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平坦标记显示表面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26026发布日期:2022-01-05 00:5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具有平坦标记显示表面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具有平坦标记显示表面的注射器
1.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成在医疗用途中抽吸或注射流体的注射器。该注射器理想上包括筒体、可滑动地接合筒体的一部分的活塞、向前伸出的针头。筒体理想上具有基本上管状的内表面以及纵向延伸并基本上平坦的标记显示表面,其中内表面用作流体室的侧壁,标记显示表面设置在筒体的至少一侧上。优选地,本主题的注射器包括两个相对的、面向外的、纵向延伸的并且基本上平坦的标记显示表面,以适于在注射器上印刷剂量刻度。
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针头回缩机构和侧向偏置的针头回缩腔,该针头回缩腔基本上与筒体的流体室的长度共延。在注射之后,通过使筒体和针头回缩腔相对于针头横向滑动从而使针头回缩腔侧向移动成与针头同轴地对准来使针头选择性地回缩。在不增加注射器的总长度的情况下,与具有可回缩针头的传统的安全式注射器相比,基本上全长的、侧向偏置的针头回缩腔有助于选择性地使用更长的可回缩针头,并且扩大了用该装置执行的用途和手术的范围。根据针头长度,这些用途和手术可包括例如进行脊椎穿刺、实施硬膜外麻醉、抽出囊肿等,以及用于实施皮内、皮下或肌内注射。
4.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具有筒体的注射器,该筒体包括基本上柱形的流体室、与流体室平行且侧向间隔开地设置的针头回缩腔、以及至少一个基本上平坦的、面向外的显示表面,诸如剂量刻度的标记可以使用传统的移印工艺应用到该显示表面。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涉及一种具有筒体的注射器,该筒体具有两个相对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可以在无需使筒体旋转的情况下在这些表面上移印相同的或不同的标记,即使在1ml、0.5ml或更小的注射器上进行印刷时。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还有助于通过诸如压印、注射模制等其他工艺将标记应用到注射器。
5.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该医用注射器包括上文公开的筒体和活塞,并包括具有向前伸出、向后偏置的针头的前部附件。该前部附件和筒体理想上协同构造成使得前部附件沿着与穿过针头的纵向轴线横向的轴线可滑动地接合筒体的前部部分。
6.如上文关于第1段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实施了一种针头安全装置,该针头安全装置具有围绕针头周向延伸并理想上与针头同轴地对准的针尖护罩。该针尖护罩理想上连接到细长的致动手柄或与致动手柄一体地模制在一起,该致动手柄也是针头安全装置的一部分并可滑动地接合筒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针头安全装置消除了对具有针头回缩机构和针头回缩腔的需要,并且不需要筒体相对于针头横向滑动运动,从而保护使用者免受意外的针刺。在使用该实施方式的注射器后,通过向位于针头和针尖护罩后方的致动手柄的触摸表面手动施加压力,针尖护罩选择性地前进以保护使用者免受向前伸出的针尖的伤害。致动手柄可滑动地接合注射器筒体,并且可相对于筒体从第一位置向前滑动到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中针尖未被覆盖,在第二位置中针尖被针尖护罩包围并保护针尖免于进行无意的针刺。因为该实施方式的可向前滑动的针头安全装置实施有阻止装置相对于注射器的筒体随后向后运动的止动表面,所以保护使用者免受针尖后续的意外暴露和
相关针刺的伤害。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结合了平坦的、具有更易读的剂量标记的可印刷表面的优势和更简单但仍然有效且易于使用的针头安全装置的成本优势来提供安全且更可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需要频繁注射以治疗各种慢性病的人。此外,因为剂量记号和标记更容易被使用者读取,所以给患者施用不正确的剂量的药用流体的风险较小,从而使得导致其他意外后果的风险较小。
