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用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6431发布日期:2020-09-15 20:2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用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院用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医学中交叉感染是天然宿主的病原体传染或传递给非天然宿主的现象,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医院内交叉感染主要途径有空气、飞沫、接触、注射、输液等。通过给环境医疗仪器消毒,或使用相应的保护套装置可降低传染风险。

1、现有技术中,多数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装置多为一次性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废弃后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现有技术中,多数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装置并不能全方位的消灭病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院用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套,具备可重复使用、杀菌效果好和预防效果强优点,以解决多数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装置多为一次性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废弃后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能全方位的消灭病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可重复使用、杀菌效果好和预防效果强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用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凹型箱,所述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铰链;

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设置有轮子,所述挡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塑料盒,所述凹型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上表面设置有臭氧罐,所述臭氧罐的顶部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的一侧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远离阀门的一端依次贯穿凹型箱和本体并延伸至本体的内部;

所述本体靠近凹型箱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凹型箱靠近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气管的外表面与密封圈的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塑料盒的表面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均匀分布在塑料盒的五个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块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挡块均匀分布在塑料盒的八个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架均匀分布在本体的四个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铰链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铰链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通过两个铰链与本体的一侧铰接,所述挡板靠近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塑料盒的内腔通过气孔与本体的内腔相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院用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搬运的取料机械手结构,通过设置臭氧罐、阀门、气管和密封圈,臭氧可以通过气管到达本体的内腔,臭氧经过气孔均匀分布在塑料盒的内腔中,达到均匀杀菌效果,在关闭挡板后臭氧可长时间封闭在本体的内腔中,从而达到杀菌效果好的目的,并且不会污染环境。

2、医院里大多医疗用品都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但有一部分不耐高温的物品不能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长时间使用反而可能成为传染疾病的污染源,本发明可以将治疗盘、托盘、擦手毛巾、抹布、手套、手机、患者外衣、器械外包装袋、患者病历、病历夹等经常使用的医疗用品放入塑料盒的内腔中,关闭挡板打开阀门,即可开始杀菌消毒,简单方便,消毒效率高,可反复使用,从而达到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本体;2、支撑架;3、凹形箱;4、塑料盒;5、挡块;6、铰链;7、通孔;21、插杆;22、轮子;31、垫块;32、臭氧罐;33、阀门;34、气管;41、气孔;61、挡板;62、橡胶垫;7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医院用预防交叉感染的保护套,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本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挡块5,所述本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凹型箱3,所述本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铰链6;

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插杆21,所述插杆21的表面设置有轮子22,所述挡块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塑料盒4,所述凹型箱3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垫块31,所述垫块31的上表面设置有臭氧罐32,所述臭氧罐32的顶部设置有阀门33,所述阀门33的一侧设置有气管34,所述气管34远离阀门33的一端依次贯穿凹型箱3和本体1并延伸至本体1的内部;

所述本体1靠近凹型箱3的一侧设置有通孔7,所述凹型箱3靠近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通孔7,所述通孔7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圈71,所述气管34的外表面与密封圈71的表面固定连接,凹型箱3与本体1固定设置,可以便于携带臭氧罐32,到达随时使用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塑料盒4的表面设置有气孔41,所述气孔41均匀分布在塑料盒4的五个内壁上,均匀分布的气孔41可以让臭氧均匀分布在塑料盒4的内腔中,从而达到均匀杀菌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挡块5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挡块5均匀分布在塑料盒4的八个拐角,八个挡块5可以保持塑料盒4稳定安置在本体1的内部,同时也给臭氧流动留了空间。

具体的,所述铰链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铰链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61,所述挡板61的一侧通过两个铰链6与本体1的一侧铰接,所述挡板61靠近本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橡胶垫62,当挡板61关闭时橡胶垫62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保证臭氧不外泄,从而达到完全杀菌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塑料盒4的内腔通过气孔41与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本体1的内腔与塑料盒4的内腔相连通,从而让臭氧在塑料盒4的内腔均匀流动,起到杀菌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打开挡板61,将医疗器械放入塑料盒4的内部,关紧挡板61,打开阀门33,臭氧罐32中的臭氧沿着气管34到达本体1的内部,臭氧透过气孔41将医疗设备完全包围,根据医疗设备大小,延长挡板61紧闭时间,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目的,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既高效又节约了成本。

综上所述,该用于搬运的取料机械手结构,通过设置塑料盒4、气孔41、臭氧罐32、挡板61和橡胶垫62,臭氧可均匀分在塑料盒4的内腔中,从而达到可重复使用、杀菌效果好和预防效果强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