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皮环切缝合器上的外切式脱钉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3188发布日期:2021-02-03 06:5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用于包皮环切缝合器上的外切式脱钉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包皮环切吻合器配套使用的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包皮环切缝合器上的外切式脱钉环。


背景技术:

[0002]
为解决部分男性受包皮过长困扰的问题,人们开创出包皮手术。目前包皮环切手术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0003]
一、传统的开放手术,用剪刀和刀片以及其它常规手术器械切除过长之包皮,术口用缝合线进行缝合,手术时间长,医生工作量大,术口定位不标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愈合的术口疤痕大、术后痛苦、术后常出现血肿、术口最不平整,难以标准化进行;
[0004]
二、利用各种卡压式包皮环切吻合器对过长之包皮进行长时间卡压,造成卡压部位缺血坏死而脱落,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短,方便快捷、出血少,但术后水肿严重、疼痛程度高、术口愈合最慢、患都必须返院取环,取环痛苦,小孩甚至要二次麻醉下才能将环取除,取环后术口裂开概率高,由于水肿严重,术口愈合后也留下较大疤痕,并有出现龟头坏死病例;
[0005]
三、利用包皮环切缝合器进行手术,如专利申请号201210475409.x公开的一种包皮环切缝合器、专利申请号201610537384 .x所公开的一种包皮环切、缝合器以及专利申请号201710086045.9所公开的一种改进的包皮环切缝合器,这种手术基本对前两种手术进行了扬长避短,已经逐渐成为最佳的包皮手术方式,且缝合钉使用的是与常规胃肠吻合器中相同的缝合钉,这种缝合钉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
[0006]
如上所述的缝合钉呈“匚”型,这种手术后由呈若干“匚”形的缝合钉构成的缝合线在术口边缘内侧,且每个缝合钉的两个钉脚均如钉书钉状刺穿包皮后向内弯折夹持包皮的术口边缘形成局部缝合,这种手术后由呈若干“匚”形的缝合钉构成的缝合线,直接钉在皮肤组织上,在皮肤愈合过程中,新长出的肉芽组织会将缝合钉包裹,进而不易术后自动脱落。如专利申请号201410243666.x所公开的一种包皮环切缝合器专用的脱钉环既是一种比较好的能够用于避免缝合钉生长到皮肤组织里的装置,但是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脱钉环是一个整体,龟头座上的抵钉座难以快速便捷的从脱钉环体中取出的缺陷,在后续阴茎勃起时整体的脱钉环体还会勒掐阴茎冠状沟造成的阴茎水肿以及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包皮环切缝合器上的外切式脱钉环,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在使用胃肠吻合器通用的缝合钉进行手术缝合后,术口在愈合过程中,由于通用的缝合钉的钉体纤细,因此术口上新生的肉芽会将缝合钉包裹起来,造成缝合钉难以自行脱落,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程度,也增加了医生的后期工作量。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包皮环切缝合器上的外切式脱钉
环,其包括呈圆筒状用于同轴匹配的套装在包皮环切缝合器的环状前端盖前端的套装筒,所述套装筒的一端内筒壁上径向凸设有一同轴的平面环圈,所述平面环圈的内直径与所述前端盖的前端口部内直径相匹配,所述平面环圈由多个脱钉片板拼合组成,多个所述脱钉片板的数量可以被所述前端盖上的钉仓槽孔的数量整除,且每个所述钉仓槽孔均被一片所述脱钉片板正面遮盖,每片所述脱钉片板均一体成型的连接在所述套装筒上。
[0009]
优选于:多个所述脱钉片板由若干围绕所述平面环圈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的径向切口将所述平面环圈分割形成。
[0010]
优选于:多个所述脱钉片板上的四个角或对应于所述平面环圈上径向内侧的两个角均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0011]
优选于:所述径向切口的长度与所述平面环圈的环面径向宽度相同,多个所述脱钉片板分别相对独立。
