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体液抽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7300发布日期:2020-10-17 00:5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用体液抽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妇产科用体液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妇产科学不仅与外科、内科、儿科学等临床学有密切联系,需要现代诊疗技术(内镜技术、影像学、放射介入等)、临床药理学、病理学胚胎学、解剖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具有自己特点并需有综合临床、基础知识的学科。

妇产科疾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体液积液,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这些体液积液容易影响医务人员的医疗操作,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妇产科用体液抽吸装置,该装置便于对妇产科疾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的体液进行抽吸,从而便于医务人员的在为妇产科患者治疗时的医疗操作,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

一种妇产科用体液抽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竖立柱、污物收集桶及抽屉柜,所述竖立柱一侧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台板及第二台板,顶端设置有操作桌面,所述第一台板上设置有锥形的缓存桶,所述缓存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污物收集桶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台板上设置有负压泵及支撑卡夹,所述负压泵上的接通有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与所述缓存桶密封连通,所述支撑卡夹上卡设有抽吸头,所述抽吸头通过软质导管与所述缓存桶密封连通。

所述污物收集桶侧壁设有把手,桶口处设有用于防止异味扩散的第一密封盖,侧壁底部设有放液阀,所述排污管贯穿所述第一密封盖并延伸至所述污物收集桶内部,且与所述第一密封盖可拆卸密封连接。

所述抽屉柜顶端设置有摆放板。

所述操作桌面边缘一体设置有防掉落围板。

所述缓存桶顶部螺纹匹配设置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密封连接有与所述缓存桶连通的第一插管及第二插管,所述第一插管延伸至所述缓存桶的底部,所述第一插管与所述软质导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插管与所述压力调节器连通。

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还包括设置于装置上的推动扶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关闭第一控制阀,开启负压泵,调节压力调节器使缓存桶内部形成适当的负压,随后关闭负压泵,将抽吸头伸入至患者体内并使抽吸头的通孔浸泡在积液内部,随后开启负压泵,即可将患者体内的积液抽出至缓存桶内部,抽吸完成后,迅速取出抽吸头,并关闭负压泵,随后打开第一控制阀,让积液流至污物收集桶内部,之后将污物收集桶内部的积液倾倒,并将其与装置一起倾倒即可。将患者体的积液抽出,便于医务人员为患的医疗操作,有助于提升医疗效率及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卡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抽吸头的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一种妇产科用体液抽吸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中部设置有竖立柱2、污物收集桶6及抽屉柜7,竖立柱2一侧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台板3及第二台板4,顶端设置有操作桌面5,第一台板3上设置有锥形的缓存桶8,缓存桶8底部设置有与污物收集桶6连通的排污管9,排污管9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第二台板4上设置有负压泵11及支撑卡夹13,负压泵11上的接通有压力调节器12,压力调节器12与缓存桶8密封连通,支撑卡夹13上卡设有抽吸头14,抽吸头14通过软质导管15与缓存桶8密封连通。

底座1主要起到的是摆放安装及支撑的作用,竖立柱2主要是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台板3及第二台板4主要是便于缓存桶8及负压泵11的安装;同时,便于使缓存桶8设置在污物收集桶6上方,从而方便积液的排出;操作桌面5主要是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便于摆放物件;抽屉柜7主要是便于贵重物品及文件的存放;缓存桶8的设置,主要是便于抽液过程中对积液的缓存,排污管9主要是用于排出积液,第一控制阀10主要是便于在抽吸过程中关闭,以便于保证装置内部的负压,保证装置的密封性,从而保证装置的抽吸压力。负压泵11主要是用于抽吸产生负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负压泵11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备;压力调节器12的设置,主要是用于控制并调节压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压力调节器12主要是用现有技术中的压力表及气体流量控制阀配合管道设置而成;支撑卡夹13的主要是用支撑并卡住抽吸头14,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支撑卡夹13设置有两个,且均为u形结构,两支撑卡夹13的u形均竖直向上且平行设置。抽吸头14主要用于抽吸体内积液,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抽吸头14为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的试管形结构。软质导管15主要是便于弯折操作,便于医务人员灵活操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管道内部的积液回流,软质导管15还设置有流向缓存桶8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关闭第一控制阀10,开启负压泵11,调节压力调节器12使缓存桶8内部形成适当的负压,随后关闭负压泵11,将抽吸头14伸入至患者体内并使抽吸头14的通孔浸泡在积液内部,随后开启负压泵11,即可将患者体内的积液抽出至缓存桶8内部,抽吸完成后,迅速取出抽吸头14,并关闭负压泵11,随后打开第一控制阀10,让积液流至污物收集桶6内部,之后将污物收集桶6内部的积液倾倒,并将其与装置一起倾倒即可。将患者体的积液抽出,便于医务人员为患的医疗操作,有助于提升医疗效率及治疗效果。

污物收集桶6侧壁设有把手,从而便于搬移或倾倒污物收集桶6内部的污物;桶口处设有用于防止异味扩散的第一密封盖16,该设置主要是便于密封,放置异味及病菌扩散;侧壁底部设有放液阀17,该设置主要是便于积液或清洗时排出污水;排污管9贯穿第一密封盖16并延伸至污物收集桶6内部,且与第一密封盖16可拆卸密封连接,该设置主要是便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抽屉柜7顶端设置有摆放板;该设置主要是便于一些物件的摆放。

操作桌面5边缘一体设置有防掉落围板18,该设置主要是防止操作过程中,放置在操作桌面5上的物件掉落。

缓存桶8顶部螺纹匹配设置有第二密封盖19,该设置主要是便于缓存桶8的拆装清洗;第二密封盖19密封连接有与缓存桶8连通的第一插管20及第二插管21,第一插管20延伸至缓存桶8的底部,第一插管20与软质导管15可拆卸连接,第二插管21与压力调节器12连通。第一插管20及第二插管21的设置,主要是便于拆卸与软质导管15及压力调节器12的连接,从而进一步方便缓存桶8的清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第二插管21内部吸入积液,第一插管20延伸至缓存桶8中下部,第二插管21延伸至缓存桶8的上部。

底座1底部设置有移动轮22。

还包括设置于装置上的推动扶手23。

移动轮22及推动扶手23的设置,主要是便于装置的整体移动,便于装置的灵活使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