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3231发布日期:2020-11-03 23:4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关节部位发生骨折时通常会伴有软组织损伤,治疗过程通常需要对骨折部位做内固定,然后在对损伤的软组织进行修复。

目前通常使用带线钉将骨—骨、骨—软之间的组织进行固定,带线钉植入钉道中,医用缝线被带线钉和钉道的过盈配合挤压,从而形成无节固定。相配合使用的医疗器械为打孔器、插入器、抓线钳和关节镜,其中插入器自带一枚带线锚钉。

使用时,先在皮肤上开第一个口,使用打孔器在骨头相应位置上打出钉道,在关节镜的帮助下使用插入器将带线锚钉打入钉道中;然后在第二位置的皮肤上开第二个口,并使用打孔器在骨头相应位置上打出第二个钉道;再在关节镜的帮助下使用抓线钳将缝线从第二个皮肤开口中拉出,穿入到第二枚锚钉的孔中,在关节镜的帮助下使用插入器将第二个带线锚钉打入第二钉道中,打入的过程中,需要一直拉紧第一枚锚钉的缝线。周而复始,分别植入第三、第四.......枚锚钉,手术过程比较繁琐,而且需要借助的器械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可以连续钻取钉道和植入带线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包括打孔器、推送器和仓式钉枪,所述仓式钉枪包括枪管,其尾部设置有钉仓,其头部设置有定位尖,所述钉仓内设置有多个带线钉,其通过缝线依次连接,所述枪管内设置有钉通道和打孔通道,所述钉通道和/或所述打孔通道的直径范围是1.5-15mm。

优选地,所述钉通道和所述打孔通道为同一通道,所述枪管尾部设置有钉仓轴,所述钉仓为圆环形仓,其套设在所述钉仓轴的外侧,所述钉仓绕所述钉仓轴轴向转动时各所述带线钉均可进入到所述钉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钉通道和所述打孔通道为相互独立设置的通道,所述枪管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隔板,其外端与所述枪管尾固定相接,所述隔板将所述枪管内部分隔为所述钉通道和所述打孔通道,随着所述隔板的移动所述钉通道和所述打孔通道的内孔径可变。

优选地,所述钉仓与所述枪管固定相接且与所述钉通道相连通,所述钉仓内各所述带线钉并排设置且所述钉仓底部设置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钉仓与所述枪管滑动相接且与所述钉通道相连通,随着所述钉仓的滑动各所述带线钉均可进入所述钉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钉仓为方形仓,所述钉仓沿与所述枪管垂直的方向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钉仓为圆环形仓,其套设在所述打孔通道的外侧,所述钉仓绕所述打孔通道轴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推送器包括推送头,且所述推送器的长度大于所述枪管。

优选地,所述打孔器为钻头或打孔冲子。

优选地,所述枪管的外侧设置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包括打孔器、推送器和仓式钉枪,当发生骨折、韧带或肌腱脱落或断裂时,先对游离骨、韧带或肌腱进行复位,然后将上述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的钉枪通过切口送入到需要固定的部位,用钉枪枪头定位尖将钉枪固定避免滑动,然后用配套的打孔器在打孔通道的导引下钻取钉道,钉道钻取完成后,操作推送器可使各所述带线钉通过钉通道植入钉道中。

利用带线钉和钉道之间的过盈配合将带线钉和缝线固定,然后拔出推送器,接着沿骨面或软组织面把钉枪头部平移至第二固定位置,同样的操作植入第二枚带线钉,植入的同时使用手拉拽缝线,两枚带线钉之间连着的缝线随着带线钉植入钉道而被拉紧,实现骨块与骨块之间或软组织与骨头之间的固定。

其中,所述钉通道和/或所述打孔通道的直径范围是1.5-15mm,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打孔器和推送器。

上述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将多枚带线钉设置于同一钉枪上,从而方便将多枚带线钉依次植入骨折部位,可以连续钻取钉道和植入带线钉,不需要依次穿缝线,不需要在皮肤上开多个孔,因此可以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成本,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仓式钉枪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推送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仓式钉枪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仓式钉枪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仓式钉枪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钉枪枪管1,钉仓2,枪管头3,枪管尾4,打孔器通道5,钉通道6,隔板7,定位尖8,带线钉9,缝线10,弹簧11,钉仓轴13,推送器主体21,推送头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核心是提供一种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可以连续钻取钉道和植入带线钉。

请参考图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仓式钉枪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推送器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仓式钉枪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仓式钉枪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侧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仓式钉枪的主视图;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包括打孔器、推送器和仓式钉枪。其中所述打孔器可以为钻头或打孔冲子,打孔冲子通常一端带尖,其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或钛合金;所述推送器通常包括推送器主体21和推送头22,所述推送器的长度大于枪管1。

所述仓式钉枪包括枪管1和钉仓2,枪管1内设置有钉通道6和打孔通道5,钉通道6用于通过带线钉9,具体由推送器将带线钉9从钉通道6的外端送往内端;打孔通道5用于通过打孔器,两者可以为两个不同的通道也可以为同一个通道。钉通道6和/或打孔通道5直径范围是1.5-15mm,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打孔器和推送器。钉通道6和/或打孔通道5形成的孔可为圆孔、正方形孔、正多边形孔,出于方便加工的目的,孔横截面最佳为圆孔、方孔、正多边形孔。