[0012]
优选于:所述径向切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平面环圈的环面径向宽度,且所述径向切口上对应径向外侧的一端抵靠所述套装筒的内筒壁,每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脱钉片板之间对应于所述平面环圈的径向内侧具有连接筋。
[0013]
优选于:所述连接筋对应径向上的宽度不超过所述脱钉片板的厚度。
[0014]
优选于:多个所述脱钉片板由若干围绕所述平面环圈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的切口组将所述平面环圈分割形成。
[0015]
优选于:每个所述切口组均由两条相互对称的s形曲线切口组成,所述切口组中的两条s形曲线切口的一端均抵靠所述套装筒的内筒壁,另一端均靠近所述平面环圈的内侧,呈环形阵列的若干所述切口组在所述平面环圈上分割出在径向上相互错位的两层呈环形阵列的脱钉片板,呈环形阵列的所述切口组中每周向相邻且抵靠所述套装筒一端的内弯相互对应的两条所述s形曲线切口之间分割出位于径向外层的所述脱钉片板,呈环形阵列的所述切口组中每周向相邻且靠近所述平面环圈的径向内侧一端的内弯相互对应的两条所述s形曲线切口之间分割出位于径向内层的所述脱钉片板,位于径向外层的每周向相邻的两块脱钉片板之间的距离与位于径向内层的每周向相邻的两块脱钉片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6]
优选于:所述脱钉片板上对应缝合钉的两个钉脚部位分别开设有钉脚穿过孔。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
[0018]
一、生产时只需要一体成型一个一端内侧具有轴端挡圈结构的套装筒,再通过冲切切口即可完成将一个整体的平面环圈分割成多个脱钉片板,手术时,可以利用刀片将所述套装筒切掉,缝合钉刺穿脱钉片板再刺穿术口边缘组织后倒脚将手术口缝合,此时的平面环圈自动分解成若干小片的脱钉片板,该脱钉片板能挡在缝合钉与皮肤之间,防止缝合钉被组织包埋,通过慢性的压迫切割术口边缘达到愈合作用,从而将缝合钉从术口上脱离下来;装钉后的平面环圈可以分解成小片状的若干脱钉片板,能够随着包皮手术口扩张/收缩而扩散/收拢,手术结束后能够随手将龟头座取出,还消除了阴茎勃起时整体的平面环圈勒掐阴茎造成的阴茎水肿以及疼痛,消除了缝合钉先后相继脱落时的不适感;
[0019]
二、通过若干组环形阵列的切口组将平面环圈分割成在径向上相互错位的两层呈环形阵列的脱钉片板,从而能够配合使用径向双层缝合钉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实现将以前无法在临床中使用的包皮环切吻合器(使用双层缝合钉的)应用到包皮环切手术中来;
[0020]
三、在每块脱钉片板上均预留供缝合钉的钉脚通过的钉脚穿过孔,有利于工作时
缝合钉顺利通过脱钉片板,从而可以将制造材料扩大至缝合钉难以刺穿的材料范围。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切下套装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另一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另一结构切下套装筒的立体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切下套装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为图7中切下套装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脱钉片板四个角倒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0为图9中切下套装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切下套装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将结合附图1-12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包皮环切缝合器上的外切式脱钉环作更为详细说明。
[0034]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包皮环切缝合器上的外切式脱钉环,其包括呈圆筒状用于同轴匹配的套装在包皮环切缝合器的环状前端盖前端的套装筒1,所述套装筒1的一端内筒壁上径向凸设有一同轴的平面环圈2,所述平面环圈2的内直径与所述前端盖的前端口部内直径相匹配,所述平面环圈2由多个脱钉片板21拼合组成,多个所述脱钉片板21的数量可以被所述前端盖上的钉仓槽孔的数量整除,且每个所述钉仓槽孔均被一片所述脱钉片板21正面遮盖,每片所述脱钉片板21均一体成型的连接在所述套装筒1上。
