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CT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534发布日期:2020-10-28 12: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X射线CT装置的制作方法

关联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9-080670(申请日:2019年4月22日)为基础,从该申请享受优先的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这些申请,包括本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x射线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生成被检体的体内组织被图像化的医用图像数据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作为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列举出x射线ct装置以及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磁共振成像)系统等。x射线ct装置对被载置在诊视床装置上的被检体照射x射线,根据基于由x射线检测器检测出的x射线的电信号,生成被检体的轴向断层的ct图像数据、体数据等重建图像数据。

x射线ct装置设置在ct透视时使用的x射线的照射用的脚踏开关和诊视床升降用的脚踏开关。这些脚踏开关被配置在诊视床装置的周边。诊视床升降用的脚踏开关在摄影前的设置时或摄影结束后由放射线技师等操作者进行踏压来使用。一旦患者被放置,直到摄影结束为止的期间的ct透视中,无论操作者是否位于诊视床装置的附近,诊视床升降用的脚踏开关都不被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通过有效利用诊视床升降用的脚踏开关,提高ct透视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具有诊视床、脚踏开关以及切换控制部。诊视床是载置被检体的诊视床。脚踏开关设置于诊视床。切换控制部根据是否是进行被检体的透视的ct透视模式,切换脚踏开关的功能。

根据上述构成的x射线ct装置,通过有效利用诊视床升降用的脚踏开关,能够提高ct透视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构成以及功能的框图。

图4的(a)~(f)是用于说明向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脚踏开关的操作分配功能(1)~(5)的情况的图。

图5的(a)、(b)是用于说明向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脚踏开关的操作分配功能(1)、(4)的情况的概要的图。

图6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第一动作例作为流程图表示的图。

图7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第二动作例作为流程图表示的图。

图8的(a)、(b)是用于说明对向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脚踏开关的操作分配功能(1)~(5)的情况的图。

图9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第三动作例作为流程图表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x射线ct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数据收集方式中,有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以一体的形式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的旋转/旋转(r-r:rotate/rotate)方式、环状地排列多个检测元件且仅x射线管在被检体的周围旋转的固定/旋转(s-r:stationary/rotate)方式等各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能够应用本发明。以下,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中,以采用当前占主流的第三代的旋转/旋转方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1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ct装置1。x射线ct装置1具备架台装置10、检查室侧的显示器(以下称为“第二显示器”)20、诊视床装置30、医用图像处理装置即控制台装置40。架台装置10、第二显示器20、诊诊视床装置30设置于检查室。架台装置10取得与载置于诊视床装置30的被检体(例如患者)p有关的x射线的检测数据(也称为“纯原始数据”)。控制台装置40通过对多个视图量的检测数据实施前处理而生成原始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实施重建处理来重建ct图像数据并进行显示。

此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左侧的上下描绘了多个架台装置10,但作为实际的构成,架台装置10为一个。

架台装置10具备x射线源(例如,x射线管)11、x射线检测器12以及旋转部(例如,旋转框架)13、x射线高电压装置14、控制装置15、楔块16、准直器17、数据收集电路(das:dataacquisitionsystem)18和操作台(即,检查室侧的控制台)19。另外,架台装置10是架台部的一例。

x射线管11设置于旋转框架13。x射线管11是通过从x射线高电压装置14施加高电压而从阴极(灯丝)向阳极(靶)照射热电子而产生x射线的真空管。例如,x射线管11有通过对旋转的阳极照射热电子而产生x射线的旋转阳极型x射线管。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单管球型的x射线ct装置和将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的多个对搭载于旋转环的所谓的多管球型的x射线ct装置中都能够应用。另外,产生x射线的x射线源并不限定于x射线管11。例如,也可以代替x射线管11,而通过包括使从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会聚的聚焦线圈、进行电磁偏转的偏转线圈、通过对患者p的半周进行包围并偏转的电子束碰撞而产生x射线的靶环的第五代方式来产生x射线。另外,x射线管11是x射线照射部的一个例子。

x射线检测器12以与x射线管11对置的方式设置于旋转框架13。x射线检测器12检测从x射线管11照射的x射线,并将与该x射线量对应的检测数据作为电信号向das18输出。x射线检测器12例如具有以x射线管的焦点为中心沿着一个圆弧在通道方向上排列有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的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列。x射线检测器12例如具有在通道方向上排列有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的x射线检测元件列在切片方向(或列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的构造。

