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81386发布日期:2020-07-24 16:1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涉及传染性疾病防控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方法。
背景技术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等。而传染病在大中型城市以及城市群为代表的人口密集区域传播速度非常快,导致一旦传染病爆发,很难控制。因此在传染病疫情爆发的初期,如何快速排查潜在感染人群以及对大量潜在感染人群进行有效管控,成为防控工作需要面临的关键挑战。在大量人员流动过程中,人作为传染病病毒携带体,会将传染病病毒导入城市等人口密集型区域,如何将流入人员按照传染病传染风险进行区分,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分离出潜在感染人群后更需要进行隔离和监督。传统的传染病疫情防控是依靠人盯人的方式进行隔离人员的督查和信息采集上报,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例如为了保证居家隔离人员一直待在家里,需要社区或街道等网格员经常上门查看,导致浪费人力、效率低下;由于网格员需要与隔离的潜在感染人群面对面交流督查,一旦网格员防护措施不到位,增加了感染风险。技术实现要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预设若干卡点,在每个卡点设置至少一个卡口,在所述卡口处采集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步骤2:根据采集到的人员信息判断该待通过人员是否符合通过条件,如果是,则生成与所述待通过人员唯一对应的人员健康凭证,发送至所述待通过人员;如果待通过人员不符合通过条件,则将该通过人员定义为潜在风险人员,生成与所述潜在风险人员唯一对应的潜在风险人员凭证;步骤3:对持凭证的待通过人员进行识别,如果待通过人员持人员健康凭证,则读取并记录该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后,使该待通过人员通过卡口;如果待通过人员持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则读取并记录该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后,启动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通过在卡点卡口处采集人员信息,对潜在风险人员进行筛查,区别准入等措施,降低了传染病导入人口密集型地区导致区域内疫情爆发等风险,提高了防控效率,降低了监控人员感染的风险,提升了联防联控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包括:步骤3.1:根据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设定隔离时间和隔离地点,且以所述隔离地点为中心设定隔离区域,并将所述隔离时间、隔离地点、隔离区域增加至所述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中;步骤3.2:使所述持潜在风险人员凭证的潜在风险人员在被隔离条件下通过卡口,在所述隔离地点隔离,并将其通过卡口的时间增加至所述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中;步骤3.3:在隔离时间内判断所述潜在风险人员是否超过所述隔离区域,如果是,则生成告警信息,发送监控平台。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潜在风险人员是否超过所述隔离区域,包括:开启所述潜在风险人员所持移动终端的gps定位,实时采集gps定位信息,如果gps定位信息超过预设的隔离区域,则判断所述潜在风险人员超过所述隔离区域。进一步地,在所述监控平台接收到告警信息后,发送至对应的监管人员。进一步地,所述卡点为可以作为人口流动的限制点的节点。进一步地,在所述待通过人员通过卡口后,将其通过卡口的时间增加至所述人员信息中。进一步地,在生成人员健康凭证或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前,将采集到的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并提示错误信息。进一步地,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旅途信息、健康信息和卡口登记时间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住址信息;旅途信息包括来源地、目的地、交通工具信息、途经地信息、行程时间信息、疫情接触史信息;健康信息包括当前健康状况信息、既往病史信息。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装置。该装置包括:卡口平台模块,用于预设若干卡点,在每个卡点设置至少一个卡口,在所述卡口处采集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凭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人员信息判断该待通过人员是否符合通过条件,如果是,则生成与所述待通过人员唯一对应的人员健康凭证,发送至所述待通过人员;如果待通过人员不符合通过条件,则将该通过人员定义为潜在风险人员,生成与所述潜在风险人员唯一对应的潜在风险人员凭证;过卡判断模块,用于对持凭证的待通过人员进行识别,如果待通过人员持人员健康凭证,则读取并记录该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后,使该待通过人员通过卡口;如果待通过人员持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则读取并记录该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后,启动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应当理解,
