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面罩和通气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1760发布日期:2020-10-02 08:3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呼吸面罩和通气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气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呼吸面罩和包括该呼吸面罩的通气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气治疗设备通常包括用于产生治疗气体的主机、呼吸面罩以及连接主机和呼吸面罩的通气管路。呼吸面罩的典型结构包括框架、衬垫、弯管和头带,衬垫固定在框架上并与框架一起形成气体腔室,弯管的一端连接通气管路,另一端与框架连接以将来自主机的治疗气体通至气体腔室,头带与患者头部连接以将呼吸面罩固定于患者头部。在使用时,衬垫与患者面部接触并实现与面部的密封,患者的口和/或鼻位于气体腔室内。

但是,上述通气治疗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呼吸面罩通过弯管与通气管路连接,在通气治疗时,弯管会改变来自通气管路的气体的气流方向,使气流阻力增大,导致患者有些许的呼吸不适;另外,当患者需要暂停治疗时,需要取下呼吸面罩或者是通过强拆方式将弯管与框架分离,然而,由于呼吸面罩中头带与框架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进行装配,拆装不便,导致取下呼吸面罩的操作较为繁琐,影响患者治疗的整体舒适感,由于框架与弯管的刚性相近且刚性较大,需要患者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才能将两者分离,而且经常性强拆容易损坏弯管与框架的连接配合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面罩和包括该呼吸面罩的通气治疗设备,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框架组件和直管组件,所述框架组件限定有气体腔室,所述直管组件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并与所述气体腔室连通,以用于将来自气源的气体通至所述气体腔室,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框架,所述直管组件包括直管,所述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输送所述气体用的通气管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直管与所述通气管路通过磁吸作用连接。

可选地,所述直管的刚度小于所述框架的刚度,所述直管的刚度大于所述通气管路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直管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直管,所述直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通气管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为直管状,所述连接管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直管外。

可选地,所述直管的刚度小于所述连接管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直管。

可选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和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直管的外表面上且沿所述直管的周向延伸,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上,所述卡扣设置为能够沿所述连接管的径向摆动以与所述凸缘卡接或分离。

可选地,所述呼吸面罩包括头带,所述头带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

可选地,所述头带具有用于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具有绒毛面的魔术母贴和具有钩状面的魔术公贴中的一者,所述框架组件设置有所述魔术母贴和所述魔术公贴中的另一者。

可选地,所述头带具有用于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具有绒毛面的魔术母贴和具有钩状面的魔术公贴,所述魔术母贴和所述魔术公贴位于所述连接端的同一侧面或者不同侧面,并且相互错位设置,所述框架组件设置有供所述连接端穿过的孔结构,所述魔术母贴和所述魔术公贴设置为能够在所述连接端穿过所述孔结构后通过折弯所述连接端而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气治疗设备,所述通气治疗设备包括作为气源的主机、通气管路以及以上所述的呼吸面罩,所述通气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呼吸面罩的所述直管组件,所述通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机的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通过采用直管组件将来自气源的气体通入呼吸面罩的气体腔室内,能够减小气流阻力,从而提高患者通气治疗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通气治疗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仅示出呼吸面罩和通气管路的一部分;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呼吸面罩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省去了头带,连接管未连接于直管;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呼吸面罩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省去了头带,连接管未连接于直管。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11-孔结构,2-直管,21-凸缘,3-连接管,31-卡扣,32-环形凸沿,4-头带,41-上头带,42-下头带,5-通气管路,6-魔术母贴,7-魔术公贴,8-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包括框架组件和直管组件,所述框架组件限定有气体腔室,所述直管组件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并与所述气体腔室连通,以用于将来自气源的气体通至所述气体腔室。

