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芪白术方保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粘膜损伤的新用途

文档序号:24785374发布日期:2021-04-23 10:0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归芪白术方保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粘膜损伤的新用途

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归芪白术方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归芪 白术方在制备保护、预防和或治疗肠道损伤的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随着各类高科技产品的应运而生,核医学、放射医学诊疗技术的 不断提高及广泛应用,人们生活环境充满了各类辐射源,辐射会引起 机体组织及功能的损伤,影响非常之大,急性放射性损伤主要造成骨 髓型、脑型及肠型损伤,防治急性放射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是我们 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x线是一种能量高、波长短的放射线,机体 绝大部分细胞都对放射线敏感,尤其是增殖活跃的细胞,肠隐窝富含 干细胞,亦属于放射敏感组织,因此x线诱发肠粘膜屏障损伤的现象 也越来越常见,在应用x线进行诊疗时,如何减轻x线对肠组织的损 伤也越来越热门。肠道粘膜作为吸收食物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同时 也面临食物中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的严峻考验,其屏障系统在阻止致病 菌及毒素的入侵中起主要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 屏障及微生物屏障,而微生物屏障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归芪白术方由明
·
朱棣编撰的《普济方》卷二七二之“黄芪汤
”ꢀ
变化而来,全方由黄芪、白术、当归、大黄(酒)、芍药(白芍)、陈 皮、甘草(炒)组成。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如脾肺经,补益中气;白 术甘苦而温,归脾胃经,健脾运化,二者共为君药,取“有形之血不 能速生,无形之气急当所固”之理。血为气之母,营为卫之守。当归 甘辛而温,入肝心脾经,和血补血;白芍酸苦微寒,归肝脾经,和营 补血。二者共为臣药,一则可辅助黄芪、白术补气之功,二则兼顾邪 伤血分而调之。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经,“荡涤胃肠、推陈致新”, 活血化瘀,促进毒邪排泄;陈皮辛苦而温,归脾肺经,理气行滞,醒 脾和胃,行气以助活血,反佐黄芪补气之偏盛而生瞋胀,共为佐药。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解毒止痛、调和诸药、缓和诸药之性为使。
4.肠道共生菌,是一类对抗外来微生物定植的细菌的统称,其共同 作用于机体发挥防御功能的总和,称之为生物屏障。肠菌在肠道微空 间结构中发挥作用,与宿主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共谋功能的微生态 系统。在一般情况下,肠道共生菌防止病原体入侵和定植,发挥了屏 障功能。当肠道微生态稳态失衡后,肠道对抗外界病原菌的定植抗力 下降,最终导致外菌入侵致病,甚至肠道中有潜在致病性的细菌开始 发挥其致病作用。肠道是体内微生态环境之首,具有体内最大的“储 菌库”,在产生大量内毒素的同时,对内毒素血症诱导的损伤具有增 效放大性,显著增加急危重症的病死率。而辐射就是引起肠道微生态 失衡的因素之一。在x射线辐射剂量达到6gy以上时,肠道菌群的总 体特征将会发生明显改变。
5.结肠蠕动缓慢的特性使得消化液在此流动减缓,氧化还原电位较 低,加之有大量上部消化道推送下来的食物残渣,导致结肠中菌群密 度和细菌种类都居于胃肠道的首位,因此细菌发挥的功能也集中位于 结肠部位。以结肠为抓手研究肠道菌群在防护辐射损伤中的作用势在 必行。
6.肠道菌群通过对中药的代谢作用,进一步影响着药效的发挥。同 时,药物反过来也对菌群有一定的影响。寻求中药方式解决辐射后肠 道菌群失调以及肠粘膜损伤,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归芪白术方用 于保护、预防和或治疗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道损伤的新用途。
8.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9.归芪白术方在制备保护、预防和或治疗肠道损伤的制剂中的应用。
10.上述肠道损伤是指由x射线照射导致的肠道损伤。
11.上述肠道损伤是指肠粘膜屏障和或微生物屏障损伤。
12.上述应用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表达水平和或微生物多样性来 改善肠道微生物屏障。
13.上述应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来调节肠道微生物表达水 平和或微生物多样性以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来来改善肠道微生物屏 障缓解肠道损伤。