7.2.相关技术描述
8.旨在医疗用途的注射器通常具有包括基本上柱形的内壁和外壁的筒体,这意味着在制造期间将容积剂量标记或其他记号应用到圆拱形的外表面。这可能是困难的,尤其是当筒体的直径和外壁的曲率半径较小(如1ml、0.5ml和更小的注射器)时以及可用的外表面区域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或者在筒体的相对两侧应用不同的剂量刻度或其他标记的注射器上。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在印刷时使筒体旋转或转动,并且还通常难以读取诸如剂量测量线的标记和相关数值或者其他记号,这是因为它们围绕在筒体的圆周的程度,并且因为在一侧上的标记或记号通常可透过注射器被看到并且可能使使用者困惑,有时甚至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至少出于这些原因,需要具有用于应用剂量记号和其他标记的基本平坦表面的注射器。
9.具有向后偏置的针头的医用注射器是已知的,该针头回缩到同轴地对准的回缩腔中,该回缩腔设置在活塞内,该医用注射器先前已公开于例如美国专利第5,049,133号、第5,053,010号、第5,084,018号和第6,090,077号中。最近,例如在u.s.9,381,309中公开了具有前部附件的医用注射器,该前部附件包括向后偏置的针头,该针头回缩到作为前部附件的一部分的针头回缩腔中。
10.最近,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前部附件的医用注射器,该前部附件可滑动地接合具有针头回缩腔的筒体,该针头回缩腔与筒体一体地模制在一起并且平行于流体室设置。在u.s.9,814,841(图37至图42)中,例如,针头回缩腔的长度显著短于筒体内的流体室的长度,并且针头回缩腔不与筒体的外壁协作而是形成与流体室相邻并基本上共延的基本上平坦的外表面。
11.公开了与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或实施方式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相似性的装置的其他参考文献包括以下文献:u.s.4,573,976、u.s.4,702,738、u.s.4,790,828、u.s.4,915,696、u.s.5,037,402、u.s.5,092,461、u.s.5,215,534、u.s.5,312,372、u.s.9,623,192;美国出版物第2002/0065488a1号、美国出版物第2003/0038171a1号和美国出版物第2005/0159706a1号。


技术实现要素: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用途的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具有流体室和侧向偏置的针头回缩腔的一件式筒体,流体室和针头回缩腔基本上平行并由公共的壁间隔开。针头回缩腔可以具有非圆形的截面,并且理想上在长度上与流体室基本上共延,从而有助于在不增加筒体的总长度的情况下使用较长的针头,以便容纳较长的针头的回缩,就像安全式注射器在使用后将针头回缩到筒体中的情况一样。筒体还包括外壁,该外壁具有至少一个基本上平坦的、面向外的显示表面,在显示表面上,可以使用常规的移印技术或其他类似的有效替代手段来应用诸如容积剂量刻度的标记。至少一个基本上平坦
的显示表面理想上靠近流体室设置,并且理想上还包括至少与流体室的用于注射或抽吸流体的部分纵向对准的测量刻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两个相对面对的、纵向共延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每个表面都跨越流体室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和针头回缩腔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