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本发明通过在卡点卡口处采集人员信息,对潜在风险人员进行筛查,区别准入等措施,降低了传染病导入人口密集型地区导致区域内疫情爆发等风险,提高了防控效率,降低了监控人员感染的风险,提升了联防联控效率。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施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装置的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发明,通过在卡点卡口处采集人员信息,对潜在风险人员进行筛查,区别准入等措施,降低了传染病导入人口密集型地区导致区域内疫情爆发等风险,提高了防控效率,降低了监控人员感染的风险,提升了联防联控效率。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s110、预设若干卡点,在每个卡点设置至少一个卡口,在所述卡口处采集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所述卡点为可以作为人口流动的限制点的节点。例如将火车站、机场、高速路口等作为卡点。在每个卡点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卡口,可以根据人流量以及检查人员配备情况而定,例如火车站的人流量一般比较大,可以在火车站的出口处设置3-5个卡口,每个卡口分配至少一名检查人员。又例如高速路口的车流量不是很大,则设置一个卡口,由一名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即可。在所述卡口处采集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可以在卡口处设置信息录入二维码,通过扫描该二维码链接到信息录入页面进行人员信息录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信息录入页面,为信息录入提供统一模板,提高信息录入统一性和效率。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旅途信息、健康信息和卡口登记时间信息;其中: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住址信息;例如,所述基本信息表如下:表1所述旅途信息包括来源地、目的地、交通工具信息、途经地信息、行程时间信息、病源接触史信息;以卡点为火车站为例,所述旅途信息表如下:表2如果卡点为机场,则交通工具信息可以为航班信息;如果卡点为高速路口,则交通工具信息可以为车牌号信息。所述健康信息包括当前健康状况信息、既往病史信息;例如,健康信息表如下:序号当前健康状况信息既往病史信息1发烧高血压、高血脂、心肌炎2健康状况良好阑尾炎切除手术3糖尿病乙肝、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表3所述卡口登记时间信息,该信息用于记录该待通过人员扫描信息录入二维码的时间,例如为2020年1月19日10:20。s120、根据采集到的人员信息判断该待通过人员是否符合通过条件,如果是,则生成与所述待通过人员唯一对应的人员健康凭证,发送至所述待通过人员;如果待通过人员不符合通过条件,则将该通过人员定义为潜在风险人员,生成与所述潜在风险人员唯一对应的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在上述s110步骤中,已经完成了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采集,根据采集到的信息,需要首先筛选出潜在风险人员。根据传染性疾病的特征、潜伏期及感染人数较多地区等预设信息构建通过条件,即潜在风险人员筛选条件。例如甲型h1n1流感,特征为发烧,潜伏期一般为1-7天,感染人数较多地区为辽宁省沈阳市,根据上述传染性疾病特征对照采集到的人员信息,判断是否有符合项,如果有符合项就将该待通过人员视为潜在风险人员。通过条件筛查可以将存在潜在风险的人员遴选出来,采取特殊的措施,降低传染病无管控传播的风险。优选的,潜在风险人员凭证与人员健康凭证在外表并不存在区别,不会让待通过人员通过肉眼识别出区别。而通过卡口处检测人员的检测设备可以识别出潜在风险人员凭证中增加的风险提示标签,从而识别出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在上述实施例中,来自沈阳,乘坐k54次列车到北京的李xx,当前正处于发烧状态,且在潜伏期7天内存在病源接触史,即在其所乘坐火车下面中铺有人剧烈咳嗦并带有发烧症状。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将李xx归为潜在风险人员。由系统生成与李xx唯一对应的潜在风险人员凭证,该凭证记录了李xx的人员信息及存在潜在风险的风险项,以及风险提示标签,用于被扫码后提示风险。来自上海,乘坐g2次高铁到北京的王xx,经过人员信息与传染性疾病特征进行比对后,并无符合项,故将王xx视为健康人员,并由系统生成与王xx唯一对应的人员健康凭证,该凭证记录了王xx的人员信息,以及通行提示标签,用于被扫码后提示可以通行。