另外,x射线检测器12例如是具有栅格、闪烁器阵列、光传感器阵列的间接变换型的检测器。闪烁器阵列具有多个闪烁器,闪烁器具有闪烁晶体,该闪烁晶体输出与入射x射线量对应的光子量的光。栅格具有配置于闪烁器阵列的x射线入射侧的面、且具有吸收散射x射线的功能的x射线屏蔽板。另外,栅格有时也被称为准直器(一维准直器或二维准直器)。光传感器阵列具有变换为与来自闪烁器的光量对应的电信号的功能,例如,具有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pmt)等光传感器。

另外,x射线检测器12也可以是具有将入射的x射线变换为电信号的半导体元件的直接变换型的检测器。另外,x射线检测器12是x射线检测部的一例。

旋转框架13将x射线管11及x射线检测器12对置支承。旋转框架13是在后述的控制装置15的控制下,使x射线管11以及x射线检测器12一体地旋转的圆环状的框架。另外,旋转框架13除了x射线管11以及x射线检测器12以外,有时还具备x射线高电压装置14、das18并进行支承。另外,旋转框架13是旋转部的一例。

这样,x射线ct装置1通过使将x射线管11和x射线检测器12对置地进行支承的旋转框架13绕患者p旋转,由此收集多个视图、即患者p的360°量的检测数据。另外,ct图像数据的重建方式并不限定于使用360°量的检测数据的全扫描重建方式。例如,x射线ct装置1也可以采用根据半周(180°)+风扇角度量的检测数据来重建ct图像数据的半重建方式。

x射线高电压装置14设置于旋转框架13或将旋转框架13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非旋转部分(例如未图示的固定框架)。x射线高电压装置14具有变压器(变压器)以及整流器等电路。x射线高电压装置14具有在后述的控制装置15的控制下产生对x射线管11施加的高电压的功能的高电压发生装置(省略图示)和在后述的控制装置15的控制下进行与x射线管11照射的x射线相应的输出电压的控制的x射线控制装置(省略图示)。高电压发生装置可以是变压器方式,也可以是逆变器方式。此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x射线高电压装置14相对于x射线管11配置在x轴的正方向的位置,但也可以相对于x射线管11配置在x轴的负方向的位置。

控制装置15具有处理电路及存储器、马达及致动器等驱动机构。处理电路及存储器的构成,与后述的控制台装置40的处理电路44及存储器41是等同的,因此省略说明。

控制装置15具有接受来自在控制台装置40或架台装置10安装的后述的输入接口的输入信号、并进行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的动作控制的功能。例如,控制装置15接受输入信号并进行使旋转框架13旋转的控制、使架台装置10倾斜的控制、使诊视床装置30动作的控制。另外,使架台装置10倾斜的控制通过利用由安装于架台装置10的输入接口输入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信息,使旋转框架13以与x轴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旋转来实现。此外,控制装置15可以设置于架台装置10,也可以设置于控制台装置40。另外,控制装置15是控制部的一例。

另外,控制装置15基于从安装于控制台装置40或架台装置10的、后述的输入接口输入的摄像条件,控制x射线管11的旋转角度、后述的楔块16以及准直器17的动作。

楔块16以配置于x射线管11的x射线出射侧的方式设置于旋转框架13。楔块16是用于在控制装置15的控制下调节从x射线管11照射的x射线量的滤波器。具体而言,楔块16是使从x射线管11照射的x射线透过并衰减以使从x射线管11照射到患者p的x射线成为预先规定的分布的滤波器。例如,楔块16(楔形滤波器(wedgefilter)、蝴蝶结形滤波器(bow-tiefilter))是以成为规定的目标角度或规定的厚度的方式对铝进行加工而成的滤波器。

准直器17也被称为x射线光阑或狭缝,以配置于x射线管11的x射线射出侧的方式设置于旋转框架13。准直器17是用于在控制装置15的控制下缩减透过楔块16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的铅板等,通过多个铅板等的组合来形成x射线的照射开口。

das18设置于旋转框架13。das18具有在控制装置15的控制下对从x射线检测器12的各x射线检测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放大器、在控制装置15的控制下将电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analogtodigital)变换器,并生成放大以及数字变换后的检测数据。由das18生成的多个视图量的检测数据被转送至控制台装置40。

