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持氧合器和血泵的固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6045发布日期:2020-10-17 02:3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用于固持氧合器和血泵的固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持氧合器和血泵的固持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固持装置的携带箱。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携带箱的心肺机。

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肺衰竭的患者可以通过快速实施心肺支持来维持生命,以便争取时间,直到可以开始进一步治疗。为此,将患者连接到具有合适插管的体外回路,这样保证心肺功能。

心肺机由血泵和人工肺组成。利用插管经由外围或中央通路从静脉血管网提取血液,并且在富氧后返回静脉或动脉侧。以此方式为重要器官供应新鲜血液,同时运送患者或可以为患者提请进一步治疗。

血泵通常与驱动控制台永久连接,并且驱动能量通过磁耦合从泵马达传递到血泵的转子。还使用滚压泵,其中泵管被插入驱动控制台。人工肺(也称为氧合器或气体交换器)沿流动方向位于血泵后面,并且通常永久固定在血泵附近的固持器上。氧合器和血泵在此必须被布置成相互呈特定角度,以便确保心肺机无故障运行。在紧急情况下,将氧合器和血泵运送给患者,然后在现场将其彼此对准并建立其流体连接,这是非常耗时的。

载有血液的管从患者引向驱动控制台并从驱动控制台引出。这些管必须具有足够的长度,以确保患者可以安全地移动,而这些管不会变得扭结或以其他方式受到机械应力。管的无关的表面在此构成血液的负载,因此期望管是尽可能短的。由于患者和心肺机的上述部件通常彼此分开地移动,因此长管和要被运送的心肺机的多个部件在运送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因此,已知的心肺机的一个缺点在于:在紧急情况下,氧合器和血泵彼此对准之前的时间流逝是不必要的,以及心肺机的部件的运送是复杂的。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为患有急性肺衰竭或心脏骤停的患者提供更快的心肺支持,并且简化心肺机的部件的运送。

该任务是通过上述类型的固持装置来解决的,该固持装置的特征在于框架,该框架能够以抗扭方式与携带箱壳体连接,以使氧合器和血泵相对于彼此装配,其中,该框架具有用于与氧合器抗扭连接的框架部段以及用于与血泵抗扭连接的另一框架部段。

根据本发明的固持装置具有的优点是:氧合器(其不是固持装置的一部分)和血泵(其不是固持装置的一部分)通过框架固定,以便防止氧合器与血泵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样提供的优点是:在对患者使用框架之前,可以将氧合器和血泵装配于框架。因此,可以省略使氧合器和血泵在患者附近相对于彼此对准,从而患者可以通过心肺机快速得到支持。氧合器和血泵也不再需要分开运送,而是可以与固持装置一起运送,这样简化了运送。还可以使血泵和氧合器直接与患者一起运送。

由于框架被设计成使得框架部段和另一框架部段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防止了氧合器和血泵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框架部段和另一框架部段可以总是彼此连接。这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框架部段、另一框架部段和框架的其余部分被设计为一体式。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氧合器被理解为是一种使血液富含氧气并且可以从血液中除去二氧化碳的设备。因此,至少在短期内可以用氧合器代替肺。

框架部段与氧合器的连接可以通过强制锁定和/或摩擦锁定来实现。另外,另一框架部段与血泵的连接可以通过强制锁定和/或摩擦锁定来实现。氧合器也可以用强制锁定方式、特别是通过胶合与框架连接。

利用一种特定的设计,固持装置可以具有手柄,该手柄以抗扭方式与框架连接。特别地,手柄和框架可以被设计为一体式和/或可以总是彼此连接。以这种方式进一步简化了氧合器和血泵的运送。

手柄可以具有用于引导一条或多条流体管路的引导件。在此,比如气体(特别是氧气)或气体混合物或血液等流体可以流过流体管路。如果提供多条流体管路,则血液可以流过至少一条管路,而气体(特别是氧气或气体混合物)可以流过另一管路。手柄可以被布置在框架的一个端部处。手柄可以特别地被布置在框架的距氧合器和血泵最远的端部处。

引导件可以被设计成使得可以(特别是选择性地)沿相同方向或不同方向引导多条流体管路。特别地,可以通过引导件沿相反的方向引导流体管路。另外,引导件可以具有切口,该流体管路可以被布置在该切口中,或者这些流体管路可以被布置在该切口中。

