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7584发布日期:2021-02-09 12:4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流质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流食是一种食物呈液体状态、在口腔内能融化为液体,比半流质饮食更易于吞咽和消化。适用于极度衰弱无力咀嚼食物的重症患者,如高烧,口腔、面颊部及外科手术前后以及急性胃肠炎、食道狭窄等疾病患者。此种膳食只能短期应用,作为过渡期的膳食,因为所供营养素均不足。
[0003]
由于消化内科诊室的病人处于衰弱无力状态无法自行进行进食,所以就会需要用到一种流食供给装置,一般的这种装置直接通过推板将流食推进胃管进一步推进病人的胃里面,这种结构缺少对食物的加热过程,时间过久冷却的食物进入病人的胃里可能会使伤害更大,另外流食的摄取流速或者相对的容量也无法控制,陡然过量的食物摄取也可能会对病人的胃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具有均匀加热,控制流量特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底板、推板和变径组件,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且底板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远离电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有推板,且推拉杆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外壳,所述推板的一侧设置有变径组件,且推板靠近推拉杆的一侧设置有扣盖,所述扣盖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外壳的内侧粘接有保温层,且外壳的外侧固定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一侧连通有微型风机,所述微型风机的一侧连接有弯绕管,所述弯绕管的底端连通有加热管,且弯绕管的一侧设置有温度计,所述加热管远离弯绕管的一端连接有加热仪,所述加热仪的一侧设置有负压气泵,所述负压气泵远离加热仪的一侧设置有引流罐,且负压气泵的上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体,所述引流罐的一侧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顶端设置有胃管。
[0006]
优选的,所述变径组件包括微型电机、电机架、通孔、导料口一、导料盘一、固定环、轴承、导料口二、导料盘二和转动杆,其中,所述微型电机的外侧固定有电机架,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有导料盘二,且转动杆远离微型电机的一端连接有导料盘一,所述导料盘一的表面分布有导料口一,且导料盘一的中心点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导料盘二的表面分布有导料口二,且导料盘二的圆心处凿有通孔。
[0007]
优选的,所述外壳通过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端,所述电动推杆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撑板的一侧。
[0008]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与推拉杆连接,所述推拉杆延伸至外
壳内部的一端通过密封垫与推板连接,所述进料口与外壳为一体式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负压气泵与引流罐之间通过直管连通,所述引流罐与胃管之间通过引流管连通。
[0010]
优选的,所述增压泵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外壳的外侧,且增压泵与微型风机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弯绕管呈环形盘绕在外壳的外周,且弯绕管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与微型风机和增压泵连通,所述加热仪与弯绕管之间通过加热管连通。
[0011]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通孔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导料盘一转动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导料盘二通过卡条卡接嵌合固定在外壳的内部,且导料盘二的外径与外壳的内径大小相等。
[0013]
优选的,所述导料口二均匀分布在导料盘二的内部,所述导料口一均匀分布在导料盘一的内部,且导料口一的通径大小为导料口二通径大小的两倍,所述导料盘二和导料盘一紧密贴合在一起。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本发明通过在外壳的外周盘绕固定弯绕管,弯绕管的两端分别与微型风机和增压泵连接,并且微型风机与增压泵之间通过直管连通,一端连接加热仪的加热管同时与弯绕管连通,这种结构配合粘接的保温层能够实现对流食的均匀加热,避免冷食对病人的胃造成伤害。
[0016]
2、本发明通过在外壳的内部卡接嵌合固定导料盘二,微型电机输出端通过贯穿通孔的转动杆与导料盘一转动连接,并且导料口一的通径大小为导料口二通径大小的两倍,这种结构能够在微型电机的带动下实现对导料盘一的转动,从而使导料口一与导料口二进行交错进一步实现对流食路径大小的改变,继而实现对流食流速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变径组件的爆炸图;
[0020]
图中:1、外壳;2、胃管;3、引流管;4、引流罐;5、负压气泵;6、支撑座;7、加热仪;8、加热管;9、底板;10、扣盖;11、支撑板;12、电动推杆;13、推拉杆;14、推板;15、进料口;16、增压泵;17、弯绕管;18、微型风机;19、变径组件;1901、微型电机;1902、电机架;1903、通孔;1904、导料口一;1905、导料盘一;1906、固定环;1907、轴承;1908、导料口二;1909、导料盘二;1910、转动杆;20、压力传感器本体;21、保温层;22、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
括底板9、推板14和变径组件19,底板9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11,且底板9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座6,支撑板11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杆13,推拉杆13远离电动推杆12的一端连接有推板14,且推拉杆13远离电动推杆12的一侧设置有外壳1,推板14的一侧设置有变径组件19,且推板14靠近推拉杆13的一侧设置有扣盖10,扣盖10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5,外壳1的内侧粘接有保温层21,且外壳1的外侧固定有增压泵16,增压泵16的一侧连通有微型风机18,微型风机18的一侧连接有弯绕管17,弯绕管17的底端连通有加热管8,且弯绕管17的一侧设置有温度计22,加热管8远离弯绕管17的一端连接有加热仪7,加热仪7的一侧设置有负压气泵5,负压气泵5远离加热仪7的一侧设置有引流罐4,且负压气泵5的上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体20,引流罐4的一侧连接有引流管3,引流管3的顶端设置有胃管2。
