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输液用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15995发布日期:2020-11-20 12:2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输液用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输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输液用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输液用监测仪开始不断出现,但是部分监测仪在使用时,不能很好的实现病人输液的远程监测和报警,从而不便于及时提醒医务人员病人的输液状态,不便于很好的进行输液时的各种操作记录,还有就是不便于远程观察病人输液时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发现突发状况并对突发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输液用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输液用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架、定位装置、监控装置和监测装置,所述支架内侧顶端设有定位装置,所述支架内侧右端设有玻璃板,且玻璃板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支架左端设有监控装置,所述支架右端设有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螺纹轴、滑块、第一把手、第二螺纹轴、红外传感器、信号灯和nfc模块,所述支架右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左端和固定架内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所述固定架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信号灯和nfc模块。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压块、第二把手、第三螺纹轴、弹簧、滑杆、压板、橡胶垫和挂钩,所述支架内侧顶端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支架顶端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把手,且第二把手贯穿支架,所述第二把手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轴,且第三螺纹轴与压块螺旋连接,所述压块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滑杆底端设有挂钩,且挂钩与滑杆转动连接,所述挂钩有2个。

优选的,所述监控装置包括连接架、球块、垫片、连接杆、摩擦块和摄像头,所述支架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侧顶端设有球块,所述球块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转动连接有摄像头,所述连接杆外侧左端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摩擦块,且摩擦块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是由橡胶材质的板材制成的。

优选的,所述支架顶端右侧设有第一螺纹轴,且第一螺纹轴贯穿支架和固定架,所述支架与第一螺纹轴螺旋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与固定架螺旋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把手,且第一把手贯穿固定架,所述第一把手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轴,且第二螺纹轴贯穿滑块,所述第二螺纹轴与滑块螺旋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轴与固定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球块外侧滑动连接有垫片,且垫片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垫片是由橡胶材质的板材制成的。

优选的,输液用监测仪的使用方法为:

步骤一:把监测装置与支架连接在一起;

步骤二:把连接好的输液瓶或输液袋放在支架内,然后通过定位装置对其进行定位连接;

步骤三:对监测装置和监控装置进行调节;

步骤四:通过控制器启动装置,最后对装置进行使用,此时监测装置会对输液状态进行监测,与此同时,在病人进行输液的过程中,通过监控装置可以随时观察病人的输液反应状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红外传感器和nfc模块,这种设置配合第一螺纹轴与固定架及支架的螺旋连接、第二螺纹轴与滑块的螺旋连接、红外传感器对液位的检测和nfc模块对信号的上传,在使用装置时,实现了病人输液的远程监测和报警,从而便于及时提醒医务人员病人的输液状态,方便了病人输液时医务人员的各种操作记录;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摄像头和球块,这种设置配合球块与垫片的滑动连接、连接杆与摩擦块的滑动连接和摄像头与连接杆的转动连接,在使用装置时,便于远程观察病人的输液反应,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突发状况,并及时对突发状况进行处理;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第三螺纹轴和压板,这种设置配合第三螺纹轴与压块的螺旋连接、弹簧对滑杆的弹力和压板与橡胶垫的固定连接,在使用装置通过输液瓶进行输液时,可以对输液瓶进行稳定的定位,从而保证了监测机构的精准报警,避免了液面晃动导致的误报警现象的发生;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第三螺纹轴和挂钩,这种设置配合第三螺纹轴与压块的螺旋连接、滑杆与挂钩的转动连接和压块与支架的滑动连接,在使用装置通过输液袋进行输液时,可以对输液袋进行稳定的限位支撑和定位,从而保证了监测机构的精准报警,避免了液面晃动导致的误报警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架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摩擦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定位装置、201-压块、202-第二把手、203-第三螺纹轴、204-弹簧、205-滑杆、206-压板、207-橡胶垫、208-挂钩、3-玻璃板、4-控制器、5-监控装置、501-连接架、502-球块、503-垫片、504-连接杆、505-摩擦块、506-摄像头、6-监测装置、601-固定架、602-第一螺纹轴、603-滑块、604-第一把手、605-第二螺纹轴、606-红外传感器、607-信号灯、608-nfc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输液用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架1、定位装置2、监控装置5和监测装置6,支架1内侧顶端设有定位装置2,定位装置2包括压块201、第二把手202、第三螺纹轴203、弹簧204、滑杆205、压板206和橡胶垫207,支架1内侧顶端滑动连接有压块201,支架1顶端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把手202,且第二把手202贯穿支架1,第二把手20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轴203,且第三螺纹轴203与压块201螺旋连接,压块201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204,弹簧2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205,滑杆205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06,压板206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07,在使用装置通过输液瓶进行输液时,可以对输液瓶进行稳定的定位,从而保证了监测机构的精准报警,避免了液面晃动导致的误报警现象的发生,支架1内侧右端设有玻璃板3,且玻璃板3与支架1固定连接,支架1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支架1左端设有监控装置5,监控装置5包括连接架501、球块502、垫片503、连接杆504、摩擦块505和摄像头506,支架1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01,连接架501内侧顶端设有球块502,球块502外侧滑动连接有垫片503,且垫片503与连接架501固定连接,垫片503是由橡胶材质的板材制成的,这种设置增大了球块502与连接架501之间的摩擦,避免了调节后的摄像头506出现自主复位的现象,球块50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04,连接杆504底端转动连接有摄像头506,连接杆504外侧左端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摩擦块505,且摩擦块505与连接架501固定连接,摩擦块505是由橡胶材质的板材制成的,在使用装置时,便于远程观察病人的输液反应,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突发状况,并及时对突发状况进行处理,支架1右端设有监测装置6,监测装置6包括固定架601、第一螺纹轴602、滑块603、第一把手604、第二螺纹轴605、红外传感器606、信号灯607和nfc模块608,支架1右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架601,支架1顶端右侧设有第一螺纹轴602,且第一螺纹轴602贯穿支架1和固定架601,支架1与第一螺纹轴602螺旋连接,第一螺纹轴602与固定架601螺旋连接,这种设置方便了固定架601与支架1之间的连接,固定架601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603,固定架601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把手604,且第一把手604贯穿固定架601,第一把手60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轴605,且第二螺纹轴605贯穿滑块603,第二螺纹轴605与滑块603螺旋连接,第二螺纹轴605与固定架601转动连接,这种设置便于根据输液容器的大小对顶端红外传感器606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报警时间的调节,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滑块603左端和固定架601内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606,固定架601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信号灯607和nfc模块608,在使用装置时,实现了病人输液的远程监测和报警,从而便于及时提醒医务人员病人的输液状态,方便了病人输液时医务人员的各种操作记录。