14.上述应用是通过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来保护、预防和或治疗肠道损 伤。
15.上述应用是指肠道损伤引起的腹泻中的应用。
16.归芪白术方在制备和或治疗,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异常中的应用。
17.上诉归芪白术方由炙黄芪20重量份、炒白术10重量份、当归身 10重量份、生白芍15重量份、生甘草10重量份、陈皮6重量份、 酒大黄6重量份经常规方法制备而成。
18.上述归芪白术方购买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智能免煎颗 粒形式购买)。
19.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0.归芪白术方的作用特点符合辐射损伤的中医病机,该方结合病证 特点,具有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健脾益气、祛湿化瘀之功效。相比 于常用的细胞因子等药物,归芪白术方成本低、副作用小。
21.针对辐射损伤的病机,该方结合病证特点,一方面提高机体自身 正气来预防辐射这一邪气带来的损伤,另一方面改善作为人类第二基 因组的肠道菌群的生活状态从而对辐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最终证明 归芪白术方对x线诱发肠道菌群失调及肠粘膜屏障损伤有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gqbzd对辐射大鼠生活质量评分和腹泻水平的影响的分析图
23.图2为gqbzd对辐射大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分析图
24.图3为gqbzd对辐射大鼠肠道菌群属水平影响的分析图
25.图4为gqbzd对辐射大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影响的分析图
26.图5为gqbzd对辐射大鼠肠道he结果的分析图
27.图6为gqbzd对辐射大鼠肠道炎症因子影响的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方式仅 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面实施中所使用的 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29.一、动物分组及饲养
30.60只sd大鼠购自甘肃中医药大学,分为空白组(ctrl)、x射线 辐照组(ir)、归芪白术方中剂量组即纯药组(durg)、x射线辐照+ 归芪白术方低剂量组(ld)、x射线辐照+归芪白术方中剂量组(md)、 x射线辐照+归芪白术方高剂量组(hd),每组10只,雌雄各半。
31.分别对除空白组、纯药组以外的各组大鼠进行全身x射线照射, 照射剂量为6gy,辐射总吸收剂量为6gy,辐射剂量率为92.26 cgy/min,距离皮源为70cm,辐射第3天,麻醉后心脏采血脱颈椎处 死大鼠,取材检测相应指标。
32.二、实验药物
33.2.1.归芪白术方(以下简称gqbzd)的方药组成及来源
34.药物组成:炙黄芪20g、炒白术10g、当归身10g、生白芍15g生 甘草10g、陈皮6g、酒大黄6g。
35.归芪白术方是购买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归芪白术方智 能免煎颗粒。其中智能免煎颗粒药物及配药仪器均来自于广东一方制 药有限公司。
36.2.2.归芪白术方动物用药
37.按照临床用量换算成各组大鼠的用药量分别是:
38.纯药组:8.2g/kg归芪白术方
39.低剂量组:4.1g/kg归芪白术方
40.中剂量组:8.2g/kg归芪白术方
41.高剂量组:16.4g/kg归芪白术方
42.实际的制备方法如下:
43.高剂量组用药:取归芪白术方智能免煎颗粒102.3g,用300ml 开水融化并金属浴加热5分钟,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每次2ml 灌胃给药。
44.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用药依次按等比例稀释,中剂量组,取配好 的高剂量药液100ml,加100ml开水稀释;低剂量组,取配好的高剂 量药液100ml,加300ml开水稀释。
45.三、gqbzd改善辐射大鼠的生活质量
46.3.1生存质量评分
47.观察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度、反应快慢、被毛光泽和清洁度、进 食水量、大便情况以及大鼠体重的改变。依据文献“化学成分与药理 作用研究综述”和“养阴抗毒胶囊对放射损伤大鼠肾组织热休克蛋白 70与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的记载,结合本实验具体情况进 行生存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
48.饲养大鼠过程中,在x射线辐射前,每两天称重一次剩余食水状 况,并将饲料添加至300g,饮水添加至500g,计算辐射前平均每日 的进食水量。每5天测一次体重。辐射后每天清晨称重剩余食水量及 体重,每天对精神状态及反应速度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情况如下:每 天饮食量在15

