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漏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1949发布日期:2020-11-10 12:2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侧漏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侧漏纸尿裤。



背景技术:

纸尿裤是一次性使用后即可抛弃的产品,可以将年轻一代的父母们从清洗尿布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与自己的宝宝沟通。宝宝的健康在父母眼里永远是最重要的事,因而一款合适的纸尿裤需要满足父母们对宝宝健康的要求。初生的宝宝天性好动传统的尿片更换频繁,清洗量很大,晾晒不好很容易造成污渍残留滋生细菌,婴幼儿纸尿裤携带、更换都很方便,从而深受人们喜爱,现有的纸尿裤吸湿效果不佳,导致长时间穿着之后,容易造成纸尿裤发生侧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侧漏纸尿裤,利用吸收部使得尿液能够快速被纸尿裤吸收,同时利用开设的环形凹槽与s形槽,便于将尿液进行分散到纸尿裤的四周,从而加快尿液的吸收,减少出现侧漏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侧漏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后腰部、吸收部,所述纸尿裤本体后端与后腰部相连接,所述后腰部的两侧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纸尿裤本体的前端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纸尿裤本体中部设置有吸收部,并且吸收部的两侧设置有立体防侧漏挡条,所述吸收包括渗透层、过滤层、储蓄层,所述渗透层位于纸尿裤本体顶部,所述渗透层与过滤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吸收层,所述储蓄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漏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相连接,使得纸尿裤能够固定在婴儿上,利用设置的渗透层能够快速的将纸尿裤上的尿液渗透到第一吸收层,使得第一吸收层内的尿液进入到过滤层,对尿液进行过滤,使得过滤之后的尿液能够进入到储蓄层内,使得吸收部能够吸收更多的尿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包括过滤片、吸收内芯层、抗菌层,所述过滤片设置在靠近第一吸收层的一侧,所述吸收内芯层设置在远离第一吸收层的一侧,所述抗菌层设置在过滤片与吸收内芯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片为网格状,便于尿液进入到抗菌层,抗菌层采用银纤维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减少尿液中存在的细菌,同时吸收内芯层便于对过滤后的尿液进行吸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蓄层与吸收内芯层之间设置有导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导流层,能够以保证将尿液导入至储蓄层内,从而将尿液进行储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透层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渗透层上开设有s型槽,并且s形槽的一端与环形凹槽相连接,另一端与立体防侧漏挡条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环形凹槽和s形槽,使得纸尿裤上的尿液能够流动至环形凹槽内,使得环形凹槽内的尿液能够通过s形槽分散到纸尿裤的四周,从而加快尿液的吸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体防侧漏挡条为中空结构,所述立体防侧漏挡条靠近吸收部的一侧上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尿液过多的情况下,尿液集中至立体防侧漏挡条两侧,通过通孔减少尿液堆积在立体防侧漏挡条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尿裤本体的两侧设置有防侧漏褶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侧漏褶皱采用拒水无纺布制成,从而能够阻挡尿液从纸尿裤的两侧渗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腰部上开设有弹性伸缩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伸缩带采用弹力纤维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纸尿裤进行穿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尿裤本体位于后腰部上开设有若干通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开设的通口,使得纸尿裤与婴儿接触时,能够提高纸尿裤后腰部的透气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设置渗透层,使得尿液通过渗透层进入到第一吸收层,减少纸尿裤表面尿液的堆积,避免造成婴儿穿着的不适感,同时尿液被第一吸收层吸收之后进入到过滤层,便于尿液进入至抗菌层中,抗菌层采用银纤维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抗菌、杀菌的作用,对尿液进行杀菌,避免细菌的滋生,使得经过抗菌层的尿液吸收之后,通过导流层导入至储蓄层内,从而将尿液进行储蓄,使得便于纸尿裤能够吸收更多的尿液。

