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9244发布日期:2020-09-04 12:4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利用由几万根透光度很高的玻璃或丙烯树脂拉成很细的纤维所组成的导光束,来诊断支气管疾病的一种仪器。它的管腔很小,柔软可弯曲,导光能力强,亮度大,视野清晰,可以轻巧地由口腔或鼻腔进入气管直至各支气管段口,医生可在直视下观察气管、左右各叶支气管开口及粘膜情况,还可用很小的毛刷在可疑的粘膜处轻轻压刷几次,刷检物可以作涂片染色及培养检查;或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并抽取作涂片及培养检查。如有肉芽肿样病变需与肺癌相鉴别时可作活检病理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需要将纤支镜置入患者的气管支气管中,对患者的刺激巨大,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患者会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无痛纤支镜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临床需求越来越广泛。

对麻醉医生来说无痛纤支镜的呼吸道管理最为关键。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纤支镜下治疗及e-bus检查等项目的不断发展,对麻醉的需求不断扩大。目前临床上无痛纤支镜喉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置入喉罩后需要使用三通连结管路,把纤维支气管镜直接穿过喉罩并插入患者体内进行检查,但是喉罩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操作过程中无法维持麻醉和给氧的吸入,并且现有的纤支镜麻醉管路固定效果较差,不方便医生操作使用,同时,现有的纤支镜麻醉管路不便调节使用,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纤支镜麻醉管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纤支镜麻醉管路在使用时,需要使用三通连结管路把纤维支气管镜直接穿过喉罩并插入患者体内进行检查,但是喉罩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操作过程中无法维持麻醉和给氧的吸入,并且现有的纤支镜麻醉管路固定效果较差,不方便医生操作使用,同时,现有的纤支镜麻醉管路不便调节使用,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其包括:连接管、连接组件、连通导管、气囊和纤支镜导管,所述连接管为硅胶三通管,所述连接管输出端口与所述连接组件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内侧壁开设所述连通导管,所述纤支镜导管设于所述连通导管内侧壁中央位置,所述纤支镜导管外侧壁包覆所述气囊,且所述气囊位于所述连通导管与所述纤支镜导管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所述连接管外侧壁左右两侧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通管与所述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与外部纤支镜连接使用,所述第二通管内侧壁中央卡接有活瓣层,所述活瓣层由三个活瓣构成,每个活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管内壁连接,每个所述活瓣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第二通管径向延伸,且三个所述活瓣的延伸端叠加覆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由连管、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构成,所述连管左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座设于所述连管右侧壁,且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连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座外侧壁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第二连接座与外部喉罩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外侧壁底部开设有通孔密封设置有气门组,且所述气门组与所述气囊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连接管的三通原理与纤支镜导管配合能够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过程中维持氧气和麻醉药的吸入,并且第二通管内设置的活瓣层的设置减少了吸入氧气的外泄,同时,通过气门组对气囊充气,使气囊密封包覆于纤支镜导管外侧壁,可以有效固定纤支镜导管并且对纤支镜导管进行保护,且第二连接座外侧壁套设的控制阀可以控制连管的开合程度,从而控制麻醉管路的通合程度,控制麻醉输入速率,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无痛纤支镜麻醉管路调节装置,通过连接管的三通原理与纤支镜导管配合能够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过程中维持氧气和麻醉药的吸入,并且第二通管内设置的活瓣层的设置减少了吸入氧气的外泄,同时,通过气门组对气囊充气,使气囊密封包覆于纤支镜导管外侧壁,可以有效固定纤支镜导管并且对纤支镜导管进行保护,请参阅图1,包括,连接管100、连接组件200、连通导管300、气囊400和纤支镜导管500。

请继续参阅图1,连接管100具有第一通管110和第二通管120,具体的,连接管100外侧壁左右两侧一体成型第一通管110与第二通管120,第一通管110与外部纤支镜连接使用,第二通管120内侧壁中央卡接有活瓣层121,活瓣层121由三个活瓣构成,每个活瓣的一端与第二通管120内壁连接,每个活瓣的另一端沿着第二通管120径向延伸,且三个活瓣的延伸端叠加覆盖,活瓣层121能够避免吸入氧气的外泄;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连接组件200由连管210、第一连接座220和第二连接座230构成,具体的,连管210左侧壁与第一连接座220连通,第二连接座230设于连管210右侧壁,且第二连接座230与连管210连通,第二连接座230外侧壁套设有控制阀231,控制阀231用于控制连管210的开合程度,从而控制麻醉管路的通合程度,控制麻醉输入速率;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连接导管300套设于连管210内侧壁中央位置,连接导管300通过内置连管与第二连接管120底端连通,且连接导管300作为纤支镜导管500的连接管;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纤支镜导管500外侧壁包覆气囊400,且气囊400位于连通导管300与纤支镜导管500之间,第一连接座220外侧壁底部开设有通孔密封设置有气门组410,且气门组410与气囊400连通,通过气门组410对气囊400充气,使气囊400密封包覆于纤支镜导管500外侧壁,可以有效固定纤支镜导管500并且对纤支镜导管500进行保护;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纤支镜导管500设于连接导管300内侧壁,纤支镜导管500用于与连接管100配合能够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过程中维持氧气和麻醉药的供给。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连接管100的三通原理与纤支镜导管500配合能够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过程中维持氧气和麻醉药的吸入,并且第二通管120内设置的活瓣层121的设置减少了吸入氧气的外泄,同时,通过气门组410对气囊400充气,使气囊400密封包覆于纤支镜导管500外侧壁,可以有效固定纤支镜导管500并且对纤支镜导管500进行保护,且第二连接座230外侧壁套设的控制阀231可以控制连管210的开合程度,从而控制麻醉管路的通合程度,控制麻醉输入速率,操作性强。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