20g评分2分,10

15g评分1分,5

10g评分0分; 每天体重升高大于等于5g评分4分,升高或降低不超过5g评分3 分,下降不超过10g评分2分,下降不超过20g评分
1分,下降超 过20g评分0分;反应迅速,精神状态好,触碰鼠笼有活动者评分3 分,反应较慢,精神状态一般,触碰鼠笼不活动者评分2分,反应慢, 精神状态差,抓握有反抗者评分1分,反应极慢,精神状态极差,抓 握无反抗者评分0分。
49.3.2腹泻状况观察
50.依据文献,观察腹泻情况,结合本实验实际情况,计算腹泻强度 指数并统计分析,间接判断肠道损伤情况。
51.腹泻级:反映稀便的程度。以稀便污染肛周皮毛形成污迹的范围 大小定级。分为5级,标准:肛周无污染,抓取刺激后排出正常成 型便,定为0级;肛周无污染,抓取刺激后排出稀便,定为1级;肛 周污染仅限于肛门处,定为2级;肛周污染较重,范围在生殖器官范 围以内定为3级;肛周污染严重,范围波及下腹部定为4级。于辐射 后第三天取材前称重时对每一只进行评价,级别数即为评分数。公式 如下:
52.腹泻率=腹泻的动物数/该组动物总数
×
100%
53.腹泻强度指数=腹泻率
×
腹泻级评分数
54.大鼠生活质量评分和腹泻水平评分检测实验结果见表1、表2,附 图1由表1、表2的数据制作而来。
55.附图1所示,其中图1a为生活质量评分、图1b为腹泻强度评分。 从图1的数据结论可知,x光辐射显著降低了生活质量评分,腹泻强 度增加。gqbzd治疗减轻x射线辐射引起的大鼠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缓 解腹泻水平评分(p<0.05),说明gqbzd能改善辐射大鼠的腹泻和生活 质量。
56.表1各组大鼠生存质量评分
[0057][0058]
注:*为与正常组相比,p<0.05;#为与模型组相比,p<0.05
[0059]
表2腹泻强度指数比较
[0060][0061]
四、gqbzd对辐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0062]
开腹后分离结肠组织,截取盲肠下4cm距离范围内的结肠组织, 沿纵轴剪开结肠,取出粪团块,装入2ml冻存管。若粪质不成形甚至 粪质清稀,则用止血钳夹闭盲肠下端及盲肠下4cm处,剪断,对准 2ml冻存管管口,松开止血钳,让内容物流入到冻存管。