输液用监测仪的使用方法为:

步骤一:把监测装置6与支架1连接在一起;

步骤二:把连接好的输液瓶或输液袋放在支架1内,然后通过定位装置2对其进行定位连接;

步骤三:对监测装置6和监控装置5进行调节;

步骤四:通过控制器4启动装置,最后对装置进行使用,此时监测装置6会对输液状态进行监测,与此同时,在病人进行输液的过程中,通过监控装置5可以随时观察病人的输液反应状况。

工作流程:装置内的所有用电器均为外接电源,使用装置时,先把固定架601与支架1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第一螺纹轴602对其进行固定,连接好后,把连接好的不同大小的输液瓶放在支架1内,然后转动第二把手202,此时第三螺纹轴204会转动,当压板206底端的橡胶垫207与输液瓶接触时,滑杆205会不断压缩弹簧204,当第二把手202无法继续转动时,此时完成了对输液瓶的稳定定位,接着根据瓶体的大小,对顶端红外传感器606的位置进行调节,此时先转动第一把手604,此时第二螺纹轴605会转动,滑块603此时会带动顶端的红外传感器606进行上下运动,当顶端的红外传感器606运动到合适的监测位置时,停止转动第一把手604,接着向左拉动连接杆504,此时摄像头506会向左转动,球块502此时会不断与垫片503发生滑动,因为球块502与垫片503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所以摄像头506转动后不会自主恢复,接着转动摄像头506对摄像头506的摄像位置进行二次调节,使其正对病人躺下的位置,因为摄像头506与连接杆504之间的摩擦力很大,所以摄像头506调节后不会自主发生转动,完成以上操作后,通过控制器4启动装置,最后对装置进行使用即可,当输液瓶内液面降低到顶端的红外传感器606底端时,顶端的信号灯607亮黄光,nfc模块608此时会上传信号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此时会发出黄色报警信号,此时医务人员需要格外关注对应病人的输液状态并做记录,当输液瓶内液面降低到底端红外传感器606底端时,底端的信号灯607亮红光,nfc模块608此时会上传信号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此时会发出红色报警信号,此时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对输液瓶进行更换,在病人输液的过程中,在摄像头506的拍摄下,此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随时观察病人输液后的反应,从而便于对突发状况及时进行观察和处理。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输液用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架1、定位装置2、监控装置5和监测装置6,支架1内侧顶端设有定位装置2,定位装置2包括压块201、第二把手202、第三螺纹轴203、弹簧204、滑杆205和挂钩208,支架1内侧顶端滑动连接有压块201,支架1顶端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把手202,且第二把手202贯穿支架1,第二把手20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轴203,且第三螺纹轴203与压块201螺旋连接,压块201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204,弹簧2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205,滑杆205底端设有挂钩208,且挂钩208与滑杆205转动连接,挂钩208有2个,在使用装置通过输液袋进行输液时,可以对输液袋进行稳定的限位支撑和定位,从而保证了监测机构的精准报警,避免了液面晃动导致的误报警现象的发生,支架1内侧右端设有玻璃板3,且玻璃板3与支架1固定连接,支架1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支架1左端设有监控装置5,监控装置5包括连接架501、球块502、垫片503、连接杆504、摩擦块505和摄像头506,支架1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01,连接架501内侧顶端设有球块502,球块502外侧滑动连接有垫片503,且垫片503与连接架501固定连接,垫片503是由橡胶材质的板材制成的,这种设置增大了球块502与连接架501之间的摩擦,避免了调节后的摄像头506出现自主复位的现象,球块50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04,连接杆504底端转动连接有摄像头506,连接杆504外侧左端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摩擦块505