13.本主题发明特别适用于可用容积为1ml或更小的注射器,这种注射器通常具有较小的筒体直径,这使得应用到外表面上的容积剂量标记围绕筒体的轴向的较大部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使用移印技术(有时称为“凸版印刷”)将容积剂量标记或其他记号应用到注射器的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针头回缩腔可以制成(优选地由合适的聚合物材料模制而成)为具有非圆形的截面并且相对于筒体侧向偏置,以有助于在制造期间产生更宽的、面向外的、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理想上包括至少一个靠近筒体的流体室的侧面,并且如果需要,可以将容积剂量记号或其他标记模制到其他平坦的显示表面上或将标记压印在显示表面上或压印到显示表面中。
14.本主题的注射器另一实施方式包括如上文所公开的筒体和活塞,并且包括具有向前伸出、向后偏置的针头的前部附件。该前部附件和筒体理想上协同构造成使得前部附件沿着与穿过针头的纵向轴线横向的轴线可滑动地接合筒体的前部部分。当注射器设置在使用位置时,针头与位于筒体的前部中的第一开口对准,该第一开口与筒体内的基本上柱形的流体室连通,以在流体室和针头之间建立同轴地对准的流体流动路径。流体密封件理想上位于第一开口周围,以防止前部附件和筒体之间发生流体泄漏。针头回缩腔从位于筒体的前部中的第二开口向后延伸并且与筒体中的流体室平行且间隔开,并且理想上针头回缩腔与流体室的至少一部分共用共同的壁。在使用注射器之后,筒体和前部附件之间的相对横向运动使被向后偏压的针头再定位成与针头回缩腔对准,从而释放针头,以通过偏压装置(通常为压缩弹簧)使针头被迫进入到回缩位置中,在回缩位置中,针头不再从注射器向前伸出。
15.本主题的注射器另一实施方式实施为在医用注射器上设置有更宽的、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该医用注射器具有一体的筒体和针头回缩腔,该筒体和针头回缩腔与周围凸缘的基本上平坦的边缘部分协作以帮助防止注射器从托盘或其他平坦表面上滚下。与具有管状筒体的传统注射器的凸缘相比,基本上平坦的表面还允许围绕筒体的凸缘适当地更窄但是仍然提供较大的表面区域,这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容易抓握。相对面对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在注射或其他手术期间还提高了稳定性和使用者对注射器的控制程度。因为本主题的注射器具有带侧向偏置的针头回缩腔的筒体,并且针头回缩腔可与流体室一体地模制,所以提供了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相对面对的)基本上平坦的并且面向外的表面区域,这些表面区域用于设置包括容积刻度或其他标记在内的排列,该容积刻度或其他标记易于由用户读取,从而降低在抽吸或注射期间发生剂量错误的可能性。
1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包括与可选择性地释放的针头盖结合的本主题的注射器,针头盖还可包括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被构造成接合筒体的一部分并阻止筒体相对于前部附件侧向滑动运动,以防止在使用注射器之前针头意外回缩。在使用注射器之后使针头回缩减少了重复使用注射器或意外的针刺的可能性并且减少了血液携带的病原体的无意传播。
17.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包括与活塞帽结合的本主题的注射器,活塞帽可释放地附
接到注射器的后部部分,通常在指状凸缘的后方,并且可在抽吸流体或使用之前选择性地移除。当针头盖和活塞帽二者都就位时,注射器的针头和内部流体接触部分被封闭并被保护免受污染,无论注射器是否还被封闭在另一包装内。因此,注射器可以在包装和消毒之前进行组装并散装地运输。
18.尽管本主题的注射器特别适用于通过注射或注入向使用者施用相对小剂量的药用流体,诸如胰岛素或疫苗,但是设备的结构和操作不限于特定的尺寸、剂量或手术。例如,如本文所公开地构造的注射器还可以构造成用于在临床手术(例如膝部或脊椎穿刺)期间从患者抽吸流体样品。因为通过结合使用所公开的前部附件与本发明的新颖的筒体,减小了注射器的总长度,所以可以使用更长的针头,并且该针头在使用后仍然可以回缩到注射器中。如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回缩的”或“回缩”指的是针头从向前伸出的使用位置移动到使用后的位置的过程,在使用后的位置中,无论作用在针头上的力是从向前伸出的位置向后推动还是拉动针尖,针尖都不再从前部附件向前伸出。
