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06697发布日期:2021-01-01 18:1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更多优点,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脏器扰乱小,避免了空气和空气中尘埃细菌对腹腔的刺激和污染。目前腹腔镜手术已应用在肝胆系手术、脾胰疾病手术、胃肠外科手术、泌尿外科疾病手术、胸部疾病手术、妇科疾病手术等手术中。现有的腹腔镜中需要用到腹腔镜冲洗器、腹腔镜吸引器等管道类设备。现有技术的管道大多采用直管结构,由于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且腹腔镜下操做空腔狭小,如果应用环境是腹腔镜冲洗头或腹腔镜吸引器时,由于其头部难以弯曲,在对一些脏器手术尤其是对于在脏器后方进行操做时,因目前常用吸引器不能弯曲,操做精确度受到较大影响。

公开号为jp2001124249a的高強度金属螺旋管,被螺旋地缠绕以形成管状体,并且金属带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彼此啮合。具体而言,带状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一端弯曲成钩状,另一端弯曲成倒钩状,并相互啮合。另外,拉伸由相对于拉力的伸长率小的材料制成的拉力线,并且该拉力线的两端固定在螺旋管的两端。这个技术方案虽然可以解决腹腔镜手术中管道无法弯曲的问题,但是其弯曲角度无法有效的控制,使其无法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公开号为cn208574054u的一种头端可弯曲腹腔镜吸引器采用的金属软管及变直径蛇皮管,包括若干个相互嵌套的结构单元;其中每个结构单元的小头端嵌套于下一个结构单元的大头端内。其利用设置在金属软管外侧一系列连杆结构是使金属软管的弯曲角度与操作手柄上的扳机相关联,从而实现腹腔镜吸引器的弯曲角度受控的设计目的。但是其扳机与弹簧的结构使得弯曲角度不可调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人体内环境对弯曲角度多样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起,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其可弯曲结构部分采用高強度金属螺旋管的技术方案,调节角度部分采用设置在管道内部的控制钢丝的拉伸来控制弯曲角度的技术方案。

一种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弯曲结构主体,其包括金属螺旋管为金属带被螺旋地缠绕的螺旋结构的管状体,金属带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彼此啮合,具体而言,带状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一端弯曲成钩状,另一端弯曲成倒钩状,并相互啮合的金属管状体;

多个控制环,其分别沿着金属螺旋管的中心轴平行方向设置在金属螺旋管的螺旋结构上;

多根钢丝,其沿着金属螺旋管的中心轴平行方向设置并分别穿过所述螺旋结构上的控制环与金属螺旋管连接,用来为金属螺旋管提供支撑力和弯曲时的控制力。

所述多个控制环设置在金属螺旋管管道内的的螺旋结构上或将其设置在金属螺旋管管道外的的螺旋结构上。

所述多根钢丝中至少有两根钢丝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金属螺旋管的管道口的两端,为金属螺旋管提供支撑力,且所述钢丝沿着金属螺旋管的同一直径方向设置。

所述为金属螺旋管提供弯曲时的控制力的钢丝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为金属螺旋管提供支撑力的两根钢丝所在平面,且所述钢丝的一端设置在金属螺旋管的管道口,另一端连接到控制机构内用来调节金属螺旋管的弯曲角度。

一种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冲洗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种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还包括:冲洗头、冲洗杆、连接部、阀体和控制机构,所述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设置在冲洗头与冲洗杆之间并与两者构成一个通道,该通道通过控制机构连接到阀体和连接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调节钮、蜗杆、齿轮和齿条。

所述为金属螺旋管提供弯曲时的控制力的钢丝的一端连接在冲洗头与金属螺旋管连接的管道口,另一端连接到控制机构内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上。

所述调节钮设置在控制机构的外侧并与控制机构内的蜗杆相连,所述蜗杆通过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通过调整调节钮的旋转角度来控制齿条的移动距离,利用齿条带动金属螺旋管提供弯曲时的控制力的钢丝发生位移,使得该钢丝固定的冲洗头应对于冲洗杆在该方向上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金属螺旋管的弯曲角度。

