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6684发布日期:2020-11-03 23:5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极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



背景技术:

如今现有的医疗领域,很多市场上应用的理疗电极片种类繁多,主要是包括各种各式的医用理疗产品配置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医用中间体;但是电极片一般是需要依托其它介质来固定在皮肤上,类似绑带、黏胶层。如自粘电极片是通过导电碳浆和碳纤维将中低频医疗仪器的脉冲电流由医用导电黏胶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皮肤上,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它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最上面的一层由同材质组成的,有无纺布,pet,pvc,硅胶等材质;中间部分是导电粘胶,最后一层是离形膜;使用时将离型膜撕掉,将导电粘胶贴在皮肤上,通过电极片上的电极线与理疗仪连接,理疗仪产生电流脉冲,传送至电极片进行理疗。

由于还需要连接插针电极线来配合治疗,会受电极线的牵制,只能局限在特定范围内治疗使用。而且采用黏胶固定,使用操作比较复杂,定位容易偏移,患者长时间不能移动,体验感不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具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内布置有主板、电池模块、触摸感应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触摸感应模块连接所述主板及所述蓝牙模块,触发或关闭所述蓝牙模块接收信号;所述蓝牙模块连接所述主板,将外部指令及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板;所述电池模块连接所述主板、蓝牙模块和触摸感应模块并为其供电;所述导电层的侧壁靠近所述电池模块设有接口,所述导电层与所述主板的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导电层的下方还设有若干导电硅胶吸盘,所述导电硅胶吸盘与所述主板连接。

本无线硅胶电极片通过在导电层中内嵌主板电路、蓝牙模块和电池模块,能够实现电极片的无线信号接收和发射,无须外接电源线及电极线,减少了有线线路对电极片的束缚;使用者能够灵活调整电极片吸附的位置,提高位置的准确性,而且使用者能够自由移动或活动,提升了体验感。

相应的外部治疗仪或理疗仪上设有与电极片配合的蓝牙模块,与电极片上的蓝牙模块无线连接进行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触摸感应模块的设置使得电极片上具有触摸感应开关,方便对所述电极片的开启与关闭的控制。

所述导电硅胶吸盘能够将电极片吸附在皮肤上精确定位治疗,不需要依托其它介质来固定,而且还可以多次进行使用,降低了耗材成本,操作简单方便。所述导电硅胶吸盘连接所述导电层及所述主板,能够获得相应的电流脉冲信号,进行相应的治疗或理疗。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和所述导电硅胶吸盘均为医用导电硅胶材料。

本医用导电硅胶由硅橡胶作为基础橡胶制成,并添加有导电填料,交联剂等;导电填料为乙炔黑,碳纤维,超导炭黑,石墨,铜粉,银粉,铝粉和锌粉中一种或多种。使得本导电硅胶具有体积电阻率小,硬度低,耐高温,耐老化,加工性能好的优点;从而使得所述导电层及所述导电硅胶吸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分布均匀的阻抗,有利于接收和执行各种电流脉冲信号,到达治疗和理疗的目的。而且医用导电硅胶柔韧性好,不会在治疗过程中伤害人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硅胶吸盘为“喇叭口”形,所述导电硅胶吸盘的内周壁为圆弧形并涂覆有导电凝胶层。采用该结构的导电硅胶吸盘便于与人体皮肤的吸附,所述导电凝胶层进一步提高了吸附的效果;导电凝胶具有微弱的粘性,能够辅助吸盘提高吸附效果,但又不会明显增加对人体皮肤的不适感和胶黏感。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硅胶吸盘为多个,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均布在所述导电层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硅胶吸盘多个为一组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导电硅胶吸盘以其中一个所述导电硅胶吸盘为中心、剩余的所述导电硅胶吸盘绕该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蓝牙模块均模块化包覆在所述导电层中,所述触摸感应模块的一侧露出所述导电层。以模块化包覆在所述导电层中,一方面使得电极片内部结构易于布局、外观规整,另一方面避免了元器件直接与导电层电接触,影响电极片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设有控制芯片,所述蓝牙模块、所述触摸感应模块分别通过线缆(或者插脚)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还电连接所述导电层,控制波形输出电流。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蓝牙接收处理外部的信号,也能将电极片的实时电流信息采集处理后经蓝牙反馈至外部仪器。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感应模块上设有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位于所述导电层外。所述状态指示灯能够便于直观观察电极片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为充电接口,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充电电池及电源管理芯片,所述充电电池通过连接器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接口为dc圆柱接口或micro-usb接口或type-c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导电硅胶吸盘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无线硅胶电极片通过在导电层中内嵌主板电路、蓝牙模块和电池模块,能够实现电极片的无线信号接收和发射,无须外接电源线及电极线,减少了有线线路对电极片的束缚;使用者能够灵活调整电极片吸附的位置,提高位置的准确性,而且使用者能够自由移动或活动,提升了体验感;2、所述导电硅胶吸盘能够将电极片吸附在皮肤上精确定位治疗,不需要依托其它介质来固定,而且还可以多次进行使用,降低了耗材成本,操作简单方便;3、导电硅胶的使用使得所述导电层及所述导电硅胶吸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分布均匀的阻抗,有利于接收和执行各种电流脉冲信号,到达治疗和理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的导电硅胶吸盘的一种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的导电硅胶吸盘的另一种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电层;2、蓝牙模块;3、触摸感应模块;4、主板;5、电池模块;6、接口;7、导电硅胶吸盘;8、连接器;9、线缆(插脚);10、状态指示灯;1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硅胶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具有导电层1,所述导电层1内布置有主板4、电池模块5、触摸感应模块3和蓝牙模块2;所述触摸感应模块3连接所述主板4及所述蓝牙模块2,触发或关闭所述蓝牙模块2接收信号;所述蓝牙模块2连接所述主板4,将外部指令及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板4上的控制芯片;所述电池模块5连接所述主板4、蓝牙模块2和触摸感应模块3并为其供电;所述导电层1的侧壁靠近所述电池模块5设有接口6,所述导电层1通过连接柱11与所述主板4的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导电层1的下方还设有若干导电硅胶吸盘7,所述导电硅胶吸盘7与所述主板4连接。

