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血糖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818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血糖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血糖急救装置,糖尿病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一项对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状况的分析显示,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达42.7%,而低血糖会造成多系统功能的损害及心理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精力、躯体角色功能的恢复,甚至会诱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或引起受伤、骨折等意外伤害,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有调查显示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多存在不规范处理的现象,而正确及时处理低血糖是保证糖尿病患者治疗安全的前提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多功能低血糖急救处理盒,以期提高临床低血糖规范处理率。

目前医院内缺乏针对患者低血糖不同情况处置的急救盒:发生低血糖时患者意识状态不同、吞咽情况及病情可能需要禁食者,应分别给予不同的紧急处理:

①意识清醒患者可以口服15-20g葡萄糖;

②意识模糊、吞咽困难者,可以口服葡萄糖凝胶;

③因病情需要禁食、吞咽障碍或昏迷者,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禁食、吞咽障碍或昏迷患者外周浅静脉注射10-20%葡萄糖,因外周静脉使用50%葡萄糖有发生静脉外渗的风险,有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可以静脉注射50%葡萄糖。

建议外周静脉注射葡萄糖浓度10-20%,现有急救盒未考虑到高渗药物外周静脉使用易发生输液外渗的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低血糖急救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血糖急救装置,包括注射器,混药腔;所述的注射器的侧壁开设有混药孔,混药腔的侧壁设有出药孔,注射器的混药孔与混药腔的出药孔相连通;混药腔内设有可转动的隔腔,隔腔内填充药剂;旋转混药腔内的隔腔对应至出药孔后其内的药剂填充如注射器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血糖急救装置,所述的混药腔的隔腔由中心轴及活瓣分隔形成;所述的中心轴置于混药腔内,中心轴的圆周面设有若三个活瓣,活瓣沿中心轴轴向延伸方向布置,三个活瓣以中心轴为圆心成三叉形布置;每两个相邻的活瓣间与混药腔的内腔壁之间形成扇形隔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血糖急救装置,所述的混药腔内扇形的隔腔分别为第一隔腔,第二隔腔,第三隔腔;所述的第一隔腔内填充促凝粉,第二隔腔内填充0.9%生理盐水,第三隔腔内填充生理盐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血糖急救装置,所述的中心轴向隔腔外侧延伸,其延伸端部设有旋转柄;混药腔为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血糖急救装置,所述的三个活瓣中,其中一个活瓣的顶端设有阻隔片;其阻隔片的尺寸大于出药孔的尺寸;通过阻隔片封闭出药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血糖急救装置,所述的注射器与混药腔之间为可分离结构;注射器的混药孔的孔内侧壁设有下沉式滑轨;混药腔的出药孔外设有衔接桥,衔接桥的底端设有滑板,滑板内设有与出药孔相连通的通孔;滑板内的边缘部从下沉式滑轨的入口端滑入下沉式滑轨内将注射器与混药腔相互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血糖急救装置,结构简单无需针对现有注射器进行较大的改动,避免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繁琐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血糖急救装置,可防止患者发生误吸。低血糖处理15分钟后需复测患者血糖;低血糖处理后,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1h以上,需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否则易再次发生低血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血糖急救装置,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案,其意识清醒患者可以口服15-20g葡萄糖;意识模糊、吞咽困难者可以口服葡萄糖凝胶。给予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处理,防止输液外渗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混药腔轴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混药腔地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注射器,2是混药腔,3是混药孔,4是出药孔,5是中心轴,6是活瓣,7是旋转柄,8是第一隔腔,9是第二隔腔,10是第三隔腔,11是阻隔片,12是衔接桥,13是下沉式滑轨,14是滑板,15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对低血糖患者进行意识、吞咽、病情等判断,针对低血糖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还提醒患者低血糖纠正后,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1h以上,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否则易再发低血糖。医护人员启动隔腔内用物后15分钟,会发出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复测患者血糖(2017糖尿病防治指南规定低血糖处理15分钟后要监测患者血糖上升情况)该低血糖急救装置,包括注射器1,混药腔2;注射器1的侧壁开设有混药孔3,混药腔2的侧壁设有出药孔4,注射器1的混药孔3与混药腔2的出药孔4相连通;混药腔2内设有可转动的隔腔,隔腔内填充药剂;旋转混药腔内的隔腔对应至出药孔后其内的药剂填充如注射器内。

如图2所示:混药腔的隔腔由中心轴5及活瓣6分隔形成;中心轴5置于混药腔2内,中心轴5的圆周面设有若三个活瓣6,活瓣6沿中心轴轴向延伸方向布置,三个活瓣6以中心轴5为圆心成三叉形布置;每两个相邻的活瓣6间与混药腔2的内腔壁之间形成扇形隔腔。

注射器1与混药腔2之间为可分离结构;注射器1的混药孔3的孔内侧壁设有下沉式滑轨13;混药腔2的出药孔4外设有衔接桥12,衔接桥12的底端设有滑板14,滑板14内设有与出药孔3相连通的通孔15;滑板14内的边缘部从下沉式滑轨的入口端滑入下沉式滑轨内将注射器1与混药腔2相互固定。

如图3所示:混药腔2内扇形的隔腔分别为第一隔腔8,第二隔腔9,第三隔腔10;中心轴向隔腔外侧延伸部设有旋转柄7;混药腔2为透明材质制成。

第一隔腔8内有促凝粉(食物增稠剂),启动活瓣1,食物增稠剂散到50%葡萄糖针筒内,快速摇匀上下摇匀后可获得葡萄糖凝胶,将硅胶吸管放在患者臼齿处,推动注射器手柄,缓慢将凝胶推进患者嘴里。适合意识模糊、吞咽困难的低血糖患者。

第二个隔腔9内盛有0.9%生理盐水45ml,启动活瓣2,0.9%生理盐水45ml与针筒内的50%葡萄糖混匀,可获得20%葡萄糖。适合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心肺功能欠佳而无深静脉置管的患者。

第三个隔腔10内盛有生理盐水120ml,启动活瓣3,0.9%生理盐水120ml与针筒内的50%葡萄糖混匀,可获得10%葡萄糖。适合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而无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盒盖下方为盛有50%葡萄糖的注射装置,注射装置有手柄、活塞、连接针筒的硅胶软管、可旋开的活动针头。清醒患者可将针头卸掉直接饮用。注射装置端口为螺纹状,与花瓣状盒体可连接。

如图4所示:三个活瓣6中,其中一个活瓣6的顶端设有阻隔片11;其阻隔片11的尺寸大于出药孔4的尺寸;通过阻隔片封闭出药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