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戳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内自组装磁锚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7077发布日期:2020-05-19 20:5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减戳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内自组装磁锚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减戳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内自组装磁锚定装置。



背景技术:

自1987年法国的mouretp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外科临床诊疗,并逐渐替代传统开腹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它利用戳卡将小型照明摄像设备和外科手术工具经腹壁送入腹腔内完成操作,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仍是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要在腹壁建立3个孔,分别发挥观察、主操作与辅助操作的作用。近年来,考虑到病人“缩小疤痕”的需求,同时多项研究证明了戳孔数目的减少可以相应减少手术出血和并发症,两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迅速发展。减戳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的是借助1-2个孔对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但由于受到腹腔内手术工具型号的限制,孔数减少的同时,孔径相应增大,由标准的10-12mm增大到30mm不等,在减少创伤方面仍然受到限制。同时,戳孔数目的减小同时也意味着能见度降低和避免腹腔内器械碰撞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磁锚定导航系统是指体内磁性设备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被牵引或定位在腹壁上,从而完成传统方法难以进行的腹腔内操作,其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是微创手术中最有意义的创新之一。将子磁体与术中所需器械一起通过腹腔镜戳孔建立的通道送入体内,器械与子磁体通过特定方法结合,子磁体通过相互的磁性吸引力与体外母磁体吻合,移动患者腹壁上的母磁体,可以将内部器械在腹腔内无限制的移动,直到定位到手术所需的相应位置。磁锚定导航系统作为辅助,使得减戳卡腹腔镜手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为其戳孔孔径的缩小提供了可能。但在临床推广中,母磁体的操作能力有限,手术器械(抓钳、超声刀)的使用仍需要体外手动控制,这也是减戳卡腹腔镜技术的戳孔无法有效缩小的限制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减戳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内自组装磁锚定装置,坡莫合金子磁体组在体内自组装形成六边形“渔网”装置并连接胆囊夹牵引线,将牵引线组经戳卡引出体外,通过体外手动牵拉,调整体内胆囊向不同方向移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减戳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内自组装磁锚定装置,包括:

坡莫合金子磁体组1,由n个通过转动轴依次连接的坡莫合金圆柱体组成,其中,转动轴轴向与坡莫合金圆柱体轴向平行,两端部的坡莫合金圆柱体上有供腹腔镜抓钳夹持的挂钩8;

渔网装置2,由n-1条尼龙线9和一个不具磁性的圆环5组成,每条尼龙线9的一端连接至一个所述转动轴上,另一端固定于圆环5;

牵引线组3,由三根牵引线及三个软夹6组成,每个软夹6链接在一根牵引线的前端,每根牵引线末端穿过圆环5后经戳卡穿出;

体外磁体4,位于体外,为坡莫合金子磁体组1的自组装提供磁引导,并与自组装后的坡莫合金子磁体组1隔腹壁7相锚定。

所述坡莫合金圆柱体直径7.07mm,高7.07mm。

所述n=7,第一坡莫合金圆柱体11的一侧有第一旋转轴母轴111,第二坡莫合金圆柱体12的侧面有第二旋转轴母轴121和第二旋转轴公轴122,第三坡莫合金圆柱体13的侧面有第三旋转轴母轴131和第三旋转轴公轴132,第四坡莫合金圆柱体14的侧面有第四旋转轴母轴141和第四旋转轴公轴142,第五坡莫合金圆柱体15的侧面有第五旋转轴母轴151和第五旋转轴公轴152,第六坡莫合金圆柱体16的侧面有第六旋转轴母轴161和第六旋转轴公轴162,第七坡莫合金圆柱体17的侧面有第七旋转轴公轴172,第二旋转轴公轴122与第一旋转轴母轴111连接实现旋转,第三旋转轴公轴132与第二旋转轴母轴121连接实现旋转,第四旋转轴公轴142与第三旋转轴母轴131连接实现旋转,第五旋转轴公轴152与第四旋转轴母轴141连接实现旋转,第六旋转轴公轴162与第五旋转轴母轴151连接实现旋转,第七旋转轴公轴172与第六旋转轴母轴161连接实现旋转,自组装形成六边结构。