在此,由das18生成的检测数据从具有设置于旋转框架13的发光二极管(led)的发送机通过光通信被发送到具有设置于架台装置10的固定框架的光电二极管的接收机,并被转送至控制台装置40。另外,从旋转框架13向架台装置10的固定框架的检测数据的发送方法不限于上述的光通信,只要是非接触型的数据传送,则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另外,旋转框架13是旋转部的一例。

操作台19设置于后述的诊视床装置30的支承框架34。操作台19具有:用于使在诊视床装置30的上部设置的顶板33连续地上下移动的操作杆(省略图示)、用于使顶板33连续地在z轴方向(z轴正方向以及负方向)上移动的操作杆(省略图示)、用于使顶板33在z轴方向上按每个期望切片厚度(为了重建一张断层像而任意设定的断层像的厚度)间歇地移动的操作开关(省略图示)、和切换顶板33的连续移动时的向z轴方向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切换开关(省略图示)等。

操作开关是按钮式开关,在使顶板33沿z轴方向按每个期望切片厚度移动的情况下使用。构成为,每当操作者按压一次该操作开关时,顶板33沿z轴方向按每个期望切片厚度移动。

速度切换开关是按钮式开关,在切换使顶板33连续地沿z轴方向移动时的顶板移动速度(高速、低速等)的情况下使用。构成为在每次按压速度切换开关时,交替地切换高速和低速。

第二显示器20显示各种信息。例如,第二显示器20是输出由控制台装置40生成的重建图像数据、用于受理来自用户的各种操作的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等的所谓的透视监视器。例如,第二显示器20是液晶显示器、crt(cathoderay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另外,第二显示器20可以是台式,也可以由能够与控制台装置40主体进行无线通信的平板终端等构成。此外,第二显示器20是显示部的一例。

诊视床装置30具备基台31、诊视床驱动装置32、顶板33、支承框架34以及脚踏开关35(在图2中图示)。诊视床装置30是载置扫描对象的患者p并在控制装置15的控制下使患者p移动的装置。

基台31是将支承框架34支承为能够沿铅垂方向(y轴方向)升降的壳体。

诊视床驱动装置32是使基台31沿铅垂方向(y轴方向)移动的马达或者致动器。

顶板33设置于支承框架34的上表面,是具有能够载置患者p的形状的板。顶板33能够通过在顶板33的长轴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顶板33的马达或者致动器即顶板驱动装置(在图3中图示)而移动。

另外,顶板驱动装置除了顶板33以外,还可以使支承框架34沿顶板33的长轴方向(z轴方向)移动。另外,顶板驱动装置也可以使诊视床装置30的每个基台31移动。在将本发明应用于立位ct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使相当于顶板33的患者移动机构移动的方式。另外,在执行用于螺旋扫描或定位等的扫描拍摄等、伴随架台装置10的拍摄系统与顶板33的位置关系的相对变更的拍摄的情况下,该位置关系的相对变更既可以通过顶板33的驱动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架台装置10的固定部的行驶来进行,或者也可以通过它们的复合来进行。

脚踏开关35是用于指示诊视床升降的开关。例如,脚踏开关35具有第一脚踏开关351和第二脚踏开关352作为脚踏开关要素。并且,将诊视床升降的功能分配给脚踏开关351、352。

例如,若由操作者踏压第一脚踏开关351,则控制装置15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使支承框架34上升。另一方面,若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则控制装置15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使支承框架34下降。

另外,如后所述,控制装置15根据x射线ct装置1的当前的状况,即,根据模式,向脚踏开关351、352分配诊视床升降的功能以外的功能,例如与x射线的照射有关的功能等(后述的功能(1)~(5))。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将非倾斜状态下的旋转框架13的旋转轴或诊视床装置30的顶板33的长度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正交并相对于地面水平的轴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正交并相对于地面垂直的轴向定义为y轴方向。

控制台装置40具备作为计算机的构成,具备存储器41、控制室侧的显示器(以下,称为“第一显示器”)42、输入接口43、处理电路44。另外,控制台装置40与架台装置10作为分体而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在架台装置10中包括控制台装置40或控制台装置40的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控制台装置40在单一的控制台中执行全部的功能,但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多个控制台执行。另外,控制台装置40是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例。

