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入可视下防损伤的尿失禁吊带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3760发布日期:2020-11-06 16:4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入可视下防损伤的尿失禁吊带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直入可视下防损伤的尿失禁吊带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指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尿液自尿道口溢出状态。主要见于成年女性,40岁以上患病率可高达40%以上,中重度患者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被称为社交癌。对于盆底肌锻炼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一般建议手术悬吊治疗。按治疗指南,目前标准的手术方式是无张力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包括(tension-freevaginaltape,tvt)或tvt-o/tot(经闭孔途径)等方式来纠正尿道松弛摆动和加强功能尿道长度等增强控尿能力,本发明主要针对此类手术,尤其是流行的tvt穿刺器械和伴随的手术方法的改进和革新。

此类尿失禁手术及器械的核心部分是利用穿刺类的引导手柄将吊带悬吊植入介于尿道下和阴道前壁之间的潜在间隙,以纠正松弛摆动性较大的尿道部分,类似挡板及尿床样的支撑效果,达到一定程度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而改善尿失禁症状。在现有的医疗器械及操作中,需在患者的阴道前壁切开小切口后,分离阴道壁和尿道组织之间的潜在间隙,再根据具体穿刺和悬吊方法差异,需在患者下腹部耻骨上区或两侧腹股沟处分别切一个可以穿出吊带网片引导器的一对小切口,以便利用引导器引导网片进行穿刺悬吊。该类手术由于是盲法下穿刺引导,一方面需要避免穿刺时对周围脏器的直接损伤,另一方面需要减少吊带植入物过浅或过深减少植入物暴露或对主要组织、血管神经及脏器的侵蚀等,而这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于术者的经验、熟练程度等,目前穿刺或吊带位置问题等造成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膀胱尿道及腹腔脏器直接损伤或术后的血肿、术后吊带相关侵蚀疼痛感染等,尤其是直接的膀胱穿孔和术后的吊带深度问题造成的侵蚀相关并发症。对术中出现膀胱穿孔,需要膀胱镜确认并进行重新穿刺安装等,还有对患者造成额外损伤和血尿等,如术后发现,则应取出吊带tvt,手术失败或重新手术等。而由于盲法下造成的吊带植入深浅问题,可以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手术成功率、穿刺出血血肿、吊带侵蚀阴道暴露疼痛感染、吊带侵蚀尿道膀胱形成结石感染疼痛等也并非非常罕见,多因盲法穿刺下对位置深浅的把握问题。还有吊带侵蚀其他器官如肠穿孔和等级更严重的髂血管损伤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入可视下防损伤的尿失禁吊带引导装置,该装置能够避免在穿刺时对周围脏器的直接损伤,也能够减少吊带植入物过浅或过深减少植入物暴露或对主要组织、血管神经及脏器的侵蚀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入可视下防损伤的尿失禁吊带引导装置,包括有用于牵引吊带本体的引导鞘体,所述引导鞘体的端部设置为穿刺端部结构,并且引导鞘体靠近穿刺端处设置有用于牵引吊带本体的牵引结构,所述引导鞘体于穿刺端设置有头部可弯曲或是伸缩的可视软镜,所述引导鞘体还设置有注水通道和回流通道,所述注水通道的进水口连通有注水部件,所述注水通道的出水口位于引导鞘体的穿刺端,所述回流通道的进水口靠近引导鞘体的穿刺端,注水通道能够与回流通道形成回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鞘体由可弯曲的硬质材料制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引导鞘体上的穿孔,所述穿孔贯穿引导鞘体的径向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结构包括有能够插入引导鞘体内的芯杆,所述芯杆的端部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芯杆的径向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结构包括有能够插入引导鞘体内的芯杆,所述芯杆成杆状结构设置并且端部设置成能够供吊带本体的牵引绳卷绕的螺旋盘状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中引导鞘体远离穿刺端的一端可设置有手柄,以实现方便操控该引导装置;而引导鞘体内的可视软镜,其头端可弯曲或伸缩,末端可连接光源及显示器;引导鞘体内还配有注水通道和回流通道,注水通道可连接压力注水部件,同时可以形成回流,将注水流出,形成循环。

该引导装置的使用目的在于解决尿失禁悬吊手术时,如何最大可能的避免损伤组织,尤其包括膀胱损伤,可以减去常规膀胱镜检查步骤,减少手术时间和损伤等;该引导鞘体内配有的可弯软镜(6f及以下),在手术穿刺及退出组织过程中动态直视,引导鞘体内同时可配有压力注水部件,穿刺推进过程中,自然将周围组织推开,减少损伤和使得手术视野清晰,根据引导器头端到达目标位置和深浅情况,进行调整穿刺路径,以达到直视下最佳悬吊路径,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和进一步提高手术尿失禁悬吊成功率。

