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7523发布日期:2020-12-25 08:1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



背景技术:

肩关节撞击征引起肩峰下间隙和肱骨头关节盂之间的间隙狭窄,引发肱骨头和肩峰、肩胛骨喙突之间的骨性撞击引起肱骨头和肩峰、肩胛骨喙突之间的骨性撞击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性损伤,例如骨髓水肿,骨挫伤等)及继发性炎症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包括:

鞘管;

滑囊,滑囊经过定型折叠塞入鞘管内壁中,滑囊单面粗糙,用于填充在肩峰下区域、肱骨和三角肌区域;

传送管,传送管一端伸入鞘管中并与滑囊连接,如传送管一端连接有封堵头,封堵头与滑囊连接,传送管另一端与注射器连接,注射器用于注射生理盐水。

本实用新型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的结构原理为:滑囊经过定型折叠塞入鞘管内壁中,传送管一端连接注射器,注射器内抽入生理盐水,将鞘管和滑囊经过关节穿刺穿入软组织处,根据组织穿梭在各软组织之间,进行隔离保护,起到缓冲、防止磨损,本产品不仅适应巨大肩袖撕裂,同时还适应小型软组织撕裂等病变,本产品生物相容性好同时在体内可自行降解。该产品在b型超声波或者肩关节镜辅助下,将滑囊填塞至肩袖撕裂处,用注射器或压力泵向滑囊内注射生理盐水,滑囊充分展开,通过调节内部支撑杆将滑囊头锁住,退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旨在首先通过关节撑开球囊,把肩峰下间隙和肱骨头关节盂之间的间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肩关节,或者准确的说应该称为盂肱关节)撑开,使关节囊松弛,肩关节旋转中心下移,肩峰下间隙增大。然后再通过植入相应可扩张与收缩的滑囊,填充在肩峰下区域、肱骨和三角肌区域,实现肩关节旋转中心下移,增大肩峰下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备对损伤肌腱、肩峰下间隙原本结构的辅助恢复,避免肩关节旋转中心再次上移,从而避免在肩关节活动过程中,肱骨头和肩峰、肩胛骨喙突之间的骨性撞击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继发性炎症,这种机械性损伤和继发性炎症包括软组织损伤、骨挫伤、骨髓水肿等骨性损伤。本实用新型还具备避免肌腱的进一步损伤,增加肌腱修复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适应征包括冻结肩、肩袖(rotatorcuff)损伤、肩关节撞击征。

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是局麻、微创条件下在c臂机或关节镜辅助下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滑囊在植入后的固定方式是通过单面粗糙的设计来实现局部粘连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滑囊形状为接近损伤肌腱以及肩峰下间隙的综合空间、形状,尺寸与肩峰下间隙用撑开球囊撑开以后的人造腔隙相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包括:

鞘管;

滑囊,滑囊经过定型折叠塞入鞘管内壁中,滑囊单面粗糙,用于填充在肩峰下区域、肱骨和三角肌区域;

传送管,传送管一端伸入鞘管中并与滑囊连接,如传送管一端连接有封堵头,封堵头与滑囊连接,传送管另一端与注射器连接,注射器用于注射生理盐水。

本实用新型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的结构原理为:滑囊经过定型折叠塞入鞘管内壁中,传送管一端连接注射器,注射器内抽入生理盐水,将鞘管和滑囊经过关节穿刺穿入软组织处,根据组织穿梭在各软组织之间,进行隔离保护,起到缓冲、防止磨损,本产品不仅适应巨大肩袖撕裂,同时还适应小型软组织撕裂等病变,本产品生物相容性好同时在体内可自行降解。该产品在b型超声波或者肩关节镜辅助下,将滑囊填塞至肩袖撕裂处,用注射器或压力泵向滑囊内注射生理盐水,滑囊充分展开,通过调节内部支撑杆将滑囊头锁住,退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旨在首先通过关节撑开球囊,把肩峰下间隙和肱骨头关节盂之间的间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肩关节,或者准确的说应该称为盂肱关节)撑开,使关节囊松弛,肩关节旋转中心下移,肩峰下间隙增大。然后再通过植入相应可扩张与收缩的滑囊,填充在肩峰下区域、肱骨和三角肌区域,实现肩关节旋转中心下移,增大肩峰下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备对损伤肌腱、肩峰下间隙原本结构的辅助恢复,避免肩关节旋转中心再次上移,从而避免在肩关节活动过程中,肱骨头和肩峰、肩胛骨喙突之间的骨性撞击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继发性炎症,这种机械性损伤和继发性炎症包括软组织损伤、骨挫伤、骨髓水肿等骨性损伤。本实用新型还具备避免肌腱的进一步损伤,增加肌腱修复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适应征包括冻结肩、肩袖(rotatorcuff)损伤、肩关节撞击征。

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是局麻、微创条件下在c臂机或关节镜辅助下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滑囊在植入后的固定方式是通过单面粗糙的设计来实现局部粘连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滑囊形状为接近损伤肌腱以及肩峰下间隙的综合空间、形状,尺寸与肩峰下间隙用撑开球囊撑开以后的人造腔隙相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鞘管;

滑囊,滑囊经过定型折叠塞入鞘管内壁中,滑囊单面粗糙,用于填充在肩峰下区域、肱骨和三角肌区域;

传送管,传送管一端伸入鞘管中并与滑囊连接,传送管另一端与注射器连接,注射器用于注射生理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传送管一端连接有封堵头,封堵头与滑囊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关节肌腱撕裂的系统,包括:鞘管;滑囊,滑囊经过定型折叠塞入鞘管内壁中,滑囊单面粗糙,用于填充在肩峰下区域、肱骨和三角肌区域;传送管,传送管一端伸入鞘管中并与滑囊连接,如传送管一端连接有封堵头,封堵头与滑囊连接,传送管另一端与注射器连接,注射器用于注射生理盐水。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李少军;杨习锋;曾晨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8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