存储器41例如由ram(randomaccessmemory)、闪存(flashmemory)等半导体存储器元件、硬盘、光盘等构成。存储器41也可以由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以及dvd(digitalvideodisk)等便携式介质构成。存储器41存储在处理电路44中使用的各种处理程序(除了应用程序之外,还包括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等)、执行程序所需的数据。另外,也能够在os中包括在针对操作者的向第一显示器42的信息的显示中多使用图形而能够通过输入接口43进行基础的操作的gui。

存储器41例如存储前处理前的检测数据、前处理后且重建前的原始数据、基于原始数据的重建图像数据。前处理是指对检测数据的对数变换处理、偏移校正处理、通道间的灵敏度校正处理、射束硬化处理等中的至少一个。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互联网等通信网络与x射线ct装置1连接的云服务器接受来自x射线ct装置1的保存请求而存储检测数据、原始数据或者重建图像数据。存储器41是存储部的一例。

第一显示器42显示各种信息。例如,第一显示器42是输出由处理电路44生成的重建图像数据、用于受理来自用户的各种操作的gui等的所谓控制台监视器。例如,第一显示器42是液晶显示器、crt(cathoderay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另外,第一显示器42可以是台式,也可以由能够与控制台装置40主体进行无线通信的平板终端等构成。此外,第一显示器42是显示部的一例。

输入接口43包括技师等操作者能够操作的输入设备、和输入来自输入设备的信号的输入电路。输入设备通过鼠标、键盘、轨迹球、开关、按钮、操纵杆、接触操作面而进行输入操作的触摸板、显示画面和触摸板一体化而成的触摸屏、使用了光学传感器的非接触输入电路、声音输入电路等来实现。当输入设备从操作者受理输入操作时,输入电路生成与该输入操作对应的电信号并输出到处理电路44。另外,输入接口43也可以设置于架台装置10。另外,输入接口43也可以由能够与控制台装置40主体进行无线通信的平板终端等构成。另外,输入接口43是输入部的一例。

另外,控制台装置40有时也具备网络接口(省略图示)。网络接口由符合并联连接规格或串行连接规格的连接器构成。在x射线ct装置1设置于医用图像系统上的情况下,网络接口与网络上的外部装置进行信息的收发。例如,网络接口在处理电路44的控制下,从外部装置接收ct检查所涉及的检查命令,另外,将由x射线ct装置1取得的检测数据、所生成的原始数据或者重建图像数据发送到外部装置。

处理电路44控制x射线ct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处理电路44除了专用或通用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mpu(microprocessorunit)、或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单元)等处理器以外,是指asic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是简单可编程逻辑器件(spld:simpleprogrammablelogicdevice)、复合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等。

另外,处理电路44可以由单一的电路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独立的处理电路要素的组合构成。在后者的情况下,存储器既可以按每个处理电路要素单独设置,也可以由单一的存储器存储与多个处理电路要素的功能对应的程序。另外,处理电路44是处理部的一例。

控制台装置40按照预先设定的扫描条件经由控制装置15控制架台装置10以及诊视床装置30等,从而执行包括x射线的照射以及检测的ct扫描,并生成断层像即ct图像数据、三维图像数据,作为重建图像数据。例如,扫描条件包括与照射x射线有关的管电流ma、管电压kv、x射线强度控制条件(x射线调节条件)、x射线管11(或者旋转框架13)的旋转速度等。

另外,控制台装置40有时还包括将重建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器41的功能、使重建图像数据作为重建图像而显示于第一显示器42、第二显示器20的功能、将重建图像数据经由网络接口(省略图示)向外部装置发送的功能。

图3是表示x射线ct装置1的构成以及功能的框图。

控制装置15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省略图示)等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顶板控制功能51、模式判断功能52以及切换控制功能53。此外,功能51~53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并不限定于通过架台装置10的程序的执行来实现的情况,也可以是在架台装置10中作为asic等电路而设置的情况。另外,功能51~53的全部或一部分不仅由控制装置15实现,有时也由控制台装置40侧的处理电路44实现。

另外,处理电路44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器41等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图像生成功能54。此外,功能54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并不限定于通过控制台装置40的程序的执行来实现的情况,也可以是在控制台装置40中作为asic等电路而设置的情况。另外,功能54不仅是控制台装置40,有时还通过架台装置10侧的控制装置15来实现。

