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光源可视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584发布日期:2020-11-06 13:1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创光源可视拉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腹微创手术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光源可视拉钩。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显微技术和遥控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日渐向微创化发展,如何在微创手术中保证良好的视野、为手术工具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的同时保护组织不受伤是微创手术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尤其在胸腹手术中,腹腔、胸腔内器官较多,互相接触,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如申请号为2017218028208所述的一种微创光源拉钩,其结构较小,便于在微创手术中伸入开口内侧实现拨开创口内器官并提供稳定的撑开状态。但是其通过拉环拉开并采用悬挂部悬挂的方式可能会发生拉坏在整体倾斜等工况下滑脱造成事故,同时,其悬挂部位置固定,导致扩展片的整体扩张开度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的创口内扩张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光源可视拉钩,通过该微创光源可视拉钩,可以提供稳定、开度可调的创口扩张结构,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创光源可视拉钩,包括基体、向前伸出于所述基体底部的拉钩和安装于所述基体上的光源可视组件,所述拉钩前侧端部呈翘起的弧形曲面,所述拉钩底部设有扩张装置,所述扩张装置包括基座、调节座和两片对称的扩张片,所述基座固接于所述拉钩底部,所述调节座通过螺杆沿所述拉钩延伸方向可调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扩张片末端可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扩张片与所述调节座之间通过连杆可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基体和基座上对应设有并列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光学可视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拉钩下方设有位于所述基座前侧的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光学可视组件可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硬质的通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扩张片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下表面向下延伸有包围部,所述包围部呈l型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基体顶部连接有可拆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端部的螺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扩张片前端呈向上翘起的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基体向前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至少包括呈上下对置供握持的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位于上方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基体间具有内凹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螺杆带动的基座和调节座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连杆与扩张片实现螺纹控制下开度和固定位置稳定、可控的调节,保证可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手术扩张要求;进一步的,其扩张装置结构相对现有技术更为简单、便于加工和使用;同时其结构对于手术对象的安全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各项分别为:1基体,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挂钩,14通管,15螺帽,16延伸部,17连接部,2拉钩,31基座,32调节座,33扩张片,34螺杆,35连杆,36包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3、4所示的一种微创光源可视拉钩,包括利用符合医用手术器材标准材料制造的基体1、向前伸出于基体1底部的拉钩2和安装于基体1上的光源可视组件(附图中未示出,光源可视组件即为常用的带有前部光源并具有导光结构或高清摄像头的用于获取创口内手术视野的装置),拉钩2前侧端部呈翘起的弧形曲面,用于为其下方的光源可视组件拨开可视空间,同时其上翘的结构可以限位其拨开的组织器官不会滑脱影响手术视野和空间。拉钩2底部设有扩张装置,扩张装置包括基座31、调节座32和两片对称的扩张片33,基座31通过螺栓连接固接于拉钩2底部,螺杆34水平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过基座31,螺杆34的前端可转连接于调节座32上,调节座32通过螺杆34的转动作用实现沿拉钩2延伸方向可调连接于基座31,扩张片33末端通过铆钉或销轴可动连接于基座31,扩张片33的中部与调节座32之间通过连杆35可动连接。在手术创口内扩张前,扩张片33收拢于拉钩2下方,在将本拉钩插入创口后,手术人员可以通过拧动螺杆34使得调节座32相对基座31向前移动,此时扩张装置各部件之间的连杆运动结构即带动扩张片33向两侧张开实现创口处脂肪、组织或内脏的撑开来为手术提供空间和视野。因为螺杆拧动的圈数可控,故两个扩张片33之间张开的开度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和手术操作需求进行相应的调节,同时扩张片33张开后支持其开度的力由螺杆34和螺纹摩擦力提供,人体组织提供的反作用力不足以将其压回,故可以实现稳定的扩张效果,进而实现一个结构作用下的可控、稳定的创口内扩张,且其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基体1和基座31上对应设有并列设置的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光学可视组件穿设于第一通道11内,从而通过第一通道11限位光学可视组件的路径,将其指向拉钩2前方,保证其观察手术视野,同时使得光学可视组件的管路隐蔽,在所述拉钩拉开手术创口时不会使管路接触创口,保证手术的洁净和创口的安全,通过设置第一通道11实现光学可视组件的包裹使得手术人员在握住基体1移动拉钩时不会触碰到光学可视组件,保证走线不被搅乱。

本实施例中,拉钩2下方设有位于基座31前侧的挂钩13,挂钩13与光学可视组件可拆连接实现对光学可视组件前端的悬挂,保证其安装的稳定性,进而提供稳定的手术视野。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12内穿设有硬质(如医用不锈钢制成)的通管14,通过可以作为手术中排出电刀、电凝镊产生的烟气的吸烟通道,保证病人的人体安全;也可以穿过并导向取样钳等小工具便利手术人员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扩张片33水平位置高于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其下表面向下延伸有包围部36,包围部36呈l型截面。在扩张片33收拢时,其本身即位于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上方,从而保证在较小空间下可以完全收纳在拉钩2下方,同时包围部36通过其对置的l型包围可以收纳基座31和通管14、光学可视组件。从而,使得拉钩2在伸入创口时,其整体截面积较小,同时容易与病人人体接触的部分结构规则、整齐(都被包围部36包围),从而使得在进行手术创口的切开时可以选择更小的开口大小,减少病人的创伤并提高其后续恢复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与创口之间的接触减少对创口处可能的损伤。

本实施例中,基体1顶部连接有可拆连接于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端部的螺帽15,螺帽15可以在不使用通道的时候对端部实现封堵,从而减少外界空气内的灰尘、病菌等通过通道进入创口内的几率,也即可以减少不使用通道是其内可能的污染问题。

本实施例中,扩张片33前端呈向上翘起的曲面,一方面其作用如上所述的拉钩2作用一样,另一方面,其上翘的角度、弧度优选与拉钩2相同,进而使得在收拢时其与拉钩2下表面趋近于贴合(如图3),进一步减少创口尺寸,并且减少与人体的接触并减小拉钩2与扩张片33夹住人体组织造成损伤的可能。

本实施例中,基体1向前延伸有延伸部16,延伸部16至少包括呈上下对置供握持的两个,从而提供了手术人员舒适、稳定握持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延伸部16与基体1间具有内凹的连接部17,该结构以圆弧内凹的形式设置使得可以通过外置挂架等结构将挂架卡在连接部17处使得外挂形式的结构也能稳定的实现拉钩效果,即使采用人工握持,该结构也能容纳手术人员的食指减少滑脱的几率。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