来自济南,乘坐g80次高铁到北京的张xx经过人员信息与传染性疾病特征比对后,虽然无感染特征,但其在潜伏期7天内有沈阳的旅居史,而沈阳市是传染性疾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城市,故需要将其视为存在潜在风险的潜在风险人员,并由系统生成与张xx唯一对应的潜在风险人员凭证,该凭证记录了李xx的人员信息及存在潜在风险的风险项,以及风险提示标签,用于被扫码后提示风险。可选的,在生成人员健康凭证或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前,还可以包括:将采集到的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并提示错误信息。例如,李xx的身份证号与系统数据库中的身份证号不一致,则在李xx输入完身份证号后提示该输入错误。以此进行错误信息检测,防止错误信息对后期追溯造成困难,提高信息录入准确率。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当某一待通过人员录入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比对有错误项时,系统不可以完成提交。以此进行错误信息检测,防止错误信息对后期追溯造成困难,并且避免有人恶意瞒报或提供虚假信息。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在输入某一信息正确后,系统能够自动对应填充该信息对应人员信息中未填的信息。例如在李xx填完k54次列车后,经验证车次无误,如果此时还未填来源地和目的地,则系统会自动对应填充沈阳和北京。由此提高填写效率,以及提高录入信息的准确率,避免错误信息录入对后期追溯造成困难。s130、对持凭证的待通过人员进行识别,如果待通过人员持人员健康凭证,则读取并记录该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后,使该待通过人员通过卡口;如果待通过人员持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则读取并记录该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后,启动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在待通过人员正确的录入人员信息后,根据个人情况会收到人员健康凭证或潜在风险人员凭证,此时可以持手中凭证在卡点的卡口处进行识别,例如可以在卡口处设置二维码扫描人员,有持有凭证的待通过人员需要通过卡口时,扫描其手中的凭证,即可反馈出该待通过人员是否为潜在风险人员,同时读取并记录该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并将扫描时间并入人员信息中一并保存;如果待通过人员为潜在风险人员,则启动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具体的,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包括:s131、根据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设定隔离时间和隔离地点,且以所述隔离地点为中心设定隔离区域,并将所述隔离时间、隔离地点、隔离区域增加至所述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中。隔离时间为传染性疾病的潜伏期,从潜在风险人员通过卡口的时间起算;例如,上述实施例中,传染性疾病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为1-7天,则需要从卡口处的二维码扫描人员扫描潜在风险人员手中的凭证的时间起算7天作为该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时间。隔离地点的设定需要考虑隔离条件,例如优先选择潜在风险人员的住所,如果潜在风险人员在该城市没有经常居所,则将设置此类人群固定隔离地点作为隔离地点。隔离区域需要根据隔离需要以及周围环境情况设置,例如在隔离地点周围方圆50平方米有围栏,则将隔离区域设置为50平方米较为合理。s132、使所述持潜在风险人员凭证的潜在风险人员在被隔离条件下通过卡口,在所述隔离地点隔离,并将其通过卡口的时间增加至所述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中。当待通过人员被标识为潜在风险人员,则其通过需要在被隔离条件下,对其做好防护措施,例如戴口罩、穿隔离服,乘专车通过等。而在通过卡点后需要直接前往隔离地点进入隔离状态。通过上述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可以在潜在风险人员还未进入卡口时采取隔离措施,第一时间进行隔离,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s133、在隔离时间内判断所述潜在风险人员是否超过所述隔离区域,如果是,则生成告警信息,发送监控平台。具体的,判断所述潜在风险人员是否超过所述隔离区域,包括:开启所述潜在风险人员所持移动终端的gps定位,实时采集gps定位信息,如果gps定位信息超过预设的隔离区域,则判断所述潜在风险人员超过所述隔离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手机的gps定位功能,实现在家隔离的潜在风险人员的隔离自动监控,当潜在风险人员离开隔离地点超过隔离区域范围时,系统将自动提示告警,并将告警信息发送到监控平台。具体的,在所述监控平台接收到告警信息后,发送至对应的监管人员。