19.公开了用于医疗用途的注射器的另一实施方式,该注射器具有:筒体,该筒体具有纵向延伸的管状流体室和靠近流体室设置的至少一个纵向延伸的、面向外的、基本上平坦的标记显示表面;活塞,该活塞可滑动地插入到流体室中;针头,该针头从筒体向前伸出并与流体室流体连通;以及固定并具有预定长度的针头安全装置。针头安全装置理想上包括可滑动地接合筒体的致动手柄和环绕针头的向前伸出的针尖护罩。在第一止动位置中,针尖护罩围绕筒体的鼻部部分设置。在第二止动位置,在使用注射器之后,致动手柄在手动压力下向前移动,使得针尖护罩向前移动以周向地围绕并覆盖针头的尖端。
20.公开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理想上实施有一个且优选两个相对面对的、基本上平坦的标记显示表面,并且还实施有具有针尖护罩的针头安全装置,该针尖护罩围绕针头周向延伸并且理想上与针头同轴地对准。针尖护罩附接或连接到与筒体可滑动地接合的致动手柄,或与该致动手柄一体地模制在一起。合适的导轨、斜坡部、止动肩部和锁销或其他类似的有效装置理想上设置为针头安全装置和筒体的一部分,使得致动手柄在需要时可以平滑地前进而基本上没有干涉,并且该致动手柄不会在之后意外地回缩而使针尖暴露。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针头安全装置消除了对具有针头回缩机构、针头回缩腔或筒体相对于针头的任何横向滑动的需要,以保护使用者免受意外的针刺。在使用注射器之后,通过向位于针头和针尖护罩后方的致动手柄的触摸表面手动施加压力,针尖护罩选择性地前进以保护使用者免受向前伸出的针尖的伤害。致动手柄可滑动地接合注射器筒体,并且可相对于筒体从第一位置向前滑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针尖未被覆盖,在第二位置,针尖被针尖护罩包围并保护针尖免于发生无意的针刺。在针头安全装置相对于筒体完全伸出时,针尖理想上充分设置在针尖护罩内,使得处理用过的注射器的人不会由于简单地将指尖放在注射器的端部上就无意中受到针刺伤害。
21.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致动手柄还包括可手动接合的触摸表面。
22.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筒体和致动手柄包括可协作地接合的元件,使得致动手柄相对于筒体的手动致动的、可受控的且可纵向滑动的运动在两个预定的止动位置之间进行。第一止动位置是完全回缩的使用位置,其中针尖护罩基本上围绕鼻部。第二止动位置是完全延伸的使用后的位置,其中针尖护罩周向地围绕向前伸出的针头的尖端。
23.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向前伸出的针头设置为相对于与筒体的鼻部固
定,但是在阅读本公开内容时应理解,类似构造的注射器可以制成具有构造成可选择性地附接到筒体的针头。
24.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多个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将得到更好的理解。
附图说明
25.将结合以下附图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本发明的注射器,在附图中:
26.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俯视立体图,其中针头盖(包括锁定构件)和活塞端部帽安装在可以包装、运输和储存本主题的注射器的位置,其中针头盖的锁定构件在使用前限制筒体相对于前部附件的侧向滑动运动;
27.图2是图1的实施方式的前俯视立体图,其中针头盖被移除;
28.图3是图1的实施方式的分解的前俯视立体图;
29.图4是图2的实施方式的右视正视图;
30.图5是沿图4的线5

5截取的截面图;
31.图6是与图3的实施方式的筒体的前部部分并置地示出的图3的实施方式的前部附件的部分断开的分解的细节立体图;
32.图7是图3的前部附件的后俯视立体图;
33.图8是图4的实施方式的右视正视图,其中活塞帽被移除并且活塞被回撤到抽吸位置;
34.图9是沿图8的线9

9截取的截面图;
35.图10是图8的实施方式的右视正视图,其中针头回缩并且活塞在筒体内完全前进;
36.图11是沿图10的线11

11截取的截面图;
37.图12是图2的实施方式的前视正视图;
38.图13是图12的实施方式的前视正视图,其中前部附件相对于筒体再定位,并且针头回缩到图10和图11所示的位置;
39.图14是本发明的注射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前俯视立体图,其中针头帽和活塞帽二者都被示出为处于当注射器第一次从其包装中取出时它们所处的位置;
