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血液灌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5420发布日期:2020-05-26 16:26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去除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血液灌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体放射性核素清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去除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血液灌流设备。



背景技术:

20世纪以后,核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核技术的日臻成熟,核能和核动力的开发迎来了热潮,二战时期,核武器的使用使得全世界都见识到了核技术带来的巨大威力,如何克服由于核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虽然核暴露后早期医学救治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或有待改进的方面。目前可知,血液透析可能是一个去除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有效方法。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以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并将净化了的血液输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抢救药物过量及毒物中毒。但现有的血液灌流器对放射性核素的清除效果有限,而且不能对灌流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容易导致过度灌流或灌流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控制流灌过程的去除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血液灌流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血液灌流设备,所述去除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血液灌流设备包括血泵、入口捕气器、入口探测装置、可吸附放射性核素的灌流器、出口探测装置和出口捕气器,所述血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血泵与入口捕气器之间通过输液管连接,所述入口捕气器与入口探测装置之间通过输液管连接,所述入口探测装置与灌流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出口探测装置与灌流器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出口探测装置与出口捕气器之间通过输液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入口探测装置和出口探测装置均包括连接管和核素探测器,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凹槽,所述核素探测器设在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中空矩形体和两个空心圆柱体,两个空心圆柱体设在中空矩形体的两端,所述凹槽设在中空矩形体的其中一个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体与灌流器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灌流器包括筒体、血嘴和端盖,所述筒体的两端设有血嘴,所述端盖螺设在筒体上并将血嘴固定在筒体上,所述筒体的内壁两端设有滤网,所述筒体内还设有吸附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剂。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入口探测装置和出口探测装置均固定在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柱、固定框和承接架,所述固定框焊接在固定柱的上端,所述承接架设在固定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架包括锁定螺栓、承接板和导向板,所述承接板的一端设有套设在固定柱,所述锁定螺栓螺设在承接板侧壁,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穿设连接管,所述固定柱上设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螺栓与固定柱抵接实现承接板与固定柱的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插设在固定柱上用于支撑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有用于放置插销的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血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连接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肝素管。

本发明去除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血液灌流设备,在灌流器的两端设置入口探测装置和出口探测装置,通过分别监测血液灌流器入口和出口血液中的放射性核素量,动态判断血液中放射性核素残留量以及血液灌流器的清除效果,不仅可以提醒操着人员及时更换失效血液灌流器,而且方便操着人员判断灌流中止时机,从而提高了灌流效率和疗效,有效避免了过度灌流和灌流不足,实现了对灌流过程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去除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血液灌流设备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入口探测装置和出口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安装有固定架的入口探测装置和出口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承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去除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血液灌流设备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血泵1、入口捕气器21、入口探测装置31、可吸附放射性核素的灌流器4、出口探测装置32和出口捕气器22,所述血泵1的输入端连接有输液管5,所述血泵1与入口捕气器21之间通过输液管5连接,所述入口捕气器21与入口探测装置31之间通过输液管5连接,所述入口探测装置31与灌流器4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出口探测装置32与灌流器4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出口探测装置32与出口捕气器22之间通过输液管5连接。所述血泵1的输入端连接有输液管5,所述输液管5连接有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和肝素管53,所述第一支管51用于与人体的动脉连接,所述第二支管52用于添加人体所需的药物,如生理盐水等,所述肝素管53用于给管路添加肝素,确保血液在管路中不会发生凝固,保持整个设备运行通畅。所述出口捕气器22通过输液管5与人体的静脉连接。

所述灌流器4包括筒体41、血嘴42和端盖43,所述筒体41的两端设有血嘴42,所述端盖43螺设在筒体41上并将血嘴42固定在筒体41上,所述筒体41的内壁两端设有滤网44,所述筒体41内还设有吸附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剂45。所述滤网44可过滤吸附剂45,有效将吸附剂45锁定在筒体41内,确保使用安全。血液从下端的血嘴42进入筒体41,通过吸附剂45吸附放射性核素后,从上端的血嘴42排出。

所述入口探测装置31和出口探测装置32均包括连接管61和核素探测器62,所述连接管61上设有凹槽611,所述核素探测器62设在凹槽611内,核素探测器62检测通过连接管61内血液核素量。设置凹槽611,其一可以放置核素探测器62,其二还可以减小连接管61的厚度,以提高核素探测的检测精度。所述连接管61包括中空矩形体和两个空心圆柱体,两个空心圆柱体设在中空矩形体的两端,所述凹槽611设在中空矩形体的其中一个外侧壁上。将连接管61的中部设置为矩形体,便于让检测位置的管壁厚度相同,提高检测精度;将连接管61的两端的设置为圆柱体,便于与输液管5和灌流器4连接。所述圆柱体与灌流器4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和更换灌流器4。

在灌流器4的两端设置入口探测装置31和出口探测装置32,通过分别监测血液灌流器4入口和出口血液中的放射性核素量,动态判断血液中放射性核素残留量以及血液灌流器4的清除效果,不仅可以提醒操着人员及时更换失效血液灌流器4,而且方便操着人员判断灌流中止时机,从而提高了灌流效率和疗效,有效避免了过度灌流和灌流不足,实现了对灌流过程的精准控制。

实施例2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还在于包括固定架7,所述入口探测装置31和出口探测装置32均固定在固定架7上。设置固定架7用以承载入口探测装置31和出口探测装置32,且限定核素探测器62的位置。

所述固定架7包括固定柱71、固定框72和承接架73,所述固定框72焊接在固定柱71的上端,所述承接架73设在固定柱71上,承接架73可根据需求进行上下移动;将固定框72设置为固定形式,承接架73设置为活动形式,便于安装固定。所述固定框72包括框体721和挡板722,挡板722与框体721固定,所述框体721与固定柱71连接,所述挡板722用于限定核素探测器62横向位置,所述框体721用于支撑核素探测器62以及限定垂直方向和横向的位置。所述承接架73包括锁定螺栓731、插销732、承接板733和导向板734,所述承接板733的一端设有套设在固定柱71,所述锁定螺栓731螺设在承接板733侧壁,所述导向板734上设有导向孔7341,所述导向孔7341用于穿设连接管61。承接板733呈l形,即可承载核素探测器62,又可限定核素探测器62的位置。所述锁定螺栓731拧紧与固定柱71抵接,实现承接板733与固定柱71的固定,锁定螺栓731旋松,此时承接板733可在固定柱71上下移动。所述插销732插设在固定柱71上用于支撑承载板,以增加承载板的承载重量。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放置板735,所述放置板735设有放置槽7351,不使用插销732时可将插销732放置到放置槽7351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