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880发布日期:2020-10-28 12: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



背景技术:

例如公开号为cn206700235u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所述的脸颊基准板内侧面两端各设有站板a、站板b;所述的站板a、站板b内均开有孔槽,并且孔槽内嵌入轴套b;在轴套b内各贯通有导轨轴a、导轨轴b,并且在导轨轴a、导轨轴b末端被承台工件块所固封;在承台工件块上固定有电动液压器,电动液压器一端的液压推行块与电磁张合器之间通过磁铁块相吸合固定;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手术器械夹持容易;适用于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手术的辅助性的夹持器械,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持刀稳定,精度高以及速度快的目的,此外通过脸颊基准板与手术者脸部的精确校准,可以实现下次复诊时的一个检查便捷;但该机械手不能提高内窥镜进入鼻腔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可提高内窥镜进入鼻腔时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包括双用臂撑、头位器、调节器、撑导器、双用支撑和支撑部,所述双用臂撑的前端转动连接头位器,调节器连接在头位器上,撑导器镜像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撑导器分别连接在调节器的左右两侧,双用支撑对称设有两个,两个双用支撑分别连接在双用臂撑的左右两侧,双用臂撑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一个支撑部。

所述双用臂撑包括臂撑本体、轴、板ⅰ和板ⅱ,臂撑本体的前端固接轴的中部,臂撑本体左右两端的下端均设有一体连接的板ⅰ,两个板ⅰ后端的外端均设有一体连接的板ⅱ,板ⅰ和板ⅱ互相垂直。

所述头位器包括头位器本体、下沉槽、轴座和延板,头位器本体后端的上端设有下沉槽,延板固接在头位器本体的后端,头位器本体上端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一个轴座;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轴座内,位于左侧的轴座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由下至下旋入位于左侧的轴座与轴接触,所述螺杆的上端固接有把手ⅰ。

所述头位器还包括台板、配合杆和凸板,台板固接在头位器本体后端的中部,台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一个配合杆,两个配合杆的上端均固接一个限位部,凸板固接在台板的后端,凸板上由上至下均匀设有多个孔ⅰ;所述调节器包括定座、橡胶圈ⅰ、双向螺杆和插销ⅰ,括定座前侧的左右两端均固接一个橡胶圈ⅰ,双向螺杆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与定座的左右两端贴合,双向螺杆的左右两端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橡胶圈ⅰ的内圈贴合,其中一个限位块的外端固接有把手ⅱ,插销ⅰ滑动连接在定座后端中部的上端;定座滑动连接在两个配合杆上,插销ⅰ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的孔ⅰ。

所述撑导器包括基臂、小臂、橡胶圈ⅱ、短轴、卡环和指,基臂的前侧滑动连接小臂,小臂的前侧固接橡胶圈ⅱ,短轴中部的外圈与橡胶圈ⅱ的内圈贴合,短轴的左端和右侧均固接有卡环,两个卡环的内端分别与小臂的左右两端贴合,短轴的右端固接指;两个基臂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的左右两侧,两个基臂的后端均滑动连接在调节器的前端面。

所述双用支撑包括支撑垫、支撑杆ⅰ、插销ⅱ和支撑杆ⅱ,支撑垫后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支撑杆ⅰ上由前至后均匀设有多个孔ⅱ;两个插销ⅱ分别由内至外穿过两个板ⅰ,两个插销ⅱ分别穿过两个支撑杆ⅰ上的孔ⅱ。

所述双用臂撑还包括基座,臂撑本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一个基座;支撑部包括支撑部本体、垫孔和螺销,支撑部本体的上侧设有垫孔,支撑部本体由上至下螺纹连接螺销,螺销的下端位于垫孔内;两个支撑部本体的下侧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基座内。

所述撑导器还包括导框ⅰ,两个基臂内端的中部均固接一个导框ⅰ。

所述撑导器还包括导框ⅱ,两个指内端的后侧均固接一个导框ⅱ。

所述轴上设有摩擦纹路,所述螺杆的下端与摩擦纹路接触。

本发明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的有益效果为:

双用臂撑可以立式使用,便于使用者在坐姿状态下使用,便于协助使用者进行短时间的治疗。双用臂撑也可以卧式使用,便于使用者在平躺或靠躺的状态下使用,便于协助使用者进行长时间的治疗;调节两个撑导器的高度,其结果是两个指的高度可调,用于适配不同人不同位置的鼻下点;调节两个撑导器之间的距离,其结果是两个指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使两个指的距离增加,用于使两个指的外端面与鼻翼方向的鼻孔内壁贴合,进而可将鼻孔扩开;指可绕短轴的轴线旋转,进而适配不同的鼻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6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图7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六;

图8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七;

图9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八。

图中:双用臂撑1;臂撑本体101;轴102;摩擦纹路103;板ⅰ104;板ⅱ105;基座106;头位器2;头位器本体201;下沉槽202;台板203;配合杆204;凸板205;轴座206;延板207;调节器3;定座301;橡胶圈ⅰ302;双向螺杆303;插销ⅰ304;撑导器4;基臂401;小臂402;橡胶圈ⅱ403;短轴404;卡环405;指406;导框ⅰ407;导框ⅱ408;双用支撑5;支撑垫501;支撑杆ⅰ502;插销ⅱ503;支撑杆ⅱ504;支撑部6;支撑部本体601;垫孔602;螺销603。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9所示,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包括双用臂撑1、头位器2、调节器3、撑导器4、双用支撑5和支撑部6,所述双用臂撑1的前端转动连接头位器2,调节器3连接在头位器2上,撑导器4镜像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撑导器4分别连接在调节器3的左右两侧,双用支撑5对称设有两个,两个双用支撑5分别连接在双用臂撑1的左右两侧,双用臂撑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一个支撑部6。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9所示,所述双用臂撑1包括臂撑本体101、轴102、板ⅰ104和板ⅱ105,臂撑本体101的前端固接轴102的中部,臂撑本体101左右两端的下端均设有一体连接的板ⅰ104,两个板ⅰ104后端的外端均设有一体连接的板ⅱ105,板ⅰ104和板ⅱ105互相垂直。双用臂撑1可以立式使用,便于使用者在坐姿状态下使用,便于协助使用者进行短时间的治疗。双用臂撑1也可以卧式使用,便于使用者在平躺或靠躺的状态下使用,便于协助使用者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参考图1和图2,此时双用臂撑1为卧式的使用方式,当使板ⅱ105的后端面接触水平面立起,则为立式使用。立式时,板ⅱ105的中部设有安装孔位,可将板ⅱ105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板ⅱ105安装在桌面或其他设备上。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1-9所示,所述头位器2包括头位器本体201、下沉槽202、轴座206和延板207,头位器本体201后端的上端设有下沉槽202,延板207固接在头位器本体201的后端,头位器本体201上端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一个轴座206;轴102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轴座206内,位于左侧的轴座206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由下至下旋入位于左侧的轴座206与轴102接触,所述螺杆的上端固接有把手ⅰ。立式使用时,使用者将头部放置在头位器本体201所围处,下巴垫在头位器本体201的后侧,下巴处于下沉槽202处。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1-9所示,所述头位器2还包括台板203、配合杆204和凸板205,台板203固接在头位器本体201后端的中部,台板203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一个配合杆204,两个配合杆204的上端均固接一个限位部,凸板205固接在台板203的后端,凸板205上由上至下均匀设有多个孔ⅰ;所述调节器3包括定座301、橡胶圈ⅰ302、双向螺杆303和插销ⅰ304,括定座301前侧的左右两端均固接一个橡胶圈ⅰ302,双向螺杆303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与定座301的左右两端贴合,双向螺杆303的左右两端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橡胶圈ⅰ302的内圈贴合,其中一个限位块的外端固接有把手ⅱ,插销ⅰ304滑动连接在定座301后端中部的上端;定座301滑动连接在两个配合杆204上,插销ⅰ304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的孔ⅰ。橡胶圈ⅰ302与双向螺杆303之间具有摩擦力,所述摩擦力用于提供双向螺杆303一定的自锁性,当人为用力转动所述把手ⅱ时,把手ⅱ带动双向螺杆303转动,双向螺杆303带动两个撑导器4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可将插销ⅰ304从孔ⅰ拔出,进而上下移动定座301后再将销ⅰ304插入对应位置的孔ⅰ完成定位。进而利用调节器3带动两个撑导器4上下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1-9所示,所述撑导器4包括基臂401、小臂402、橡胶圈ⅱ403、短轴404、卡环405和指406,基臂401的前侧滑动连接小臂402,小臂402的前侧固接橡胶圈ⅱ403,短轴404中部的外圈与橡胶圈ⅱ403的内圈贴合,短轴404的左端和右侧均固接有卡环405,两个卡环405的内端分别与小臂402的左右两端贴合,短轴404的右端固接指406;两个基臂401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杆303的左右两侧,两个基臂401的后端均滑动连接在调节器301的前端面。调节两个撑导器4的高度,其结果是两个指406的高度可调,用于适配不同人不同位置的鼻下点,两个指406分别进入两个鼻孔后,调节两个撑导器4之间的距离,其结果是两个指406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使两个指406的距离增加,用于使两个指406的外端面与鼻翼方向的鼻孔内壁贴合,进而可将鼻孔扩开。指406可绕短轴404的轴线旋转,进而适配不同的鼻型,例如先前转动调节适配朝天鼻,向后转动适配鹰钩鼻。而橡胶圈ⅱ403对短轴404提供一定的摩擦力,鼻翼张开复位产生的力远小于橡胶圈ⅱ403对短轴404提供一定的摩擦力,需用手拨动才可转动指406。

