这种疼痛感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微乎其微,但是对于孩童来说可能会觉得难以忍受,从而在采血时可能会下意识的缩手或者乱动,从而易导致采血失败或者对孩童造成伤害,为此,设计一种可以在采血时对手指起到固定作用的指尖采血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实用的指尖采血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现有设计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手指起到固定作用,易造成采血失败或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实用的指尖采血器,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铰链,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设置有指尖放置腔,所述上壳体上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扎破装置,所述扎破装置周围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连接在上壳体上,所述挤压装置的底端连接有采血装置。

优选的,所述扎破装置包括有按压按钮,所述按压按钮底端固定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伸缩连接在上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周围还套连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按压按钮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上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套连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底面固定连接有扎破尖头。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按压按钮相匹配,所述按压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连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顶端固定连接在按压板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上壳体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采血装置与安装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采血装置包括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固定连接有吸血棉絮团,所述吸血棉絮团的中心位置和安装条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扎破尖头相匹配;所述安装条上还固定连接有采血片,所述采血片的周围还固定连接有吸血棉絮环。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壳体和上壳体设计,下壳体与上壳体通过铰链连接,使用时,可以将待采血者的手指放置于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指尖放置腔中,可以更加稳定安全的进行采血操作,然后按压上壳体上方的按压按钮,按压按钮向下移动,压缩弹簧,由于按压按钮下端的第一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从而可以保证底端的扎破尖头不会下降过多而给使用者造成痛疼,将指端扎破之后,停止压缩按压按钮,由于第一弹簧的反弹力,可以将按压按钮恢复原位,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同时扎破尖头是通过连接套套连在第一连接杆的底端的,使用完毕,将上壳体通过铰链翻转打开,可以方便的对连接套和扎破尖头进行更换,更好的保证了采血工作的卫生性和安全性,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手指起到固定作用,易造成采血失败或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扎破装置的周围还安装有挤压装置,在利用扎破装置将指端扎破之后,向下压缩按压板,推动按压板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向下移动,从而第二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的挤压块向下运动,挤压待采血者的指尖和指腹,能够促进指端血液的流出,便于采血操作,同时在挤压块上设置有安装槽,采血装置的安装条可以卡接在安装槽内,挤压块在向下运动时,安装条同时也向下运动,首先使得安装条上的吸血棉絮团靠近挤压出来的血液,利用吸血棉絮团进行擦拭,将挤压出来的第一滴血吸干擦净,然后将安装条向内推,再次挤压指腹,使得安装条上固定连接的采血片靠近挤压出来的血液,从而完成采血工作,同时由于采血片周围固定连接有吸血棉絮环,使用时可以在吸血棉絮环上浸上医用酒精,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血液扩散,减少了棉签的使用,同时也能起到止血作用,在第二连接杆上套连有第二弹簧,完成采血后停止挤压按压板,由于第二弹簧的回复力,能够使得挤压板恢复原位,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扎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装置和采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下壳体;2、上壳体;3、指尖放置腔;4、扎破装置;401、按压按钮;402、第一连接杆;403、限位块;404、第一弹簧;405、连接套;406、扎破尖头;5、挤压装置;501、按压板;502、安装孔;503、第二连接杆;504、第二弹簧;505、挤压块;506、安装槽;6、铰链;7、采血装置;701、安装条;702、吸血棉絮团;703、采血片;704、吸血棉絮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便捷实用的指尖采血器,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下壳体1与上壳体2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铰链6,下壳体1和上壳体2通过铰链6活动连接,下壳体1和上壳体2之间设置有指尖放置腔3,上壳体2上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扎破装置4,扎破装置4周围设置有挤压装置5,挤压装置5连接在上壳体2上,挤压装置5的底端连接有采血装置7。

扎破装置4包括有按压按钮401,按压按钮401底端固定第一连接杆402,第一连接杆402伸缩连接在上壳体2上,第一连接杆40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3。

第一连接杆402的周围还套连有第一弹簧404,第一弹簧40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按压按钮401的底面上,第一弹簧40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上壳体2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杆402的底端套连有连接套405,连接套405底面固定连接有扎破尖头406。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壳体1和上壳体2设计,下壳体1与上壳体2通过铰链6连接,使用时,可以将待采血者的手指放置于下壳体1与上壳体2之间的指尖放置腔3中,可以更加稳定安全的进行采血操作,然后按压上壳体2上方的按压按钮401,按压按钮401向下移动,压缩第一弹簧404,由于按压按钮401下端的第一连接杆40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3,从而可以保证底端的扎破尖头406不会下降过多而给使用者造成痛疼,将指端扎破之后,停止压缩按压按钮401,由于第一弹簧404的反弹力,可以将按压按钮401恢复原位,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同时扎破尖头406是通过连接套405套连在第一连接杆402的底端的,使用完毕,将上壳体2通过铰链6翻转打开,可以方便的对连接套405和扎破尖头406进行更换,更好的保证了采血工作的卫生性和安全性,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手指起到固定作用,易造成采血失败或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结合实施例1的基础有所不同之处在于,挤压装置5包括有按压板501,按压板501上设置有安装孔502,安装孔502与按压按钮401相匹配,按压板501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03,第二连接杆503上套连有第二弹簧504,第二弹簧504顶端固定连接在按压板501的底面上,第二弹簧50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上壳体2上表面;第二连接杆5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505,挤压块505上设置有安装槽506,采血装置7与安装槽506相匹配。

采血装置7包括有安装条701,安装条701上固定连接有吸血棉絮团702,吸血棉絮团702的中心位置和安装条701上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与扎破尖头406相匹配;安装条701上还固定连接有采血片703,采血片703的周围还固定连接有吸血棉絮环704。

本实用新型在扎破装置4的周围还安装有挤压装置5,在利用扎破装置4将指端扎破之后,向下压缩按压板501,推动按压板501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503向下移动,从而第二连接杆503底端固定连接的挤压块505向下运动,挤压待采血者的指尖和指腹,能够促进指端血液的流出,便于采血操作,同时在挤压块505上设置有安装槽506,采血装置7的安装条701可以卡接在安装槽506内,挤压块505在向下运动时,安装条701同时也向下运动,首先使得安装条701上的吸血棉絮团702靠近挤压出来的血液,利用吸血棉絮团702进行擦拭,将挤压出来的第一滴血吸干擦净,然后将安装条701向内推,再次挤压指腹,使得安装条701上固定连接的采血片703靠近挤压出来的血液,从而完成采血工作,同时由于采血片703周围固定连接有吸血棉絮环704,使用时可以在吸血棉絮环704上浸上医用酒精,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血液扩散,减少了棉签的使用,同时也能起到止血作用,在第二连接杆503上套连有第二弹簧504,完成采血后停止挤压按压板501,由于第二弹簧504的回复力,能够使得挤压板501恢复原位,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