框架可以具有用于引导一条流体管路或多条流体管路的另一引导件。框架在此可以引导流体管路,血液流过这些流体管路中的每一条流体管路。另一引导件可以具有另一切口,该流体管路可以被布置在该另一切口中,或者这些流体管路可以被布置在该另一切口中。

设置引导件和/或另一引导件可以用简单的方式防止该流体管路被损坏,或者防止这些流体管路被损坏。流体管路也可以使用附加的可断开配件被装配在框架中和框架上。配件可以是强制锁定件。皮带或夹子可以特别地用于装配流体管路。

利用一种特定的设计,氧合器和血泵可以通过框架部段和另一框架部段进行布置,使得氧合器入口与手柄之间的距离短于血泵入口与手柄之间的距离。另一框架部段可以特别地被定位成使得从血泵流出的血液的流动方向面向手柄的方向,和/或血液沿面向手柄的方向流动。因此,从血泵流出的血液在血泵和氧合器的操作期间斜向上流动。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固持装置的携带箱具有特别的优点,其中,该固持装置以抗扭方式与携带箱壳体连接和/或部分地布置在携带箱壳体中。携带箱壳体提供以下优点:固持装置、特别是以抗扭方式与固持装置连接的氧合器和血泵受到很好的保护,以免受到震荡和/或冲击负荷。携带箱壳体还用作隔热器,因此几乎没有热量损失。另外,携带箱壳体用作隔音器。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将携带箱放置在靠近患者的位置,从而可以避免使用长管。氧合器和血泵以抗扭方式与框架连接。

利用一种特定的设计,携带箱壳体可以具有第一壳体部段和/或第二壳体部段。第一壳体部段和第二壳体部段可以再次以抗扭方式彼此可断开地连接。第一壳体部段与第二壳体部段之间的可断开连接可以是强制锁定和/或摩擦锁定连接。

第一壳体部段和/或第二壳体部段可以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由不透明材料制成。第一壳体部段在此可以由至少一种泡沫材料构成。第二壳体部段可以由至少一种泡沫材料构成,特别是与第一壳体部段由相同的泡沫材料构成。第一壳体部段和/或第二壳体部段的泡沫材料可以是硬泡沫。泡沫材料具有以下优点:氧合器和血泵受到很好的保护,以免受到震荡和/或冲击负荷。泡沫材料也是良好的隔热器。

第一壳体部段可以具有第一安装件,并且第二壳体部段可以具有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可以形成中空空间,框架的一部分和/或氧合器和/或血泵被布置在该中空空间中。框架的一部分和/或氧合器和/或血泵可以特别地被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一壳体部段和第二壳体部段中。这样以简单的方式防止了框架和/或氧合器和/或血泵可以相对于彼此和/或相对于携带箱壳体移动。

利用一种特定的设计,第二安装件的接纳氧合器的一部分可以被设计为用于部分地释放氧合器的开口。另外,第二安装件的接纳血泵的另一部分可以被设计为用于部分地释放血泵的开口。另外,第二安装件的接纳框架的又一部分可以被设计为开口。这些开口使得使用者能够检查氧合器和/或血泵是否有效地工作,而不必将第二壳体部段与第一壳体部段断开。

另外,第二壳体部段可以具有凹部,该凹部可以被设计为开口。该凹部可以被形成为可以在其中布置备件和/或操作说明和/或传感器。

携带箱具有封闭盖,用于封闭第二安装件的一部分和/或第二安装件的另一部分和/或第二安装件的又一部分和/或凹部。封闭盖可以再次与第二壳体部段可断开地连接。封闭盖可以被布置在第二壳体部段的背离第一壳体部段的一侧上。

例如,在运送携带箱时,利用封闭盖以简单的方式防止了氧合器的被第二安装件的部分释放的部分和/或血泵的被第二安装件的另一部分释放的部分和/或在框架内部延行的流体管路被损坏。另外,当以简单的方式移除封闭盖时,流体管路可以与血泵和/或氧合器处于流体连接。因此,不必将两个壳体部段彼此分开以将流体管路与氧合器和/或血泵连接。

利用一种特定的设计,第一壳体部段和/或第二壳体部段可以具有通道开口,与氧合器和/或血泵处于流体连接的至少一条流体管路通过该通道开口离开携带箱壳体。替代性地,与氧合器和/或血泵处于流体连接的多条流体管路可以通过通道开口离开携带箱。另外,框架的一部分可以延伸通过通道开口。通道开口可以由第一安装件的部段和/或第二安装件的部段形成。

