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多导脑电图电极定位安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96902发布日期:2020-05-12 15:07阅读:3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多导脑电图电极定位安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脑电图电极安放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多导脑电图电极定位安放方法。



背景技术:

脑电图是目前评价神经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常用的敏感性指标。视频脑电图(video-eletroencephalogram,veeg)监测又称录像脑电图监测,是在长程脑电图监测的基础上增加1~2个摄像头,同步拍摄患者的临床症状。veeg监测能记录到清醒和睡眠状态下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变化的全过程,同时veeg具有反复操作、无创等优势,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其判定结果可作为发作性疾病鉴别、诊断的标准。

目前,国内多数医院采取的是传统的视频脑电监测电极标示,标示为热缩管在电极线热缩打印数字导联序号,且传统定位方法复杂、电极连线非常细长容易缠绕,在为患者进行电极定位及粘贴时需要一名技师加一名护士耗费15-25分钟时间方能完成操作,从而使得脑电图电极安放的效率较低,且定位时通常需要进行测量与核对,使得电极安放的准确性较低,进而影响视频脑电图的准确性,不利于进行癫痫的诊断、分型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型多导脑电图电极定位安放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定位方法复杂、电极连线非常细长容易缠绕,从而使得脑电图电极安放固定的效率较低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型多导脑电图电极定位安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头皮表面确定两条基线,第一条基线为鼻根至枕外粗隆之间的连线,第二条基线为左耳前凹和右耳前凹之间的左右连线,且所述第一条基线和第二条基线在头皮表面的交点为中央中线电极cz的位置;

s2、在第一条基线上从鼻根向后第一条基线长度的10%处为额极中线电极fpz,然后从额极中线电极fpz向后每个第一条基线长度的20%处为一个电极的位置,依次为额中线电极fz、中央中线电极cz、顶中线电极pz和枕中线电极oz;

s3、在第二条基线上,根据左耳前凹来确定左中颞电极t3的位置,根据右耳前凹来确定右中颞电极t4的位置,左中颞电极t3与中央中线电极cz之间连线的中点为左中央电极c3位置,右中颞电极t4与中央中线电极cz之间连线的中点为右中央电极c4位置;

s4、根据眉弓确定左额极电极fp1的位置,然后通过左额极电极fp1和左中颞电极t3之间连线中点垂直下移2-3cm来确定左前颞电极f7的位置,然后通过左前颞电极f7和额中线电极fz连线与左额极电极fp1和左中央电极c3连线的交点确定左额电极f3;

s5、从人体头部枕外粗隆处以第一条基线长度的10%处确定枕中线电极oz的位置,以枕中线电极oz为中线在头围上左右移动第一条基线长度的10%确定左枕电极o1位置和右枕电极o2位置;

s6、根据左中颞电极t3和左枕电极o1之间连线的中点确定左后颞电极t5的位置,根据左后颞电极t5与顶中线电极pz之间的连线与左枕电极o1和左中央电极c3之间连线的连线交点确定左顶电极p3的位置。

进一步的,左前颞电极f7以第一条基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点为右前颞电极f8,左额电极f3以第一条基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点为右额电极f4。

进一步的,左后颞电极t5以第一条基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点为右后颞电极t6,左顶电极p3以第一条基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点为右顶电极p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脑电图电极安放方法通过确定两条基线,然后以基线为基础完成脑电图电极位置的确定,与传统的脑电图电极定位方法需要用软尺进行测量和估算相比,本发明中依据两点位之间找中点的方法确定电极位置,确定电极的位置与传统定位方法电极位置存在高度吻合,均在电极位置合理误差在2cm直径范围内,其次在安放电极时,是根据电极名称找解剖学位置,操作电极时能顺便核对位置,减少了安放错误的可能,同时能及时发现安放错误的电极,并做出调整,提高了安放固定速度,减少了小儿患者的配合耐受度,从而提高了家属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国际10-20系统脑电极分布图。

