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2590发布日期:2020-10-17 02:0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测量血压的需要将血压计的袖带与患者进行直接接触,同时袖带存在难以彻底消毒的问题。故每次为病人进行检测都会产生交叉感染的隐患。在特殊时期此问题尤为突出。现急需一种可以快速为血压仪袖带进行覆膜包裹进行单独隔离的医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包括壳体、保护膜滚轮、调整滚轮组和粘黏带滚轮,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保护膜滚轮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调整滚轮组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侧的所述空腔上,所述粘黏带滚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

所述调整滚轮组包括第一调整滚轮和第二调整滚轮,所述第一调整滚轮和所述第二调整滚轮相接触,所述第一调整滚轮上设有调整旋钮,所述调整旋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

所述壳体内壁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内设有限位滑道,所述保护膜滚轮设置在所述限位滑道内。

所述限位滑道上设有限位凹槽,以实现固定保护膜滚轮的位置。

所述壳体外侧设有贴合凹槽,所述贴合凹槽为弧形凹槽。

所述贴合凹槽内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采用软胶材质。

所述保护膜滚轮包括第一滚轴和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轴,以实现储存和抽取。

所述保护膜中央设有压线,所述保护膜采用可降解塑料薄膜。

所述粘黏带滚轮包括第二轮轴和所述粘黏带,所述粘黏带设置在所述第二轮轴,以实现储存和抽取。

所述粘黏带包括弹性带和粘黏层,所述弹性带底部设有所述粘黏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血压检测仪袖带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做出改进。本方案可以快速为血压检测仪袖带设置保护膜,为血压检测仪袖带提供保护使其与患者进行隔离检测。同时改进了保护膜的结构,使其更利于操作,也提高了密封性和安全性。方案整体造价低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限位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粘黏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保护膜的使用示意图1;

图7是保护膜的使用示意图2;

图中:1为壳体,2为保护膜滚轮,3为调整滚轮组,4为粘黏带滚轮,5为空腔,6为开口,7为第一调整滚轮,8为第二调整滚轮,9为调整旋钮,10为限位凸块,11为限位滑道,12为限位凹槽,13为贴合凹槽,14为缓冲层,15为第一滚轴,16为保护膜,17为第二轮轴,18为粘黏带,19为弹性带,20为粘黏层,21为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包括壳体1、保护膜滚轮2、调整滚轮组3和粘黏带滚轮4,壳体1内设有空腔5,保护膜滚轮2设置在空腔5内,壳体1顶部设有开口6,调整滚轮组3设置在开口6内侧的空腔5上,粘黏带滚轮4对称设置在壳体1外侧。

调整滚轮组3包括第一调整滚轮7和第二调整滚轮8,第一调整滚轮7和第二调整滚轮8相接触,第一调整滚轮7上设有调整旋钮9,调整旋钮9设置在壳体1外部。

壳体1内壁设有限位凸块10,限位凸块10内设有限位滑道11,保护膜滚轮2设置在限位滑道11内。

限位滑道11上设有限位凹槽12,以实现固定保护膜滚轮2的位置。

壳体1外侧设有贴合凹槽13,贴合凹槽13为弧形凹槽。

贴合凹槽13内设有缓冲层14,缓冲层14采用软胶材质。

保护膜滚轮2包括第一滚轴15和保护膜16,保护膜16设置在第一滚轴15,以实现储存和抽取。

保护膜16中央设有压线21,保护膜16采用可降解塑料薄膜。

粘黏带滚轮4包括第二轮轴17和粘黏带18,粘黏带18设置在第二轮轴17,以实现储存和抽取。

粘黏带18包括弹性带19和粘黏层20,弹性带19底部设有粘黏层20。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7所示,通过将保护膜滚轮2的第一滚轴15沿着限位滑道11进行滑动安装,当达到限位凹槽12内第一滚轴15被卡住起到固定效果,当取出时向上轻推使其从限位凹槽12进入到限位滑道11进行滑动取出。在安装好保护膜滚轮2后将缠绕设置在第一滚轴15上的保护膜16经过调整滚轮组3拉出至开口6外进行包裹患者待测部位。包裹完成后,通过设置在粘黏带滚轮4的粘黏带18将两个端口固定牢固,通过设置在保护膜16上的压线21进行翻折。将袖带完全包裹,进行隔离覆膜。

调整滚轮组3通过第一调整滚轮7和第二调整滚轮8间的摩擦力控制保护膜16可以平滑完整的进行抽取,通过调整旋钮9控制第一调整滚轮7的旋转,进行微调。

进一步,第一调整滚轮7和第二调整滚轮8采用软质橡胶材质为最佳,既可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同时也可以对保护膜16进行保护,避免断裂变形等问题。

进一步,壳体1外侧设有贴合凹槽13便于患者放置肢体,贴合凹槽13内设有软胶材质的缓冲层14不但可以增加舒适度,同时便于保护膜16的贴合,使其可以更加贴合患者肢体。

进一步,粘黏带18采用弹性带19和粘黏层20组成,弹性结构可以有效的固定结构,使其便于翻转使用,也具有收束性,增加袖带的密封性提供保护效果。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保护膜滚轮、调整滚轮组和粘黏带滚轮,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保护膜滚轮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调整滚轮组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侧的所述空腔上,所述粘黏带滚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滚轮组包括第一调整滚轮和第二调整滚轮,所述第一调整滚轮和所述第二调整滚轮相接触,所述第一调整滚轮上设有调整旋钮,所述调整旋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内设有限位滑道,所述保护膜滚轮设置在所述限位滑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道上设有限位凹槽,以实现固定保护膜滚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设有贴合凹槽,所述贴合凹槽为弧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凹槽内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采用软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滚轮包括第一滚轴和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轴,以实现储存和抽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中央设有压线,所述保护膜采用可降解塑料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黏带滚轮包括第二轮轴和所述粘黏带,所述粘黏带设置在所述第二轮轴,以实现储存和抽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黏带包括弹性带和粘黏层,所述弹性带底部设有所述粘黏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次性血压计袖套保护膜覆膜装置,包括壳体、保护膜滚轮、调整滚轮组和粘黏带滚轮,壳体内设有空腔,保护膜滚轮设置在空腔内,壳体顶部设有开口,调整滚轮组设置在开口内侧的空腔上,粘黏带滚轮对称设置在壳体外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血压检测仪袖带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做出改进。本方案可以快速为血压检测仪袖带设置保护膜,为血压检测仪袖带提供保护使其与患者进行隔离检测。同时改进了保护膜的结构,使其更利于操作,也提高了密封性和安全性。方案整体造价低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邹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11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