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灰盒,一人用骨灰盒的情况,将收纳部设置为多个从而可收藏多个种类的物品,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骨灰盒,其利用划分板将收纳部划分从而设置有多个收纳部,在所述收纳部中的一个收纳部收纳骨灰,在其余收纳部中收藏认为死者需要的多种物品。
背景技术:
韩国的葬墓文化长期以来为传统的埋葬方式,问题在于,根据这样的墓葬文化,坟墓在山野泛滥,从而每年接近汝矣岛面积的2倍的国土变成墓地的墓地大乱,同时因核心家庭以及个人主义、便利主义而被抛弃的坟墓明显增多等,本应完整地留给后代的我们珍贵的锦绣江山,因这样的埋葬文化而导致国土荒废和山林被破坏。
因此近20年来,随着埋葬用地不足现象的加深和自发性意识改革的变化,火葬率从1992年的18.4%迅速上升到2013年的76.9%(保健福利部2014年6月发表),现在虽然大部分人都选择火葬,但实际情况在于能够充分地满足那样的需要的纳骨设施却供给不足,这是因为随着纳骨设施的追加设置,每年的巨额预算所需和纳骨设施建设带来的与地区居民的严重矛盾等,无法继续增设,因此实际情况在于纳骨设施不足现象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现在,韩国国内的纳骨设施大部分是国立墓地和地方自治团体运营的公设骨灰堂,为了安葬装有故人骨灰的各个骨灰盒并可以保存数十年,设置于骨灰馆内部的纳骨安置台设置为1人用约70%、2人用约30%的比率,每格间的规格设置为,内径标准统一为一人用为长260mm高260mm后幅300mm,二人用为长510mm高260mm后幅300mm,根据建筑物结构设置为上下8-10格、左右15-20格。
将骨灰盒放在纳骨安置台时,不是安葬在遗属任意喜欢的位置或提前可预约位置,原则上按照进入骨灰堂的顺序安葬,因此,占据纳骨安置台大部分的作为1人用使用。
现有的骨灰盒仅有放置骨灰的收纳部,因此平时死者珍藏的珍贵的物品或确认死者的象征物一般放在骨灰盒的前面。
由此,在骨灰盒内部不能放入上述珍藏品或贵重物品,在想为死者缅怀灵魂的遗属的立场上看,存在由于骨灰盒结构简单的原因而不能安慰死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骨灰盒,通过在1人用骨灰盒中放置另外的划分板从而放置多个收纳部,将死者自己的珍藏品或/及象征物与死者的骨灰一起保管。
因此,本发明有望起到缅怀死者的灵魂的效果。
但是本发明的目的不限定于在以上提及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下面的记载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又其他的目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骨灰盒,包括:本体100,其设置有收纳部130,所述收纳部130用于收纳包括骨灰的收纳物;盖子200,其覆盖所述本体的入口。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部设置有划分板110,其将收纳部划分为多个。
此外,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的内部由底面120和侧面130构成,底面120构成所述收纳部的底,侧面130构成所述收纳部的侧部;所述划分板由构成底部的底面、构成侧部的侧面和构成上部的上面111形成,所述划分板的底面紧贴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底面,所述划分板的侧面紧贴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侧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板的上面为平面,在规定的位置设置有凹面部112。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设置有能够覆盖所述收纳部的覆盖部300,所述覆盖部设置为在覆盖所述收纳部后能覆盖所述本体的外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被所述划分板划分,由此成为借助于1个划分板具有第一收纳部150a及第二收纳部150b的第一骨灰盒,或成为借助于2个划分板具有第一收纳部160a、第二收纳部160b和第三收纳部160c等3个收纳部的第二骨灰盒。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骨灰盒的第一收纳部150a收纳骨灰,在第二收纳部150b收纳该死者的珍藏品。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骨灰盒的第二收纳部160a收纳骨灰,在与所述第二收纳部相邻的第一收纳部160a收纳该死者的珍藏品或/及墓志铭,在与所述第二收纳部相邻的第三收纳部160c收纳与该死者的宗教相关的象征物。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象征物为十字架或佛像或该死者的宗教标志物。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通过根据附图的下面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更明确。
