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9415发布日期:2020-09-01 19:1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普外科临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综合性医院外科除普外科外还有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有的医院甚至将普外科更细的分为颈乳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等,还有肛肠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营养科等都与普外科有关系。

患者术后躺在病床上存在运动不足不利于恢复,有些患者会乱动造成伤口撕裂,不能够自主翻身的患者背部容易产生褥疮和人工翻身操作强度较大,以及年纪较小患者躺在病床上无安全保护措施容易掉落病床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能够基于这些多重方面考虑的治疗装置,故提出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通过腿部治疗机构有助于对腿部神经运动不灵活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限位机构对患者伤口处身体限位,防止患者乱动造成伤口撕裂,通过翻身机构辅助人员对患者翻身,防止患者背部久压产生褥疮,同时减轻人员劳动强度,通过防护机构防止年纪较小的患者乱动而从病床上掉落,功能多,安全性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能够基于多重方面考虑的治疗装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顶端固定设有一个顶板,两个所述竖板内侧均设有调节机构,所述顶板顶端设有腿部治疗机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以及两个翻身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在翻身机构顶部,所述翻身机构设在调节机构顶部,两个所述竖板内部均设有防护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端套设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外侧固定设有连板,所述连板设在竖板内侧并与竖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腿部治疗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在顶板顶端,所述伸缩杆顶端固定设有圆柱,所述圆柱两端均通过转轴设有转杆;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两侧均固定设有活动套,两个所述活动套上均贯穿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两端均与竖板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翻身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与竖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气囊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有弹性带以及魔术贴,所述弹性带与魔术贴均固定设在竖板内侧,所述弹性带设在固定柱底部,所述魔术贴设在连板顶部;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中空板,所述竖板后端开设有空腔,所述中空板设在空腔内部并延伸出空腔后端,所述中空板内部设有内板,所述内板延伸出中空板后端。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设有床板,所述移动套外侧设有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设在连板后侧,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一端穿过移动套与固定杆外侧相接触,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与移动套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外侧设有插销,所述插销一端穿过竖板并延伸入连板内部,所述插销设在空腔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顶端固定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设在伸缩杆外端并与螺纹筒通过螺纹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底端固定设有棉垫,所述棉垫设在两个活动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内侧设有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一端穿过活动套与固定柱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与活动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栓设在限位板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外侧设有第三锁紧螺栓,所述第三锁紧螺栓一端穿过竖板与中空板外侧相接触,所述第三锁紧螺栓与竖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中空板外侧设有第四锁紧螺栓,所述第四锁紧螺栓一端穿过中空板与内板外侧相接触,所述第四锁紧螺栓与中空板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外侧固定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上固定设有开关阀,所述气囊设在床板顶端。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患者将双脚放在腿部治疗机构的两个转杆上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以此进行腿部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助于对腿部神经运动不灵活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且患者在恢复期间也可进行腿部的锻炼有助于恢复,当不需要使用时可将顶板以及腿部治疗机构转动至床板底部,便于收纳,节约占用空间;

2、本发明通过调节限位板的位置使其压制在患者伤口处的身体位置,对患者伤口处身体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防止患者乱动造成伤口撕裂,对于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将气囊置于患者背部两侧下,然后向一侧的气囊中充气,使得气囊膨胀顶起患者背部一侧,辅助人员对患者翻身,与现有技术相比,防止患者背部久压产生褥疮,同时减轻人员翻身的劳动强度,同时可将不使用的气囊卷起收纳。

3、本发明将中空板从空腔后侧拉出,然后再将内板从中空板后侧拉出,此时中空板以及内板处于病床上患者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防止年纪较小的患者乱动而从病床上掉落,功能多,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侧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调节机构和竖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限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板、2顶板、3调节机构、4腿部治疗机构、5限位机构、6翻身机构、7防护机构、8移动套、9连板、10固定杆、11伸缩杆、12圆柱、13转杆、14限位板、15活动套、16固定柱、17气囊、18弹性带、19魔术贴、20空腔、21中空板、22内板、23第一锁紧螺栓、24插销、25螺纹筒、26棉垫、27第二锁紧螺栓、28第三锁紧螺栓、29第四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包括两个竖板1,两个所述竖板1顶端固定设有一个顶板2,两个所述竖板1内侧均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顶板2顶端设有腿部治疗机构4,两个所述竖板1之间设有限位机构5以及两个翻身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5设在翻身机构6顶部,所述翻身机构6设在调节机构3顶部,两个所述竖板1内部均设有防护机构7。

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外端套设有移动套8,所述移动套8外侧固定设有连板9,所述连板9设在竖板1内侧并与竖板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腿部治疗机构4包括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设在顶板2顶端,所述伸缩杆11顶端固定设有圆柱12,所述圆柱12两端均通过转轴设有转杆13。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杆10之间固定设有床板,所述移动套8外侧设有第一锁紧螺栓23,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3设在连板9后侧,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3一端穿过移动套8与固定杆10外侧相接触,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3与移动套8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移动套8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1外侧设有插销24,所述插销24一端穿过竖板1并延伸入连板9内部,所述插销24设在空腔20底部,便于对竖板1和连板9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2顶端固定设有螺纹筒25,所述螺纹筒25设在伸缩杆11外端并与螺纹筒25通过螺纹相连接,便于伸缩杆11与螺纹筒25的拆装,进而便于腿部治疗机构4的拆装。