顶板控制功能51包括通过操作者对操作台19的操作来控制顶板驱动装置,使顶板33沿z轴方向移动的功能。另外,顶板控制功能51是顶板控制部的一例。

模式判断功能52包括判断是进行患者p的透视的ct透视模式还是ct透视模式以外的其他模式的功能。其他模式是指不使用操作台19而从控制台装置40侧控制扫描的模式,是指通过控制台装置40的控制根据扫描计划进行的一般的常规扫描(非螺旋扫描)、螺旋扫描等。

模式判断功能52能够基于来自操作台19或者控制台装置40的信息判断是否是ct透视模式。此外,模式判断功能52是模式判断部的一个例子。

作为第一例,模式判断功能52在从受理ct透视时的操作的操作台19(或者控制台装置40)接收到使操作台19激活(有效)的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的情况下,即,在操作台19激活的情况下,判断为是ct透视模式。在ct透视模式以外的其他模式的情况下,操作台19的操作除了ct透视开始开关以外,被非激活(无效)化。在操作台19的ct透视开始开关被按压的阶段,模式判断功能52能够判断为从其他模式切换为ct透视模式。

作为第二例,模式判断功能52基于操作台19受理的信息、例如与顶板33的移动有关的信息,判断为是ct透视模式。在操作台19被激活之后,当操作者操作操作台19而发出朝向载置有患者p的顶板33的架台装置10的移动指示时,模式判断功能52接受移动指示的信号,判断为是ct透视模式。

作为第三例,模式判断功能52在通过操作台19的操作完成了ct透视的扫描准备的情况下,判断为是ct透视模式。当操作台19被激活而顶板33移动后,当操作者操作操作台19而发出顶板33的停止指示时,模式判断功能52接受停止指示的信号,判断为ct透视的扫描准备完成、即ct透视模式。

切换控制功能53包括基于是否是基于通过模式判断功能52的进行患者p的透视的ct透视模式来切换脚踏开关35的功能的功能。例如,切换控制功能53在通过模式判断功能52判断为是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下面的功能。

(1)与x射线的照射有关的功能

(2)与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的移动有关的功能

(3)变更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的重建图像的切片厚度的功能

(4)切换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的重建图像的显示截面的功能

(5)将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的重建图像切换为扫描定时不同的重建图像的功能

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通过模式判断功能52判断为不是ct透视模式、即是ct透视以外的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诊视床升降的功能。另外,切换控制功能53是切换控制部的一例。

图4的(a)~(f)是用于说明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上述功能(1)~(5)的情况的图。图4的(a)示出了当脚踏开关35具有多个例如两个脚踏开关要素的情况的构成例。图4的(b)是表示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所述功能(1)的情况的关系表的图。图4的(c)是表示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所述功能(2)的情况的关系表的图。图4的(d)是表示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所述功能(3)的情况的关系表的图。图4的(e)是表示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所述功能(4)的情况的关系表的图。图4的(f)是表示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所述功能(5)的情况的关系表的图。

如图4的(a)所示,脚踏开关35具备第一脚踏开关351和第二脚踏开关352,作为2个脚踏开关要素。另外,对于脚踏开关35具备两个脚踏开关要素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该情况。例如,脚踏开关35的脚踏开关要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如图4的(b)的表的左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与x射线的照射有关的功能。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上升。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脚踏开关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的期间,控制x射线高电压装置14而照射x射线。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脚踏开关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的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上升。

如图4的(b)的表的右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什么都没分配(或者,分配x射线照射)。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下降。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不进行任何动作(或者,在踏压的期间,控制x射线高电压装置14而照射x射线)。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下降。

能够进行如图4的(b)所示的切换控制是因为,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不需要控制诊视床升降。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不需要将x射线的照射用的脚踏开关与脚踏开关35分开设置,从而实现硬件资源的削减。

如图4的(c)的表的左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负方向的移动(在图5的(a)中图示切片s的位置的移动的概念)。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上升。即,如果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显示器351,则切换控制功能53向图像生成功能54请求第二显示器20所显示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负方向的移动后的重建图像的生成和该重建图像向第二显示器20的显示(图5(a)示出了切片s的位置的移动的概念)。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脚踏开关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的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上升。另外,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可以请求使切片位置向z轴负方向偏移与踏压的时间量对应的距离的量,也可以请求使切片位置向z轴负方向偏移与断续的踏压的次数对应的距离的量。

如图4的(c)的表的右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正方向的移动。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下降。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向图像生成功能54请求第二显示器20所显示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正方向移动后的重建图像的生成和该重建图像向第二显示器20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下降。另外,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可以请求使切片位置向z轴正方向偏移与踏压的时间量对应的距离的量,也可以请求使切片位置向z轴正方向偏移与断续的踏压的次数对应的距离的量。

