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掌部石膏塑形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1473发布日期:2020-11-27 13:1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掌部石膏塑形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掌部石膏塑形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高分子石膏固定塑形方法主要为在患肢部位使用高弹性网状绷带,其中间层使用吸水绵纸,外层使用高分子石膏绷带,通常为规则的形状。现有石膏固定塑形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掌部石膏难以弧线塑形,固定掌部后会限制手指活动,不能满足临床康复中手指活动观察手指血运的要求;

2、固定后舒适性差;

3、临床上,常常有小朋友的家长要求打完石膏后还能写字做作业,而现有固定塑形方法使得大鱼际肌被固定在石膏内,影响了拇指的活动度,从而影响了整只手的精细功能,无法正常书写。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掌部石膏塑形工具,不但能够改善石膏塑形效果,而且不会影响手部活动,并起到临床固定治疗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包括半椭圆形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硬质外衬和软质内衬,所述板体上靠近其尾部的位置设置有一贴合掌部大鱼际肌边缘的u型折叠部,所述u型折叠部将板体划分为衬于石膏内侧的内垫部和折叠后粘贴在石膏外表面上的外翻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硬质外衬为选用医用塑料制成的外衬板,所述软质内衬为选用医用棉制成的内衬垫。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硬质外衬的厚度与软质内衬的厚度之比为1:2~1: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折叠部的中线与板体中线之间的夹角为4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翻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粘贴在石膏外表面上的粘贴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粘贴部为魔术贴的钩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翻部上设置有一剪裁线,所述剪裁线将外翻部分割为靠近掌心一侧的第一外翻体和靠近手腕一侧的第二外翻体,所述第一外翻体的面积大于第二外翻体的面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板体,将板体折叠成衬于石膏内侧的内垫部和粘贴在石膏外表面上的外翻部,能够有效改善石膏塑形效果,并且石膏成形后不用去除的板体能够减少石膏对皮肤的压迫和刺激,降低压疮和皮肤损伤发生的概率;

2.本发明通过在板体上设置u型折叠部,使得板体折叠后能够贴合掌部大鱼际肌边缘,从而最大限度的不影响手部活动,同时起到临床固定治疗效果;

3.本发明的板体在石膏成形后可去除也可不去除,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板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板体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板体折叠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板体;2、硬质外衬;3、软质内衬;4、u型折叠部;5、内垫部;6、外翻部;7、粘贴部;8、剪裁线;9、第一外翻体;10、第二外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3所示,一种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包括半椭圆形的板体1,所述板体包括硬质外衬2和软质内衬3,所述板体上靠近其尾部的位置设置有一贴合掌部大鱼际肌边缘的u型折叠部4,所述u型折叠部将板体划分为衬于石膏内侧的内垫部5和折叠后粘贴在石膏外表面上的外翻部6。

本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外衬为选用医用塑料制成的外衬板,提供稳定的支撑性和良好的塑形效果;所述软质内衬为选用医用棉制成的内衬垫,亲肤柔软,透气舒适,能够减少石膏对皮肤的压迫和刺激,降低压疮和皮肤损伤发生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外衬的厚度与软质内衬的厚度之比为1:2~1:3,通过严格限定硬质外衬的厚度与软质内衬的厚度之比,在保证板体塑形效果的前提下,使得板体衬与石膏内侧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折叠部的中线与板体中线之间的夹角为45°,本发明的板体在使用时需要转动45°,通过将u型折叠部的中线与板体中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能够确保板体转动45°后u型折叠部刚好贴合掌部大鱼际肌边缘。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翻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粘贴在石膏外表面上的粘贴部7。具体地,所述粘贴部为魔术贴的钩面,其能够直接粘贴在高弹性网状绷带上,使用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翻部上设置有一剪裁线8,所述剪裁线将外翻部分割为靠近掌心一侧的第一外翻体9和靠近手腕一侧的第二外翻体10,所述第一外翻体的面积大于第二外翻体的面积。通过剪裁线将外翻部剪开后可顺利将外翻部折叠,并且折叠后的外翻部大致呈衣领状。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板体转动至斜向45°后,将板体沿u型折叠部折叠,再将内垫部至于石膏与掌部大鱼际肌之间,并将折叠后的外翻部(第一外翻体和第二外翻体)粘贴在石膏外表面的高弹性网状绷带上,从而起到辅助塑形的作用,该板体使得石膏完全干结后的舒适度比现有不适用板体的舒适度高很多。当石膏成形后,板体可去除也可不去除,不去除的板体能够减少石膏对皮肤的压迫和刺激,降低压疮和皮肤损伤发生的概率。

众所周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高分子石膏,固定使用后会在2~3分钟内变硬成形,此时即认为固定完成。但此时石膏仍有一定的变形可能,还有一定塑形能力。使用本发明的辅助塑形工具后,可以长时间维持塑形形状,直至石膏完全变硬。



技术特征:

1.一种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半椭圆形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硬质外衬和软质内衬,所述板体上靠近其尾部的位置设置有一贴合掌部大鱼际肌边缘的u型折叠部,所述u型折叠部将板体划分为衬于石膏内侧的内垫部和折叠后粘贴在石膏外表面上的外翻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衬为选用医用塑料制成的外衬板,所述软质内衬为选用医用棉制成的内衬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衬的厚度与软质内衬的厚度之比为1:2~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折叠部的中线与板体中线之间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粘贴在石膏外表面上的粘贴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部为魔术贴的钩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部上设置有一剪裁线,所述剪裁线将外翻部分割为靠近掌心一侧的第一外翻体和靠近手腕一侧的第二外翻体,所述第一外翻体的面积大于第二外翻体的面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掌部石膏塑形工具,包括半椭圆形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硬质外衬和软质内衬,所述板体上靠近其尾部的位置设置有一贴合掌部大鱼际肌边缘的U型折叠部,所述U型折叠部将板体划分为衬于石膏内侧的内垫部和折叠后粘贴在石膏外表面上的外翻部。本发明不但能够改善石膏塑形效果,而且不会影响手部活动,并起到临床固定治疗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姚峰;刘尧;俞皋;马莉莉;张逸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9.08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