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组合物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8769发布日期:2020-07-31 22:0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饮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热组合物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不再是古人所倡导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时,社会竞争也不断加剧,很多人因为工作、学习的压力大,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容易疲劳、上火、免疫力下降以及体力不支,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人们的身体因为前述情况或多或少出现一点状况时,就需要一些药品调节身体。

清热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前述情况引起身体不适时人们经常采用的治疗或调养方法。由于大多数人生活节奏较快,如果人们身体不适,一般不会选择去医院,而是继续工作或学习,久而久之,则会慢慢变成严重的疾病,增加负担。如果身体不适时立马选择去医院,则会影响工作或学习。因此,大多数人解决这种问题,一般是食用清热饮料或者采用市面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然而,如果经常食用清热解毒的药,会提升身体的抗药性,如果食用清热饮料,则清热效果不佳,达不到治疗、调养或预防的效果。并且,如果没有及时清除身体内的热毒,则会产生更多的病症,并慢慢拖延成重症。如果能研发一种茶饮,解决前述问题,使人们方便使用,又能预防或防治多种疾病,则会为广大群众提供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此清热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和退热止咳的功效,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皮肤生疮瘙痒类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口感较好,副作用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的制作工艺,该工艺制作步骤简单,简单易上手,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党参22~28份、黄芪12~18份、干地黄18~22份、升麻6~10份、肉桂2~8份、白芷6~10份、百合12~18份、生甘草6~9份、红豆22~28份、鱼腥草12~18份、黄芩6~10份、白萝卜汁40~60份、小生姜12~18份和红糖25~50份。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浸泡15-20min,得到浸泡后药材;再向前述浸泡后药材中加入水,并加入生石膏末,加热至沸腾后再熬煮20~40min,再加入红糖、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焖1~3min,得到熬制好的中药;最后将前述熬制好的中药过滤,取滤液,即得到前述清热组合物。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取新鲜的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洗净后切成片,得到破碎后的中药;将破碎后的中药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为,在-40~-35℃条件下预冻1~1.5h;在-35~-30℃条件下升华干燥2~4h;再在30~35℃,40~50pa条件下,解析干燥4~6h,得到干燥中药材;将前述干燥中药材加热至沸腾后再熬煮20~40min,再加入红糖、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焖1~3min,得到熬制好的中药;将前述熬制好的中药过滤,取滤液,即得到前述清热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清热组合物采用多种地道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各组分以合理的君臣佐使关系配伍,其中君药为党参,补中益气,和胃生津,提高免疫力,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臣药包括黄芪、白芷、红豆、白萝卜汁和干地黄,利水消肿,抗菌消炎,调节身体微循环并改善胃肠功能;前述君臣药佐以升麻、百合、鱼腥草和小生姜,起到润肺和退热止咳的作用,并以肉桂、生甘草、黄芩和红糖为使,补元阳、暖脾胃,引导诸药直达病灶,并调和诸药药性,再辅以薄荷、生石膏末、金银花和冬瓜汁,消火解暑,疏风散热,最终得到的清热组合物能清热解毒,退热止咳,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口感较好,副作用低。

其中,君药党参又名防风党参、黄参和防党参等,其性甘,味平。在中医理论中,党参可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健脾益肺,内热消渴,是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同时,现在医学也证明,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

臣药中使用了黄芪,黄芪性微温,味甘,可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中医上一般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和气虚水肿等。现代医学表明其对子宫脱垂、肾炎浮肿、蛋白尿、糖尿病以及慢性溃疡等症也有一定效果。除了黄芪,臣药中还加入了白芷和红豆。白芷,别名川白芷和芳香。白芷性温,味辛,具有解热、镇痛与抗炎作用,同时对大肠杆菌、宋氏和弗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臣药中的红豆,别名赤豆和红饭豆等,有行血补血、健脾去湿和利水消肿之效,红豆中含有大量植物蛋白质、糖类和粗纤维,对改善身体气血和脾胃失调具有较好的效果。除了黄芪、白芷和红豆,臣药中也加入了白萝卜汁,即用白萝卜块直接榨出的汁液。白萝卜又被称为平民人参。白萝卜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用及医疗价值,不仅对食积腹胀、消化不良和胃纳欠佳有较好效果,调节胃肠功能,还对咽喉炎、扁桃体炎、声音嘶哑和失音有较好效果,此外,还能利尿消浮肿,提高人体免疫力。臣药中还使用了干地黄,干地黄别名地髓,含多种甙类,可调节血糖、循环系统同时还能保护肝脏,其中大量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抗菌消炎。

