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3144发布日期:2020-07-14 17:2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病人等,而急诊医学科作为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吸氧装置是急诊科中的一种常见设备,其主要包括氧气罩和氧气瓶,由于病患在呼吸的过程中会有体液残留在氧气罩中,为避免交叉感染,目前医院中一般都是使用一次性氧气罩,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不契合当今绿色环保的发展主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吸氧浓度、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轻便可移动的急诊科用吸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包括固定座、滚轮、氧气发生器、产气口、处理器、消毒装置、柔性管和呼吸面罩,所述滚轮可旋转设于固定座上,所述氧气发生器固接设于固定座上,所述产气口设于氧气发生器顶部,所述处理器设于氧气发生器顶部,所述消毒装置设于氧气发生器侧壁上,所述柔性管底部设于消毒装置顶部,所述呼吸面罩可拆卸设于柔性管顶部,所述呼吸面罩包括密封罩、紧固带、干燥器、进气口和氧气浓度检测器,所述密封罩设于柔性管顶部,所述紧固带设于密封罩两侧壁上,所述干燥器贯穿设于密封罩外壁上,所述进气口一端设于密封罩内壁上,所述进气口另一端设于干燥器上,所述氧气浓度检测器设于密封罩内壁上且设于进气口上方,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导管和消毒液,所述消毒瓶设于氧气发生器侧壁上,所述导管一端设于消毒瓶上,所述导管另一端设于产气口上,所述消毒液设于消毒瓶内,氧气发生器产生氧气通过产气口进入导管,消毒液对氧气进行杀菌,随后氧气通过柔性管进入干燥器,干燥器除去氧气中的多余的水分,处理后的氧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密封罩内。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与氧气发生器和氧气浓度检测器电连接,氧气浓度检测器将呼吸面罩内的氧气浓度信息反馈给处理器,处理进行分析,并控制氧气发生器的氧气生成速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底部设于消毒液液面下方,消毒液对氧气发生器生成的氧气进行杀菌,防止交叉感染。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罩为弹性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的,密封罩用硅胶制成,保证良好气密性。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管为弹性材料制成,方便呼吸面罩自由移动。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轻便可移动,带有滚轮,方便操作者推动且占地空间小,同时消毒液对氧气进行杀菌可防止交叉感染,氧气通过柔性管进入干燥器,干燥器除去氧气中的多余的水分,氧气浓度检测器将呼吸面罩内的氧气浓度信息反馈给处理器,处理进行分析,并控制氧气发生器的氧气生成速率,实现自动控制吸氧浓度,同时呼吸面罩可拆卸设于柔性管上,进一步防止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的呼吸面罩的结构图。

其中,1、固定座,2、滚轮,3、氧气发生器,4、产气口,5、处理器,6、消毒装置,7、柔性管,8、呼吸面罩,9、密封罩,10、紧固带,11、干燥器,12、进气口,13、氧气浓度检测器,14、消毒瓶,15、导管,16、消毒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包括固定座1、滚轮2、氧气发生器3、产气口4、处理器5、消毒装置6、柔性管7和呼吸面罩8,所述滚轮2可旋转设于固定座1上,所述氧气发生器3固接设于固定座1上,所述产气口4设于氧气发生器3顶部,所述处理器5设于氧气发生器3顶部,所述消毒装置6设于氧气发生器3侧壁上,所述柔性管7底部设于消毒装置6顶部,所述呼吸面罩8可拆卸设于柔性管7顶部,所述呼吸面罩8包括密封罩9、紧固带10、干燥器11、进气口12和氧气浓度检测器13,所述密封罩9设于柔性管7顶部,所述紧固带10设于密封罩9两侧壁上,所述干燥器11贯穿设于密封罩9外壁上,所述进气口12一端设于密封罩9内壁上,所述进气口12另一端设于干燥器11上,所述氧气浓度检测器13设于密封罩9内壁上且设于进气口12上方,所述消毒装置6包括消毒瓶14、导管15和消毒液16,所述消毒瓶14设于氧气发生器3侧壁上,所述导管15一端设于消毒瓶14上,所述导管15另一端设于产气口4上,所述消毒液16设于消毒瓶14内。

所述处理器5与氧气发生器3和氧气浓度检测器13电连接。

所述导管15底部设于消毒液16液面下方。

所述密封罩9为弹性材料制成密封罩9。

所述柔性管7为弹性材料制成柔性管7。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装置移动到合适位置,向消毒瓶14注入消毒液16,操作者将紧固带10拉长,将密封罩9戴在患者头部,使进气口12对准患者的嘴部,接通电源,氧气发生器3产生氧气,氧气通过产气口4进入导管15,消毒液16对氧气进行杀菌,防止交叉感染,随后氧气通过柔性管7进入干燥器11,干燥器11除去氧气中的多余的水分,处理后的氧气通过进气口12进入密封罩9内,同时氧气浓度检测器13将呼吸面罩8内的氧气浓度信息反馈给处理器5,处理进行分析,并控制氧气发生器3的氧气生成速率,使氧气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本装置带有滚轮2,方便操作者推动,占地空间小,适合急诊科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滚轮、氧气发生器、产气口、处理器、消毒装置、柔性管和呼吸面罩,所述滚轮可旋转设于固定座上,所述氧气发生器固接设于固定座上,所述产气口设于氧气发生器顶部,所述处理器设于氧气发生器顶部,所述消毒装置设于氧气发生器侧壁上,所述柔性管底部设于消毒装置顶部,所述呼吸面罩可拆卸设于柔性管顶部,所述呼吸面罩包括密封罩、紧固带、干燥器、进气口和氧气浓度检测器,所述密封罩设于柔性管顶部,所述紧固带设于密封罩两侧壁上,所述干燥器贯穿设于密封罩外壁上,所述进气口一端设于密封罩内壁上,所述进气口另一端设于干燥器上,所述氧气浓度检测器设于密封罩内壁上且设于进气口上方,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导管和消毒液,所述消毒瓶设于氧气发生器侧壁上,所述导管一端设于消毒瓶上,所述导管另一端设于产气口上,所述消毒液设于消毒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与氧气发生器和氧气浓度检测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底部设于消毒液液面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为弹性材料制成的柔性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装置,包括固定座、氧气发生器、处理器、消毒装置和呼吸面罩,所述氧气发生器固接设于固定座上,所述处理器设于氧气发生器顶部,所述消毒装置设于氧气发生器侧壁上,所述呼吸面罩可拆卸设于柔性管顶部,所述呼吸面罩包括密封罩、干燥器和氧气浓度检测器,所述密封罩设于柔性管顶部,所述干燥器贯穿设于密封罩外壁上,所述氧气浓度检测器设于密封罩内壁上且设于进气口上方,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和消毒液,所述消毒瓶设于氧气发生器侧壁上,所述消毒液设于消毒瓶内。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自动控制吸氧浓度、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轻便可移动的急诊科用吸氧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文英;田甜;傅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文英
技术研发日:2019.11.19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