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3505发布日期:2020-08-14 16:4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的提高。目前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就是将骨水泥通过管道注入骨折的椎体,在注入水泥之前,需要先用一个球囊将骨折的椎体撑开。该方法在临床上已经成熟应用。但是,该方法有一个重要的并发症就是骨水泥渗漏,特别是骨水泥向后渗入椎管,会造成神经受损、截瘫等严重后果。研究表明,骨水泥向后的渗漏多是通过椎体固有的椎基静脉孔这一天然的孔道进入椎管的。因此,避免骨水泥从椎基静脉孔渗漏可以大大提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主要是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本发明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包括主球囊、副球囊、显影标志、两根内导管、外导管、手柄、两根手柄侧管、支撑丝、支撑丝柄;副球囊位于主球囊近侧,远侧囊壁与主球囊线状粘连,两个球囊内和副球囊近侧囊壁上均设有显影标志;主球囊与副球囊位于外导管远端,通过两个孔道分别与两根内导管的远端连通,两根内导管位于外导管内,外导管近端与手柄远端相连,手柄近端开放设置;两根内导管的近端分别与手柄上的两根手柄侧管的底部相连,与副球囊连通的手柄侧管上设有标记以示区别,手柄侧管的顶部开放设置且向外突出;支撑丝穿过手柄近端后置于主球囊及与其相连的内导管内以支撑两个结构,露出的一端设有支撑丝柄。

作为优选,所述的副球囊位于主球囊近侧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副球囊位于主球囊近侧,且为环形。

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器械,可以使椎基静脉孔周围骨质夯实或孔道塌陷,再经管道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时,骨水泥不易从椎基静脉孔中渗漏,大大提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副球囊注入造影剂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包括主球囊1、副球囊2、显影标志3、第一内导管4、第二内导管5、外导管6、手柄7、第一手柄侧管8、第二手柄侧管9、支撑丝10、支撑丝柄11。副球囊2位于主球囊1近侧,副球囊2的远侧囊壁与主球囊线1状粘连,两个球囊内和副球囊近侧囊壁上均设有显影标志3。主球囊1与副球囊3位于外导管6远端,通过两个孔道分别与第一内导管4、第二内导管5远端连通,两根内导管位于外导管6内,外导管近端与手柄7远端相连,手柄近端开放设置。第一内导管4、第二内导管5的近端分别与手柄上的第一手柄侧管8、第二手柄侧管9的底部相连,第二手柄侧管9上设有标记12以示区别,两根手柄侧管的顶部开放设置,且向外突出。支撑丝10穿过手柄近端后置于主球囊及第一内导管4内以支撑两个结构,露出的一端设有支撑丝柄11。

在x光机显影引导下经皮向骨折椎体内建立工作通道,置入球囊导管,注意副球囊应位于椎基静脉孔方向。从手柄侧管1经内导管1向主球囊注入造影剂逐渐扩张主球囊至满意大小,再从手柄侧管2经内导管2向副球囊注入造影剂逐渐扩张副球囊至可将临近骨质推向椎基静脉孔,以挤压夯实孔道周围骨质甚至使孔道塌陷,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手柄侧管抽出两个球囊内的造影剂使球囊回缩并拔出球囊及导管。接下来即可经通道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由于椎基静脉孔周围骨质已夯实或者孔道已塌陷,骨水泥不易从椎基静脉孔中渗漏。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球囊、副球囊、显影标志、两根内导管、外导管、手柄、两根手柄侧管、支撑丝、支撑丝柄;

副球囊位于主球囊近侧,副球囊的远侧囊壁与主球囊线状粘连,两个球囊内和副球囊近侧囊壁上均设有显影标志;主球囊与副球囊位于外导管远端,通过两个孔道分别与两根内导管的远端连通,两根内导管位于外导管内,外导管近端与手柄远端相连,手柄近端开放设置;两根内导管的近端分别与手柄上的两根手柄侧管的底部相连,手柄侧管的顶部开放设置且向外突出;支撑丝穿过手柄近端后置于主球囊及与其相连的内导管内以支撑两个结构,露出的一端设有支撑丝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其特征在于:与副球囊连通的手柄侧管上设有标记以示区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球囊位于主球囊近侧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球囊位于主球囊近侧,且为环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球囊型椎体扩张球囊及导管。目前用于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有一个并发症是骨水泥向后渗入椎管,造成神经受损、截瘫等后果。本发明包括主球囊、位于主球囊近侧,与主球囊线状粘连的副球囊、设在两个球囊内壁和副球囊近侧囊壁上的显影标志、远端与两个球囊连接的外导管、远端通过两个孔道与两个球囊相连并位于外导管内的两根内导管、与外导管近端相连的手柄、与内导管近端相连并设有标记的两根手柄侧管、位于主球囊及与其相连的内导管内的支撑丝、设在支撑丝上的支撑丝柄。使用本发明,可使椎基静脉孔周围骨质夯实或孔道塌陷,再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时,不易发生经椎基静脉孔的渗漏,提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23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