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4095发布日期:2020-05-29 13:1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



背景技术:

在一些医疗实验中,常常需要用到动物模型来做一些实验,其中,在心脏领域,针对心衰需要用到起搏器,而起搏器的植入是一项重大难题;

由于心脏内部的结构复杂,起搏器的电极植入位置难以确定,这就需要用到模型来辅助实验,现有的模型功能单一,无法辅助植入起搏器,难以确定植入位置,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该模型便于辅助植入起搏器,确定植入位置,且植入更加精确,为心脏及心衰方面的研究提供便利。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包括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起搏器、螺旋电极、可剥脱鞘管、电生理记录仪和心脏超声仪,所述螺旋电极插入到所述可剥脱鞘管内,所述可剥脱鞘管牵引所述螺旋电极,所述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内设有心脏,所述螺旋电极的内端位于所述心脏的右心室植入位置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旋电极的外端和所述起搏器通过螺丝旋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旋电极的外端通过过桥线与电生理记录仪的尾线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起搏器的起搏频率为180-250次/分,起搏电压为3-7mv,起搏脉宽为0.05ms-2ms。

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螺旋电极头端插入可剥脱鞘管,同时将螺旋电极中的j型钢丝退出螺旋电极;

步骤二:将螺旋电极头端从颈外静脉插入右心室,将螺旋电极的尾端连接电生理记录仪,当记录到明显v波证明电极进入右心室;

步骤三:当心脏电生理记录仪显示的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宽大畸形qrs波,且心脏超声仪定位确定螺旋电极位于心脏的右心室心室肌,两个条件均满足证明螺旋电极位置正确,先将螺旋电极的外端连接电生理记录仪,通过电生理记录仪发送刺激,当电生理记录仪的达到电压2-3毫伏时,电生理记录仪显示的心率和起搏频率一致,证明螺旋电极位置良好,将螺旋电极的头端植入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心脏右心室内,同时将螺旋电极的尾端和起搏器旋在一起;

步骤四:启动起搏器,以频率为180次/分至250次/分对心室起搏,心电生理仪上显示起搏频率和起搏器频率一致,并观察稳定15分钟,持续起搏6周至8周,得到在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前,将j型钢丝插入螺旋电极内对螺旋电极进行塑性,将塑性后的螺旋电极插入可剥脱鞘管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心脏超声仪定位,通过电生理记录仪发送刺激,根据电生理记录仪的电压将螺旋电极的内端植入心脏右心室内,在心脏超声仪显示的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宽大畸形qrs波时来确定螺旋电极的植入位置,同时,在电生理记录仪显示的心率和起搏频率一致时,来将螺旋电极固定在心脏的右心室心室肌上,便于辅助植入起搏器,确定植入位置,且植入更加精确,综上,为心脏及心衰方面的研究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起搏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螺旋电极示意图。

其中:1、起搏器;2、螺旋电极;3、可剥脱鞘管;4、心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包括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起搏器1、螺旋电极2、可剥脱鞘管3、电生理记录仪和心脏超声仪,所述螺旋电极插入到所述可剥脱鞘管内,所述可剥脱鞘管牵引所述螺旋电极,所述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内设有心脏4,所述螺旋电极的内端位于所述心脏的右心室植入位置处。

所述螺旋电极2的外端和所述起搏器1通过螺丝旋在一起。

所述螺旋电极2的外端通过过桥线与电生理记录仪的尾线相连接。

所述起搏器1的起搏频率为180-250次/分,起搏电压为3-7mv,起搏脉宽为0.05ms-2ms。

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j型钢丝插入螺旋电极2内对螺旋电极2进行塑性,将塑性后的螺旋电极2插入可剥脱鞘管3内,同时将螺旋电极2中的j型钢丝退出螺旋电极2;

步骤二:将螺旋电极2头端从颈外静脉插入右心室,将螺旋电极2的尾端连接电生理记录仪,当记录到明显v波证明电极进入右心室;