本无线硅胶电极片通过在导电层中内嵌主板4、蓝牙模块2和电池模块5,能够实现电极片的无线信号接收和发射,无须外接电源线及电极线,减少了有线线路对电极片的束缚;使用者能够灵活调整电极片吸附的位置,提高位置的准确性,而且使用者能够自由移动或活动,提升了体验感。

相应的外部治疗仪上设有与电极片配合的蓝牙模块,与电极片上的蓝牙模块无线连接进行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触摸感应模块3的设置使得电极片上具有触摸感应开关,方便对所述电极片的开启与关闭的控制。

所述导电硅胶吸盘7能够将电极片吸附在皮肤上精确定位治疗,不需要依托其它介质来固定,而且还可以多次进行使用,降低了耗材成本,操作简单方便。所述导电硅胶吸盘连接所述导电层及所述主板,能够获得相应的电流脉冲信号,进行相应的治疗或理疗。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1和所述导电硅胶吸盘7均为医用导电硅胶材料。

本医用导电硅胶由硅橡胶作为基础橡胶制成,并添加有导电填料,交联剂等;导电填料为镍包铜粉。使得本导电硅胶具有体积电阻率小,硬度低,耐高温,耐老化,加工性能好的优点;从而使得所述导电层及所述导电硅胶吸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分布均匀的阻抗,有利于接收和执行各种电流脉冲信号,到达治疗和理疗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4、所述电池模块5、和所述蓝牙模块2均模块化包覆在所述导电层中,所述触摸感应模块3的一侧露出所述导电层1。以模块化包覆在所述导电层中,一方面使得电极片内部结构易于布局、外观规整,另一方面避免了元器件直接与导电层电接触,影响电极片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4上设有控制芯片,所述蓝牙模块2、所述触摸感应模块3分别通过线缆9(或插脚)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还电连接所述导电层1,控制波形输出电流。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蓝牙接收处理外部的信号,也能将电极片的实时电流信息采集处理后经蓝牙反馈至外部仪器。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可以选择市售的pwm-uc3846控制芯片或其它cpu芯片,所述充电电池为锂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感应模块3上设有状态指示灯10,所述状态指示灯10位于所述导电层1外。所述状态指示灯10能够便于直观观察电极片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6为充电接口,所述电池模块5包括相互连接的充电电池及电源管理芯片,所述充电电池通过连接器8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充电接口为micro-usb接口。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提供了所述导电硅胶吸盘的一种布置方式。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电极片为矩形,所述导电硅胶吸盘7为四个,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均布在所述导电层1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硅胶吸盘7为“喇叭口”形,所述导电硅胶吸盘7的内周壁为圆弧形并涂覆有导电凝胶层。采用该结构的导电硅胶吸盘便于与人体皮肤的吸附,所述导电凝胶层进一步提高了吸附的效果;导电凝胶具有微弱的粘性,能够辅助吸盘提高吸附效果,但又不会明显增加对人体皮肤的不适感和胶黏感。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电极片与所述导电硅胶吸盘的布置方式。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电极片和所述导电层1为圆形;所述导电硅胶吸盘7为七个,其中一个所述导电硅胶吸盘设置在圆心处,剩余的六个所述导电硅胶吸盘绕圆心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所述接口6设置在圆形的导电层1的任意侧边。

采用此布置方式的导电硅胶吸盘能够充分利用导电层1下方的空间位置,也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电极片的吸附能力。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提供了电极片的一种组合成型方式。

如图4所示,所述电极片包括一体成型的导电层1与导电硅胶吸盘7;制作时可以采用硅胶3d打印技术,逐层成型,在成型的过程中嵌入所述主板4、电池模块5、触摸感应模块3和蓝牙模块2,并预留处所述接口6。

运用常规的硅胶热成型工艺也可以实现电极片的成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