其二:设置环形凹槽、s形槽,便于纸尿裤上的尿液流动至环形凹槽内,使得环形凹槽内的尿液能够通过s形槽分散到四周,从而加快纸尿裤将尿液进行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侧漏纸尿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防侧漏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纸尿裤本体;2、防侧漏褶皱;3、s形槽;4、通口;5、吸收部;6、弹性伸缩带;7、后腰部;8、魔术贴毛面;9、立体防侧漏挡条;10、魔术贴勾面;11、环形凹槽;12、渗透层;13、第一吸收层;14、过滤片;15、抗菌层;16、吸收内芯层;17、防漏层;18、储蓄层;19、导流层;20、通孔;21、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防侧漏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1、后腰部7、吸收部5,纸尿裤本体1后端与后腰部7相连接,后腰部7的两侧设置有魔术贴毛面8,纸尿裤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魔术贴勾面10,利用魔术贴勾面10与魔术贴毛面8相啮合,从而将纸尿裤上后腰部7的两侧固定在婴儿的腰部上,同时在后腰部7上开设有弹性伸缩带6,弹性伸缩带6采用弹力纤维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从而便于使用者给婴儿穿着纸尿裤,同时纸尿裤本体1中部设置有吸收部5,吸收部5包括渗透层12、过滤层21和储蓄层18,渗透层12位于纸尿裤本体1顶部,渗透层12与过滤层21之间设置有第一吸收层13,使得纸尿裤上的尿液能够通过渗透层12进入到第一吸收层13,从而减少纸尿裤表面尿液的堆积,避免造成婴儿穿着的不适感,同时被第一吸收层13吸收之后的尿液进入到过滤层21,过滤层21包括过滤片14、吸收内芯层16、抗菌层15,过滤片14设置在靠近第一吸收层13的一侧,吸收内芯层16设置在远离第一吸收层13的一侧,抗菌层15设置在过滤片14与吸收内芯层16之间,过滤片14呈为网格状,便于尿液进入至抗菌层15中,抗菌层15采用银纤维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抗菌、杀菌的作用,能够对尿液进行杀菌作用,当长时间穿着纸尿裤时能够减少细菌的滋生,经过抗菌层15的尿液进入至吸收内芯层16,吸收内芯层16便于对经过抗菌层15后的尿液进行吸收,使得尿液能够通过导流层19导入至储蓄层18内,从而对尿液进行储蓄,便于纸尿裤能够吸收更多的尿液,同时在储蓄层18的底部设置有防漏层17,能够避免储蓄层18内的尿液渗透出纸尿裤,造成纸尿裤使用上的不便。

且吸收部5的两侧设置有立体防侧漏挡条9,渗透层12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1,渗透层12上开设有s形槽3,并且s形槽3的一端与环形凹槽11相连接,另一端与立体防侧漏挡条9相连接,利用设置的环形凹槽11和s形槽3,当纸尿裤尿液过多时,使得尿液能够流动至环形凹槽11内,通过与环形凹槽11相连通的s形槽3,使得尿液能够分散到纸尿裤的四周,使得尿液能够全方位被纸尿裤吸收,从而加快纸尿裤将尿液进行吸收,同时立体防侧漏挡条9为中空结构,立体防侧漏挡条9靠近吸收部5的一侧上开设有通孔20,婴儿在摆动的过程中,使得过多的尿液能够集中至立体防侧漏挡条9两侧,利用通孔20将尿液导入至立体防侧漏挡条9内,从而减少尿液堆积在立体防侧漏挡条9的两侧,起到防止尿液出现侧漏的情况,且在纸尿裤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防侧漏褶皱2,防侧漏褶皱2采用经过加柔处理的拒水无纺布制成,从而能够阻挡尿液从纸尿裤的两侧渗出,提高穿着时的舒适度,同时在纸尿裤本体1位于后腰部7上开设有若干通口4,利用开设的通口4,使得纸尿裤与婴儿接触时,能够增强纸尿裤上后腰部7的透气效果,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