80℃冰箱 冻存待检。冻存粪便室温融化,将粪便标本储存试剂盒中的无菌棉签 取出,蘸取粪便样品少许,再将棉签在试剂瓶中轻轻摇晃,使粪便进 入细菌裂解液中,盖紧瓶盖,标记,送杭州谷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检 测16srrna检测。
[0063]
我们通过对细菌16srrna测序(n=6)进一步确定了粪便微生物群 组成,结果见附图2。根据各样本特征值确定的空间位置上来看β多 样性,模型组与空白组和纯药组样本位置距离遥远,而归芪白术方各 用药组样本处于未辐照组和辐照组之间,说明归芪白术方能在一定程 度上逆转照射后菌群发生的改变。
[0064]
五、gqbzd对辐射大鼠肠道菌群属水平的影响
[0065]
通过对16srrna检测结果的分析可知,每组中的总微生物组成在 属水平上不同详见表3、表4和附图3。在属水平上,比例最高的前13 种物种的相对丰度。对有总体差异的8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parabacteroides菌x线照射后相对丰度下降,和归芪白术方干预无关; lactobacillus菌相对丰度仅模型组升高,归芪白术方可以逆转其增 殖;anaerotruncus菌相对丰度随着归芪白术方的剂量增加而增多, 和x线照射关系不大;bacteroides菌相对丰度x线辐照后升高,纯药 组下降,归芪白术方各组对其照射后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lachnoclostridium菌、phascolarctobacterium菌相对丰度在x线辐 照后下降,纯药组亦下降,但归芪白术方各组对其照射后的丰度下降 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desulfovibrio菌x线照射后相对丰度升高, 和归芪白术方干预无关;roseburia菌相对丰度x线照射后下降,无论 照射与否,使用药物组比未使用药物组相对丰度有所升高。
[0066]
通过辐射后小鼠结肠内容物16srrna检测,发现gqbzd能够改善 辐射大鼠肠道微生物群门水平的表达。
[0067]
表3各组大鼠肠道parabacteroides菌、lactobacillus菌、 anaerotruncus菌、bacteroides菌比较
[0068][0069]
注:*为与正常组相比,p<0.05;#为与模型组相比,p<0.05
[0070]
表4各组大鼠肠道lachnoclostridium菌、desulfovibrio菌、 roseburia菌、phascolarctobacterium菌比较
[0071][0072]
注:*为与正常组相比,p<0.05;#为与模型组相比,p<0.05
[0073]
六、gqbzd对辐射大鼠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
[0074]
取肠道内容物进行高效液相分析,通过液相分析检测肠道菌群代 谢产物。其中,辐射显著降低了肠道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gqbzd 提高肠道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详见附图4和表5。
[0075]
说明辐射大鼠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有影响,gqbzd能够通过调节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来缓解肠道损伤。
[0076]
表5乙酸、丙酸和丁酸的表达量
[0077][0078]
注:*为与正常组相比,p<0.05;#为与模型组相比,p<0.05
[0079]
七、gqbzd对辐射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0080]
开腹后分离结肠组织,以盲肠为标志,盲肠下0.5cm处开始截取 1.5cm结肠组织,剖开肠道,清洗后,置于50ml装有4%多聚甲醛的平 底离心管中固定,送检。结合本次实验观察进行结肠病理评分,每组 取4只大鼠结肠标本,制作4张病理切片,镜下观察,每张取5个200 倍受损严重的视野采集图像,按照结肠损伤程度分为5级。由轻到重 依次评为1分:正常结肠结构;2分:粘膜上皮轻度受损,极少炎细胞 浸润;3分:粘膜上皮不完整,较多炎细胞浸润、腺体轻微扩张;4 分:粘膜上皮脱落、炎细胞明显浸润,间质血管扩张,腺体扩张明显、 有个别红细胞渗出;5分:粘膜上皮大片脱落甚至坏死,炎细胞大量 浸润,间质血管扩张明显,腺体扩张显著,有大量红细胞渗出。结果 见表6和附图5。
[0081]
表6各组大鼠结肠病理积分比较
[0082][0083]
elisa法检测il

4、il

6、il

10、tnf

α等的含量。结果见表7 和附图6。
[0084]
表7各组大鼠细胞因子比较
[0085][0086]
表7和附图6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

4、白细 胞介素

10、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

α的表达(p<0.05)(图 6a

6d)。与照射组相比,gqbzd治疗改变了白细胞介素

4、白细胞介 素

10、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

α的表达降低(p<0.05),表明 gqbzd治疗减轻了x光照射引起的炎症反应(图6a

6d)。说明gqbzd能够 减轻x射线辐射诱发的肠道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减轻x射线辐射诱发 的肠道炎症反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