步骤三:当心脏电生理记录仪显示的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宽大畸形qrs波,且心脏超声仪定位确定螺旋电极2位于心脏4的右心室心室肌,两个条件均满足证明螺旋电极位置正确,先将螺旋电极2的外端连接电生理记录仪,通过电生理记录仪发送刺激,当电生理记录仪的达到电压2-3毫伏时,电生理记录仪显示的心率和起搏频率一致,证明螺旋电极位置良好,将螺旋电极2的头端植入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心脏4右心室内,同时将螺旋电极2的尾端和起搏器1旋在一起;

步骤四:启动起搏器1,以频率为180次/分至250次/分对心室起搏,心电生理仪上显示起搏频率和起搏器频率一致,并观察稳定15分钟,持续起搏7周,得到在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1的心衰动物模型。

该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利用心脏超声仪定位,通过电生理记录仪发送刺激,根据电生理记录仪的电压将螺旋电极2的内端植入心脏4右心室内,在心脏超声仪显示的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宽大畸形qrs波时来确定螺旋电极2的植入位置,同时,在电生理记录仪显示的心率和起搏频率一致时,来将螺旋电极2固定在心脏4的右心室心室肌上,便于辅助植入起搏器1,确定植入位置,且植入更加精确,综上,为心脏及心衰方面的研究提供便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起搏器(1)、螺旋电极(2)、可剥脱鞘管(3)、电生理记录仪和心脏超声仪,所述螺旋电极插入到所述可剥脱鞘管内,所述可剥脱鞘管牵引所述螺旋电极,所述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内设有心脏(4),所述螺旋电极的内端位于所述心脏的右心室植入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电极(2)的外端和所述起搏器(1)通过螺丝旋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电极(2)的外端通过过桥线与电生理记录仪的尾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搏器(1)的起搏频率为180-250次/分,起搏电压为3-7mv,起搏脉宽为0.05ms-2ms。

5.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螺旋电极(2)头端插入可剥脱鞘管(3),同时将螺旋电极(2)中的j型钢丝退出螺旋电极(2);

步骤二:将螺旋电极(2)头端从颈外静脉插入右心室,将螺旋电极(2)的尾端连接电生理记录仪,当记录到明显v波证明电极进入右心室;

步骤三:当心脏电生理记录仪显示的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宽大畸形qrs波,且心脏超声仪定位确定螺旋电极(2)位于心脏(4)的右心室心室肌,两个条件均满足证明螺旋电极位置正确,先将螺旋电极(2)的外端连接电生理记录仪,通过电生理记录仪发送刺激,当电生理记录仪的达到电压2-3毫伏时,电生理记录仪显示的心率和起搏频率一致,证明螺旋电极位置良好,将螺旋电极(2)的头端植入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心脏(4)右心室内,同时将螺旋电极(2)的尾端和起搏器(1)旋在一起;

步骤四:启动起搏器(1),以频率为180次/分至250次/分对心室起搏,心电生理仪上显示起搏频率和起搏器频率一致,并观察稳定15分钟,持续起搏6周至8周,得到在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1)的心衰动物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螺旋电极(2)插入可剥脱鞘管(3)前,将j型钢丝插入螺旋电极(2)内对螺旋电极(2)进行塑性,将塑性后的螺旋电极(2)插入可剥脱鞘管(3)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B超引导下经颈外静脉植入起搏器的心衰动物模型,包括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起搏器、螺旋电极、可剥脱鞘管、电生理记录仪和心脏超声仪,所述螺旋电极插入到所述可剥脱鞘管内,所述可剥脱鞘管牵引所述螺旋电极,所述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内设有心脏,所述螺旋电极的内端位于所述心脏的右心室植入位置处;本发明利用心脏超声仪定位,通过电生理记录仪发送刺激,根据电生理记录仪的电压将螺旋电极的内端植入心脏右心室内,在心脏超声仪显示的起搏心电图的波形为宽大畸形QRS波时来确定螺旋电极的植入位置,同时,在电生理记录仪显示的心率和起搏频率一致时,来将螺旋电极固定在心脏的右心室心室肌上,便于确定植入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汤宝鹏;张玲;周贤惠;芦颜美;李耀东;张疆华;邢强祖克拉·吐尔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