所述第一旋转轴母轴111、第二旋转轴母轴121、第三旋转轴母轴131、第四旋转轴母轴141、第五旋转轴母轴151的结构相同,均由两段同轴且具有间距的端部圆柱体组成,所述第二旋转轴公轴122、第三旋转轴公轴132、第四旋转轴公轴142、第五旋转轴公轴152、第六旋转轴公轴162的结构相同,均为一段中部圆柱体,中部圆柱体卡在相应的两段端部圆柱体之间,以转动件连接,实现转动;所述第六旋转轴母轴161为弧形套,轴向与第六坡莫合金圆柱体16轴向平行,第七旋转轴公轴172插入所述弧形套中实现连接,并沿弧向转动。

所述第二旋转轴母轴121和第二旋转轴公轴122在第二坡莫合金圆柱体12截面上的夹角为120°,所述第三旋转轴母轴131和第三旋转轴公轴132在第三坡莫合金圆柱体13截面上的夹角为120°,所述第四旋转轴母轴141和第四旋转轴公轴142在第四坡莫合金圆柱体14截面上的夹角为120°,所述第五旋转轴母轴151和第五旋转轴公轴152在第五坡莫合金圆柱体15截面上的夹角为120°,所述第六旋转轴母轴161的弧线中点和第六旋转轴公轴162在第六坡莫合金圆柱体16截面上的夹角为60°。

所述软夹6的组织贴合面由橡胶等材料制成,避免造成组织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减戳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牵拉的体外手动控制,通过三根牵引线自由调节胆囊术中的方向和力度。

2.降低了术中器械相互干扰的难度,牵引线组中的三根牵引线为软式尼龙线,不与硬式手术器械相互干扰。

3.牵引线直径可忽略不计,几乎不占用戳卡空间,有利于戳孔孔径的缩小。

4.子磁体组的自组装功能增大了与腹壁外母磁体间的磁性吸引力,在不增大戳卡直径的前提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减戳卡。

5.通过圆环结构改变了医务工作者提拉胆囊的施力方向,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和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坡莫合金子磁体组自组装后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坡莫合金圆柱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坡莫合金圆柱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坡莫合金圆柱体与第二坡莫合金圆柱体连接后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六坡莫合金圆柱体与第七坡莫合金圆柱体组装后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坡莫合金圆柱体与第七坡莫合金圆柱体组装后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7是手动操作挂钩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有莫合金圆柱体连接后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坡莫合金子磁体组与渔网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尼龙线连接位置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牵引线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组装后操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减戳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内自组装磁锚定装置,通过子磁体的体内自组装,实现戳孔的缩小。本发明中,自组装是指将柱形(条形)子磁体通过戳卡送入腹腔,利用机械控制在腹腔内组装形成新的框架结构,从而进行之前难以完成的腹腔内操作。

具体参考图1-图12,本发明的体内自组装磁锚定装置主要包括坡莫合金子磁体组1、渔网装置2、牵引线组3和体外磁体4。

其中,坡莫合金子磁体组1由n个通过转动轴依次连接的坡莫合金圆柱体组成,各坡莫合金圆柱体直径7.07mm,高7.07mm,各转动轴轴向与坡莫合金圆柱体轴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n取7,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第一坡莫合金圆柱体11的一侧有第一旋转轴母轴111,第二坡莫合金圆柱体12、第三坡莫合金圆柱体13、第四坡莫合金圆柱体14和第五坡莫合金圆柱体15的结构、参数均完全相同,第二坡莫合金圆柱体12的侧面有第二旋转轴母轴121和第二旋转轴公轴122,第三坡莫合金圆柱体13的侧面有第三旋转轴母轴131和第三旋转轴公轴132,第四坡莫合金圆柱体14的侧面有第四旋转轴母轴141和第四旋转轴公轴142,第五坡莫合金圆柱体15的侧面有第五旋转轴母轴151和第五旋转轴公轴152。第六坡莫合金圆柱体16的侧面有第六旋转轴母轴161和第六旋转轴公轴162,第七坡莫合金圆柱体17的侧面有第七旋转轴公轴172。