附图标记说明:

fpz-额极中线电极;fz-额中线电极;cz-中央中线电极;pz-顶中线电极;oz-枕中线电极;t3-左中颞电极;t4-右中颞电极;c3-左中央电极位置;c4-右中央电极;f3-左额电极;f4-右额电极;f7-左前颞电极;f8-右前颞电极;t5-左后颞电极;t6-右后颞电极;p3-左顶电极;p4-右顶电极;oz-枕中线电极;o1-左枕电极;o2-右枕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多导脑电图电极定位安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头皮表面确定两条基线,第一条基线为鼻根至枕外粗隆之间的连线,第二条基线为左耳前凹和右耳前凹之间的左右连线,且所述第一条基线和第二条基线在头皮表面的交点为中央中线电极cz的位置;

s2、在第一条基线上从鼻根向后第一条基线长度的10%处为额极中线电极fpz,然后从额极中线电极fpz向后每个第一条基线长度的20%处为一个电极的位置,依次为额中线电极fz、中央中线电极cz、顶中线电极pz和枕中线电极oz;

s3、在第二条基线上,根据左耳前凹来确定左中颞电极t3的位置,根据右耳前凹来确定右中颞电极t4的位置,左中颞电极t3与中央中线电极cz之间连线的中点为左中央电极c3位置,右中颞电极t4与中央中线电极cz之间连线的中点为右中央电极c4位置;

s4、根据眉弓确定左额极电极fp1的位置,然后通过左额极电极fp1和左中颞电极t3之间连线中点垂直下移2-3cm来确定左前颞电极f7的位置,然后通过左前颞电极f7和额中线电极fz连线与左额极电极fp1和左中央电极c3连线的交点确定左额电极f3,左前颞电极f7以第一条基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点为右前颞电极f8,左额电极f3以第一条基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点为右额电极f4

s5、从人体头部枕外粗隆处以第一条基线长度的10%处确定枕中线电极oz的位置,以枕中线电极oz为中线在头围上左右移动第一条基线长度的10%确定左枕电极o1位置和右枕电极o2位置;

s6、根据左中颞电极t3和左枕电极o1之间连线的中点确定左后颞电极t5的位置,根据左后颞电极t5与顶中线电极pz之间的连线与左枕电极o1和左中央电极c3之间连线的连线交点确定左顶电极p3的位置,左后颞电极t5以第一条基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点为右后颞电极t6,左顶电极p3以第一条基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点为右顶电极p4。

本发明的脑电图电极安放方法通过确定第一条基线和第二条基线,在第一条基线上从鼻根向后第一条基线长度的10%处为额极中线电极fpz,然后从额极中线电极fpz向后每个第一条基线长度的20%处为一个电极的位置,依次为额中线电极fz、中央中线电极cz、顶中线电极pz和枕中线电极oz,在第二条基线上,根据左耳前凹来确定左中颞电极t3的位置,根据右耳前凹来确定右中颞电极t4的位置,左中颞电极t3与中央中线电极cz之间连线的中点为左中央电极c3位置,右中颞电极t4与中央中线电极cz之间连线的中点为右中央电极c4位置,然后在将剩余电极位置进行确定,

电极位置确定后,利用经过打孔机冲压打孔带有孔的高韧性pvc板材将电极线进行固定,pvc板材的孔方便穿线,使得电极线不易脱出,且能根据电极数量灵活调整,在pvc板上还设置有电极标示,便于电极位置的连接,与传统的脑电图电极定位方法需要用软尺进行测量和估算相比,本发明中依据两点位之间找中点的方法确定电极位置,确定电极的位置与传统定位方法电极位置存在高度吻合,均在电极位置合理误差在2cm直径范围内,其次在安放电极时,是根据电极名称找解剖学位置,操作电极时能顺便核对位置,减少了安放错误的可能,同时能及时发现安放错误的电极,并做出调整,提高了安放固定速度,减少了小儿患者的配合耐受度,从而提高了家属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