佐药中使用了升麻、百合、鱼腥草和小生姜。升麻又称龙眼根,不仅对心血管有调节作用,还能抗菌消炎、解暑降温。百合又名山丹,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成分分析表明,百合不仅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淀粉,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鱼腥草和小生姜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也是很好的药材。鱼腥草含有鱼腥草素,即癸酰乙醛,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的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同时,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以及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此外,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和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生姜本身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药毒,而本发明所用小生姜,不同于常规的大生姜,是生姜的另一品种,比大生姜的姜味更浓。

本发明中的使药采用了肉桂、生甘草、黄芩和红糖。肉桂,又名玉桂和牡桂等,可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和通血脉。生甘草,又称美草和密甘等,性平,味甘。中医认为生甘草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以及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和烈性,多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和咳嗽痰多。黄岑,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和黄疸等症,因此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红糖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其机理在于,红糖之中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能量物质,可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其中还含有叶酸、微量物质等,可加速血液循环和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扩充血容量,提高局部皮肤的营养、氧气以及水分的供应。此外,红糖中含有的部分维他命和电解质成分,可通过调节组织间某些物质浓度的高低,平衡细胞内环境,排除细胞代谢产物。

除了上述君臣佐使药外,本发明中还包括薄荷、生石膏末、金银花和冬瓜汁。薄荷和金银花可消火解暑、疏风散热及清咽利喉。生石膏末也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和收敛生肌。冬瓜汁同白萝卜汁,即用冬瓜切块后,直接榨汁。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及消肿的功效。冬瓜含钠量较低,对动脉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压、肾炎和水肿膨胀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清热组合物以中药为主,菜为辅,各组分以合理的君臣佐使关系配伍并具有特定的配比,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清热组合物不仅口感较好,且副作用低。该清热组合物既可以清热解毒、退热止咳、内提清气、外达肌肤、回阳通脉、引火归元及收减内火,又能缓解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不适,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咽喉肿痛,退热止咳。对有些皮肤生疮瘙痒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流行性感冒有较好效果,如赛卡病毒引起的皮肤热痒、登革热、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黄热病、部分鼠疫症状者(因患黑死病中的腺型鼠疫导致肢腋肿痛溃烂而死的患者)、水土不服、腹泻、霍乱、军团病、埃博拉出血热、麻疹、天花等上十个传染病以及其他瘟疫。由于排便不畅多存在内火重、虚火多和血压高,本发明提供的清热组合物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排便不畅以及痔疮。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清热组合物的制作工艺制作步骤简单,简单易上手,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党参22~28份、黄芪12~18份、干地黄18~22份、升麻6~10份、肉桂2~8份、白芷6~10份、百合12~18份、生甘草6~9份、红豆22~28份、鱼腥草12~18份、黄芩6~10份、白萝卜汁40~60份、小生姜12~18份和红糖25~50份。其中,党参用于补中益气、和胃生津及祛痰止咳,同时改善微循环并提高免疫力,黄芪用于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和生津养血,白芷对症解热、镇痛与抗炎,红豆改善身体气血和脾胃失调,白萝卜汁调节消化不良、胃纳欠佳以及血糖和循环系统,升麻用于抗菌消炎和解暑降温。同时,用百合养阴润肺和清心安神,鱼腥草抗炎止咳,小生姜温肺止咳并解药毒,以肉桂补元阳和暖脾胃,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并祛痰止咳,黄岑进一步清热燥湿,红糖对症肺热咳嗽,为机体细胞提供能量,平衡细胞内环境,加速细胞内新陈代谢,同时,也用于提升该清热组合物的口感。该清热组合物以合理的君臣佐使关系配伍并具有特定的配比,不仅口感较好,且副作用低。不仅能清热解毒、退热止咳、收减内火,还能缓解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不适,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咽喉肿痛,退热止咳。对有些皮肤生疮瘙痒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流行性感冒有较好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清热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4~8份、生石膏末40~60份、金银花12~18份和冬瓜汁40~60份。除前述君臣佐使药外,还添加了薄荷、生石膏末、金银花和冬瓜汁。利用薄荷和金银花消火解暑、疏风散热及清咽利喉,生石膏末清热泻火,冬瓜汁消热、利水及消肿。由此可见,该清热组合物以中药为主,菜为辅,菜即配方中的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整个配方中的中药也多为药食同源的原料,并具有合理的君臣佐使关系和配比,大大降低了配方中药物原有的毒性,即使长期饮用该清热组合物,也不会产生抗药性,又能缓解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不适,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咽喉肿痛,退热止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清热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党参25份、黄芪15份、干地黄20份、升麻8份、肉桂5份、白芷6份、百合15份、生甘草8份、红豆25份、鱼腥草15份、黄芩8份、白萝卜汁50份、小生姜15份、红糖25份、薄荷6份、生石膏末50份、金银花15份和冬瓜汁50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清热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党参25份、黄芪15份、干地黄20份、升麻8份、肉桂5份、白芷6份、百合15份、生甘草8份、红豆25份、鱼腥草15份、黄芩8份、白萝卜汁50份、小生姜15份、红糖50份、薄荷6份、生石膏末50份、金银花15份和冬瓜汁50份。

