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VF-GEL脂肪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30905发布日期:2020-09-08 12:5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美容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vf-gel脂肪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移植将脂肪从可抽取的部位,进行负压抽吸之后,进行初级程度的离心-提纯-静置后,脂肪会分为三层,中间层为颗粒脂肪,也就是coleman脂肪(科尔曼脂肪),这是目前进行脂肪获取,以及填充移植时的常规脂肪填充,换句话说,基本就是用科尔曼脂肪。

脂肪(科尔曼脂肪)填充移植时,脂肪组织处于游离的状态,失去了血供(也就是说没有血液给它们提供活下去繁殖的营养),就有可能出现坏死或者液化,最终被人体吸收,成活率不令人满意,再者也有可能出现结节,影响效果的呈现或者手感。

脂肪抽取,我们现在的方法应用肿胀吸脂法,配置肿胀液为每1000ml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30ml+nahco340ml+肾上腺素1ml,多选用腰腹部及大腿外侧区域深部脂肪,用注射器法先抽吸所需移植脂肪量,转移至离心管中,一般置备吸取量较注射量多一倍。

脂肪颗粒置备,先将抽取物静置去除血液及杂质,用生理盐水洗涤过滤,放入离心机低俗李鈊,速率维持在600rpm。取管中中下层脂肪组织备用,抽取顾客静脉血50ml,离心后,与制备好的脂肪颗粒混合转移入1ml或20ml注射器中备用。

目前脂肪移植通过反复推注、离心去油的方法制备的脂肪干细胞胶svf-gel,与结构性脂肪套路相反,旨在破坏脂肪组织结构、获取剩余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vf-gel脂肪胶制备方法,可促进血管再生,提高血运,再者保障了脂肪干细胞分化成成熟脂肪细胞,可以促使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达到改善肤质,抗皱促进皮肤再生的效果,完全可以填充更为精细的皱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svf-gel脂肪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抽吸所获得的脂肪,进行机械乳化,静置5分钟;

第二步:将提取出的脂肪组织放置在高速离心机中进行第一次离心提纯,离心机控制在1000-1800/min,去除液体、油滴、获取乳糜状的纳米脂肪,离心得到富含脂肪干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物;

第三步:将步骤二中第一次离心提纯后得到液体、油滴、获取乳糜状的纳米脂肪单独分离出油滴静置5小时备用;

第四步:将步骤二中第一离心提纯后的纳米脂肪与步骤三中的油滴按照比例混合,通过磁力搅拌使其变成絮状物;

第五步:将步骤四中的絮状物在0-5度环境下静置5小时,然后进行二次提纯;

第六步:步骤五中二次提纯通过高速离心机控制在1000-1800/min,

将浓度更高的乳糜状的纳米脂肪再次分层为油滴、脂肪、液体,去掉最底层的液体和最上面的油滴;

第七步:步骤六中离心得到的纳米脂肪,含有高浓度脂肪干细胞的脂肪胶,可以促使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达到改善肤质,抗皱促进皮肤再生的效果;

第八步:将步骤七中的纳米脂肪灌注到安培瓶中密封冷藏备用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次离心控制在1500r/2-3min,离心4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次离心控制在1500-1600r/2-3min,离心8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次提纯中,从每10ml的脂肪组织中浓缩提取1ml精华。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的细胞外基质的产物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及粘多糖的组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油滴与纳米脂肪的混合比例为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微创精确注射,确保脂肪注入的均匀性,在降低凹凸不平产生几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移植脂肪细胞的成活率。加之独创的金字塔式逐层多维填充技术,没有肿胀恢复期,而且能长期保留,同时长期有效地改善皮肤肤质,是面部年轻化的神器。传统自体脂肪恢复需要两三周左右,而svf-gel逆龄童颜胶的恢复期只需要3~5天。且svf-gel逆龄童颜胶无损取脂,源于自体,不会产生排异现象,脂肪组织中细胞外基质与脂肪干细胞的一种原生态生理结合物,每10ml的脂肪组织中可浓缩提取1ml精华,呈现出类似透明质酸(玻尿酸)的凝胶状外观。成分中多了对皮肤十分有益处的脂肪干细胞、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物质,可谓天然长效玻尿酸,有着明显的焕肤效果,脂肪组织的物理浓缩精华,通过五层筛选二次离心技术的特殊工艺处理获得的高浓缩物质,通过27g细小的针头精确注射到皮肤真皮层和皮下,其中细胞外基质(ecm)能补充真皮中丢失的胶原成分,脂肪干细胞可分泌的表皮生长因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等作用于真皮层纤维细胞,提纯度更高相对的成活率也会大大增加!超高存活率,不会产生脂肪坏死导致的纤维化问题,1次填充终生有效,告别二次填充。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svf-gel脂肪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抽吸所获得的脂肪,进行机械乳化,静置5分钟;

