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及人工血管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38892发布日期:2021-10-08 19:4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人工血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及人工血管。


背景技术:

2.血管发生病变或做搭桥手术时,人工血管是常用的替代或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现有的人工血管多采用纺织的方法制备,如针织,梭织等。材料的选择也包括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氨酯、聚酯、聚四氟乙烯等,还有部分可降解材料。
3.纺织的人工血管因其柔顺性,利于血液的流通,织物的孔隙有力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长入,有利于血管的内皮化。此外,也由于纺织血管的高孔隙率,导致人工血管的渗血较为严重,一般手术之前都需要让人工血管浸染患者的血液,做血液的预凝操作,以阻止渗血。
4.但是常见的人工血管由于织物的柔软性,易导致吸瘪,不易弯曲等特性;同时预凝操作需要在术中耽误许多宝贵的救治时间。
5.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拟开发一种人工血管,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更好的满足市场和临床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该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可以增加人工血管的弯折角度,避免了人工血管在使用时的吸瘪现象,并且省略人工血管使用前的预凝操作,同样达到阻止渗血的目的。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血管,该人工血管具有较高的螺纹密度和较大的弯折角度。
8.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9.a1.将管状织物套在螺纹芯轴上,使所述螺纹芯轴的外螺纹印压于所述管状织物上,通过热定型方式使得所述管状织物定型,将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从所述螺纹芯轴上取下得到所述人工血管。
10.优选地,所述步骤a1中,使所述螺纹芯轴的螺纹印压于所述管状织物上的方式为:将第一纱线沿着所述螺纹芯轴的外螺纹缠绕勒紧所述管状织物。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纱线为聚酯纱线或聚乙烯纱线,规格为500~2000丹尼尔,拉力为1~10kg。
12.优选地,所述步骤a1中:使所述螺纹芯轴的外螺纹印压于所述管状织物上的方式为:将两个压模通过紧锢装置配合紧固于所述管状织物上,所述压模的螺纹波峰与所述螺纹芯轴的波谷相对应,所述压模的螺纹的波谷与所述螺纹芯轴的波峰相对应,所述压模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芯轴相配合的螺纹,所述压模的螺纹高度和螺距与所述螺纹芯轴相同,所述压模的内径大于所述螺纹芯轴的直径。
13.优选地,所述压模的内径比所述螺纹芯轴的直径大0.5~2mm。
14.优选地,所述步骤a1中,所述螺纹芯轴的材质为不锈钢或尼龙,所述螺纹芯轴的直径范围与所述管状织物相同,为5~50mm;所述螺纹芯轴螺纹的螺距为1~5mm,螺纹深度为0.5~2mm。
15.优选地,所述步骤a1中,所述人工血管的伸缩率10%~1000%。
16.优选地,所述管状织物为直管、y型分叉管中的一种或几种,厚度为10~500μm,长度为10~600mm,直径范围5~50mm。
17.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1前还包括步骤a0:将第二纱线纺织后套于第二光滑芯轴上形成所述步骤a1中的所述管状织物。
18.优选地,所述步骤a1后还包括步骤a2:将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从所述螺纹芯轴上取下,将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套在直径小于所述螺纹芯轴的第一光滑芯轴上,挤压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后,再次热定型得到所述人工血管。
19.优选地,所述步骤a2中,挤压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是将所述管状织物挤压到原始长度的0.3~0.7倍。
20.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2之后还包括步骤a3:将生物材料配置的溶液涂覆在所述管状织物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固化后得到所述人工血管。
21.优选地,所述步骤a3中,所述生物材料配置的溶液的浓度为0.1~20%;向所述生物材料配置的溶液中加入抗菌药物、抗凝药物、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生物材料为不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和/或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不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为聚酯类、聚氨酯类、聚乳酸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为胶原、丝素蛋白、明胶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22.优选地,所述步骤a3中,所述涂覆方式包括超声喷涂、浸渍或灌注;所述超声喷涂的次数为1~10次;所述固化方式为热处理、甲醛处理、戊二醛处理、紫外处理中的一种或几种。
23.一种人工血管,其中,所述人工血管上有螺纹。
24.优选地,所述人工血管的管壁上有螺纹,所述螺纹的螺距为1~5mm,螺纹深度为0.6-2mm。
25.优选地,所述人工血管通过缝合方式得到三分支或四分支人工血管。
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地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及人工血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该人工血管具有较高的螺纹密度,大大增加了人工血管的弯折角度,弯折角度最大可达到360
°
也不会折扁,可适应体内复杂的使用环境,大大降低了人工血管在使用时的吸瘪现象。
28.2、该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和涂层的材料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血管使用前的预凝操作,可以解决人工血管渗血较大的缺陷,同样达到了阻止其渗血的目的。
29.3、在涂层中加入各类药物,实现了抗菌、防止血栓产生等更进一步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及人工血管和应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然
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31.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32.a1.将管状织物套在螺纹芯轴上,使所述螺纹芯轴的外螺纹印压于所述管状织物上,通过热定型方式使得所述管状织物定型,将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从所述螺纹芯轴上取下得到所述人工血管。