由此,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并非按通常或词典的意思限定解说,发明者为了用最好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根据能够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应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性思想的意义和概念。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表明,收纳1人的骨灰的骨灰盒的情况,借助于划分板划分收纳部从而具备多个收纳部,通过在所述收纳部中的一个收纳部收纳骨灰,在剩下的收纳部收藏认为死者需要的珍藏品或/及墓志铭或象征物等多种物品,从而有遗属能够缅怀死者的灵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一实施例的骨灰盒。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二实施例的骨灰盒。
图3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外形不同的骨灰盒。
图4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外形不同的骨灰盒。
标号说明
100:本体110:划分板
112:凹面部120:收纳部底面
150a:第一骨灰盒的第一收纳部150b:第一骨灰盒的第二收纳部
160a:第二骨灰盒的第一收纳部160b:第二骨灰盒的第二收纳部
160c:第二骨灰盒的第三收纳部200:第一及第二骨灰盒盖子
300、301:圆形的骨灰盒本体400:圆形的骨灰盒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附图中所示的线的厚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等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可能被夸大地表示。
此外,考虑到本发明的功能,后述的术语作为已定义的术语,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可能会不同。因此,对这些用语的定义应以本说明书全部内容为基础而确定。
并且,下列的实施例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而不过是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提出的构成要素的示例事项,包括在本发明说明书整体的技术思想且包括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中作为均等物可置换的构成要素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附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一实施例的骨灰盒。
参照图1,图示纳骨包括:本体100,其设置有收纳部130,所述收纳部130用于收纳包括骨灰的收纳物;盖子200,其覆盖所述本体的入口。
此时,在所述收纳部设置有划分板110,其将收纳部划分为多个。
在此,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的内部由底面120和侧面130构成,底面120构成所述收纳部的底,侧面130构成所述收纳部的侧部;所述划分板由构成底部的底面、构成侧部的侧面和构成上部的上面111形成,所述划分板的底面紧贴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底面,所述划分板的侧面紧贴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侧部。
此时,优选地,所述划分板的底面和所述收纳部的底面紧贴配置,但根据需要一部分也可以有间隔。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收纳部被所述划分板划分,由此包括借助于1个划分板具有第一收纳部150a及第二收纳部150b的第一骨灰盒的结构。
如此,当通过划分收纳部而设置为2个收纳部时,优点在于,遗属通过在第一收纳部安置死者的骨灰,在第二收纳部收纳该死者平时收藏的物品,从而能够缅怀死者的灵魂。
通常,就骨灰盒而言,由于只有一个收纳部,因此想缅怀死者的灵魂的遗属将死者的收藏品或象征物在其他地方保管而不是骨灰盒,由此会产生损失或保管上的问题,无法安置在与与死者的骨灰邻近的地方,从而在缅怀死者的灵魂时有遗憾。
但是,本发明的骨灰盒在骨灰盒内部另外设有收纳部,通过将死者的骨灰和收藏品及/或象征物一起安置,从而有利于缅怀死者的灵魂。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划分板的上部的上面111成为平面,且在规定的位置设置有凹面部112。
此时,通过所述凹面部使得死者的骨灰和死者的收藏品或象征物没有被划分板完全分开,而是随着互相连通赋予亡者与珍藏品或象征物位于同一空间的意义。
据此,在遗属们的立场中,以具有死者与珍藏品或象征物位于同一空间的效果的形式配置骨灰盒,从而有能缅怀死者的灵魂的优点。