多条(特别是确切的两条)流体管路在此可以与患者处于流体连接。另外,其他流体管路可以与气体源(例如氧气瓶)处于流体连接。当气体和/或流体可以从一个部件流入另一部件时,两个部件彼此流体连接,或反之亦然。携带箱(特别是氧合器和/或血泵)可以被供有气体或气体混合物,例如氧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携带箱可以具有流体出口开口,例如冷凝水等流体可以通过该流体出口开口流出第一壳体部段和/或第二壳体部段。以此方式,可以用简单的方式防止水积聚在携带箱内。

携带箱可以具有另一通道开口,至少一个分支管路通过该另一通道开口延伸,用于向分析装置供应血液。从氧合器上游或下游分支出来并且被供应到分析装置的血液流动通过分支管路。可以在分析装置中执行血液气体分析。

可以将分支管路和/或流体管路储存在携带箱壳体中。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可以特别地被设计为使其可以接纳分支管路和流体管路。分支管路和/或流体管路可以被部分地从携带箱壳体拉出以进行操作。分支管路和/或流体管路可以与携带箱中的至少一个缩回元件、特别是弹性元件连接。缩回元件被设计成使得其在拉出分支管路和/或流体管路之后向分支管路和/或流体管路施加缩回力,使分支管路和/或流体管路在使用之后被拉回到携带箱壳体中。

可以存在至少一个拦阻件,该拦阻件可以与流体管路和/或分支管路连接。拦阻件可以被布置在外部携带箱边缘处,并且可以确保管路在使用期间尽管有缩回力但仍旧固持在适当位置,因此不会被拉入携带箱。分支管路和/或流体管路可以在一端部处配备自动的且可移除的通风阀,并且可以是可重新闭合的。分支管路可以至少20cm长。

可以通过通道开口和/或另一通道开口和/或通过流体出口开口对携带箱进行通风,特别是在调试携带箱之前。当携带箱例如被放置在水平表面上时,这可以自动发生。

携带箱可以具有占地部(footprint),该占地部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当携带箱通过其占地部放置在定位表面上时,氧合器入口沿竖直方向、特别是沿重力方向布置在血泵出口上方。定位表面可以是地面,携带箱在使用期间被放置在该地面上。结果,将携带箱通过其占地部放置在定位表面上可以使固持装置对准而使得氧合器入口被布置在血泵出口上方。

利用一种特定的设计,血泵可以被无电流地驱动。这意味着血泵没有被供有电能。在此可以通过在流体管路中流动的气体来驱动血泵。结果,实现了仅需要与气体源和/或用于控制或调节供应到氧合器和/或血泵的气体体积流量的设备连接的携带箱,从而可以对氧合器和血泵进行操作。

替代性地,可以使用通过电力驱动的血泵。为此,在携带箱中可以布置至少一个电能储存器,其为血泵供应电能。替代性地,可以通过电缆将血泵与布置在携带箱外部的能量源电连接。

血泵可以被设计为脉动排量泵或旋转泵。

血泵和氧合器可以彼此流体连接。在此,血泵可以被流体地定位于氧合器的上游。在此,从患者体内抽取的血液可以特别地流过血泵,然后流过氧合器。血液然后从氧合器流回到患者。

血泵入口可以(特别是直接地)与流体管路的第一管路处于流体连接。第一管路的另一端部可以(特别是直接地)与患者处于流体连接。血泵可以通过流体管路的第二管路与氧合器处于流体连接。氧合器出口可以借助于流体管路的第三管路(特别是直接地)与患者处于流体连接。

流体管路的第四管路可以在一端部处与氧合器处于流体连接。另外,第四管路可以在另一端部处与气体源处于流体连接。气体源可以是静止的气体供应源、气瓶或气动控制单元。如上所述,可以无电流地驱动血泵。为此,血泵可以与流体管路的第五管路、特别是多条第五管路处于流体连接。第五管路可以在另一端部处与气体源处于流体连接。

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可以与相同气体源处于流体连接。另外,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可以与用于对第四管路和/或一条第五管路或多条第五管路中的气体体积流量进行控制或调节的相同的设备连接。该设备可以特别地与第四管路和/或第五管路处于流体连接。

