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煎煮用套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3618发布日期:2020-11-25 14:5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煎煮用套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煎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煎煮用套锅。



背景技术: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中药往往是通过煎煮的方式将药材中的物质析出,患者服用这些析出物质后方可治愈疾病,中药再被煎煮的过程中,需要对水量和温度进行控制,不同的药材煎煮前和煎煮后水量的变化巨大,现有的套锅煎药很难控制煎煮前后的水量差,并且传统套锅煎煮中药后,部分药渣会混合在药液里,患者服用带有药渣的药液会影响药效,严重时还会产生副作用,并且不能控制药液的温度,不同的药服用时的温度要求也不一样,不控制药液温度就不能发挥中药的最大药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煎煮用套锅,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顶盖总成、控制总成、底座总成、置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所述底座总成,所述外壳的外侧安装有所述控制总成,所述外壳的内部下侧固定有药液储藏室,所述药液储藏室的外侧设有隔温罩ii,所述药液储藏室和所述隔温罩ii之间设有螺旋分布的加热管ii,所述药液储藏室的顶部后端安装有液位传感器ii,所述药液储藏室的顶部左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ii,所述液位传感器ii和所述温度传感器ii的下侧感应端均伸入所述药液储藏室的内部,所述药液储藏室的顶部设有煮药室,所述煮药室的外侧下端设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与所述煮药室之间分别安装有液位传感器i和温度传感器i,所述液位传感器i和所述温度传感器i的上侧感应端均伸入所述煮药室的内部,所述煮药室的外侧设有隔温罩i,所述隔温罩i和所述煮药室之间设有螺旋分布的加热管i,所述煮药室的内侧上端套接有小卡环,所述煮药室的内部设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的上端外侧套接有中间卡环,所述中间卡环的下侧与所述小卡环的上侧卡接,所述过滤罩的内部设有所述置药总成,所述外壳的侧面分别安装有控制阀门和出药阀门,所述煮药室的下侧输出口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控制阀门的输入口,所述控制阀门的输出口通过所述导管连接所述药液储藏室的上侧输入口,所述药液储藏室的下侧输出口通过所述导管连接所述出药阀门的输入口,所述出药阀门的输出口处安装有出药口,所述外壳的顶部通口与蒸药室的外侧套接,所述蒸药室的底部与所述煮药室的顶部连通,所述蒸药室的内侧套接有大卡环,所述大卡环的上侧卡接有蒸药漏孔板,所述蒸药室的的上端通口处安装有所述顶盖总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总成包括电源连接口、防倾倒底座、防滑垫、单片机,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有所述防倾倒底座,所述防倾倒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单片机,所述防倾倒底座的外侧安装有所述电源连接口,所述防倾倒底座的底部设有四个等角度分布的所述防滑垫,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i、温度传感器i、温度传感器ii、加热管i、液位传感器ii、加热管ii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总成包括显示屏、控制开关组、握把,所述外壳的外侧固定有所述握把,所述握把的上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控制开关组,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控制开关组均与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与所述电源连接口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药总成包括连接环、连接肋、连接柱、进药盖、进药口、漏液孔、排药盖、排药口、置药室、连接头、拉环,所述连接头的上侧固定有所述拉环,所述连接头的侧面分别与四个等角度分布的所述连接肋的一端连接,四个所述连接肋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下侧与所述中间卡环的上侧卡接,所述连接头的下侧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所述置药室的顶部中心,所述置药室的顶部偏心位置设有所述进药口,所述进药口的上端通口处卡接有所述进药盖,所述置药室的底部设有所述排药口,所述排药口的下端通口处卡接有所述排药盖,所述置药室的外侧设有均匀分布的所述漏液孔,所述进药盖和所述排药盖上也设有均匀分布的所述漏液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总成包括排气口、把手、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蒸药室的上端通口卡接,所述密封盖的顶部中心固定有所述把手,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偏心位置设有所述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液位传感器i,可以对煎煮中药时的水量进行控制,因不同的药材煎煮前和煎煮后水量的变化巨大,控制水量差可以使药效更加稳定,而通过温度传感器ii可以控制煎药时的温度,进而方便调整在不同温度下的煎药时间,通过过滤罩可以防止药渣与药液混合,避免患者服用带有药渣的药液会影响药效,防止产生副作用,有利于患者健康,通过置药总成方便添加中药,并且方便将煎煮后的中药取出,清洗方便,通过加热管ii可以对药液进行缓慢加热,维持药液的温度,可以根据不同的药液调整温度,保证患者在服用中药时,药液在最合适的温度,有利于提高中药的药性,通过蒸药漏孔板还能完成蒸法制药,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前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左侧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顶盖总成、201-排气口、202-把手、203-密封盖、3-控制总成、301-显示屏、302-控制开关组、303-握把、4-底座总成、401-电源连接口、402-防倾倒底座、403-防滑垫、404-单片机、5-控制阀门、6-出药口、7-出药阀门、8-蒸药室、9-置药总成、901-连接环、902-连接肋、903-连接柱、904-进药盖、905-进药口、906-漏液孔、907-排药盖、908-排药口、909-置药室、910-连接头、911-拉环、10-液位传感器i、11-煮药室、12-温度传感器i、13-药液储藏室、14-温度传感器ii、15-过滤罩、16-大卡环、17-蒸药漏孔板、18-中间卡环、19-小卡环、20-加热管i、21-隔温罩i、22-内腔室、23-液位传感器ii、24-导管、25-加热管ii、26-隔温罩ii。