所以,总体而言该装置及操作改进可以大大地减少对重要器官的损伤,及时纠正穿刺路径,减小手术操作步骤和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术中并发症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引导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牵引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牵引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牵引结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引导鞘体;11、可视软镜;12、注水通道;13、回流通道;2、芯杆;3、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4所示,一种直入可视下防损伤的尿失禁吊带引导装置,包括有用于牵引吊带本体的引导鞘体1,引导鞘体1的端部设置为穿刺端部结构,并且引导鞘体1靠近穿刺端处设置有用于牵引吊带本体的牵引结构,引导鞘体1于穿刺端设置有头部可弯曲或是伸缩的可视软镜11,引导鞘体1还设置有注水通道12和回流通道13,注水通道12的进水口连通有注水部件,注水通道12的出水口位于引导鞘体1的穿刺端,回流通道13的进水口靠近引导鞘体1的穿刺端,注水通道12能够与回流通道13形成回流。

该装置中引导鞘体1远离穿刺端的一端可设置有手柄,以实现方便操控该引导装置;而引导鞘体1内的可视软镜11,其头端可弯曲或伸缩,末端可连接光源及显示器;引导鞘体1内还配有注水通道12和回流通道13,注水通道12可连接压力注水部件,同时可以形成回流,将注水流出,形成循环。

手术过程:引导鞘体1通过穿刺端从患者腹部的皮肤(上)进行穿刺,并且在可视软镜11的引导下配合注水通道12,穿刺到女性病人的阴道前壁(下),然后通过牵引结构与吊带本体的牵引绳连接,引导鞘体1在从下往上回退的过程中能够将吊带本体植入患者内部。

该引导装置的使用目的在于解决尿失禁悬吊手术时,如何最大可能的避免损伤组织,尤其包括膀胱损伤,可以减去常规膀胱镜检查步骤,减少手术时间和损伤等;该引导鞘体1内配有的可弯软镜(6f及以下),在手术穿刺及退出组织过程中动态直视,引导鞘体1内同时可配有压力注水部件,穿刺推进过程中,自然将周围组织推开,减少损伤和使得手术视野清晰,根据引导器头端到达目标位置和深浅情况,进行调整穿刺路径,以达到直视下最佳悬吊路径,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和进一步提高手术尿失禁悬吊成功率。

所以,总体而言该装置及操作改进可以大大地减少对重要器官的损伤,及时纠正穿刺路径,减小手术操作步骤和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术中并发症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等问题。

引导鞘体1由可弯曲的硬质材料制成,如医用塑材,使空心的引导鞘体1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弯曲形态,以适应不同穿刺路径,如目前流行的tvt、tot、tvt-o均可以根据需要一杆引导器来实现。

引导鞘体1内可引导入至头端的可视光纤及冲水的流入及流出的水循环,便于在术者手持穿刺器时,直视穿刺路径和周围组织情况,确保动态下的穿刺路径准确,避免对周围血管、神经及脏器等的损伤,减少目前盲法穿刺存在的各种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直视下引导鞘体1根据需要可进可退,把握最佳路径,减少穿刺植入吊带的位置过浅过深而造成的悬吊程度问题,尤其是术中直视,减少对脏器损伤,术中可以避免必要的膀胱镜检查等,节约手术时间;也减少术后组织深浅问题而形成的吊带侵蚀等问题。

综上,本设计能够在可视状态下和根据需要可弯曲的吊带引导器的创新与设计,简化了手术过程,避免了盲法状态下的各种隐患和额外的检查等。保护由此创新点一系列类似的针对尿失禁吊带植入和直视可视和可弯曲的吊带引导器装置及操作方法。

参照图2所示,牵引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引导鞘体1上的穿孔3,穿孔3贯穿引导鞘体1的径向设置。吊带本体的牵引绳可通过穿孔3与引导鞘体1连接,在引导鞘体1回退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实现牵引吊带本体植入,结构简单易实施。

参照图3所示,牵引结构包括有能够插入引导鞘体1内的芯杆2,芯杆2的端部设置有穿孔3,穿孔3贯穿芯杆2的径向设置。穿孔3设置在芯杆2上,可在吊带本体的牵引绳通过穿孔3与芯杆2连接后,通过芯杆2将吊带本体的牵引绳与芯杆2的连接处收纳入引导鞘体1内,从而避免引导鞘体1在回退时吊带本体的牵引绳与芯杆2的连接处对组织产生损伤,有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参照图4所示,牵引结构包括有能够插入引导鞘体1内的芯杆2,芯杆2成杆状结构设置并且端部设置成能够供吊带本体的牵引绳卷绕的螺旋盘状结构。芯杆2的端部设置成螺旋盘状,方便供吊带本体的牵引绳卷绕连接,使牵引绳与芯杆2的连接操作简便化,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并且芯杆2可将吊带本体的牵引绳与芯杆2的连接处收纳入引导鞘体1内,从而避免引导鞘体1在回退时吊带本体的牵引绳与芯杆2的连接处对组织产生损伤,有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还需说明的有,上述芯杆2滑移连接在引导鞘体1内,因此可在引导鞘体1内设置有供芯杆2滑移连接的滑移通道,但该芯杆2也可与可视软镜11共用一条通道,该通道在引导鞘体1从上往下穿刺到位后将可视软镜11抽离,再插入芯杆2使用,甚至是使用注水通道12或回流通道13也能够实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