本发明由管道弯曲部分以及控制机构部分构成,其管道弯曲部分采用宽度方向的端部彼此啮合的金属带螺旋地缠绕的金属螺旋管结构,而控制机构部分采用钢丝与控制环传递控制力的技术方案并结合齿轮、齿条和蜗杆、调节钮等传动结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调节钮的旋转角度来调节金属螺旋管的弯曲角度。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齿轮、齿条和蜗杆等结构,使得管道的弯曲角度可任意调整灵活性很高,且利用涡轮蜗杆的自锁功能保持弯曲状态,方便使用者的手术操作。并且本发明的的技术方案在不改变现有技术管道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可能的较大的血块在管道内流通的设计需求,采用占用空间较小的钢丝的技术方案,使得该技术方案的管道保持了良好的畅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附图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是本发明在腹腔镜冲洗器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的控制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弯曲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的顶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冲洗头、2-金属螺旋管、3-冲洗杆、4-控制仓、5-调节钮、6-

连接部、7-阀体、21-支撑钢丝、22-控制钢丝、23-控制环、24-钢丝套管、41-导流腔、

42-控制腔、43-齿条、44-齿槽、45-齿轮、46-蜗杆、4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在腹腔镜冲洗器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弯曲角度可调节的管道部分、控制仓4以及现有技术的阀体7和连接部6。其中弯曲角度可调节的管道部分包括冲洗头1、金属螺旋管2、冲洗杆3。控制仓4上端连接冲洗杆3下端连接阀体7形成一个连通器的作用,并利用调节钮5调节金属螺旋管2的弯曲角度。

如图2、3所示,控制仓4包含导流腔41和控制腔42,两者通过隔板47隔开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其中导流腔41上端有开口与冲洗杆3连通,下端连接阀体7形成最终形成一个连通器用来输送管道内的液体,控制腔42通过密封件连接冲洗杆3内的钢丝套管24和控制钢丝22。所述控制钢丝22下端设置有齿条43,所述齿条43设置在隔板47内的齿槽44内部。所述齿槽44的长度大于齿条43的长度用来保障齿条43沿着齿槽44上下移动。所述齿条43左侧设置有齿轮45,所述齿轮45通过轴设置在控制腔42的两侧的腔壁上。所述齿轮45由与齿条43连接的齿轮和与蜗杆46连接的涡轮构成。所述蜗杆46通过轴固定到位于控制仓4外侧的调节钮5。利用传动齿轮中涡轮与蜗杆的自锁功能在不旋转调节钮5时,锁定齿条43与齿轮45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限定钢丝套管24中控制钢丝22的拉伸程度,最终保持管道的弯曲角度。

本发明弯曲角度可调节的腹腔镜用管道弯曲部分由金属螺旋管2和三根钢丝以及设置在金属螺旋管2内壁上的控制环23构成,其中两个为支撑钢丝21另一个为控制钢丝22,三根钢丝沿着平行与管道的中心轴方向穿过固定在金属螺旋管2内的螺旋结构上的控制环23,所述控制环23的作用为约束钢丝与金属螺旋管2的位置关系,从而为金属螺旋管2提供相应方向的支撑力和控制力。金属螺旋管2为金属带被螺旋地缠绕的管状体,金属带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彼此啮合。具体而言,带状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一端弯曲成钩状,另一端弯曲成倒钩状,并相互啮合的金属管状体,利用啮合结构之间沿着管状体的中心轴方向重叠的空间,在控制钢丝22拉伸时使啮合的重叠部分增加来实现管道的可控弯曲。为了减少金属带啮合部分可能的渗漏造成金属螺旋管2内压力的损失,本实施例中在金属螺旋管2外侧设置有弹性防漏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分别连接金属螺旋管2两端的冲洗头1和冲洗杆3,并能在金属螺旋管2弯曲时提供持续的密封作用。