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煎煮用套锅,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1、顶盖总成2、控制总成3、底座总成4、置药总成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有所述底座总成4,所述外壳1的外侧安装有所述控制总成3,所述外壳1的内部下侧固定有药液储藏室13,所述药液储藏室13的外侧设有隔温罩ii26,所述药液储藏室13和所述隔温罩ii26之间设有螺旋分布的加热管ii25,所述药液储藏室13的顶部后端安装有液位传感器ii23,所述药液储藏室13的顶部左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ii14,所述液位传感器ii23和所述温度传感器ii14的下侧感应端均伸入所述药液储藏室13的内部,所述药液储藏室13的顶部设有煮药室11,所述煮药室11的外侧下端设有内腔室22,所述内腔室22与所述煮药室11之间分别安装有液位传感器i10和温度传感器i12,所述液位传感器i10和所述温度传感器i12的上侧感应端均伸入所述煮药室11的内部,所述煮药室11的外侧设有隔温罩i21,所述隔温罩i21和所述煮药室11之间设有螺旋分布的加热管i20,所述煮药室11的内侧上端套接有小卡环19,所述煮药室11的内部设有过滤罩15,所述过滤罩15的上端外侧套接有中间卡环18,所述中间卡环18的下侧与所述小卡环19的上侧卡接,所述过滤罩15的内部设有所述置药总成9,所述外壳1的侧面分别安装有控制阀门5和出药阀门7,所述煮药室11的下侧输出口通过导管24连接所述控制阀门5的输入口,所述控制阀门5的输出口通过所述导管24连接所述药液储藏室13的上侧输入口,所述药液储藏室13的下侧输出口通过所述导管24连接所述出药阀门7的输入口,所述出药阀门7的输出口处安装有出药口6,所述外壳1的顶部通口与蒸药室8的外侧套接,所述蒸药室8的底部与所述煮药室11的顶部连通,所述蒸药室8的内侧套接有大卡环16,所述大卡环16的上侧卡接有蒸药漏孔板17,所述蒸药室8的的上端通口处安装有所述顶盖总成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总成4包括电源连接口401、防倾倒底座402、防滑垫403、单片机404,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有所述防倾倒底座402,所述防倾倒底座402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单片机404,所述防倾倒底座402的外侧安装有所述电源连接口401,所述防倾倒底座402的底部设有四个等角度分布的所述防滑垫403,所述单片机404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i10、温度传感器i12、温度传感器ii14、加热管i20、液位传感器ii23、加热管ii25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总成3包括显示屏301、控制开关组302、握把303,所述外壳1的外侧固定有所述握把303,所述握把303的上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显示屏301和所述控制开关组302,所述显示屏301和所述控制开关组302均与所述单片机40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302与所述电源连接口401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药总成9包括连接环901、连接肋902、连接柱903、进药盖904、进药口905、漏液孔906、排药盖907、排药口908、置药室909、连接头910、拉环911,所述连接头910的上侧固定有所述拉环911,所述连接头910的侧面分别与四个等角度分布的所述连接肋902的一端连接,四个所述连接肋90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环901连接,所述连接环901的下侧与所述中间卡环18的上侧卡接,所述连接头910的下侧连接所述连接柱903的上端,所述连接柱903的下端连接所述置药室909的顶部中心,所述置药室909的顶部偏心位置设有所述进药口905,所述进药口905的上端通口处卡接有所述进药盖904,所述置药室909的底部设有所述排药口908,所述排药口908的下端通口处卡接有所述排药盖907,所述置药室909的外侧设有均匀分布的所述漏液孔906,所述进药盖904和所述排药盖907上也设有均匀分布的所述漏液孔9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总成2包括排气口201、把手202、密封盖203,所述密封盖203与所述蒸药室8的上端通口卡接,所述密封盖203的顶部中心固定有所述把手202,所述密封盖203的顶部偏心位置设有所述排气口20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电源连接口401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把手202打开密封盖203,可以向煮药室11中加水,在进行煮药时,将药物放置在蒸药漏孔板17上,关闭密封盖203,通过控制开关组302启动加热管i20,对煮药室11中的水加热而形成水蒸气,对蒸药漏孔板17上的药物进行蒸法制药,进行煮药时,取出蒸药漏孔板17,通过进药口905向置药室909中加入药材,将过滤罩15通过中间卡环18安装在煮药室11内部,通过连接环901将置药总成9卡接在过滤罩15内部,启动加热管i20进行煮药,过程中水可以透过漏液孔906与药物充分接触,同时防止药物进入煮药室11中,而过滤罩15可以分离药物和药渣,水蒸气通过排气口201排出,平衡气压,此时液位传感器i10和温度传感器i12分别将药液的多少和温度转化为电信号并输送至单片机404,单片机404控制显示屏301显示药液的多少和温度的数值,药液制作完成后,打开控制阀门5,使煮药室11中的药液进入药液储藏室13,启动加热管ii25可以进行保温,同理温度传感器ii14和液位传感器ii23可以将药液温度和药液的量转化为电信号输送至单片机404,并通过显示屏301显示,取药时打开出药阀门7即可取出药液。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单片机404的型号为stm32,其控制液位传感器i10、温度传感器i12、温度传感器ii14、加热管i20、液位传感器ii23、加热管ii25、显示屏301的方法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上网轻易获得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