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湿修复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70851发布日期:2020-06-26 22:5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保湿修复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线伤害、遗传、皮肤病、衰老、激素下降、健康状况、刺激性护肤品等都能让皮肤自身的修复物质被降解,修复系统变缓,肌肤屏障功能衰退,皮肤就变差了,肌肤缺水各类问题接踵而来,例如持水力薄弱、肤色不均、易敏感发红、红血丝浮现、干燥浮粉掉皮、肤感粗糙无光泽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皮肤保湿修复的化妆品日益增多,但是,目前用于皮肤保湿修复的化妆品的修复功效的成分大多为化学合成物,功效营养成分不易被吸收,长期使用还会对皮肤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甚至会引发皮肤炎症等不良反应。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湿修复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湿修复精华乳,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酵母菌发酵溶胞产物滤液1~10%、葡萄籽提取物1~10%、龙胆根提取物0.1~2%、植物仿生皮脂剂0.5~5%、聚谷氨酸0.01~5%、乳化剂0.6~8%、鲸蜡醇磷酸酯钾0.1~3%、柔润剂1~10%、聚二甲基硅氧烷0.5~5%、牛油果树果脂油0.5~5%、鲸蜡硬脂醇0.1~3%、生育酚0.1~2%、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0.01~0.5%、螯合剂0.01~0.2%、尿囊素0.1~1%、羟乙基脲1~10%、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1~5%、泛醇0.3~3%、黄原胶0.01~1%、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01~1%、木糖醇1~5%、丁二醇1~10%、氢氧化钾0.01~1%、甜菜碱1~5%、防腐剂0.1~1%、水余量。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鲸蜡硬脂醇聚醚-15、甘油硬脂酸酯、二辛基十二醇硬脂酰谷氨酸酯、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柔润剂选自环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所述植物仿生皮脂剂由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植物甾醇类、甘油硬脂酸酯、生育酚乙酸酯、氢化卵磷脂、红没药醇、甘草根提取物组成。优选的,所述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优选的,所述防腐剂选自羟苯丙酯、羟苯甲酯、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保湿修复精华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乳化剂、鲸蜡醇磷酸酯钾、植物仿生皮脂剂、柔润剂、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油、鲸蜡硬脂醇、生育酚、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加入油锅,搅拌加热至80~90℃完全溶解备用;(2)将水、螯合剂、尿囊素、羟乙基脲、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泛醇、木糖醇加入乳化锅,开启搅拌10~30转/分钟,高速均质1~5分钟至完全溶解;(3)用丁二醇分散黄原胶和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再加入乳化锅均质1~5分钟完全溶解,加热至80~90℃,均质1~5分钟完全溶解;(4)将油锅中的物料抽入乳化锅中,均质5~15分钟,加入氢氧化钾搅拌均匀,真空保温5~15分钟;(5)降温至45℃以下,向乳化锅中加入聚谷氨酸、酵母菌发酵溶胞产物滤液、葡萄籽提取物、龙胆根提取物、甜菜碱、防腐剂,搅拌10~20分钟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供的保湿修复精华乳具有使用功效显著、性能温和、无刺激、无副作用的优势,适合所有人使用,各原料合理复配所得的保湿修复精华乳质地均匀柔和,使面部肌肤柔嫩细腻平滑,光滑通透,其中,酵母菌发酵溶胞产物滤液是一种酵母发酵多肽功能性原料,能修复皮肤屏障,敏感肌修复,补充皮肤防御素,提高皮肤抵抗力,抗雾霾、抗辐射,美容术后修复,促进创面愈合,排除皮肤有害物,皮肤渗透,使更容易吸收;葡萄籽提取物富含天然成分花青素,抗氧化活性最强的植物多酚,具有高效抗炎、抗过敏、修复、美白、止痒、退红、消肿、止渗功效;龙胆根提取物,植物来源,《本草纲目》记载:“龙胆草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具镇痛和镇静作之效;(2)本发明提供的集中修护精华乳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乳化剂由鲸蜡硬脂醇聚醚-15、甘油硬脂酸酯、二辛基十二醇硬脂酰谷氨酸酯、硬脂酸按照2:1: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植物仿生皮脂剂为市售产品,由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植物甾醇类、甘油硬脂酸酯、生育酚乙酸酯、氢化卵磷脂、红没药醇、甘草根提取物组成。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实施例1按照表1所示的配比准备各原料,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湿修复精华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乳化剂、鲸蜡醇磷酸酯钾、植物仿生皮脂剂、柔润剂、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油、鲸蜡硬脂醇、生育酚、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加入油锅,搅拌加热至85℃完全溶解备用;(2)将水、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尿囊素、羟乙基脲、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泛醇、木糖醇加入乳化锅,开启搅拌20转/分钟,高速均质2分钟至完全溶解;(3)用丁二醇分散黄原胶和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再加入乳化锅均质2分钟完全溶解,加热至85℃,均质3分钟完全溶解;(4)将油锅中的物料抽入乳化锅中,均质10分钟,加入氢氧化钾搅拌均匀,真空保温10分钟;(5)降温至45℃以下,向乳化锅中加入聚谷氨酸、酵母菌发酵溶胞产物滤液、葡萄籽提取物、龙胆根提取物、甜菜碱、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搅拌15分钟即可。