[0035]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钉仓槽孔的数量情况选择将所述平面环圈分成多少数量的脱钉片板21,例如阴茎粗壮的成年用受术者,钉仓槽孔数量相对多,因此可以是每片脱钉片板21对应遮盖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钉仓槽孔,进而使多个缝合钉钉装在一片脱钉片板21上,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精度,节省生产成本,无需细致到每枚缝合钉都配合一片脱钉片板21。
[0036]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多个所述脱钉片板21由若干围绕所述平面环圈2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的径向切口22将所述平面环圈2分割形成,所述径向切口22的长度与所述平面环圈2的环面径向宽度相同,多个所述脱钉片板21分别相对独立,且多个所述脱钉片板21上的四个角(或对应于所述平面环圈上径向内侧/外侧的两个角,图中未示出,但参考图9-10并不难联想)均设置有倒圆角结构,倒圆角结构能够避免脱钉片板21上的尖角刺扎皮肤组织;如图3-4中则是一种每片脱钉片板21均正面遮盖两个钉仓槽孔的结构。
[0037]
实施例二:如图5-8所示,多个所述脱钉片板21由若干围绕所述平面环圈2的中心点呈环形阵列的径向切口22将所述平面环圈2分割形成,所述径向切口22的长度小于所述平面环圈2的环面径向宽度,且所述径向切口22上对应径向外侧的一端抵靠所述套装筒1的
内筒壁,每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脱钉片板21之间对应于所述平面环圈2的径向内侧具有连接筋23,所述连接筋23对应径向上的宽度不超过所述脱钉片板21的厚度,使得在所述套装筒1被切掉之后,多个所述脱钉片板21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勉强保持完整的圆环形,也能够轻易的绷扯断所述连接筋23而将所述平面环圈2分解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小块,如图7、8中所示,所述脱钉片板21上对应于所述平面环圈2上径向外侧的两个角均设置有倒圆角结构,如图9-10中所示,多个所述脱钉片板21上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0038]
实施例三:如图11-12所示,多个所述脱钉片板21由若干围绕所述平面环圈2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的切口组将所述平面环圈2分割形成。
[0039]
具体有,每个所述切口组均由两条相互对称的s形曲线切口24组成(也可以是曲柄形切口、z字形切口等等),所述切口组中的两条s形曲线切口24的一端均抵靠所述套装筒1的内筒壁,另一端均靠近所述平面环圈2的内侧,呈环形阵列的若干所述切口组在所述平面环圈2上分割出在径向上相互错位的两层呈环形阵列的脱钉片板21,呈环形阵列的所述切口组中每周向相邻且抵靠所述套装筒1一端的内弯相互对应的两条所述s形曲线切口24之间分割出位于径向外层的所述脱钉片板21,呈环形阵列的所述切口组中每周向相邻且靠近所述平面环圈2的径向内侧一端的内弯相互对应的两条所述s形曲线切口24之间分割出位于径向内层的所述脱钉片板21,位于径向外层的每周向相邻的两块脱钉片板21之间的距离与位于径向内层的每周向相邻的两块脱钉片板21之间的距离相同。进而可以专用于使用双层缝合钉的包皮环切缝合合器,进一步促进了使用双层缝合钉的包皮环切缝和器(如专利申请号201710086045.9所公开的一种改进的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实施例七所示)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否则使用双层缝合钉的包皮环切缝合器是无法实现临床应用的,因为单个的普通胃肠吻合器中通用的缝合钉难以自行从术口脱落,而宽面钉体的异形缝合钉又无法同时分径向两层安装在钉仓槽孔内。
[0040]
综上所述的实施例一至三,所述脱钉片板21上对应缝合钉的两个钉脚部位分别设置有钉脚穿过孔25,如图2、3、4、9、10中所示,有利于缝合工作时缝合钉的钉脚顺利穿过每一片脱钉片板21,不会出现钉脚在穿透脱钉片板21之前弯折等等意外情况,还可以扩大制造所述脱钉片板21的选材范围,有些缝合钉的钉脚难以贯穿的材料也可以成为制造的备选材料。
[0041]
综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