40.图15是如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注射器,其中针头帽和活塞帽都已被移除;
41.图16是如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注射器,其中针头安全装置相对于筒体和针头向前移动,并且针尖护罩围绕并覆盖针尖;
42.图17是图14的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分解的俯视立体图;
43.图18是图14的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侧视正视图;
44.图19是图14的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俯视平面图;
45.图20是沿图19的线2

2截取的截面图;
46.图21是如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注射器围绕纵向轴线旋转180
°
的相对侧的正视图;
47.图22是如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侧视正视图;
48.图23是沿着如图2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针头的纵向轴线截取的截面的侧视正视图;以及
49.图24是如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仰视平面图。
50.应注意,附图不必然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51.参考图1,注射器20包括筒体22,该筒体进一步包括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23、前部附件24、流体室75的外壁25(在图9中可见)、可选择性移除的针头盖26、容积测量标记27的排列、指状凸缘28、可移除的活塞帽30和锁定构件40。如图1所示,主要容积测量标记27应用于显示表面23,例如至少包括标识流体单元数量的阿拉伯数字和相关联的主要测量标记。然而,应当理解,附图中的图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诸如辅助单位记号27的一些特征相对于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23的位置可以与所示的位置不同。每个辅助(单独的)单元标记或记号的至少一部分理想上开始于显示表面23上或接近显示表面23的边缘,并且选择性地在流体室25的弯曲的外壁上延续一小段距离。这种位置被理解为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容易获得的常规移印技术的操作能力内。
52.如图1所示,注射器20具有示出为处于“使用前”构造的前部附件24,其中针头盖26和锁定构件40在位以防止前部附件24在使用前由于无意施加到纹理化触摸板46或施加到筒体22的相对侧的压力而相对于筒体22侧向移动。在指状凸缘28的后方还安装有可移除的活塞帽30,以防止活塞(不可见)意外地从筒体22中抽出并防止在筒体22的后部开口内或在活塞的向后延伸的手柄部分周围无意间发生污染,如图9所示,这将在下面讨论。
53.参照图2、图4至图5和图12,除了针头盖26(具有锁定构件40)被移除外,注射器20的筒体22和前部附件24处于与图1中相同的位置。通往针头回缩腔92的前部开口更加清晰可见,并且针头34也可见,该针头从前部附件24的针头支撑构件32向前伸出。围绕针头支撑构件32设置有在周向上间隔开、在轴向上渐缩的肋33,这些肋提供在移除针头盖之前用于与针头盖26的内表面摩擦接合的表面。在图2中,针头34理想上与穿过流体室75(图9)的纵向轴线同轴地对准。
54.参照图3,注射器20的针头帽26进一步包括面向前的、向内渐缩的、基本上柱形的侧壁,具有前部端部36、面向后的环形卡箍38和向后伸出超出环形卡箍38的锁定构件40。前部附件24进一步包括向前伸出的、基本上管状的针头支撑构件32、上引导构件44、下引导构件45(在图7中可见)和侧向伸出的纹理化触摸板46,其中针头支撑构件具有前部开口42。
