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3552发布日期:2020-09-08 14:3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医疗器械方面的需要更加受到重视,由于医用镊子是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而且医用镊子的使用次数和场所相对也比较多,因此镊子的使用方式是否便捷、快速、有效也愈加重要。

医疗行业现有夹持镊在缝合组织的时候,一把镊子只能加持一侧,使得组织缝合时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缝合质量差,不整齐,缝合速度慢。并且现有的夹持镊在缝合时不能精确调整每针的落点,针与针之间的距离全靠人工经验,因此经验少的人在进行缝合后,缝合处过于粗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缝合时组织受力均匀,缝合质量高,缝合整齐,缝合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手柄片和两个设置在手柄片一侧的镊头片,两个镊头片呈对称设置,且两个镊头片分别与两个手柄片相对应设置,每个镊头片分别通过一个镊臂与相对应的手柄片固定连接,两个手柄片远离镊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镊头片的夹持面上设置有咬合齿,所述镊头片上沿其长度开设有穿针用条形限位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限位通孔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道,所述镊头片上设置有穿针限位机构,所述穿针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柱、穿设在连接柱上的限位筒、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柱两端的滑轮、拉杆、压缩弹簧和两个限位杆,两个滑轮可在滑道中往复移动,所述两个限位杆呈交叉设置且其中部通过销轴铰接,所述两个限位杆靠近滑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抵贴块,另一端通过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抵贴块设置在滑道内,所述拉杆的一端与限位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筒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筒的一端穿设在条形限位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筒包括喇叭筒和设置在喇叭筒下方的锥形筒,喇叭筒小口径的一端与锥形筒大口径的一端连接,锥形筒小口径的一端伸入至条形限位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与条形限位通孔呈处置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与条形限位通孔呈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镊头片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表,所述限位筒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轴线所在的直线与限位筒轴线所在的直线垂直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表上方设置有照射灯,照射灯与喇叭筒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其中设置了条形限位通孔,缝合时针穿过镊子中部进入组织,缝合时组织受力更均匀,提高缝合质量,提高缝合速度,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穿针限位机构,保证针的落点位置可控,从而使缝合更加整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穿针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手柄片1和两个设置在手柄片1一侧的镊头片2,两个镊头片2呈对称设置,且两个镊头片2分别与两个手柄片1相对应设置,每个镊头片2分别通过一个镊臂3与相对应的手柄片1固定连接,两个手柄片1远离镊臂3的一端固定连接,使用时捏着两个手柄片1,从而使镊头片2夹住需要缝合的组织。

所述镊头片2的夹持面上设置有咬合齿4,从而使得夹住组织时,组织位置不易窜动,起到防滑作用,所述镊头片2上沿其长度开设有穿针用条形限位通孔5,使用时将针穿过条形限位通孔5从而对组织进行缝合,使得受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可以设置穿针限位机构18,从而使得缝合距离可控,缝合更加平整优美。

所述条形限位通孔5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道6,所述镊头片2上设置有穿针限位机构18,所述穿针限位机构18包括连接柱7、穿设在连接柱7上的限位筒8、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柱7两端的滑轮9、拉杆10、压缩弹簧11和两个限位杆12,两个滑轮9可在滑道6中往复移动,所述两个限位杆12呈交叉设置且其中部通过销轴13铰接,所述两个限位杆12靠近滑道6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抵贴块14,另一端通过压缩弹簧11固定连接,抵贴块14设置在滑道6内,所述拉杆10的一端与限位杆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筒8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筒8的一端穿设在条形限位通孔5中。所述镊头片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表16,所述限位筒8连接有指针15,所述指针15轴线所在的直线与限位筒8轴线所在的直线垂直相交。针穿过限位筒8从而对组织进行缝合,穿针时,压缩弹簧11推压两个限位杆12的上部,从而使两个限位杆12的下部向外用力,进而使抵贴块14紧紧抵贴在滑道6内壁上,以使限位筒8固定不动。穿针过后,需要移动位置时,捏住两个限位杆12的上部,使压缩弹簧11进一步压缩,使得两个限位杆12的下部向内收,抵贴块14离开滑道6,继续移动两个限位杆12,从而带动限位筒8移动,根据要移动的距离,使指针15对应刻度表16,从而保证移动距离可控,到达指定位置时,松开两个限位杆12的上部,抵贴块14又再次紧紧抵贴在滑道6内壁上。

所述限位筒8包括喇叭筒801和设置在喇叭筒801下方的锥形筒802,喇叭筒801小口径的一端与锥形筒802大口径的一端连接,锥形筒802小口径的一端伸入至条形限位通孔5中。穿针时,针从喇叭筒801穿入,便于进入,从锥形筒802小口径的一端伸出,使得限位更加准确。

所述连接柱7与条形限位通孔5呈处置设置。

所述拉杆10与条形限位通孔5呈平行设置。

所述刻度表16上方设置有照射灯17,照射灯与喇叭筒801固定连接。当光线不够用时,启动照射灯17,更加便捷。

上述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手柄片(1)和两个设置在手柄片(1)一侧的镊头片(2),两个镊头片(2)呈对称设置,且两个镊头片(2)分别与两个手柄片(1)相对应设置,每个镊头片(2)分别通过一个镊臂(3)与相对应的手柄片(1)固定连接,两个手柄片(1)远离镊臂(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头片(2)的夹持面上设置有咬合齿(4),所述镊头片(2)上沿其长度开设有穿针用条形限位通孔(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限位通孔(5)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道(6),所述镊头片(2)上设置有穿针限位机构(18),所述穿针限位机构(18)包括连接柱(7)、穿设在连接柱(7)上的限位筒(8)、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柱(7)两端的滑轮(9)、拉杆(10)、压缩弹簧(11)和两个限位杆(12),两个滑轮(9)可在滑道(6)中往复移动,所述两个限位杆(12)呈交叉设置且其中部通过销轴(13)铰接,所述两个限位杆(12)靠近滑道(6)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抵贴块(14),另一端通过压缩弹簧(11)固定连接,抵贴块(14)设置在滑道(6)内,所述拉杆(10)的一端与限位杆(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筒(8)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筒(8)的一端穿设在条形限位通孔(5)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8)包括喇叭筒(801)和设置在喇叭筒(801)下方的锥形筒(802),喇叭筒(801)小口径的一端与锥形筒(802)大口径的一端连接,锥形筒(802)小口径的一端伸入至条形限位通孔(5)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7)与条形限位通孔(5)呈处置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0)与条形限位通孔(5)呈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头片(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表(16),所述限位筒(8)连接有指针(15),所述指针(15)轴线所在的直线与限位筒(8)轴线所在的直线垂直相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表(16)上方设置有照射灯(17),照射灯与喇叭筒(80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医疗缝线用夹持镊,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手柄片和两个设置在手柄片一侧的镊头片,两个镊头片呈对称设置,且两个镊头片分别与两个手柄片相对应设置,每个镊头片分别通过一个镊臂与相对应的手柄片固定连接,两个手柄片远离镊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镊头片的夹持面上设置有咬合齿,所述镊头片上沿其长度开设有穿针用条形限位通孔;本实用新型缝合时组织受力均匀,缝合质量高,缝合整齐,缝合速度快。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庆群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