携带箱的手柄可以被布置在携带箱壳体的外部。因此,携带箱可以通过手柄以简单的方式携带。结果,固持装置实现了多种功能,例如:允许携带该携带箱,将氧合器永久性地与血泵对准,保护进入和离开携带箱的流体管路并为其提供方向,以及防止氧合器与血泵之间的相对运动。

携带箱可以具有用于将携带箱装配到例如病床等目标的装配装置。装配装置可以在一侧上与携带箱、特别是携带箱壳体连接,和/或在另一侧上以固定或可移动方式连接到目标,其中固持装置的框架位于该目标中。

装配设备可以具有固持器和固持器安装件。固持器可以被布置在固持安装件中的一个位置。携带箱在该位置不与病床连接。另外,固持器可以在另一位置从固持器安装件部分地突出。在该位置,携带箱可以与病床连接。固持器可以在其相应端部处具有脚跟形设计。两个脚跟形端部可以通过中间桥部彼此连接,其中,中间桥部具有u形部段。当固持器从该位置变换到另一位置时,中间桥部转动90°。固持器不能从另一位置进一步转动。因为u形部段撞到装配设备的板件上,防止了固持器进一步转动,从而以简单方式防止了脚跟形端部进一步转动。

固持器可以与携带箱壳体和/或框架可移动地连接,并且特别地通过折叠、枢转或插拔而从固持器安装件中引出。结果,携带箱可以用简单的方式与病床连接。

携带箱可以是无菌设计的。利用这种设计,固持装置、氧合器和血泵不能由携带箱的使用者更换。

替代性地,携带箱可以具有一组可互换的氧合器和/或一组可互换的血泵和/或一组可互换的固持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预先配置携带箱。使用者可以特别地从一组氧合器中选择单个氧合器、从一组血泵中选择单个血泵、以及从一组固持装置中选择单个固持装置。所选择的氧合器和所选择的血泵与所选择的固持装置连接。这种设计提供的优点在于携带箱的使用是灵活的。

携带箱可以具有判断装置、特别是水准仪,用于判断携带箱的对准。判断装置可以被布置在携带箱壳体的间隙中。判断装置可以特别地被布置在第一壳体部段和/或第二壳体部段中设有的间隙中。可以通过判断装置来判断携带箱沿至少一个方向(特别是沿两个方向)的对准。在此,可以通过判断装置来计算携带箱沿水平方向的对准。设置判断装置使得可以用简单的方式确保在使用期间将携带箱放置在水平面上。这对于确保在使用期间将氧合器入口沿竖直方向布置在血泵出口的上方十分重要。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气体源、以及控制或调节供应到氧合器和血泵的气体的体积流量的控制或调节设备的心肺机是特别有利的。该设备可以被流体地布置在气体源与携带箱之间和/或与气体源和携带箱处于流体连接。

在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目的并且在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其中,通常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的元件或作用相同的元件。示出了:

图1根据本发明的固持装置的图示,

图2从上方斜向观察本发明的固持装置的图示,

图3根据第一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的图示,

图4根据第一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的第一壳体部段的图示,

图5根据第一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的第二壳体部段的图示,

图6根据第一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的第一壳体部段的图示,该携带箱没有封闭盖,

图7根据第二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的侧截面图示,该携带箱具有多条流体管路,

图8根据第二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在医院病房中的使用,

图9根据第二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在紧急情况下的使用,

图10根据第三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的一部分的图示,其中,装配设备的固持器处于折叠位置,

图11根据第三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的图示,其中,固持器处于非折叠位置。

在图1中示出的用于固持氧合器2和血泵3的固持装置1具有框架4。框架4可以如图3所示以抗扭方式与携带箱壳体13连接,并且用于将氧合器2和血泵3相对于彼此装配。框架4具有框架部段5和另一框架部件6。氧合器2以抗扭方式与框架部段5连接,并且血泵3以抗扭方式与另一框架部段6连接。

固持装置1还具有手柄7,该手柄以抗扭方式与框架4连接。手柄7特别地被设计为与框架4形成整体。手柄7以抗扭方式与框架4的一端连接。框架部段5和另一框架部件6被布置在框架4的另一端。