[0023]
变径组件19包括微型电机1901、电机架1902、通孔1903、导料口一1904、导料盘一1905、固定环1906、轴承1907、导料口二1908、导料盘二1909和转动杆1910,其中,微型电机1901的外侧固定有电机架1902,且微型电机190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1910,转动杆1910的一端贯穿有导料盘二1909,且转动杆1910远离微型电机1901的一端连接有导料盘一1905,导料盘一1905的表面分布有导料口一1904,且导料盘一1905的中心点设置有轴承1907,轴承190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1906,导料盘二1909的表面分布有导料口二1908,且导料盘二1909的圆心处凿有通孔1903。
[0024]
具体的,外壳1通过支撑座6固定安装在底板9的上端,电动推杆12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撑板11的一侧。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外壳1以及电动推杆12能够进行很好的固定。
[0026]
具体的,电动推杆12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与推拉杆13连接,推拉杆13延伸至外壳1内部的一端通过密封垫与推板14连接,进料口15与外壳1为一体式结构构。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电动推杆12的工作下实现对流食摄取路径的推进。
[0028]
具体的,负压气泵5与引流罐4之间通过直管连通,引流罐4与胃管2之间通过引流管3连通。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力传感器本体20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流食进行回流,避免病人一次性陡然摄取流食过多对身体造成伤害。
[0030]
具体的,增压泵16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外壳1的外侧,且增压泵16与微型风机18之间通过导管连通,弯绕管17呈环形盘绕在外壳1的外周,且弯绕管17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与微型风机18和增压泵16连通,加热仪7与弯绕管17之间通过加热管8连通。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粘接在外壳1内壁的保温层21能够对流食进行均匀加热,避免冷食的进入病人胃部对病人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0032]
具体的,微型电机1901通过电机架1902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且微型电机1901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转动杆1910转动连接,转动杆1910贯穿通孔1903的一端通过轴承1907与导料盘一1905转动连接。
[00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微型电机1901的工作下带动导料盘一1905进行转动。
[0034]
具体的,导料盘二1909通过卡条卡接嵌合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且导料盘二1909的外径与外壳1的内径大小相等。
[00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导料盘一1905转动的同时避免带动导料盘二1909也进行转动。
[0036]
具体的,导料口二1908均匀分布在导料盘二1909的内部,导料口一1904均匀分布在导料盘一1905的内部,且导料口一1904的通径大小为导料口二1908通径大小的两倍,导料盘二1909和导料盘一1905紧密贴合在一起。
[003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料盘一1905转动时导料口一1904与导料口二1908进行交错,从而控制流食推进路径的大小,进一步实现对流食流速的控制调节,防止流速过快使病人的胃受压过大造成二次伤害。
[0038]
本发明中负压气泵5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工作原理为:电机的圆周运动,通过机械装置使泵内部的隔膜做往复式运动,从而压缩、拉伸泵腔内的空气形成负压,在抽气口处与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气体吸入泵腔,再从排气口排出,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fyqb-7914。
[0039]
本发明中电动推杆1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ddtg-1716。
[0040]
本发明中增压泵16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zyb-1367。
[0041]
本发明中微型风机18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cfj-149。
[0042]
本发明中温度计2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wdj-7471。
[004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进料口15导入流质食物,电动推杆12工作配合推拉杆13从而实现对推板14的推进,流质食物在推板14的推动下前进,根据病人胃部受损情况的严重程度,微型电机1901工作带动导料盘一1905进行转动,因为导料盘二1909卡接嵌合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并且导料口一1904的通径大小为导料口二1908通径大小的两倍,导料盘一1905和导料盘二1909紧密贴合在一起,所以导料盘一1905转动时导料盘二1909不会进行转动,同时导料盘一1905转动时导料口一1904与导料口二1908进行交错,从而实现对流食路径大小的改变,进一步实现对流食流速的调节,另外在对流食的推进过程中,微型风机18配合增压泵16工作使弯绕管17内形成循环风路,同时加热仪7工作配合加热管8对循环风路进行加热,因为弯绕管17呈盘形环绕在外壳1的外周,所以这种结构配合粘接在外壳1内壁的保温层21以及温度计22的示数显示能够对流食进行均匀加热,避免进入病人胃部的流食为冷食而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而当病人胃部出现不适时,负压气泵5工作配合引流管3将流水吸出以缓解病人的不适感。
[004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