,且摩擦块505与连接架501固定连接,摩擦块505是由橡胶材质的板材制成的,在使用装置时,便于远程观察病人的输液反应,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突发状况,并及时对突发状况进行处理,支架1右端设有监测装置6,监测装置6包括固定架601、第一螺纹轴602、滑块603、第一把手604、第二螺纹轴605、红外传感器606、信号灯607和nfc模块608,支架1右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架601,支架1顶端右侧设有第一螺纹轴602,且第一螺纹轴602贯穿支架1和固定架601,支架1与第一螺纹轴602螺旋连接,第一螺纹轴602与固定架601螺旋连接,这种设置方便了固定架601与支架1之间的连接,固定架601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603,固定架601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把手604,且第一把手604贯穿固定架601,第一把手60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轴605,且第二螺纹轴605贯穿滑块603,第二螺纹轴605与滑块603螺旋连接,第二螺纹轴605与固定架601转动连接,这种设置便于根据输液容器的大小对顶端红外传感器606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报警时间的调节,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滑块603左端和固定架601内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606,固定架601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信号灯607和nfc模块608,在使用装置时,实现了病人输液的远程监测和报警,从而便于及时提醒医务人员病人的输液状态,方便了病人输液时医务人员的各种操作记录。

输液用监测仪的使用方法为:

步骤一:把监测装置6与支架1连接在一起;

步骤二:把连接好的输液瓶或输液袋放在支架1内,然后通过定位装置2对其进行定位连接;

步骤三:对监测装置6和监控装置5进行调节;

步骤四:通过控制器4启动装置,最后对装置进行使用,此时监测装置6会对输液状态进行监测,与此同时,在病人进行输液的过程中,通过监控装置5可以随时观察病人的输液反应状况。

工作流程:装置内的所有用电器均为外接电源,使用装置时,先把固定架601与支架1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第一螺纹轴602对其进行固定,连接好后,把连接好的不同大小的输液袋放在支架1内,然后把输液袋挂在挂钩608上,接着转动第二把手202,此时第三螺纹轴204会转动,当输液袋降低到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第二把手202,此时完成了对输液袋的稳定支撑和定位,接着根据袋体的大小,对顶端红外传感器606的位置进行调节,此时先转动第一把手604,第二螺纹轴605会转动,滑块603此时会带动顶端的红外传感器606进行上下运动,当顶端的红外传感器606运动到合适的监测位置时,停止转动第一把手604,接着向左拉动连接杆504,此时摄像头506会向左转动,球块502此时会不断与垫片503发生滑动,因为球块502与垫片503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所以摄像头506转动后不会自主恢复,接着转动摄像头506对摄像头506的摄像位置进行二次调节,使其正对病人躺下的位置,因为摄像头506与连接杆504之间的摩擦力很大,所以摄像头506调节后不会自主发生转动,完成以上操作后,通过控制器4启动装置,最后对装置进行使用即可,当输液袋内液面降低到顶端的红外传感器606底端时,顶端的信号灯607亮黄光,nfc模块608此时会上传信号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此时会发出黄色报警信号,此时医务人员需要格外关注对应病人的输液状态并做记录,当输液袋内液面降低到底端红外传感器606底端时,底端的信号灯607亮红光,nfc模块608此时会上传信号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此时会发出红色报警信号,此时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对输液袋进行更换,在病人输液的过程中,在摄像头506的拍摄下,此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随时观察病人输液后的反应,从而便于对突发状况及时进行观察和处理。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