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临床用涂药清理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8843发布日期:2020-08-18 20:2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科临床用涂药清理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科临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肤科临床用涂药清理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科属于外科,主要治疗各种皮肤病,常见皮肤病有牛皮癣、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妇科疾病、化脓菌感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男科炎症、婴儿尿布疹、鸡眼、雀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白癜风、湿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前列腺炎、口腔部护理、脱毛、黄褐斑等。

一般的皮肤科疾病如湿疹和皮炎刚开始都是小面积的,而后在病菌的传染下越扩越大,而病菌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患者通过手抓痒,先在患处抓痒,而后在患处的附近抓痒,这样患处的范围越来越大,最后导致疾病加重,难以愈合;很多人认为控制抓痒就可以了,但是一般皮肤病的痛痒是难以自控的,很多患者知道上述弊端,还是忍不住用手抓,在抓痒的那会儿,已经来不及擦拭或喷涂止痒药,这是医生和患者一直头疼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皮肤科临床用涂药清理防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科临床用涂药清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上端与所述瓶盖下端螺合连接,所述瓶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瓶体上下隔成药液容器与药膏容器,所述药液容器内设置有储液罐与缸体,所述储液罐下端设有活塞装置,所述储液罐上端设有喷药头装置,所述喷药头装置与所述储液罐通过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喷药头装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药液容器外,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缸体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缸体上设有进液口,所述瓶体外壁设有控制开关,所述药膏容器底部设有底盖。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活塞杆、推板、电机、导向杆和螺杆,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所述储液罐内,所述活塞底部固定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罐外固定连接推板,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储液罐滑动连接,所述储液罐底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隔板上,所述螺杆与所述推板螺合连接,所述推板另一端滑动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连接储液罐,所述导向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隔板。

作为优选,所述喷药头装置包括涂药转盘、喷药口、流道和涂药海绵,所述涂药转盘嵌于所述瓶体上表面,所述涂药转盘内开设有流道,所述涂药转盘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涂药海绵,所述涂药海绵嵌入所述涂药转盘中,所述涂药海绵之间的涂药转盘上设置有喷药口,所述喷药口与所述流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涂药转盘呈圆盘状。

作为优选,所述涂药转盘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瓶体上表面0.5-1cm。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口处设置有密封盖。

作为优选,所述底盖与所述药膏容器螺合连接,所述底盖底部设置有转柄。

作为优选,所述瓶体外壁设有照明灯。

作为优选,所述瓶盖外壁设有防滑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瓶盖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螺杆旋转,从而使活塞上下移动,对伤口进行喷药清理,涂药海绵进行涂药完毕之后可以将海绵进行更换,防止药物交叉感染,照明灯可以方便护士对患者更加仔细的观察,使涂药装置具备清理、涂药和照明的功能,操作简单,同时成本低廉,适用于任何皮肤科的涂药工作。清理涂药之后将瓶盖拧紧在瓶体上,减少外界环境对喷药头装置的不良影响,增加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瓶体;2-瓶盖;3-隔板;4-药液容器;5-药膏容器;6-储液罐;7-缸体;8-活塞装置;81-活塞;82-活塞杆;83-推板;84-电机;85-导向杆;86-螺杆;9-喷药头装置;91-涂药转盘;92-喷药口;93-流道;94-涂药海绵;10-出液管;11-第一单向阀;12-连接管;13-第二单向阀;14-进液口;15-控制开关;16-底盖;17-转柄;18-照明灯;19-防滑凸起;20-紫外线消毒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科临床用涂药清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体1上端与所述瓶盖2下端螺合连接,所述瓶体1内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所述瓶体1上下隔成药液容器4与药膏容器5,所述药液容器4内设置有储液罐6与缸体7,所述储液罐6下端设有活塞装置8,所述储液罐6上端设有喷药头装置9,所述喷药头装置9与所述储液罐6通过出液管10连通,所述出液管10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所述喷药头装置9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药液容器4外,所述储液罐6与所述缸体7通过连接管12连通,所述连接管12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3,所述缸体7上设有进液口14,所述瓶体1外壁设有控制开关15,所述药膏容器5底部设有底盖16。

其中,所述活塞装置8包括活塞81、活塞杆82、推板83、电机84、导向杆85和螺杆86,所述活塞81滑动连接在所述储液罐6内,所述活塞81底部固定连接活塞杆82,所述活塞杆8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罐6外固定连接推板83,所述活塞杆82与所述储液罐6滑动连接,所述储液罐6底壁安装有电机84,所述电机8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86,所述螺杆8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隔板3上,所述螺杆86与所述推板83螺合连接,所述推板83另一端滑动连接导向杆85,所述导向杆85一端连接储液罐6,所述导向杆85另一端连接所述隔板3。

其中,所述喷药头装置9包括涂药转盘91、喷药口92、流道93和涂药海绵94,所述涂药转盘91嵌于所述瓶体1上表面,所述涂药转盘91内开设有流道93,所述涂药转盘9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涂药海绵94,所述涂药海绵94嵌入所述涂药转盘91中,所述涂药海绵94之间的涂药转盘91上设置有喷药口92,所述喷药口92与所述流道93连通。

其中,所述涂药转盘91呈圆盘状。

其中,所述涂药转盘91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瓶体1上表面0.5-1cm。

其中,所述进液口14处设置有密封盖。

其中,所述底盖16与所述药膏容器5螺合连接,所述底盖16底部设置有转柄17。

其中,所述瓶体1外壁设有照明灯18。

其中,所述瓶盖2外壁设有防滑凸起19。

其中,所述瓶盖2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2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螺杆旋转,从而使活塞上下移动,对伤口进行喷药清理,涂药海绵进行涂药完毕之后可以将海绵进行更换,防止药物交叉感染,照明灯可以方便护士对患者更加仔细的观察,使涂药装置具备清理、涂药和照明的功能,操作简单,同时成本低廉,适用于任何皮肤科的涂药工作。清理涂药之后将瓶盖拧紧在瓶体上,减少外界环境对喷药头装置的不良影响,增加其使用寿命。其中控制开关15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开关15输出端与照明灯18、电机84和紫外线消毒灯20电性连接,使用时,拧开瓶盖2,启动电机84,电机84带动螺杆86旋转,使得推板83带动活塞81和活塞杆82上下运动,活塞81向上移动时,使储液罐6上端的消毒液从出液管10和喷药口92中喷出,清理伤口后,拧开底盖16,将药膏容器5内的药膏挤在涂药海绵94上,然后将涂药海绵94上的药涂在伤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