55.注射器20理想上包括具有面向前倾斜的针尖48的针头34,并且还包括针头回缩机构,该针头回缩机构进一步包括螺旋压缩弹簧50和针头保持器52。针头保持器52进一步包括具有管状孔58的细长轴54,该细长轴可插入到弹簧50的后部中。针头保持器52的头部56的直径充分大于弹簧50的内直径,使得当前部附件24与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可滑动地接合时,弹簧50可以通过头部56保持处于压缩状态,如下文关于图6和图7所讨论的。针头34的后部端部可插入到针头保持器52的管状孔58中,并可通过任何合适的、商业上可购得的手段(例如粘合剂)固定地附接到细长轴54的内部。尽管这里公开的针头回缩机构适用于注射器20,应理解,用于使针头34在注射器20内向后偏压的其他类似的有效元件和机构也可用于制造本发明。
56.仍然参考图3,具有管状孔62的环形聚合物流体密封件60理想上可插入到位于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中的凹部66中,使得当针头回缩机构安装在前部附件24内并且前部附件
24以可滑动接合的方式与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附接时,密封件60的面向前的端部设置成与针头保持器52的面向后的头部56邻接接触。当在制造过程中将注射器20的前部附件24组装到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时,建立连续的、基本上线性的流体流动路径,该流体流动路径通过针头34、针头保持器52和环形流体密封件60通往管状的纵向延伸的流体室75(在图9中可见)。
57.除了前部部分64之外,筒体22还包括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23、弯曲的外壁表面25、指状凸缘28和向后伸出的环形卡箍70。在组装注射器20期间,弹性体的活塞密封件76理想上安装在向前伸出的凸台74上,该凸台位于活塞手柄72的与面向后的活塞拇指垫78相对的前部端部上,然后将活塞手柄72插入到由环形卡箍70限定的面向后的开口中。然后,通过将基本上柱形的活塞帽30安装在筒体22的面向后的端部上来完成注射器20的组装。活塞帽30还包括开口的前部端部80、柱形孔82和封闭的后部端部84。活塞帽30围绕活塞拇指垫78安装,并与环形卡箍70的外壁摩擦接合。如关于图1所讨论的那样应用的容积测量标记27也出现在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23和弯曲的外壁表面25的面向外的部分上。
58.图3、图6和图11还公开了面向前的开口,该面向前的开口通往与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相关联的针头回缩腔92。针头回缩腔92具有封闭的后部端部,该封闭的后部端部邻近指状凸缘28,并且该针头回缩腔由侧壁90、95、底壁94和顶壁界定,顶壁还包括筒体22的面向上的基本上平坦的显示表面23。
59.将参照图6和图7进一步描述和解释前部附件24与注射器20的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的组装。参照图6,首先将环形流体密封件60(在图3中可见)插入到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的凹部66中。前部部分64进一步包括侧向延伸的顶部导轨68和底部导轨69,该顶部导轨和底部导轨相对于穿过筒体22的流体室75(图9)的纵向轴线横向设置。倒圆的附接引导部96、98分别设置在顶部导轨68和底部导轨69的前部,并且被配置为通过在将纹理化触摸板46连接到前部附件24的背侧的臂的上部和下部上行进来有助于将前部附件24组装到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
60.参照图7,环形开口112设置在前部附件24的背侧中,以有助于弹簧50和针头保持器52的插入,如上面关于图3所讨论的,并且在前部附件24移动到与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滑动接合时,弹簧50理想上被压缩在前部开口42(在图11中可见)内的环形肩部之间并且保持后部由针头保持器52的头部56压缩。前部附件24还包括上部引导部44和下部引导部45,上部引导部具有面向下的并且侧向延伸的凹部100,下部引导部具有面向上的并且侧向延伸的凹部102。前部附件24的上部斜坡部104和下部斜坡部106被配置为分别在两个侧向间隔开的相对的斜坡部的组上滑动(下部的组在图6中不可见),其中斜坡部的组具有阻挡肩部77、79。