具体实施方式六:

如图1-9所示,所述双用支撑5包括支撑垫501、支撑杆ⅰ502、插销ⅱ503和支撑杆ⅱ504,支撑垫501后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支撑杆ⅰ502和支撑杆ⅱ504,支撑杆ⅰ502上由前至后均匀设有多个孔ⅱ;两个插销ⅱ503分别由内至外穿过两个板ⅰ104,两个插销ⅱ503分别穿过两个支撑杆ⅰ502上的孔ⅱ。在立式使用时,调节支撑垫501至最高处,医生或医生助手的手肘便于垫在支撑垫501上,便于减少手持其他设备或其他设备的管路的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七:

如图1-9所示,所述双用臂撑1还包括基座106,臂撑本体10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一个基座106;支撑部6包括支撑部本体601、垫孔602和螺销603,支撑部本体601的上侧设有垫孔602,支撑部本体601由上至下螺纹连接螺销603,螺销603的下端位于垫孔602内;两个支撑部本体601的下侧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基座106内。

具体实施方式八:

如图1-9所示,所述撑导器4还包括导框ⅰ407,两个基臂401内端的中部均固接一个导框ⅰ407。

具体实施方式九:

如图1-9所示,所述撑导器4还包括导框ⅱ408,两个指406内端的后侧均固接一个导框ⅱ408。卧式使用时,使用者先平躺或躺靠好,先将臂撑本体101放置在使用者的胸前,位于两侧的板ⅰ104和板ⅱ105分别位于使用者肋骨的两侧,板ⅰ104和板ⅱ105的下端面均与支撑使用者的倾斜的靠背贴合,同时拔出插销ⅱ503,向后推动支撑垫501直至支撑杆ⅱ504抵在支撑使用者的水平位置的座椅处。进而本发明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旋出所述螺杆,转动头位器本体201让使用者的头部和下巴的位置处于立式使用方式的位置处。调节后旋入所述螺杆紧固住轴102和轴座206,进而固定完成。将内窥镜的软管由后向前依次穿过位于一侧的导框ⅰ407和导框ⅱ408,所述软管经过导框ⅰ407和导框ⅱ408的限制可贴合指406送入鼻腔内部,鼻翼方向的鼻孔内壁敏感性较低,不易产生痛感。鼻中隔软骨附近痛感较大,使软管贴合指406远离鼻中隔软骨进入鼻腔使用舒适度较高。将其他手术设备的软管由后至前穿过垫孔602,旋入螺销603将所述其他手术设备的软管进行固定,辅助医生助手对软管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十:

