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72540发布日期:2020-10-28 12:2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载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ct都是采用一边使用操控面板一边观察患者位置情况的操作方式,医务人员需要多次观察患者移床情况,并往返于操作间于扫描间,从而增加了患者做ct扫描的时间。这种多次的重复性的操作会影响患者的检查体验。因此,我们设计使用自动摆位系统,不仅提高摆位准确性,同时避免检查时间过长的情况。

专利文献为cn20181000228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摆位纠错装置系统的发明。该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人工摆位时可能引发的图像质量问题的方案,通过红外线识别、检测以及语音提示的方式减轻操作医生的工作质量和保证患者摄片影像的质量。这一发明虽然能够改善医疗影像设备的摆位准确性,但却依旧依赖医师的操作,不能真正达到减轻医师工作负担及简化操作流程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包括车载ct模块、红外线发射管以及红外线接收管,车载ct模块包括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和移床模块,其中:

红外线发射管设置在移床上;

红外线接收管安装在移床上和患者体表;

红外线发射管接收所述红外线接收管的位置信息;

车载ct模块通过数据转化处理单元确定所述位置信息;

移床模块能够接收移床指令并控制移床移动。

优选地,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红外线接收管坐标、ct机脚架位置、移床床角或者移床床高信息。

优选地,所述车载ct模块设置在车厢内,所述车厢包括扫描室和操作室,车载ct模块的移床模块设置在所述扫描室内。

优选地,还包括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将所述位置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设备上。

优选地,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均设置在扫描室内。

优选地,红外线接收管设置在移床设定位置,当患者移动到设定位置时,红外线发射管能够检测到红外线接收管。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备固定步骤: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固定在移床上;

校准步骤:通过数据转化处理单元,校准并确定位置信息;

检测步骤:患者体表佩戴红外线接收管,并躺至指定位置,使得红外线接收管能被红外线发射管检测到;

信号反馈步骤:红外线发射管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数据转化处理单元;

显示步骤: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将红外线接收管的位置坐标、实时运动信息显示在显示设备上;

移床步骤:移床模块接收移床指令并控制移床移动。

优选地,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红外线接收管坐标、ct机脚架位置、移床床角或者移床床高信息。

优选地,所述车载ct模块设置在车厢内,所述车厢包括扫描室和操作室,车载ct模块的移床模块设置在所述扫描室内。

优选地,还包括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将所述位置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设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采用自动摆位系统,医生在操作室就可以完成摆位工作,不需要往返于操作室和扫描间,解决了医务人员在观察患者移床状况时,需要往返于扫描间与操作间的问题,减轻了医师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通过采用自动摆位系统,有效降低感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风险并提高了ct检查的便利性。

(3)本发明优化了传统ct使用方式,使ct具有车载性,并符合车载的特殊应用场景要求,提高患者检查的便利性、高效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方法的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目前ct主要是人工控制摆位,医师需要依旧经验站在患者身边,对患者进行摆位调整更正,因此对操作医生的要求非常高;同时由于车载场地的特殊性,摆位医生需要上下车厢来进行患者摆位调整及执行后续的操作;如何保证患者摄片影像的质量和减轻操作医生的工作量,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医疗ct的自动摆位系统及方法,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车载ct模块以及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其中:红外线发射管设置在移床上;红外线接收管安装在移床上和患者体表;红外线发射管接收所述红外线接收管的位置信息;车载ct模块通过数据转化处理单元确定所述位置信息;移床模块能够接收移床指令并控制移床移动。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红外线接收管坐标、ct机脚架位置、移床床角或者移床床高信息。车载ct模块设置在车厢内,所述车厢包括扫描室和操作室,车载ct模块的移床模块设置在所述扫描室内。还包括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将所述位置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设备上。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均设置在扫描室内。红外线接收管设置在移床设定位置,当患者移动到设定位置时,红外线发射管能够检测到红外线接收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载医疗ct的自动摆位方法,包括:

步骤1:将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分别固定在患者床上;

步骤2:通过ct系统的数据转化处理单元,校准并确定红外线接收管坐标、ct机架角、患者床角、床高等位置信息。

步骤3:患者体表佩戴红外线接收管,并躺至指定位置,使得红外线接收管能被红外线发射管检测到。

步骤4:红外线发射管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将反馈给数据转化处理单元。

步骤5: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将红外线接收管的位置坐标、实时运动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于系统显示设备。

步骤6:医师可在系统界面适当调整移床信息,并下发移床指令到ct系统移床模块。

本发明通过调整移床的位置实现摆位同时解决医师在操作室摆位时视觉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可以通过红外线接收管自动获得患者的当前位置,并于操作室执行移床命令。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ct模块、红外线发射管以及红外线接收管,车载ct模块包括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和移床模块,其中:

红外线发射管设置在移床上;

红外线接收管安装在移床上和患者体表;

红外线发射管接收所述红外线接收管的位置信息;

车载ct模块通过数据转化处理单元确定所述位置信息;

移床模块能够接收移床指令并控制移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红外线接收管坐标、ct机脚架位置、移床床角或者移床床高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ct模块设置在车厢内,所述车厢包括扫描室和操作室,车载ct模块的移床模块设置在所述扫描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将所述位置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设备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均设置在扫描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线接收管设置在移床设定位置,当患者移动到设定位置时,红外线发射管能够检测到红外线接收管。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设备固定步骤: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固定在移床上;

校准步骤:通过数据转化处理单元,校准并确定位置信息;

检测步骤:患者体表佩戴红外线接收管,并躺至指定位置,使得红外线接收管能被红外线发射管检测到;

信号反馈步骤:红外线发射管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数据转化处理单元;

显示步骤: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将红外线接收管的位置坐标、实时运动信息显示在显示设备上;

移床步骤:移床模块接收移床指令并控制移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红外线接收管坐标、ct机脚架位置、移床床角或者移床床高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ct模块设置在车厢内,所述车厢包括扫描室和操作室,车载ct模块的移床模块设置在所述扫描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设置在所述操作室内,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将所述位置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设备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车载CT的自动摆位系统,包括车载CT模块、红外线发射管以及红外线接收管,车载CT模块包括数据转化处理单元和移床模块,其中:红外线发射管设置在移床上;红外线接收管安装在移床上和患者体表;红外线发射管接收所述红外线接收管的位置信息;车载CT模块通过数据转化处理单元确定所述位置信息;移床模块能够接收移床指令并控制移床移动。本发明通过采用自动摆位系统,解决了医务人员在观察患者移床状况时,需要往返于扫描间与操作间的问题,减轻了医师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通过采用自动摆位系统,有效降低感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风险并提高了CT检查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牧;孔德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