当前部附件24和前部部分64如图6所示定位时,通过使前部附件24滑动到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上,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的侧向延伸的顶部导轨68和底部导轨69理想上分别与上部凹部100和下部凹部102协作性地接合。当将压力施加到纹理化触摸表面46时,前部附件24沿着导轨68、69移动,直到上部引导部44的顶部阻挡肩部和底部阻挡肩部108经过上部阻挡肩部和下部阻挡肩部,然后下降成面对上部阻挡肩部和下部阻挡肩部77。此时,针头支撑构件32和针头保持器52(在图6和图7中未示出)理想上与流体室75(图9中可见)的纵向轴线同轴地对准。任何将前部附件24移回到如图6所示的断开位置的尝试都将受到前部部分64的上部阻挡肩部和下部阻挡肩部77分别与前部附件24的顶部阻挡肩部108和底部阻挡肩
部110之间的面对和邻接接触的阻碍。
61.图4和图5示出了图2的注射器20,其中针头盖被移除并且活塞帽30仍在位,并且如上所述,纹理化触摸表面46相对于筒体22处于初始位置。针头34安装在针头保持器52的孔58内,针头保持器位于前部附件24的针头支撑构件32内,其中弹簧50被压缩在针头保持器52的头部56(图3)之间。弹簧50向针头保持器52和针头34施加指向后的偏压力,并且针头保持器面向环形流体密封件60的前表面并被弹簧50按压成与环形流体密封件的前表面邻接接触,从而建立通过针头34、针头保持器52和流体密封件60通往筒体22的流体室75(在图9中可见)的同轴对准的流体路径。如图4和图5所示,活塞密封件76被完全向前推入到筒体22的基本上柱形的流体室75中。
62.参照图8至图9,注射器20被配置为使得流体可以被抽吸到注射器中,同时纹理化触摸板46还处于与前述相同的初始位置。活塞帽30(如在图2、图4至图5示出的)被移除,并且活塞手柄72被回撤,就像在将流体吸入流体室75时那样。在图9中可以看出,针头回缩腔92在长度上与流体室75基本上共延,从而有助于将容积测量标记27设置在基本上平坦的表面23(在图3中可见)上,这有助于充分利用流体室75的容积,并且还有助于针头的回缩,例如通常比针头34长得多的活检针头(在下面的图11中的针头回缩腔92内可见)。在流体被抽吸到流体室75中时,通过在向前按压活塞拇指垫78的同时施加对抗凸缘28的面向前的侧面的手指压力,还可以将流体注射到患者体内或从流体室75中排出。
63.参照图10至图11和图13,活塞手柄72和活塞密封件76已经被向前推动以排空流体室75。为了使针头回缩,将压力施加到纹理化触摸板46,这将前部附件移动到针头支撑构件32与针头回缩腔92对准的位置。因为针头回缩室92具有比再定位的针头保持器52的头部56大的前部开口,所以被压缩的弹簧52的偏压力向后推动针头保持器52,并使针头保持器52和针头34被推进到针头回缩腔92的远侧端部中。
64.再次参照图6和图7,相对于筒体22进一步向前部附件24的纹理化触摸表面46施加力,如上文关于图10至图11描述的,在前部附件24和筒体22的前部部分64之间产生滑动相对运动。该运动使得上部斜坡部104和下部斜坡部106在两组相对的斜坡部和阻挡肩部79上滑动,使得顶部阻挡肩部108和底部阻挡肩部110设置成面对上部阻挡肩部和下部阻挡肩部79并且与它们邻接接触,从而防止前部附件24相对于筒体22返回到使用位置。
65.总体上参照图14至图24,并且具体地参照图14至图17,公开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注射器200,该注射器进一步包括筒体210、针头安全装置212、针头帽214和活塞帽216。筒体210理想上包括纵向延伸的、基本上平坦的至少一个标记显示表面220,该标记显示表面标出易读的容积刻度。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筒体210包括两个相对面对的、基本上平坦的标记显示表面220、236(图16)。在将针头帽214和活塞帽216(图14)从装置移除之后,向前伸出的针头225和向后伸出的活塞224(图15)变得可见。针头225与活塞224同轴地对准,并且针头相对于位于鼻部234(图16、图17、图20)内的窄孔250保持固定,该鼻部位于筒体210的前部端部处。(可替代地,应理解,针头225和鼻部234可以协作地构造成使得如果需要的话,针头225可以可释放地附接到鼻部234,以允许不同尺寸的针头与筒体234一起使用。)
66.孔250使针头225与设置在管状筒体258内的流体贮存部流体连通,该流体贮存部位于鼻部234和位于活塞手柄240的前部端部上的活塞密封件260之间。当在注射之前(图
20)或在注射之后(图23)将活塞手柄240完全向前推靠在筒体210的鼻部234的后部时,流体室不可见。当注射器200准备注射时,如下文讨论的,当流体被吸入到注射器200时,流体贮存部是管状区段258内的位于鼻部234的后部和活塞密封件260的前部之间的空间(在这些视图中不可见)。