根据潜在风险人员的隔离地点,将其与对应负责隔离地点的监管人员进行绑定,如果所述监控平台接收到告警信息,则会第一时间发送给与其绑定的监管人员,由监管人员采取核实或管控行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传染性疾病为甲型h1n1流感,卡点为火车站,在火车站设置一个卡口,并由一个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北京市人张xx乘坐k54次列车从沈阳回北京。在下火车后经过火车站出口时,需要利用手机扫描卡口处设置的信息采集二维码,通过扫码后在其手机上连接到人员信息填写页面,进行填写个人信息,张xx填写了其姓名张xx,身份证号210xxxxxxxxxxxxxxx,手机号132xxxxxxxx,住址信息北京市西城区xxx街道xxxxx,来源地沈阳,目的地北京,交通工具信息k54次3车12号,形成时间为2018年1月18日12:41-17:01,潜伏期内旅居郑州、石家庄,没有接触疫情感染人员,当前健康状况患有糖尿病,既往病史有乙肝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填好后系统确认没有错误信息,则提交后进行是否是潜在风险人员判定。由于系统内预设了沈阳为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人数较多地区,与张xx填写的来源地一致,故系统将张xx识别为潜在风险人员,并生成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当张xx持潜在风险人员凭证通过出站检票口时,除了出示车票外,同时出示手机app生成的健康二维码;火车站的检测人员通过健康二维码扫码设备或软件进行扫码,生成扫码时间记录在人员信息中,同时识别出张xx为潜在风险人员。此时需要对张xx实施隔离措施,为其配戴口罩。因为张xx在北京有固定居所,故将其家作为隔离地点,隔离时间设置为从扫码时起7天,隔离区域设置为家附近方圆20平方米。根据其家住址,将张xx分配给负责其家住址的网格员吴xx,并由专车将张xx直接送至其家中。通过张xx手机gps定位功能,判断如果张xx在隔离期间超过隔离区域20平方米,则判定张xx已经超过隔离区域,此时生成告警信息发送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将报警信息推送至网格员吴xx,由吴xx采取核实或管控行动。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以上是关于方法实施例的介绍,以下通过装置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带有传染性疾病的卡点排查及管控装置包括:卡口平台模块,用于预设若干卡点,在每个卡点设置至少一个卡口,在所述卡口处采集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凭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人员信息判断该待通过人员是否符合通过条件,如果是,则生成与所述待通过人员唯一对应的人员健康凭证,发送至所述待通过人员;如果待通过人员不符合通过条件,则将该通过人员定义为潜在风险人员,生成与所述潜在风险人员唯一对应的潜在风险人员凭证;过卡判断模块,用于对持凭证的待通过人员进行识别,如果待通过人员持人员健康凭证,则读取并记录该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后,使该待通过人员通过卡口;如果待通过人员持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则读取并记录该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后,通过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启动模块启动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潜在风险人员隔离措施启动模块包括:隔离信息预设模块,根据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设定隔离时间和隔离地点,且以所述隔离地点为中心设定隔离区域,并将所述隔离时间、隔离地点、隔离区域增加至所述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中;使所述持潜在风险人员凭证的潜在风险人员在被隔离条件下通过卡口,在所述隔离地点隔离,并将其通过卡口的时间增加至所述潜在风险人员的人员信息中;隔离监控模块,在隔离时间内判断所述潜在风险人员是否超过所述隔离区域,如果是,则生成告警信息,发送监控平台。所述隔离监控模块,具体包括:开启所述潜在风险人员所持移动终端的gps定位,实时采集gps定位信息,如果gps定位信息超过预设的隔离区域,则判断所述潜在风险人员超过所述隔离区域。在所述监控平台接收到告警信息后,发送至对应的监管人员。所述卡点为可以作为人口流动的限制点的节点。在所述待通过人员通过卡口后,将其通过卡口的时间增加至所述人员信息中。所述卡口平台模块还包括填写检测模块,在生成人员健康凭证或潜在风险人员凭证前,将采集到的待通过人员的人员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并提示错误信息。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旅途信息、健康信息和卡口登记时间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住址信息;旅途信息包括来源地、目的地、交通工具信息、途经地信息、行程时间信息、疫情接触史信息;健康信息包括当前健康状况信息、既往病史信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所述描述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