实施场景具体为:人员将两个固定杆10通过螺栓固定在病床床板两侧,实现本发明与床板之间的安装,人员拧松第一锁紧螺栓23,然后沿着固定杆10移动移动套8,从而同时带动连板9、竖板1、顶板2以及腿部治疗机构4运动,进而将腿部治疗机构4移动至需求位置,然后再拧紧第一锁紧螺栓23对腿部治疗机构4固定,人员再将伸缩杆11调整至合适高度,从而将圆柱12以及转杆13调整至合适高度,然后患者将双脚分别放在两个转杆13上,由于转杆13与圆柱12转轴活动连接,故患者可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以此进行腿部运动,有助于对腿部神经运动不灵活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且患者在恢复期间也可进行腿部的锻炼有助于恢复,当不需要使用本发明时人员拔出插销24,然后将竖板1绕着连板9转动180度可将顶板2以及腿部治疗机构4转动至床板底部,便于收纳,节约占用空间,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术后躺在病床上存在运动不足不利于恢复的问题。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和图7,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两侧均固定设有活动套15,两个所述活动套15上均贯穿设有固定柱16,所述固定柱16两端均与竖板1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翻身机构6包括气囊17,所述气囊17与竖板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7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有弹性带18以及魔术贴19,所述弹性带18与魔术贴19均固定设在竖板1内侧,所述弹性带18设在固定柱16底部,所述魔术贴19设在连板9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14底端固定设有棉垫26,所述棉垫26设在两个活动套15之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15内侧设有第二锁紧螺栓27,所述第二锁紧螺栓27一端穿过活动套15与固定柱16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锁紧螺栓27与活动套1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栓27设在限位板14顶部,便于对活动套15以及限位板14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17外侧固定设有气管,所述气管上固定设有开关阀,所述气囊17设在床板顶端,便于气囊17的充放气。

实施场景具体为:人员利用调节机构3将竖板1之间的限位机构5移动至患者治疗的伤口位置,然后拧松第二锁紧螺栓27并沿着固定柱16向下移动活动套15带动限位板14运动,进而使得限位板14压制在患者伤口处的身体位置,然后再拧紧第二锁紧螺栓27对限位板14固定,实现对患者伤口处身体限位,防止患者乱动造成伤口撕裂,对于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人员将气囊17置于患者背部两侧下,然后利用气泵向一侧的气囊17中充气,使得气囊17膨胀顶起患者背部一侧,辅助人员对患者翻身,防止患者背部久压产生褥疮,同时减轻人员翻身的劳动强度,当不需要使用气囊17时,人员将气囊17中的空气放出,然后卷起至竖板1内侧,然后将弹性带18环绕在气囊17外端并一端与竖板1上的魔术贴19粘贴对卷起的气囊17固定,便于对气囊17收纳,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自主翻身的患者背部容易产生褥疮和人工翻身操作强度较大的问题。

参照说明书附图2-5,所述防护机构7包括中空板21,所述竖板1后端开设有空腔20,所述中空板21设在空腔20内部并延伸出空腔20后端,所述中空板21内部设有内板22,所述内板22延伸出中空板21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1外侧设有第三锁紧螺栓28,所述第三锁紧螺栓28一端穿过竖板1与中空板21外侧相接触,所述第三锁紧螺栓28与竖板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中空板21外侧设有第四锁紧螺栓29,所述第四锁紧螺栓29一端穿过中空板21与内板22外侧相接触,所述第四锁紧螺栓29与中空板21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对中空板21以及内板22固定。

实施场景具体为:人员利用调节机构3将竖板1移动至需求位置,然后拧松第三锁紧螺栓28以及第四锁紧螺栓29,然后将中空板21从空腔20后侧拉出,然后再将内板22从中空板21后侧拉出,然后再拧紧第三锁紧螺栓28以及第四锁紧螺栓29对中空板21以及内板22固定,此时中空板21以及内板22处于病床上患者两侧,防止年纪较小的患者乱动而从病床上掉落,本发明功能多,安全性高,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年纪较小患者躺在病床上无安全保护措施容易掉落病床的问题。

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6,沿着固定杆10移动移动套8,从而将腿部治疗机构4移动至需求位置,再将伸缩杆11调整至合适高度,从而将圆柱12以及转杆13调整至合适高度,患者将双脚分别放在两个转杆13上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以此进行腿部运动,有助于对腿部神经运动不灵活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有助于恢复,当不需要使用本发明时拔出插销24,然后将竖板1绕着连板9转动180度可将顶板2以及腿部治疗机构4转动至床板底部收纳;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和图7,人员利用调节机构3将限位机构5移动至患者治疗的伤口位置,然后沿着固定柱16向下移动活动套15带动限位板14运动,使得限位板14压制在患者伤口处的身体位置,防止患者乱动造成伤口撕裂,对于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将气囊17置于患者背部两侧下,然后利用气泵向一侧的气囊17中充气,使得气囊17膨胀顶起患者背部一侧,辅助人员对患者翻身,当不需要使用气囊17时,将气囊17中的空气放出,然后卷起至竖板1内侧,然后利用弹性带18对卷起的气囊17固定收纳;

参照说明书附图2-5,利用调节机构3将竖板1移动至需求位置,然后将中空板21从空腔20后侧拉出,然后再将内板22从中空板21后侧拉出,此时中空板21以及内板22处于病床上患者两侧,防止年纪较小的患者乱动而从病床上掉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