能够进行如图4的(c)所示的切换控制是因为,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不需要控制诊视床升降。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能够不是在控制室的控制台装置40侧、而是在靠近手术者的诊视床装置30侧免持地进行ct透视中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的变更操作,因此ct透视中的该变更操作变得简单,由于不需要在ct透视时对控制台装置40配置操作者,因此也有助于削减人工费。

如图4的(d)的表的左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重建图像的切片厚度的变薄。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上升。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显示器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向图像生成功能54请求第二显示器20所显示的重建图像的切片厚度变薄的重建图像的生成和该重建图像向第二显示器20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脚踏开关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的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上升。另外,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既可以请求使切片厚度变薄与踏压的时间量对应的厚度的量,也可以请求使切片厚度变薄与断续的踏压的次数对应的厚度的量。

如图4的(d)的表的右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重建图像的切片厚度的变厚。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下降。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向图像生成功能54请求第二显示器20所显示的重建图像的切片厚度变厚的重建图像的生成和该重建图像向第二显示器20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下降。另外,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既可以请求使切片厚度增厚与踏压的时间量对应的厚度的量,也可以请求使切片厚度增厚与断续的踏压次数对应的厚度的量。

能够进行如图4的(d)所示的切换控制是因为,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不需要控制诊视床升降。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能够不在控制室的控制台装置40侧、而在靠近手术者的诊视床装置30侧免持地进行ct透视中的重建图像的切片厚度的变更操作,因此ct透视中的该变更操作变得简单,由于不需要在ct透视时对控制台装置40配置操作者,因此也有助于削减人工费。

如图4的(e)的表的左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重建图像的显示截面向正向的变更(在图5的(b)中图示出了概念)。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上升。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显示器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向图像生成功能54请求显示截面与第二显示器20所显示的重建图像不同的重建图像的生成和该重建图像向第二显示器20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脚踏开关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的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上升。另外,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既可以请求以与踏压的时间量对应的等级变更显示截面,也可以请求以与断续的踏压的次数对应的等级变更显示截面。

如图4的(e)的表的右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重建图像的显示截面向逆向的变更(在图5的(b)中图示出了概念)。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下降。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向图像生成功能54请求生成显示截面与第二显示器20所显示的重建图像不同的重建图像和该重建图像向第二显示器20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下降。另外,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既可以请求以与踏压的时间量对应的等级变更显示截面,也可以请求以与断续的踏压的次数对应的等级变更显示截面。

能够进行如图4的(e)所示的切换控制是因为,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不需要控制诊视床升降。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能够不在控制室的控制台装置40侧、而在靠近手术者的诊视床装置30侧免持地进行ct透视中的重建图像的显示截面的变更操作,因此ct透视中的该变更操作变得简单,由于不需要在ct透视时对控制台装置40配置操作者,因此也有助于削减人工费。

如图4的(f)的表的左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重建图像的扫描定时向时间序列方向的变更。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上升。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显示器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向图像生成功能54请求第二显示器20所显示的重建图像的扫描定时变更为新的一方的重建图像的生成和该重建图像向第二显示器20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脚踏开关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的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上升。另外,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既可以请求以踏压的时间的量变更时间,也可以请求以断续的踏压的次数变更时间。

如图4的(f)的表的右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与重建图像的扫描定时向与时间序列相反的方向的变更。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下降。即,当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向图像生成功能54请求在第二显示器20上显示的重建图像的扫描定时变更为较早的一方的重建图像的生成和该重建图像向第二显示器20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在踏压的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下降。另外,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既可以请求以踏压的时间变更时间,也可以请求以断续的踏压的次数变更时间。

能够进行如图4的(f)所示的切换控制是因为,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不需要控制诊视床升降。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能够不在控制室的控制台装置40侧、而在靠近手术者的诊视床装置30侧免持地进行ct透视中的重建图像的扫描定时的变更操作,因此ct透视中的该变更操作变得简单,由于不需要在ct透视时对控制台装置40配置操作者,因此也有助于削减人工费。

另外,只要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预先分配图4的(b)的所述功能(1)~图4的(f)的所述功能(5)中的任意一个功能即可。例如,能够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预先分配图4的(b)的所述功能(1)。在该情况下,脚踏开关35,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作为用于x射线照射的开关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作为用于诊视床升降的开关发挥功能(参照图4的(b))。