在将上述呼吸面罩应用于通气治疗设备中时,呼吸面罩通过所述直管组件与通气治疗设备的通气管路连接,由通气管路输送来的所述气源的气体可以不改变气流方向而通入所述气体腔室中,从而减小气流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面罩通过采用直管组件将来自气源的气体通入呼吸面罩的气体腔室内,能够减小气流阻力,从而提高患者通气治疗的舒适感。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组件包括框架1,所述直管组件包括直管2,所述直管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框架1,所述直管2的另一端用于与输送所述气体用的通气管路5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直管2与通气管路5的出口端同轴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所述直管2的刚度小于所述框架1的刚度,所述直管2的刚度大于所述通气管路5的刚度,这样能够减小直管2与通气管路5之间的相互摩擦损伤。在通气治疗过程中,当患者需要暂停治疗时,可将通气管路5与直管2分离;当患者需要重新开始治疗时,再将通气管路5与直管2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通气管路5与直管2之间通过磁吸作用相连接,当患者需要治疗时,通气管路5与直管2相互靠近即可比较容易的连接在一起,且不容易脱落。具体地,可使通气管路5和直管2中的一者由吸磁材料制成或包含有吸磁材料,使通气管路5和直管2中的另一者包含吸磁材料或能够被吸磁材料吸附的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直管组件还可包括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连接于所述直管2,所述直管2通过所述连接管3与所述通气管路5连接。也就是说,直管2和通气管路5通过连接管3连接,这样可使直管2与通气管路5之间的连接更加灵活。在通气治疗过程中,当患者需要暂停治疗时,可选择将通气管路5与连接管3分离或者将连接管3与直管2分离;当患者需要重新开始治疗时,再将通气管路5与连接管3连接或者将连接管3与直管2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3为直管状,所述连接管3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直管2外。所述直管2的刚度小于所述连接管3的刚度,这样能够减小直管2与连接管3之间的相互摩擦损伤。另外,连接管3的外表面上可设置有凸纹或者如图2所示的环形凸沿32,以方便患者操作时抓握。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连接管3与直管2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管3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直管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扣结构可以是任意适当结构,例如凸缘与凹槽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通过采用卡扣结构将连接管3连接于直管2,可以在加强两者连接的同时提高连接管3与直管2拆装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连接管3与直管2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管3也可通过磁吸作用连接于所述直管2。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31和凸缘21,所述凸缘21设置在所述直管2的外表面上且沿所述直管2的周向延伸,所述卡扣3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3的外表面上,所述卡扣31设置为能够沿所述连接管3的径向摆动以与所述凸缘21卡接或分离。

其中,凸缘21可以是沿直管2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或者环形,在凸缘21为弧形的情况下,所述卡扣结构可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凸缘21和多个卡扣31,凸缘21的延伸长度可大于卡扣31与其卡接的相应长度,以使连接管3在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直管2后还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直管2转动。在凸缘21为环形的情况下,一个凸缘21可以与多个卡扣31卡接。

另外,为了防止卡扣31在卡接于凸缘21后意外与凸缘21分离,可将卡扣31设置为具有与凸缘21卡接的卡接状态和与凸缘21分离的分离状态,并且,卡扣31只有在受到力时才从卡接状态摆动至分离状态,卡扣31在自然状态下始终处于卡接状态,如图3所示,当需要将卡扣31卡接于凸缘21时,可按压卡扣31的右端先使卡扣31摆动至分离状态以允许与凸缘21卡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呼吸面罩还可包括头带4,所述头带4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头带4用于将呼吸面罩固定于患者头部。

为了便于头带4与框架组件的拆装,降低佩戴和取下呼吸面罩时的操作繁琐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整体舒适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头带4具有用于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具有绒毛面的魔术母贴6和具有钩状面的魔术公贴7中的一者,所述框架组件设置有所述魔术母贴6和所述魔术公贴7中的另一者。在使用时,通过使魔术母贴6和魔术公贴7粘贴或分离即可实现呼吸面罩佩戴或取下,无需进行结构装配。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头带4可包括上头带41和下头带42,上头带41和下头带42均具有用于与框架1连接的两个连接端,其中,下头带42的两个连接端的一侧分别设置魔术公贴7,框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魔术母贴6;上头带41的两个连接端分别同时设置魔术母贴6和魔术公贴7,魔术母贴6和魔术公贴7位于所述连接端的同一侧面或者不同侧面,并且相互错位设置,框架1设置有供上头带41的所述连接端穿过的孔结构11,在连接时,可先将上头带41的所述连接端穿过孔结构11,然后折弯所述连接端使得魔术母贴6与魔术公贴7相互连接。也就是说,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上头带41的连接端与框架1的孔结构11连接,下头带42的连接端通过魔术公贴7与框架1上的魔术母贴6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图2和图3所示,也可使上头带41的连接端和下头带42的连接端均与框架1的孔结构11连接。其中,通过调整魔术母贴6和魔术公贴7之间的间距、魔术母贴6和魔术公贴的个数以及魔术母贴6和魔术公贴7的长度,可以实现对头带连接长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魔术母贴6和魔术公贴7可通过缝制、胶粘或超声焊接等方式与头带4一体成型。另外,头带4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以避免硬质材料与头部接触而造成的不舒适感以及长时间佩戴造成的头部压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使头带4整体或部分包含绒毛面材质形成魔术母贴6,无需再单独设置魔术母贴6。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气治疗设备,所述通气治疗设备包括作为气源的主机、通气管路5以及以上所述的呼吸面罩,所述通气管路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呼吸面罩的所述直管组件,所述通气管路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机的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通气治疗设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降低气流阻力,便于操作,提高患者治疗的整体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气治疗设备可以是呼吸机、氧疗仪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