实施例2按照表1所示的配比准备各原料,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湿修复精华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乳化剂、鲸蜡醇磷酸酯钾、植物仿生皮脂剂、柔润剂、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油、鲸蜡硬脂醇、生育酚、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加入油锅,搅拌加热至80℃完全溶解备用;(2)将水、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尿囊素、羟乙基脲、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泛醇、木糖醇加入乳化锅,开启搅拌10转/分钟,高速均质5分钟至完全溶解;(3)用丁二醇分散黄原胶和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再加入乳化锅均质1分钟完全溶解,加热至80℃,均质5分钟完全溶解;(4)将油锅中的物料抽入乳化锅中,均质5分钟,加入氢氧化钾搅拌均匀,真空保温15分钟;(5)降温至45℃以下,向乳化锅中加入聚谷氨酸、酵母菌发酵溶胞产物滤液、葡萄籽提取物、龙胆根提取物、甜菜碱、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搅拌10分钟即可。实施例3按照表1所示的配比准备各原料,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湿修复精华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乳化剂、鲸蜡醇磷酸酯钾、植物仿生皮脂剂、柔润剂、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油、鲸蜡硬脂醇、生育酚、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加入油锅,搅拌加热至90℃完全溶解备用;(2)将水、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尿囊素、羟乙基脲、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泛醇、木糖醇加入乳化锅,开启搅拌30转/分钟,高速均质1分钟至完全溶解;(3)用丁二醇分散黄原胶和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再加入乳化锅均质5分钟完全溶解,加热至90℃,均质1分钟完全溶解;(4)将油锅中的物料抽入乳化锅中,均质15分钟,加入氢氧化钾搅拌均匀,真空保温5分钟;(5)降温至45℃以下,向乳化锅中加入聚谷氨酸、酵母菌发酵溶胞产物滤液、葡萄籽提取物、龙胆根提取物、甜菜碱、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搅拌20分钟即可。实施例4~6按照表1所示的配比准备各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表1各原料的配比统计对比例1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类似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未采用酵母菌发酵溶胞产物滤液,而是采用等量的葡萄籽提取物代替实施例1中的酵母菌发酵溶胞产物滤液。对比例2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类似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未采用龙胆根提取物,而是采用等量的纯水代替实施例1中的龙胆根提取物。对比例3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类似的制备方法制得成品,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未采用黄原胶和氢氧化钾,而是采用等量的丁二醇代替实施例1中的黄原胶,采用等量的纯水代替实施例1中的氢氧化钾。稳定性测试将密封包装的实施例1~6及对比例1~3的产品置于40℃存放24h,于室温存放24h,再于-5℃存放24h,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观察是否有分层、浮油、色泽是否变化。测试结果显示,实施例1~6及对比例1~2的产品均未出现浮油和分层现象,而且色泽无变化,产品质量稳定,而对比例3的产品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而且色泽也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合格。过敏性测试选取健康的小白鼠,体重为220~25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九组,分别为试验组1~8及空白对照组,试验前剔除背部毛发,面积为3cm×3cm,试验组1~8分别使用实施例1~6及对比例1~2的产品涂于小鼠背部的去毛区域,空白对照组不适用任何药品,每日一次,连续试验15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小鼠皮肤均未出现任何过敏症状,致敏率为0%,本发明提供的精华乳的配方温和、无刺激。晒后修复效果试验随机选择200名志愿者,年龄为22~35岁,面部皮肤均有被晒伤的症状,例如皮肤疼痛、脱皮、瘙痒等,随机分为八组,每组25人,志愿者每天早晚清洁面部后将对应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产品涂抹于面部,连续使用5天后,统计祛皱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人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统计标准如下:①显效:皮肤疼痛、瘙痒症状消失,皮肤干燥程度有明显改善;②有效:皮肤疼痛、瘙痒、皮肤干燥等症状有所缓解;③无效:被晒伤的症状无明显变化。表2晒后修复效果试验结果组别产品来源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无效人数有效率(%)显效率(%)1实施例115100100602实施例2814388323实施例3912484364实施例41212196485实施例51410196566实施例61211292487对比例1314868128对比例241477216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