如图4所示多个相互啮合的金属螺旋结构,每个螺旋结构内都设置有三个控制环23,其中两个为支撑钢丝21提供支撑力另一个为控制钢丝22提供控制力。如图4、5所示两根支撑钢丝2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冲洗头1和冲洗杆3的管道内壁上,且沿着管道直径方向对称设置。两根支撑钢丝21穿过固定在管道内壁上的控制环23最终使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冲洗头1和冲洗杆3的管壁上由于两端被固定,从而使得金属螺旋管2的每个螺旋结构的啮合部分在平行于两根支撑钢丝2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弯曲受到限制。由于支撑钢丝21通过控制环23固定在金属螺旋管2的每个螺旋结构上,且支撑钢丝2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冲洗头1和冲洗杆3的管壁上,当金属螺旋管2沿着垂直于两根支撑钢丝21在平面的方向上弯曲时由两根支撑钢丝21所构成的平面随之弯曲变成曲面,由于受到支撑钢丝21伸长率较小的特点限制,使得平行于两根支撑钢丝21所构成的平面的方向上具有支撑力,而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的约束力较小。

结合图3、4、5可知控制钢丝22一端固定在冲洗头1垂直于两根支撑钢丝21所在平面的管道内壁上,然后通过固定在金属螺旋管2的每个螺旋结构的控制环23穿过设置在冲洗杆3内壁上的钢丝套管24,以及设置控制仓4连接处的密封装置,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橡胶密封圈,最终另一端固定在控制仓4内的齿条43上端,使得齿条43可以通过控制钢丝22的拉伸程度从而改变金属螺旋管2啮合的重叠部分的增加或减少来会实现金属螺旋管2的弯曲。当需要弯曲金属螺旋管2时可以旋转调节钮5从而带动蜗杆46旋转进而带动齿轮45旋转,从而带动与齿轮45啮合的齿条43向下运动。当齿条43向下运动时,控制钢丝22上端到钢丝套管24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带动与控制钢丝22相配套的控制环23连接的螺旋结构的啮合部分的重叠情况加大,从而使得金属螺旋管2弯曲。当需要减小弯曲角度时只需要反向调节控制钮5使得齿条43向上运动从而增加控制钢丝22上端到钢丝套管24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每个螺旋结构的啮合部分的重叠情况从而减小弯曲角度。

实施例二

在腹腔镜冲洗器的应用中有可能遇到较大的血块,为了方便吸取较大的血块或其他人体组织本实施例采用将控制金属螺旋管弯曲角度的支撑钢丝、控制钢丝以及控制环和钢丝套管设置在管道外壁上的技术方案,从而保持管道内的通畅使得较大的人体组织也能通过管道完成冲洗作业。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

管道的弯曲部分由金属螺旋管和三根钢丝以及设置在金属螺旋管外壁上的控制环构成,其中两个为支撑钢丝另一个为控制钢丝,三根钢丝沿着平行与管道的中心轴方向穿过固定在金属螺旋管外壁的螺旋结构上的控制环,所述控制环的作用为约束钢丝与金属螺旋管的位置关系,从而为金属螺旋管提供相应方向的支撑力和控制力。两根支撑钢丝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冲洗头和冲洗杆的管道外壁上,且沿着管道直径方向对称设置。从而使得金属螺旋管的每个螺旋结构的啮合部分在平行于两根支撑钢丝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弯曲受到限制。

控制钢丝一端固定在冲洗头垂直于两根支撑钢丝所在平面的管道外壁上,然后通过固定在金属螺旋管的每个螺旋结构的控制环穿过设置在冲洗杆外壁上的钢丝套管,最终另一端固定在控制仓内的齿条上端,使得齿条可以通过控制钢丝的拉伸程度从而改变金属螺旋管啮合的重叠部分的增加或减少来会实现金属螺旋管的可控弯曲。

所述控制仓内的控制腔为独立的腔体,而导流腔为连通器结构上端有开口与冲洗杆连通,下端通过开口连接阀体从而输送管道内的液体。所述控制腔利用开口连接冲洗杆外壁上的钢丝套管和控制钢丝。当需要弯曲金属螺旋管时可以旋转调节钮从而带动蜗杆旋转进而带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向下运动。当齿条向下运动时,控制钢丝上端到钢丝套管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带动与控制钢丝相配套的控制环连接的螺旋结构的啮合部分的重叠情况加大,从而使得金属螺旋管弯曲角度增大。当需要减小弯曲角度时只需要反向调节控制钮使得齿条向上运动从而增加控制钢丝上端到钢丝套管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每个螺旋结构的啮合部分的重叠情况从而减小弯曲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