钉仓2设置于枪管1的尾部,即枪管尾4的位置,其与枪管1之间可以为固定相接也可以为滑动相接,另外钉仓2的外端面可与枪管尾4的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即两者外端持平,还可位于不同平面内,也即将钉仓2设置在距离枪管尾4一定距离范围内。

枪管1的头部即枪管头3处设置有定位尖8,通常定位尖8设置于枪管头3的内端面上,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定位尖8用于将枪管1固定在骨折部位避免其使用过程中产生滑动。为使用方便还可在枪管1的外侧设置方便抓握的手柄。

上述外端或内端均为相对而言,距离伤口近的一端为内端,相反则为外端。

钉仓2内设置有多个带线钉9,其通过缝线10依次连接,具体地,钉仓2可以为方形仓也可以为圆环形仓,带线钉9可以并排设置也可以分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包括打孔器、推送器和仓式钉枪,当发生骨折、韧带或肌腱脱落或断裂时,先对游离骨、韧带或肌腱进行复位,然后将上述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的钉枪通过切口送入到需要固定的部位,用钉枪枪头定位尖将钉枪固定避免滑动,然后用配套的打孔器在打孔通道的导引下钻取钉道,钉道钻取完成后,操作推送器可使各所述带线钉通过钉通道植入钉道中。

利用带线钉和钉道之间的过盈配合将带线钉和缝线固定,然后拔出推送器,接着沿骨面或软组织面把钉枪头部平移至第二固定位置,同样的操作植入第二枚带线钉,植入的同时使用手拉拽缝线,两枚带线钉之间连着的缝线随着带线钉植入钉道而被拉紧,实现骨块与骨块之间或软组织与骨头之间的固定。

上述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将多枚带线钉设置于同一钉枪上,从而方便将多枚带线钉依次植入骨折部位,可以连续钻取钉道和植入带线钉,不需要依次穿缝线,不需要在皮肤上开多个孔,因此可以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成本,提高手术效率。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钉通道6和打孔通道5为同一通道,如图8和图9,此时枪管1可以为圆柱形枪管,枪管尾4处设置有钉仓轴13,其与枪管1平行设置,此时钉仓2为圆环形仓,其套设在钉仓轴13的外侧且可绕其轴向转动。钉仓2内各带线钉9分别位于不同的钉孔内,各钉孔通常绕钉仓2周向均匀设置,当钉仓2绕钉仓轴13轴向转动时各钉孔均可与钉通道6重合,因此各带线钉9均可在推送器的作用下进入到钉通道6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钉仓2中的钉孔不但可以设置带线钉9还可以通过推送器和打孔器,另外由于带线钉9在进入钉通道6之前需要先打孔,因此上述钉孔中需空置一个,也即钉孔数量比带线钉9的数量多一个。根据具体情况,既可将该空置的钉孔位置固定且设置成打孔器专用通道,还可以将所有钉孔都设置为同一规格,随机选取一个作为空置即可。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钉通道6和打孔通道5为相互独立设置的通道,也即两个不同的通道,通常在枪管1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隔板7,隔板7将枪管1内部分隔为钉通道6和打孔通道5,此时枪管1多为锥形圆管,枪管尾4的内外管径均大于枪管头3的内外管径,相应地的手术切口也可减小,由此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隔板7通常为弹性薄片,可以移动,从而改变钉通道和打孔器通道形成的孔的大小。具体地,隔板7外端可与所述枪管尾4固定相接,且大体位于枪管尾4的内孔中间位置,同时其内端与枪管头3并无连接,也即隔板7的ab段为固定的,bc段为活动的,因此当打孔器插入打孔通道5或推送器插入钉通道6时,随着隔板7的移动钉通道6和打孔通道5的内孔径可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钉仓2与枪管1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固定相接,一种为活动相接,可设置为可拆卸相接,具体可为滑动相接。固定相接时,钉仓2的结构比较简单,活动相接时,带线钉9的存放比较方便。但是,无论何种连接方式,钉仓2与钉通道6均相连通,以便带线钉9可以进入钉通道6中。

具体地,当钉仓2与枪管1固定相接时,如图1,其通常设置于钉通道6的一侧与其相连通,此时钉仓2可为方形立体结构且垂直与枪管1设置,这样的话方便各带线钉9在钉仓2内的并排设置,然后在钉仓2底部设置压缩弹簧即可将带线钉9自动送入钉通道6与钉仓的连接处。此时,不需要设置专门的用于安放带线钉的钉孔,结构最为简单。

当然,钉仓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立体结构,只要带线钉9能够进入钉通道6即可。

当钉仓2与枪管1之间为滑动相接时,钉仓2与钉通道6仍相连通,随着钉仓2与枪管1的相对位置移动,各带线钉9均可进入到钉通道6内。具体地,钉仓2可做如下设置:

比如,如图3、图4和图5,钉仓2为方形仓,钉仓2内各带线钉9均设置在相应的钉孔内,钉仓2沿与枪管1垂直的方向上下滑动,钉仓2沿枪管1滑动过程中,均有一钉孔可与钉通道6相重合。

另外,如图6和图7,钉仓2可为圆环形仓,钉仓2内各带线钉9均设置在相应的钉孔内,钉仓2套设在打孔通道5的外侧,可绕打孔通道5轴向转动,钉仓2滑动过程中,均有一钉孔可与钉通道6相重合。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仓多枚带线钉植入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