框架部段5和另一框架部段6被布置成使得氧合器被布置成比图7中所示的血泵出口43更靠近手柄7,其中,从血泵出口43流出的血液经由氧合器入口流入氧合器2。因此,沿竖直方向从手柄7查看,血泵出口43被布置成比氧合器入口42更远,使得从血泵3流出的血液的方向指向斜上方。血泵3特别地被布置成使得从血泵3离开的血液沿朝向手柄7的方向流动。血液流动方向在血泵3和氧合器2之间沿竖直方向上升。

图2以不同于图1的视角示出了固持装置1。从图2清楚可见,手柄7具有引导件8。引导件8用于引导图7所示的流体管路,并且具有间隙10,图7中所示的流体管路被布置在该间隙中。另外,引导件8具有多个突起部26,这些突起部径向地向内突出并且防止流体管路从引导件8中掉出。

固持装置1的框架4具有用于引导至少一条流体管路的另一引导件9。另一引导件9具有另一间隙11,至少一条流体管路被布置在该另一间隙中。另一引导件9具有侧壁27,该侧壁防止流体管路从另一引导件9中掉出。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12,该携带箱具有固持装置1,该固持装置以抗扭方式与携带箱壳体13连接并且被部分地布置在携带箱壳体13中。从图3清楚可见,手柄7被布置在携带箱壳体13的外部。另外,框架4的一部分通过通道开口25从携带箱壳体13突出。

携带箱壳体13具有以抗扭方式彼此连接的第一壳体部段14和第二壳体部段15。携带箱12还具有封闭盖20,该封闭盖覆盖第二壳体部段15的一部分。

在携带箱12的一侧设置另一通道开口22。分支管路(未示出)可以延伸通过另一通道开口22,并且与未在此示出的分析装置的一端处于流体连接。从患者体内抽取的血液可以在分析装置中进行分析。未在此处示出的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连接器连接,血液可以经由该连接器分支出来。

携带箱12具有占地部44,携带箱12通过该占地部被放置在例如地板等定位表面上。占地部44被布置在携带箱12的相对于水平面与手柄7相反的一端。当携带箱12通过其占地部44被放置在地板上时,携带箱12被对准,使得氧合器入口沿竖直方向被布置在血泵出口上方。

图4示出了第一壳体部段14的透视图。第一壳体部段14具有第一安装件16。第一安装件16用于接纳框架4的一部分、氧合器2、以及血泵3。为此,第一安装件16具有用于接纳氧合器2的部分28。另外,第一安装件16具有用于接纳血泵3的另一部分29。另外,第一安装件16具有用于接纳框架4的一部分的又一部分41。

第一壳体部段14与第二壳体部段15一起界定通道开口25和另一通道开口22。另外,第一壳体部段14与第二壳体部段15一起界定流体出口通道21。与第二壳体部段共同形成的流体出口通道21使得例如冷凝水等流体可以从携带箱13中流出。

图5示出了第二壳体部段15的透视图。第二壳体部段15具有第二安装件17。第二安装件17用于接纳框架4的一部分、氧合器2、以及血泵3。为此,第二安装件17具有用于接纳氧合器2的部分18以及用于接纳血泵3的另一部分19。第二安装件17的部分18以及另一部分19被设计为开口。另外,第二安装件17的接纳一部分框架4的又一部分40被设计为开口。

第二壳体部段15具有多个凸起部30,这些凸起部进入设置在第一壳体部段14中的对应孔,用于与第一壳体部段14连接。另外,第二壳体部段15具有凹部31,该凹部也被设计为开口。

图6示出了没有封闭盖20的携带箱12。从图6清楚可见,由于上述第二间隙17的设计,氧合器2的一部分、血泵3的一部分以及框架4的一部分被释放。这意味着可从外部看到部件。备件和/或传感器和/或分支管路可以被布置在间隙31中。

第一壳体部段14的第一安装件16与第二壳体部段15的第二安装件17形成中空空间,氧合器2、框架4的一部分、以及血泵3被布置在中空空间中,其布置方式使其不能相对于彼此移动和/或不能相对于携带箱壳体13移动。

图7示出了根据第二设计的具有多条流体管路的携带箱12的侧截面图示。该截面被实现为可看到携带箱壳体13的内部。从图7清楚可见,氧合器2和血泵3均与多条流体管路处于流体连接。