第二步:将提取出的脂肪组织放置在高速离心机中进行第一次离心提纯,离心机控制在1000-1800/min,去除液体、油滴、获取乳糜状的纳米脂肪,离心得到富含脂肪干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物;

第三步:将步骤二中第一次离心提纯后得到液体、油滴、获取乳糜状的纳米脂肪单独分离出油滴静置5小时备用;

第四步:将步骤二中第一离心提纯后的纳米脂肪与步骤三中的油滴按照比例混合,通过磁力搅拌使其变成絮状物;

第五步:将步骤四中的絮状物在0-5度环境下静置5小时,然后进行二次提纯;

第六步:步骤五中二次提纯通过高速离心机控制在1000-1800/min,

将浓度更高的乳糜状的纳米脂肪再次分层为油滴、脂肪、液体,去掉最底层的液体和最上面的油滴;

第七步:步骤六中离心得到的纳米脂肪,含有高浓度脂肪干细胞的脂肪胶,可以促使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达到改善肤质,抗皱促进皮肤再生的效果;

第八步:将步骤七中的纳米脂肪灌注到安培瓶中密封冷藏备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离心控制在1500r/2-3min,离心4分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次离心控制在1500-1600r/2-3min,离心8分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提纯中,从每10ml的脂肪组织中浓缩提取1ml精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的细胞外基质的产物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及粘多糖的组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油滴与纳米脂肪的混合比例为1:4。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获取脂肪,通过机械乳化方式得到纳木脂肪,将提取出的脂肪组织放置在高速离心机中进行第一次离心提纯,离心机控制在1500/2-3min,去除液体、油滴、获取乳糜状的纳米脂肪,离心得到富含脂肪干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物,然后将离心产物中的油滴从新分离备用,将油滴与离心后的纳米脂肪按照一定配比进行混合,第二次离心提存萃取,在1500-1600r/2-3min下离心8分钟,得到三层,中间脂肪即胶状的svf-gel。

先将科尔曼脂肪来回切割进行机械乳化后变成纳米脂肪,然后再将制备纳米脂肪后收集的油滴按照一定比例要求加入到纳米脂肪中,再进行充分的摇晃变成絮状物后,开始第二次高速离心充分萃取,最终分为三层,去掉最底层的液体,和最上面的油滴,我们得到了呈现为胶状的svf-gel。利用物理方式获取svf-ge,而不再使用胶原酶,从而更加安全高效。

制备svf-gel脂肪胶需要非常复杂的工序,需要经过两次离心,第一次离心要去掉脂肪中的肿胀液,血细胞等不需要的成分。第二次离心是去除破获的成熟细胞所释放的油滴,这些油滴如果注射到面部,可能会造成面部肿胀,影响恢复期。

要获取svf-gel脂肪胶,还必须祛除脂肪中较粗大的组织,需要用注射器反复助推,第一是过滤掉粗大的纤维,第二是将成熟的,不容易成活的细胞破坏,以提高脂肪成活率。只有将脂肪细胞里面粗大的纤维过滤掉,剩下的胶冻状脂肪胶才能顺畅的通过27g细针注射(创伤小)。

提纯的svf-gel脂肪胶,形状像玻尿酸,为脂肪组织中细胞外基质与脂肪干细胞的一种原生态生理结合物,里面包含了脂肪赖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基质。每10ml的脂肪组织中可浓缩提取1ml精华。

提纯的svf-gel脂肪胶最终目的是将吸脂获得的脂肪组织通过纯物理方法去油,达到干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浓缩的目的,浓缩即精华。

通过本方法制备的svf-gel脂肪胶,对比coleman脂肪,svf-gel没有大油囊形成,而且体积也保持在注射量的80%以上。svf-gel在移植后90天,形成了与普通脂肪完全一致的组织结构。也就是说,脂肪胶真的能长出脂肪,与肌肤亲和力、结合力优于普通的脂肪结构。

通过本方法制备的svf-gel脂肪胶,用物理的方式制备出了svf,可促进血管再生,提高血运,再者保障了脂肪干细胞分化成成熟脂肪细胞。去除了脂肪移植物中的油滴,能够减轻脂肪填充后的炎性反应。可以促使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达到改善肤质,抗皱促进皮肤再生的效果。完全可以填充更为精细的皱纹,这是传统科尔曼脂肪做不到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