返回图3的说明,图像生成功能54包括:在控制装置15的控制下执行的ct透视中,从控制装置15收集多个视图的量的检测数据的功能;对多个视图的量的检测数据实施前处理从而收集多个视图量的原始数据的功能;和通过针对前处理后的多个视图的量的原始数据的图像重建处理,生成ct图像数据作为重建图像数据的功能。

另外,图像生成功能54具有:通过对ct图像数据进行坐标变换从而生成作为3d数据的体数据的功能;和为了在显示器20、42上显示体数据,生成对体数据进行显示处理而实现三维显示的三维图像数据作为重建图像数据的功能。显示处理例如是体绘制(vr:volumerendering)处理、截面重建(mpr:multiplanerreconstruction)处理。图像生成功能54能够通过mpr处理来生成任意截面的图像数据(例如,正交三截面的图像数据)。正交三截面的图像数据是指后述的轴向截面的图像数据(ax)、矢状截面的图像数据(sg)、冠状截面的图像数据(co)。另外,图像生成功能54是图像生成部的一例。

接着,对x射线ct装置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图6是j2x射线ct装置1的第一动作例作为流程图表示的图。在图6中,对“st”附加了数字的符号表示流程图的各步骤。另外,在图6中,以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脚踏开关35分配与x射线的照射有关的功能的图4的(b)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手术者等操作者按压操作台19的ct透视开始开关而将操作台19激活。操作者操作被激活后的操作台19,在患者p载置于顶板33的状态下使顶板33朝向架台装置10移动,并停止在规定的位置。该停止状态意味着ct透视的扫描准备的完成。然后,通过操作者对操作台19的操作,执行ct透视。

切换控制功能53检测脚踏开关35的踏压(步骤st1)。模式判断功能52根据受理ct透视时的操作的操作台19激活的情况等,判断x射线ct装置1是否为ct透视模式(步骤st2)。在通过步骤st2的判断而判断为“是”、即x射线ct装置1为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判断由在st1踏压的脚踏开关是否为第一脚踏开关351(步骤st3)。此外,例示了按照脚踏开关35的踏压的检测、是否为ct透视模式的判断的顺序执行的情况,但顺序也可以相反。

在步骤st3的判断为“是”、即通过步骤st1而被踏压的脚踏开关35为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控制x射线高电压装置14,照射x射线(步骤st4)。基于步骤st4的x射线的照射而由控制台装置40生成的重建图像数据适当地作为重建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另一方面,在步骤st3的判断为“否”、即通过步骤st1而被踏压的脚踏开关35为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忽略踏压(或者,与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情况同样地控制x射线高电压装置14,使x射线照射)。

在通过步骤st2的判断而判断为“否”、即x射线ct装置1为ct透视模式以外的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判断通过步骤st1而被踏压的脚踏开关是否为第一脚踏开关351(步骤st5)。

在步骤st5的判断为“是”、即通过步骤st1踏压的脚踏开关35为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使支承框架34上升,即,使诊视床上升(步骤st6)。另一方面,在步骤st5的判断为“否”、即通过步骤st1踏压的脚踏开关35为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使支承框架34下降,即,使诊视床下降(步骤st7)。

如使用图6所说明的那样,根据x射线ct装置1是否为ct透视模式,能够变更脚踏开关的功能。由此,不需要设置ct透视专用的照射用的脚踏开关,因此能够实现硬件资源的最小化、即成本削减,并且能够简化诊视床装置30周边的线缆的处理。

图7是将x射线ct装置1的第二动作例作为流程图表示的图。在图7中,对“st”附加了数字的符号表示流程图的各步骤。另外,图7以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对脚踏开关35分配与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的移动有关的功能的图4的(c)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7中,对与图6的步骤相同的步骤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步骤st3的判断为“是”、即通过步骤st1踏压的脚踏开关35为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向控制台装置40请求在ct透视中由控制台装置40生成并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负方向的移动(步骤st11)。然后,图像生成功能54生成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负方向移动后的重建图像数据,并作为重建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步骤st12)。

另一方面,在步骤st3的判断为“否”、即通过步骤st1踏压的脚踏开关35为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向控制台装置40请求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正方向的移动(步骤st13)。然后,图像生成功能54生成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正方向移动后的重建图像数据,并作为重建图像显示于第二显示器20(步骤st14)。