第一旋转轴母轴111、第二旋转轴母轴121、第三旋转轴母轴131、第四旋转轴母轴141、第五旋转轴母轴151均由两段同轴且具有间距的端部圆柱体组成,第二旋转轴公轴122、第三旋转轴公轴132、第四旋转轴公轴142、第五旋转轴公轴152、第六旋转轴公轴162的结构相同,均为一段中部圆柱体,中部圆柱体卡在相应的两段端部圆柱体之间,以转动件连接。第六旋转轴母轴161为弧形套,轴向与第六坡莫合金圆柱体16轴向平行,第七旋转轴公轴172插入弧形套中实现连接,并可沿弧向转动。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轴母轴121和第二旋转轴公轴122在第二坡莫合金圆柱体12截面上的夹角为120°,第三旋转轴母轴131和第三旋转轴公轴132在第三坡莫合金圆柱体13截面上的夹角为120°,第四旋转轴母轴141和第四旋转轴公轴142在第四坡莫合金圆柱体14截面上的夹角为120°,第五旋转轴母轴151和第五旋转轴公轴152在第五坡莫合金圆柱体15截面上的夹角为120°,第六旋转轴母轴161的弧线中点和第六旋转轴公轴162在第六坡莫合金圆柱体16截面上的夹角为60°。

由此,第二旋转轴公轴122与第一旋转轴母轴111连接实现旋转,第三旋转轴公轴132与第二旋转轴母轴121连接实现旋转,第四旋转轴公轴142与第三旋转轴母轴131连接实现旋转,第五旋转轴公轴152与第四旋转轴母轴141连接实现旋转,第六旋转轴公轴162与第五旋转轴母轴151连接实现旋转,第七旋转轴公轴172与第六旋转轴母轴161连接实现旋转,可自组装形成六边结构。

其中,第六坡莫合金圆柱体16和第七坡莫合金圆柱体17上有供腹腔镜抓钳夹持的挂钩8,而第一坡莫合金圆柱体11和第二坡莫合金圆柱体12上则由与挂钩8匹配的挂环,挂钩8挂在挂环上,即可实现六边结构的简单锁定。

参考图9和图10,渔网装置2则主要由6条尼龙线9和一个不具磁性的圆环5组成,每条尼龙线9的一端连接至一个转动轴上,另一端固定于圆环5,圆环5由不具磁性的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参考图11,牵引线组3主要由三根牵引线及三个软夹6组成,每个软夹6链接在一根牵引线的前端,每根牵引线末端穿过圆环5后经戳卡穿出,可通过组合牵拉三根牵引线调整胆囊术中的方向,并可根据需要调节牵引线数量,软夹6的组织贴合面由橡胶等材料制成,避免造成组织损伤。

参考图12,体外磁体4位于体外,为坡莫合金子磁体组1的自组装提供磁引导,并与自组装后的坡莫合金子磁体组1隔腹壁7相锚定。

由于坡莫合金被体外磁体4磁化前不具磁性,且其尺寸较小,可方便地经戳卡进入腹腔,之后在体外磁体4的磁引导和手术钳辅助下实现自组装,形成六边结构,增大磁性接触面积。

由此,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减戳卡胆囊切除术前,将软夹6经戳卡通过手术钳固定于胆囊左、右、前三个方向,体外的牵引线末端穿过圆环5。子磁体组1由戳卡送入腹腔内后,在体外磁体4的磁引导和手术钳辅助下通过挂钩连接将第六、第七坡莫合金圆柱体分别与第一、第二坡莫合金圆柱体连接,实现自组装,形成六边结构,与体外磁体4隔腹壁7锚定。六边形结构增大了对于体外磁体4的受力面积,避免在术中坠落。同时,渔网装置2完成立体转化,圆环5位于六边结构中轴上,在改变牵引线组3方向的同时,使牵引力均匀分散于坡莫合金子磁体组。牵引线组3经由戳卡穿出,手术操作者在体外通过调整牵拉力度和牵引线组合方式自由调整胆囊的形变方向和幅度。胆囊切除后,通过移去体外磁体4和解除挂钩连接可使子磁体组1恢复条状结构,经戳卡退出体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