前述两个实施例,是该清热组合物中最优的配方,清热效果最佳,对皮肤生疮瘙痒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流行性感冒效果最佳,且副作用最低。只是,广大群众口味不同,如果喜欢低糖口感,则选择第一个配方所制得的清热组合物,如果喜欢甜一点的,则选择第二个配方所制得的清热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清热组合物还包括水2000~2500重量份。经过不断的试验,加入2000~2500重量份的水,既能熬制出各原料的有效成分,又不会使最终得到的饮茶太淡或太浓,影响清热效果。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浸泡15-20min,得到浸泡后药材;向前述浸泡后药材中加入水,并加入生石膏末,加热至沸腾后再熬煮20~40min,再加入红糖、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焖1~3min,得到熬制好的中药;将前述熬制好的中药过滤,取滤液,即得到该清热组合物。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预先浸泡,不仅能去除原料中的一些杂质,还能使各原料在后续熬煮过程中快速释放其中的有效成分;加热至沸腾后再熬煮20~40min,即传统的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操作简便,适用于普通人群制备。最后,再焖1~3min,让后加入的红糖、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中的成分能充分进入药液中,使熬制的药液不仅具有合适的甜味,也具有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中的有益成分。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清热组合物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取新鲜的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洗净后切成片,得到破碎后的中药;将破碎后的中药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为,在-40~-35℃条件下预冻1~1.5h;在-35~-30℃条件下升华干燥2~4h;再在30~35℃,40~50pa条件下,解析干燥4~6h,得到干燥中药材;将前述干燥中药材加热至沸腾后再熬煮20~40min,再加入红糖、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焖1~3min,得到熬制好的中药;将前述熬制好的中药过滤,取滤液,即得到前述清热组合物。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中药材中的有益成分尽可能的保留下来,使最终得到的清热组合物清热效果最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制作工艺中,破碎后的中药的厚度为0.2cm~0.6cm,这个厚度利于后续的真空冷冻干燥,即可快速去除中药材中的水分,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其中的有益成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制作工艺中,真空冷冻干燥最优条件为:在-35℃预冻1h,在-30℃升华干燥3h;再在35℃,50pa条件下,解析干燥5h,该条件干燥时间短,有益成分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制作工艺中,将前述干燥中药材研磨为粉状,过80目~140目筛,得到粉状中药材,再将粉状中药材进行加热。过筛后可方便后续熬煮,或者直接用于冲泡。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包括:党参25g、黄芪15g、干地黄20g、升麻8g、肉桂5g、白芷6g、百合15g、生甘草8g、红豆25g、鱼腥草15g、黄芩8g、白萝卜汁50g、小生姜15g、红糖25g、薄荷6g、生石膏末50g、金银花15g和冬瓜汁50g。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热组合物,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制备:

(1)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金银花和小生姜打磨成粉,再与生石膏末和红糖混匀,直接冲水喝,冲水时再加入相应含量的白萝卜汁和冬瓜汁,方便快捷。

(2)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浸泡15-20min,得到浸泡后药材,再向浸泡后药材中加入2kg~2.5kg水,加热至沸腾后熬煮半小时,即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再加入红糖、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焖1min,得到熬制好的中药,最后将熬制好的中药过滤,取滤液,即得到前述清热组合物。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考虑到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既可以按第一种方式生产,也可直接按第二种方式制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包括:党参25g、黄芪15g、干地黄20g、升麻8g、肉桂5g、白芷6g、百合15g、生甘草8g、红豆25g、鱼腥草15g、黄芩8g、白萝卜汁50g、小生姜15g、红糖50g、薄荷6g、生石膏末50g、金银花15g和冬瓜汁50g。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热组合物,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制备:

(1)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金银花和小生姜打磨成粉,再与生石膏末和红糖混匀,直接冲水喝,冲水时再加入相应含量的白萝卜汁和冬瓜汁,方便快捷。

(2)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浸泡15-20min,得到浸泡后药材,再向浸泡后药材中加入2kg~2.5kg水,加热至沸腾后熬煮半小时,即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再加入红糖、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焖1min,得到熬制好的中药,最后将熬制好的中药过滤,取滤液,即得到该清热组合物。

喜欢甜味低一点的使用者,选用实施例1所示配方制得的清热组合物,喜欢甜味稍微浓一点的,则选择实施例2所示配方制得的清热组合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包括:党参22g、黄芪18g、干地黄22g、升麻6g、肉桂8g、白芷6g、百合12g、生甘草9g、红豆28g、鱼腥草12g、黄芩10g、白萝卜汁60g、小生姜12g、红糖25g、薄荷8g、生石膏末60g、金银花18g和冬瓜汁40g。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热组合物,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制备:

(1)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金银花和小生姜打磨成粉,再与生石膏末和红糖混匀,直接冲水喝,冲水时再加入相应含量的白萝卜汁和冬瓜汁,方便快捷。

(2)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浸泡15-20min,得到浸泡后药材,再向浸泡后药材中加入2kg~2.5kg水,加热至沸腾后熬煮半小时,即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再加入红糖、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焖1min,得到熬制好的中药,最后将熬制好的中药过滤,取滤液,即得到前述清热组合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组合物,包括:党参28g、黄芪12g、干地黄18g、升麻10g、肉桂2g、白芷10g、百合18g、生甘草6g、红豆22g、鱼腥草18g、黄芩6g、白萝卜汁40g、小生姜18g、红糖50g、薄荷4g、生石膏末40g、金银花12g和冬瓜汁60g。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热组合物,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制备:

(1)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金银花和小生姜打磨成粉,再与生石膏末和红糖混匀,直接冲水喝,冲水时再加入相应含量的白萝卜汁和冬瓜汁,方便快捷。

(2)将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浸泡15-20min,得到浸泡后药材,再向浸泡后药材中加入2kg~2.5kg水,加热至沸腾后熬煮半小时,即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再加入红糖、白萝卜汁、冬瓜汁和小生姜,焖3min,得到熬制好的中药,最后将熬制好的中药过滤,取滤液,即得到前述清热组合物。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除提到的制备方法外,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制备方法:

取新鲜的党参、黄芪、干地黄、升麻、肉桂、白芷、百合、生甘草、红豆、鱼腥草、黄芩、薄荷和金银花洗净后切成片,厚度在0.2cm~0.6cm,对于不能切片的中药材,如薄荷和金银花等,直接切段即可,每段大约在1cm左右,方便后续处理,如此处理后得到破碎后的中药;将破碎后的中药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为,在-40~-35℃条件下预冻1~1.5h;在-35~-30℃条件下升华干燥2~4h;再在30~35℃,40~50pa条件下,解析干燥4~6h,得到干燥中药材。

真空条件优选为:-35℃预冻1h,在-30℃升华干燥3h;再在35℃,50pa条件下,解析干燥5h,该条件为真空冷冻干燥的最有条件,干燥时间短,有益成分多。

将前述干燥中药材研磨为粉状,过80目~140目筛,得到粉状中药材,再将粉状中药材进行加热。过筛后可方便后续熬煮,熬煮方法与实施例1~4相同,或者直接用于冲泡。

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中药材中的有益成分尽可能的保留下来,可快速去除中药材中的水分干燥中药材,不会像传统方式处理有益成分损失达或者又二氧化硫残留,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其中的有益成分,使最终得到的清热组合物清热效果最佳。

试验例1

经过征集筛选,共选择76名志愿者,其中患流行性感冒40人,上火者26人,腹泻7人,痔疮3人,按如下方式进行分组:

试用清热组合物分组:

试用实施例1中第二种方法制备的清热组合物:患流行性感冒14人,上火者9人,腹泻3人,痔疮1人;

试用实施例3中第二种方法制备的清热组合物:患流行性感冒13人,上火者9人,腹泻2人,痔疮1人;

试用实施例4中第二种方法制备的清热组合物:患流行性感冒13人,上火者8人,腹泻2人,痔疮1人。

由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提供的清热组合物的区别仅在于甜味,因此,未选择实施例2所提供的清热组合物,同时,由于第二种方式提供的清热组合物经过熬煮,效果优于第一种直接打粉的方式制备的清热组合物,因此,各实施例均选用第二种方式提供的清热组合物。各实施例中第二种方法提供的清热组合物试用结果如下:

表1试用结果

通过上表可以观察到,实施例1制得的清热组合物对患流行性感冒患者效果最好,绝大部分人使用效果显著,优于施例3和4制得的清热组合物;实施例1制得的清热组合物和实施例3制得的清热组合物对于上火者效果相当,但都优于实施例4制得的清热组合物;对于腹泻患者,实施例3制得的清热组合物效果优于实施例1和4制得的清热组合物,对于痔疮患者,实施例1和4制得的清热组合物效果优于实施例3制得的清热组合物。实施例1制得的清热组合物整体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清热组合物以中药为主,菜糖(即萝卜汁、冬瓜汁、小生姜和红糖)为辅,各组分以合理的君臣佐使关系配伍并具有特定的配比,且各原料基本均为药食两用,本身无药物毒性或药物毒性极低。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清热组合物不仅口感较好,且副作用低。既可以清热解毒、退热止咳、内提清气、外达肌肤、回阳通脉、引火归元及收减内火,又能缓解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不适,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咽喉肿痛,退热止咳。对有些皮肤生疮瘙痒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流行性感冒有较好效果,如赛卡病毒引起的皮肤热痒、登革热、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黄热病、部分鼠疫症状者(因患黑死病中的腺型鼠疫导致肢腋肿痛溃烂而死的患者)、水土不服、腹泻、霍乱、军团病、埃博拉出血热、麻疹、天花等上十个传染病以及其他瘟疫。由于排便不畅多存在内火重、虚火多和血压高,本发明提供的清热组合物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排便不畅以及痔疮。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清热组合物的制作工艺制作步骤简单,简单易上手,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