据此,通过收纳部的凹面部,将死者自己的收藏品和象征物放在同一空间,从而成为能得到安慰的构造。
图1的a示出在第一实施例的骨灰盒中收纳部分离为2个的形态。在图1的a中收纳部被划分板划分,由此示出了借助于1个划分板具有第一收纳部150a及第二收纳部150b的第一骨灰盒的结构。
图1的b示出经过在图1的a中有凹面部的部位的截面。如图1的b所示,示出划分收纳部内部的底面120和侧面130和收纳部的划分板110。
此外,在所述划分板110图示有凹面部112,图示有被划分板划分的第一收纳部150a及第二收纳部150b。
据此,根据所述凹面部112将所述第一收纳部及第二收纳部连通,虽然根据划分板将两个收纳部相互划分,但具有相同空间的意义,且遗属在第一收纳部放置死者的骨灰,在第二收纳部放置死者的收藏品或/及墓志铭或象征物,从而可以安慰死者的灵魂。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另外的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2,图示纳骨包括:本体100,其设置有收纳部130,所述收纳部130用于收纳包括骨灰的收纳物;盖子200,其覆盖所述本体的入口。
此时,在所述收纳部设置有划分板110,其将收纳部划分为多个。
在此,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的内部由底面120和侧面130构成,底面120构成所述收纳部的底,侧面130构成所述收纳部的侧部;所述划分板由构成底部的底面、构成侧部的侧面和构成上部的上面111形成,所述划分板的底面紧贴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底面,所述划分板的侧面紧贴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侧部。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述收纳部被所述划分板划分,由此包括借助于1个划分板具有包括第一收纳部160a、第二收纳部160b和第三收纳部160c的第二骨灰盒的结构。
如此,当通过划分收纳部而设置为3个收纳部时,优点在于,遗属通过在位于中央的第二收纳部160b安置死者的骨灰,在第一收纳部160a收纳死者平时收藏的物品,在第三收纳部160c收纳死者的象征物,例如像十字架或佛像这样的宗教的象征物或能象征死者的物品,从而能够缅怀死者的灵魂。
据此,死者是宗教徒的情况,通过将死者的骨灰和收藏品及象征物一起安置,从而有利于缅怀死者的灵魂。
此外,特征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骨灰盒的情况与第一骨灰盒相同,在构成所述划分板的上部的上面111规定的位置设置有凹面部112。
此时,通过所述凹面部使得死者的骨灰和死者的收藏品或象征物没有被划分板完全分开,而是随着互相连通赋予亡者与珍藏品或象征物位于同一空间的意义。
图2的a示出在第二实施例的骨灰盒中收纳部分离为3个的形态。在图2的a中收纳部被所述划分板划分,由此示出借助于划分板具有第一收纳部160a、第二收纳部160b、第三收纳部160c的第二骨灰盒的结构。
图2的b示出经过在图2的a中有凹面部的部位的截面。如图2的b所示,示出划分收纳部内部的底面120和侧面130和收纳部的划分板110。
此外,在所述划分板110图示有凹面部112,并且图示有被划分板划分的第一收纳部160a和第二收纳部160b及第三收纳部160c。
据此,借助于所述凹面部112将所述第一收纳部及第二收纳部及第三收纳部连通,虽然借助于划分板将3个收纳部相互划分,但具有相同空间的意义,且遗属在中央、在第二收纳部放置死者的骨灰,在第一收纳部放置死者的收藏品,在第三收纳部放置死者的象征物,从而可以安慰死者的灵魂。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设置有能够覆盖所述收纳部的覆盖部300,所述覆盖部设置为在覆盖所述收纳部后能覆盖所述本体的外部。
在此,当然根据遗属的意思决定在各个收纳部安置什么物品。
图3示出骨灰盒的外形为圆形的形态,示出在骨灰盒本体内部存在2个收纳部的第一实例骨灰盒的形态,图4示出骨灰盒的外形为圆形的形态,示出在骨灰盒本体内部存在3个收纳部的第二实例骨灰盒的形态。
此外,在图3的b和图4的b中示出能覆盖骨灰的盖子400,在图3的c和图4的c中示出通过盖子覆盖圆形的骨灰盒的形态。
正如上面所说明的,特征在于,骨灰盒的外形可以制作成多种形态,骨灰盒的内部收纳部分为2个以上的多个,从而安置死者的骨灰和死者的收藏品和象征物及多种物品。
进而,虽然各收纳部互相分离,但是在所述划分板的上面规定的位置设置凹面部,从而使各收纳部相互连通,从而赋予了同一空间的意义,从而对于遗属而言优点在于,对缅怀死者灵魂起到非常有用的作用。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这是为了具体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显而易见地,在发明的技术性思想内根据具有该领域通常知识的人可以进行变形或改良
本发明的单纯变形乃至变更都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根据权利要求书得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