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0977发布日期:2020-08-25 19:0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

心内科手术需要将胸骨劈开,因此在手术后需要仰卧,且不能侧卧,这是由于侧卧容易导致胸骨角度偏移,从而导致血管和皮肤扭曲,进一步导致患者刀口开裂、造成胸骨凹陷和凸出愈合,且影响美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具备防止刀口开裂、胸骨凹陷、凸出愈合和刀口处留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心内科护理夹板刀口处易开裂、胸骨易凹陷、易凸出愈合和影响美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止刀口开裂、胸骨凹陷、凸出愈合和刀口处留疤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包括左滑板、右滑板和检测装置,所述左滑板的上部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右滑板的右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内部且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均螺纹连接有u型夹,u型夹的下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前部均开设有对应的导轨,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前部且在导轨内均滑动连接有推压装置,推压装置包括:第一磁块、第一线圈、第一弹簧、推杆、固定板和软垫,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内部且在导轨内滑动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调节螺杆的上部外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调节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挤压块,挤压块的左右两端与调节螺杆之间均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包括:第二线圈、第二磁块、滑杆和第二弹簧,检测装置包括:气槽、滑块、金属球、可变电阻和固定带,检测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与气槽对应的气囊;

优选的,所述左滑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右滑板对应的滑槽,从而保证左滑板与右滑板之间可以相互伸缩;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内部开设有与调节螺杆对应的滑槽,从而保证调节螺杆可以在左滑板和右滑板之间移动,进一步保证左滑板和右滑板可以调节到左滑板和右滑板两端部之间的中侧;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上部设置有转动防滑纹,且螺纹杆的上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环形槽,从而保证左滑板和右滑板在螺纹杆上转动;

优选的,所述u型夹的上下侧均开设有与螺纹杆对应的螺纹孔,从而保证螺纹杆可以贯穿u型夹向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推压装置在导轨上设置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相对面的第一磁块的磁极相同,从而保证第一线圈产生的磁场推动第一磁块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相对面的第二磁块的磁极相同,从而保证第二线圈产生的磁场推动第二磁块移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通过转动螺纹杆的上部调节螺纹杆和u型夹之间的高度,从而根据患者的胸背厚度进行适度的调节;通过调节左滑板和右滑板间的距离与患者的肩部宽度相对应,从而保证患者整体在病床上的固定。

2、该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通过旋转把手移动到左滑板和右滑板左右两端之间的中部,上下调节旋转把手,旋转把手通过调节螺杆带动挤压块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挤压,然后通过紧固螺栓将其固定。

3、该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通过调节推压装置在导轨内的位置,使得推压装置与患者左右两侧的肩部对齐,将检测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背部,当患者侧卧时,与患者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且在检测装置的内部气囊从被挤压的转态变为膨胀此时,滑块在气压的作用下在气槽内滑动,滑块上的金属球与可变电阻接触此时,对应一侧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电,第一线圈产生的磁场推动第一磁块,第一磁块通过推杆推动固定板和软垫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反向推动,从而保证患者复位,同时,通过伸缩装置调节挤压块的角度,从而避免如图所示挤压患者的伤口。这一结构解决了现有心内科护理夹板刀口处易开裂、胸骨易凹陷、易凸出愈合和影响美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正面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推压装置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检测装置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人体翻动时挤压块按压结构状态图。

图中:1左滑板、101第一通孔、2右滑板、201第二通孔、3螺纹杆、4u型夹、5固定螺栓、6导轨、7推压装置、701第一磁块、702第一线圈、703第一弹簧、704推杆、705固定板、706软垫、8调节螺杆、801旋转把手、802紧固螺栓、9挤压块、10伸缩装置、1001第二线圈、1002第二磁块、1003滑杆、1004第二弹簧、11检测装置、1101气槽、1102滑块、11021金属球、1103可变电阻、1104固定带、12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一种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包括左滑板1、右滑板2和检测装置11,左滑板1的上部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01,右滑板2的右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01,左滑板1和右滑板2的内部且在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201内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上部设置有转动防滑纹,且螺纹杆3的上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相对应的环形槽,从而保证左滑板1和右滑板2在螺纹杆3上转动。螺纹杆3的下端均螺纹连接有u型夹4,u型夹4的上下侧均开设有与螺纹杆3对应的螺纹孔,从而保证螺纹杆3可以贯穿u型夹4向下移动。u型夹4的下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5,左滑板1和右滑板2的前部均开设有对应的导轨6,左滑板1和右滑板2的前部且在导轨6内均滑动连接有推压装置7,推压装置7在导轨6上设置有螺栓。推压装置7包括:第一磁块701、第一线圈702、第一弹簧703、推杆704、固定板705和软垫706,第一线圈702产生的磁场与相对面的第一磁块701的磁极相同,从而保证第一线圈702产生的磁场推动第一磁块701移动;

左滑板1和右滑板2的内部且在导轨6内滑动连接有调节螺杆8,调节螺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801,左滑板1的内部开设有与右滑板2对应的滑槽,从而保证左滑板1与右滑板2之间可以相互伸缩;左滑板1和右滑板2的内部开设有与调节螺杆8对应的滑槽,从而保证调节螺杆8可以在左滑板1和右滑板2之间移动,进一步保证左滑板1和右滑板2可以调节到左滑板1和右滑板2两端部之间的中侧。调节螺杆8的上部外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802,调节螺杆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挤压块9,挤压块9的左右两端与调节螺杆8之间均设置有伸缩装置10,伸缩装置10包括:第二线圈1001、第二磁块1002、滑杆1003和第二弹簧1004,第二线圈1001产生的磁场与相对面的第二磁块1002的磁极相同,从而保证第二线圈1001产生的磁场推动第二磁块1002移动。检测装置11包括:气槽1101、滑块1102、金属球11021、可变电阻1103和固定带1104,检测装置11的内部设置有与气槽1101对应的气囊1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该防止患者侧卧的心内科护理夹板,在使用时,首先用手部固定u型夹4,通过转动螺纹杆3的上部调节螺纹杆3和u型夹4之间的高度,从而根据患者的胸背厚度进行适度的调节;通过调节左滑板1和右滑板2间的距离与患者的肩部宽度相对应,从而保证患者整体在病床上的固定。

通过旋转把手801移动到左滑板1和右滑板2左右两端之间的中部,上下调节旋转把手801,旋转把手801通过调节螺杆8带动挤压块9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挤压,然后通过紧固螺栓802将其固定。

通过调节推压装置7在导轨6内的位置,使得推压装置7与患者左右两侧的肩部对齐,将检测装置11固定在患者的背部,当患者侧卧时,与患者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且在检测装置11的内部气囊12从被挤压的转态变为膨胀,此时,滑块1102在气压的作用下在气槽1101内滑动,滑块1102上的金属球11021与可变电阻1103接触,此时,对应一侧的第一线圈702和第二线圈1001通电,第一线圈702产生的磁场推动第一磁块701,第一磁块701通过推杆704推动固定板705和软垫706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反向推动,从而保证患者复位,同时,通过伸缩装置10调节挤压块9的角度,从而避免如图7所示挤压患者的伤口。这一结构解决了现有心内科护理夹板刀口处易开裂、胸骨易凹陷、易凸出愈合和影响美观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