如使用图7所说明的那样,根据x射线ct装置1是否为ct透视模式,能够变更脚踏开关35的功能。由此,能够通过ct透视中的脚踏开关35的简易的操作,变更所显示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

另外,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使用图7说明了向脚踏开关35分配所述功能(2)的图4的(c)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该情况。例如,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向脚踏开关35分配上述功能(3)~(5)中的任一个。在该情况下,适当变更图7的步骤st11~st14的内容即可。

(变形例)

使用图4,说明了x射线ct装置1具备脚踏开关351、352作为脚踏开关35,且切换控制功能53在判断为是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对脚踏开关351、352的操作分配上述功能(1)~(5)中的任一个功能的情况,并不限定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在判断为是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上述功能(1)~(5)中的某一个功能,并且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其他功能。例如,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所述功能(1),并且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所述功能(2)。

或者,也可以是,在判断为是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将上述功能(1)~(5)中的至少2个功能切换的功能,并且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通过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决定的功能。例如,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切换上述功能(1)~(5)的功能,并且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通过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决定的功能。使用图8的(a)、(b)以及图9对该情况进行说明。

图8的(a)、(b)是用于说明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所述功能(1)~(5)的情况的图。图8的(a)示出了脚踏开关35包括多个例如两个脚踏开关要素的情况的配置示例。图8的(b)是表示向脚踏开关35的操作分配切换上述功能(1)~(5)的功能和所决定的功能的情况下的关系表的图。

图8的(a)与图4的(a)同样地,示出具备第一脚踏开关351和第二脚踏开关352的脚踏开关35。

如图8的(b)的表的左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如下功能,即依次切换作为上述功能(1)的x射线照射、作为上述功能(2)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的移动、作为上述功能(3)的重建图像的切片厚度的变更、作为上述功能(4)的重建图像的显示截面的变更以及作为上述功能(5)的重建图像的扫描定时的变更的功能。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上升。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脚踏开关351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期间依次切换5个功能。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一脚踏开关351时,在踏压的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上升。

如图8的(b)的表的右侧所示,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通过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决定的功能。另一方面,切换控制功能53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分配诊视床下降。例如,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来决定上述功能(1),并且,检测到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时,控制x射线高电压装置14而照射x射线。另外,例如,切换控制功能53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来决定上述功能(2),并且,检测到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时,向控制台装置40请求使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负方向(或者z轴正方向)移动。即,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期间,进行由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操作决定的功能(例如,x射线照射)。另一方面,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操作者踏压第二脚踏开关352时,切换控制功能53在踏压期间控制诊视床驱动装置32而使支承框架34下降。

能够进行如图8的(b)所示的切换控制是因为,在ct透视模式的情况下,不需要控制诊视床升降。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不需要将x射线的照射用的脚踏开关与脚踏开关35分开设置,从而实现硬件资源的削减。另外,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能够不在控制室的控制台装置40侧、而在靠近手术者的诊视床装置30侧进行ct透视中的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的变更操作等,因此ct透视中的该变更操作变得简单,由于不需要在ct透视时对控制台装置40配置操作者,因此也有助于削减人工费。

图9是将x射线ct装置1的第三动作例作为流程图表示的图。在图9中,对“st”附加了数字的符号表示流程图的各步骤。

在图9中,对与图6的步骤相同的步骤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步骤st3的判断为“是”、即通过步骤st1踏压的脚踏开关35为第一脚踏开关351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将功能变更为其他功能(步骤st15)。另一方面,在步骤st3的判断为“否”即通过步骤st1踏压的脚踏开关35为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情况下,切换控制功能53实现通过步骤st15决定的功能(步骤st16)。

例如,切换控制功能53在通过步骤st15决定上述功能(1),并检测到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时,控制x射线高电压装置14照射x射线(步骤st16)。另外,例如,切换控制功能53通过步骤st15决定上述功能(2),并检测到第二脚踏开关352的操作时,向控制台装置40请求使重建图像的切片位置向z轴负方向(或z轴正方向)移动(步骤st16)。

另外,顶板控制功能51是顶板控制部的一例。模式判断功能52是模式判断部的一例。切换控制功能53是切换控制部的一例。图像生成功能54是图像生成部的一例。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有效利用诊视床升降用的脚踏开关,能够提高ct透视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同样地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