流体管路包括第一管路32,该第一管路在一端与血泵入口33处于流体连接。第一管路32在另一端与患者处于流体连接。流体管路的第二管路34在一端与血泵出口43处于流体连接。另外,第二管路34在另一端与氧合器2、特别是与氧合器入口处于流体连接。在气体交换后,流入氧合器2的血液经由第三管路36流回到患者。

另外,氧合器2与第四管路37处于流体连接。氧合器2经由第四管路37被供有气体。第四管路37的一端与未在图3中示出的气体源(例如气罐或气动控制台)处于流体连接。

血泵3与三个第五管路38处于流体连接。血泵3通过第五管路38被供有气体,例如氧气或空气,或者将气体从血泵排出。气体的供应或排出可以实现泵效应,其最终影响流过氧合器2的血液体积流量。

利用图7中所示的携带箱1,所有流体管路都被引导通过手柄7。所有流体管路沿相同方向延伸。三个第五管路38被引导通过框架4的另一引导件9。

图8示出了在医院病房中使用图3中所示的携带箱12。携带箱12被附接到病床39。患者(从该患者体内抽取血液,然后使血液流到携带箱12)躺在医院病床39中。氧合器中富含氧气的血液然后流回到患者体内。

携带箱12还通过流体管路与设备24处于流体连接,该设备用于控制或调节流体管路中的气体体积流量。可以通过控制或调节流体管路中的气体体积流量来控制或调节由血泵3输送的血液体积流量以及供应到氧合器2的气体体积流量。通过本申请,设备24附接到医院病房的墙壁,并且经由流体管路与氧合器2和/或血泵3处于流体连接。设备24与至少一个未在此示出的气体源处于流体连接。

图8中所示的设计与图7中所示的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与患者处于流体连接的流体管路从手柄7沿与连接到设备24的其他流体管路不同的方向延伸。如果在不同身体部位处实现患者通路,则与患者处于流体连接的流体管路也可以沿不同方向延伸。

图9示出了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图3中所示的携带箱12,其中躺在地板上的患者患有急性心脏或肺功能不全。携带箱12被放置在地板上。从图9清楚可见,与图8一样,携带箱12经由相应的流体管路与患者处于流体连接。另外,从图9清楚可见,携带箱12与控制或调节设备24处于流体连接。控制或调节设备24与气体源23处于流体连接,其中设备24被流体地布置在气体源23与携带箱12之间。

图10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示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携带箱12的一部分的图示。携带箱12具有装配设备45,该装配设备被装配在第一壳体部段14上。装配设备45具有固持器46和固持器安装件47。从图11清楚可见,固持器46在其两端均具有脚跟形设计。两个脚跟形端部通过中间桥部48彼此相互连接。中间桥部48具有中心u形部段。由于装配设备45的板件49被图示为是部分透明的,因此在图10中可见中间桥部48。板件49覆盖固持安装件47的一部分。

以图10中所示的固持器46的位置,固持器被布置在固持器安装件47中。在安装件46的这个位置,携带箱12不能与病床连接。

图11示出了根据第三设计的携带箱12,其中,固持器46处于非折叠位置。固持器46的脚跟形端部均从固持器安装件47和第一壳体部段14突出,并且可以与未示出的病床连接。

固持器46沿一个方向转动,以将固持器46从图10中所示的折叠位置变换到图11中所示的非折叠位置。由于中间桥部48的u形部段撞在板件49上,固持器沿该方向不可能进一步转动,从而防止固持器46进一步转动。在图11中所示的固持器46的位置,u形部段被布置在图10中可见的间隙中。

附图标记列表

1固持装置

2氧合器

3血泵

4框架

5框架部段

6另一框架部段

7手柄

8引导件

9另一引导件

10间隙

11另一间隙

12携带箱

13携带箱壳体

14第一携带箱部段

15第二携带箱部段

16第一安装件

17第二安装件

18第二安装件的部分

19第二安装件的另一部分

20封闭盖

21流体出口通道

22另一通道开口

23气体源

24控制或调节设备

25通道开口

26突起部

27侧壁

28第一安装件的部分

29第一安装件的另一部分

30凸起部

31凹部

32第一管路

33血泵入口

34第二管路

36第三管路

37第四管路

38第五管路

39病床

40第二安装件的又一部分

41第一安装件的又一部分

43血泵出口

44占地部

45装配装置

46固持器

47固持器安装件

48中间桥部

49板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