如图1-9所示,所述轴102上设有摩擦纹路103,所述螺杆的下端与摩擦纹路103接触。

本发明的一种耳鼻喉科内窥镜的操作机械手,其工作原理为:

双用臂撑1可以立式使用,便于使用者在坐姿状态下使用,便于协助使用者进行短时间的治疗。双用臂撑1也可以卧式使用,便于使用者在平躺或靠躺的状态下使用,便于协助使用者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参考图1和图2,此时双用臂撑1为卧式的使用方式,当使板ⅱ105的后端面接触水平面立起,则为立式使用。立式时,板ⅱ105的中部设有安装孔位,可将板ⅱ105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板ⅱ105安装在桌面或其他设备上。立式使用时,使用者将头部放置在头位器本体201所围处,下巴垫在头位器本体201的后侧,下巴处于下沉槽202处。橡胶圈ⅰ302与双向螺杆303之间具有摩擦力,所述摩擦力用于提供双向螺杆303一定的自锁性,当人为用力转动所述把手ⅱ时,把手ⅱ带动双向螺杆303转动,双向螺杆303带动两个撑导器4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可将插销ⅰ304从孔ⅰ拔出,进而上下移动定座301后再将销ⅰ304插入对应位置的孔ⅰ完成定位。进而利用调节器3带动两个撑导器4上下运动。调节两个撑导器4的高度,其结果是两个指406的高度可调,用于适配不同人不同位置的鼻下点,两个指406分别进入两个鼻孔后,调节两个撑导器4之间的距离,其结果是两个指406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使两个指406的距离增加,用于使两个指406的外端面与鼻翼方向的鼻孔内壁贴合,进而可将鼻孔扩开。指406可绕短轴404的轴线旋转,进而适配不同的鼻型,例如先前转动调节适配朝天鼻,向后转动适配鹰钩鼻。而橡胶圈ⅱ403对短轴404提供一定的摩擦力,鼻翼张开复位产生的力远小于橡胶圈ⅱ403对短轴404提供一定的摩擦力,需用手拨动才可转动指406。在立式使用时,调节支撑垫501至最高处,医生或医生助手的手肘便于垫在支撑垫501上,便于减少手持其他设备或其他设备的管路的负担。卧式使用时,使用者先平躺或躺靠好,先将臂撑本体101放置在使用者的胸前,位于两侧的板ⅰ104和板ⅱ105分别位于使用者肋骨的两侧,板ⅰ104和板ⅱ105的下端面均与支撑使用者的倾斜的靠背贴合,同时拔出插销ⅱ503,向后推动支撑垫501直至支撑杆ⅱ504抵在支撑使用者的水平位置的座椅处。进而本发明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旋出所述螺杆,转动头位器本体201让使用者的头部和下巴的位置处于立式使用方式的位置处。调节后旋入所述螺杆紧固住轴102和轴座206,进而固定完成。将内窥镜的软管由后向前依次穿过位于一侧的导框ⅰ407和导框ⅱ408,所述软管经过导框ⅰ407和导框ⅱ408的限制可贴合指406送入鼻腔内部,鼻翼方向的鼻孔内壁敏感性较低,不易产生痛感。鼻中隔软骨附近痛感较大,使软管贴合指406远离鼻中隔软骨进入鼻腔使用舒适度较高。将其他手术设备的软管由后至前穿过垫孔602,旋入螺销603将所述其他手术设备的软管进行固定,辅助医生助手对软管的操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