3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1中,使所述螺纹芯轴的螺纹印压于所述管状织物上的方式为:将第一纱线沿着所述螺纹芯轴的外螺纹缠绕勒紧所述管状织物。
34.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避免人工血管上出现压痕。
3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纱线为聚酯纱线或聚乙烯纱线,规格为500~2000丹尼尔,拉力为1~10kg。
3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1中:使所述螺纹芯轴的外螺纹印压于所述管状织物上的方式为:将两个压模通过紧锢装置配合紧固于所述管状织物上,所述压模的螺纹波峰与所述螺纹芯轴的波谷相对应,所述压模的螺纹的波谷与所述螺纹芯轴的波峰相对应,所述压模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芯轴相配合的螺纹,所述压模的螺纹高度和螺距与所述螺纹芯轴相同,所述压模的内径大于所述螺纹芯轴的直径。
37.通过该实施方式,人工血管上的标记线可以保持直线,不易扭曲。
3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模的内径比所述螺纹芯轴的直径大0.5~2mm。
39.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1中,所述螺纹芯轴的材质为不锈钢或尼龙,所述螺纹芯轴的直径范围与所述管状织物相同,为5~50mm;所述螺纹芯轴螺纹的螺距为1~5mm,螺纹深度为0.5~2mm。
40.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1中,所述人工血管的伸缩率10%~1000%。
4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状织物为直管、y型分叉管中的一种或几种,厚度为10~500μm,长度为10~600mm,直径范围5~50mm。
4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a1前还包括步骤a0:将第二纱线纺织后套于第二光滑芯轴上形成所述步骤a1中的所述管状织物。
4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1后还包括步骤a2:将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从所述螺纹芯轴上取下,将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套在直径小于所述螺纹芯轴的第一光滑芯轴上,挤压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后,再次热定型得到所述人工血管。
44.通过该实施方式获得的人工血管具有较高的螺纹密度,大大增加了人工血管的弯折角度,弯折角度最大可达到360
°
也不会折扁,可适应体内复杂的使用环境,大大降低了人工血管在使用时的吸瘪现象。
4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2中,挤压定型好的所述管状织物是将所述管状织物挤压到原始长度的0.3~0.7倍。
4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a2之后还包括步骤a3:将生物材料配置的溶液涂覆在所述管状织物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固化后得到所述人工血管。
47.通过该实施方式,避免了人工血管使用前的预凝操作,可以解决人工血管渗血较大的缺陷,同样达到了阻止其渗血的目的。
4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3中,所述生物材料配置的溶液的浓度为0.1
~20%;向所述生物材料配置的溶液中加入抗菌药物、抗凝药物、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生物材料为不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和/或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不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为聚酯类、聚氨酯类、聚乳酸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为胶原、丝素蛋白、明胶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49.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加入各类药物,实现了人工血管具有抗菌、防止血栓产生等更进一步的功能。
50.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3中,所述涂覆方式包括超声喷涂、浸渍或灌注;所述超声喷涂的次数为1~10次;所述固化方式为热处理、甲醛处理、戊二醛处理、紫外处理中的一种或几种。
51.一种人工血管,其中,所述人工血管上有螺纹。
5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人工血管的管壁上有螺纹,所述螺纹的螺距为1~5mm,螺纹深度为0.6-2mm。
5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人工血管通过缝合方式得到三分支或四分支人工血管。
54.实施例1
55.1、使用规格为100d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第二纱线,经过梭织后套于第二光滑芯轴上得到一体成型的管状织物,管状织物呈直管,直径为24mm。
56.2、将管状织物套在直径相同的螺纹芯轴上,螺纹芯轴为不锈钢材质,螺纹深度0.5mm,螺距1mm。使用600d的第一纱线缠绕在管状织物上,并将管状织物印压于螺纹芯轴的波谷内,使得管状织物勒紧在螺纹芯轴上,第一纱线张力为5kg。将定型好的管状织物放置在80℃的热水中热定型5min,取下管状织物,将其套在直径为23mm的第一光滑芯轴上,挤压到原始长度的三分之一,并再次放置于80℃的热水中热定型5min。
57.3、配置浓度为1%的胶原水溶液,使用超声喷涂装置喷涂5次定型后的管状织物,固化后得到人工血管。
58.实施例2
59.1、使用规格为40d的聚乳酸作为第二纱线,经过针织后套于第二光滑芯轴上得到一体成型的管状织物,管状织物呈直管,直径为12mm。
60.2、将管状织物套在直径相同的螺纹芯轴上,螺纹芯轴为不锈钢材质,螺纹深度0.5mm,螺距2mm。将内径为12.5mm的螺母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压模,将套好管状织物的螺纹芯轴卡入其中一半螺母,螺纹芯轴的波峰和螺母的波谷对齐、压紧,再将另一半螺母对齐卡入、压紧,直至两半螺母紧密贴合没有缝隙;再在7kg的张力下,将500d的pet纱线缠绕在外部,使其紧锢,将定型好的管状织物放置在90℃的热水中热定型4min,取下管状织物,将其套在直径为11mm的第一光滑芯轴上,挤压到原长的一半,并再次在90℃的热水中热定型4min;
61.3、配置浓度为2%的明胶水溶液,将螺纹化后的管状织物浸没在溶液中半小时,160℃烘干14小时,重复8次,得到人工血管。
62.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本发明所例举的实施例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
尽,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在本发明中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技术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为参考那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