67.参照图17,针头安全装置212还包括致动手柄228和针尖护罩232。致动手柄228进一步包括后部端部268、触摸板226和设置在致动手柄228的相对两侧上的纵向延伸的一对通道227。通道227的功能在下面结合筒体210的滑动接合进行讨论。针尖护罩232进一步包括与针头225和筒体210的鼻部234同轴对准的内孔248。针尖护罩232理想上具有这样的内直径,该内直径将允许针尖护罩232在处于图15、图21所示的位置时在鼻部234上滑动并同轴对准地围绕鼻部,并且针尖护罩232足够长以在如图16、图22至图23所示地向前移动时安全地覆盖针头225的尖端。可以在针尖护罩232的内壁与鼻部234之间设置有轻微的摩擦接合,以在使用注射器200期间帮助使针头安全装置212相对于筒体210保持在稳定的轴向位置。理想的是,针头安全装置212由聚合材料一体地模制而成,并且其尺寸和构造可被协作地设计成与筒体210可滑动地接合,同时还考虑到用于注射器200的针头长度的范围。
68.再次参照图17,筒体210还包括与内孔250同轴地对准的鼻部234以及从鼻部234向后延伸到指状凸缘218的管状区段258。管状区段258的后部端部是开口的并且与柱形的、向后延伸的卡箍230内部连通,活塞帽216可释放地附接到卡箍。相对的标记显示表面220、236(图16)理想上是平行的、纵向延伸的、基本上平坦的可印刷表面,每个可印刷表面都具有相对地面对的容积刻度,该容积刻度包括位于管状区段258附近的适当标记,以有助于使用者容易地读取管状区段258内的液位。理想上在每个面向外的标记显示表面220、236的面向内的壁上都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导轨256,该纵向延伸的导轨具有向内伸出的固位器边缘254。纵向延伸的导轨256的尺寸和构造可协作地设置成接合针头安全装置212的每个对准通道227并沿着针头安全装置的每个对准通道提供平滑且可滑动的界面。筒体210理想上由医用级聚合物材料模制而成,并且足够透明,以允许用户清楚地看到被吸入到注射器200的管状区段258中的液位。仍参照图17,活塞224还包括拇指帽238、活塞手柄240、活塞密封固位器本体266和环形凹部264。
69.将参照图15至图17、图20、图22至图23进一步描述和解释针头安全装置212相对于注射器200的筒体210的协作性地配置的结构元件和操作。在组装注射器200期间,针头安全装置212的致动手柄228与筒体210的管状区段258对准并插在其上,其中导轨256与通道227接合。针头安全装置212相对于筒体210向后移动,直到针尖护罩232围绕筒体210的鼻部234,并且针头安全装置212的后部端部268与相对设置的后部止动件246摩擦接合。每个滑动止动件242都具有斜坡部244和止动肩部252,这些滑动止动件设置成位于导轨256的后方并位于后部止动件246的前方。相对且面对的斜坡部244允许致动手柄228相对于筒体210向前滑动到在使用注射器210之后针尖护罩232覆盖并保护针头225的尖端的位置。在针头225的尖端被覆盖之后,相对且面对的止动肩部252防止致动手柄228相对于筒体210向后移动而再次暴露针尖。
70.当针头安全装置212和针尖护罩232相对于筒体210和针头225设置在如图15、图20至图21所示的位置(称为“第一止动位置”)时,针尖护罩232围绕筒体的鼻部234和针头225的一部分。当注射器200的针头安全装置212处于第一止动位置时,针头225的前部尖端可穿
过药瓶(例如,胰岛素瓶)的塞子,并且通过向后拉动与管状区段258的内壁可滑动地接合的活塞224,药物可被吸入到设置在筒体210的管状部分258(图17、图20)内的流体贮存部中。
71.在注射器200的注射或其他使用之后,通过选择性地将针头安全装置212向前移动到图16、图22至图23所示的位置,即“第二止动位置”,注射器200可以被重新配置到“安全”位置,其中针尖被覆盖并被保护以避免与健康护理专业人员或患者的无意接触。当注射器200在第二止动位置中配置有针头安全装置212时,针头225的前部尖端由针尖护罩232周向地包围,并且(如图16和图23所示),针尖护罩232的前部端部充分地向前延伸超出针头225的尖端,使得如果注射器200的前部端部压靠在人的皮肤上,他或她将不会受到无意的针刺。
72.显而易见的是,在结合附图阅读本说明书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其他修改和改变,并且发明的范围旨在仅受发明人在法律上有权获得的所附权利要求的最广泛解释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