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64105发布日期:2021-02-26 12:1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负压引流技术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叫法是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目前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0003]
乳腺外科是临床外科学下一学科分支,主要针对乳腺疾病的外科学方面:乳腺解剖、乳腺感染、乳腺肿瘤病理、乳腺肿瘤诊治原则、乳腺肿瘤诊断、乳腺肿瘤外科手术的各种术式、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乳腺外科手术中需要用到负压引流装置,但是,现有引流装置的针头无法适应不同深度的伤口,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因此,设计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该负压引流装置,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其可以适应不同伤口深度的患者,大大的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旋接固定有储料组件,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负压球,且连接管上安装有单通阀,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通过引流管连接有插针组件,且引流管缠绕在卷收组件上。
[0006]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插针组件包括插针壳体、针体、第一通孔、螺旋槽、拨块、滑块和第二通孔,所述插针壳体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插针壳体的另一侧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插针壳体上开设有螺旋槽,所述插针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上焊接固定有在螺旋槽内部滑动的拨块,所述滑块一侧焊接固定有穿过第一通孔的针体,所述滑块的另一侧焊接固定有穿过第二通孔的引流管,且引流管与针体连通。
[000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插针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块的外壁开设有与内螺纹啮合连接的外螺纹。
[000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卷收组件包括卷收壳体、出管孔、卷收盘、定位卷收轴和进管孔,所述卷收壳体的内部通过定位卷收轴转动连接有卷收盘,且卷收盘上缠绕的引流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卷收壳体对应两侧开设的出管孔和进管孔。
[000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卷收轴包括拉块、复位弹簧、轴承、轴体、转动槽、定位块和定位槽,所述轴承转动连接在卷收壳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定位槽开设在卷收壳体
的底部内壁中心处,所述定位槽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连通的转动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卡接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焊接固定有穿过卷收盘和轴承的轴体,所述轴体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拉块,且轴体上位于拉块的一侧套接固定有复位弹簧。
[001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块和定位槽的剖面均为正六边形,所述转动槽的剖面为圆形,所述轴体的剖面为正方形。
[001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储料盒、螺纹连接部和一次性套袋,所述储料盒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螺纹连接部,且螺纹连接部旋接固定在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上,所述储料盒的内部套接有一次性套袋。
[001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针体上粘接固定有绑带,所述绑带的内部填充有中药护理剂。
[001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护理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三七20-25份、缎龙骨10-15份、百草霜2-6份、藕节炭5-8份、仙鹤草10-15份、赤石脂1-2份、椿根皮4-8份、媛乌贼骨4-8份、五倍子2-7份、黄连13-15份、黄柏12-15份、蒲公英8-9份、连翘2-3份、金银花6-9份、柴胡2-7份、牡丹皮3-6份、青蒿4-5份和黄花地丁1-3份。
[001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护理剂的制备方法为:
[0015]
步骤一:取三七、缎龙骨、百草霜、藕节炭、仙鹤草、赤石脂、椿根皮、媛乌贼骨和五倍子,共同置于砂锅,用1500ml水浸泡1小时后,续加水至1500ml,大火烧开小火煎熬至1000ml,滤渣取液,备用;
[0016]
步骤二:取黄连、黄柏、蒲公英、连翘、金银花、柴胡、牡丹皮、青蒿和黄花地丁,共同置于砂锅,用1200ml水浸泡1小时后,续加水至1200ml,大火烧开小火煎熬至6000ml,滤渣取液,备用;
[0017]
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提取的药液混合,再次加水至1200ml,煎熬至800ml冷却,消毒,即得中药护理剂。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拨块在螺旋槽的内部转动,从而带动滑块在插针壳体的内部运动,最终实现了针体的长度调节,使其可以适用不同的伤口环境,有效的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引流管过长时,拉动拉块,使定位块脱离定位槽,在转动拉块,带动卷收盘旋转,使引流管收卷到卷收盘上,当调节的合适的长度时,松开拉块,在复位弹簧的反向作用力下,使定位块卡入到定位槽的内部,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卷收盘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动,不仅便于实现引流管长度的快速调节,而且将引流管收入到卷收盘上,可以有效的防止引流管过长而造成弯折,影响负压引流的正常进行,同时在储料盒的内部设置有一次性套袋,便于将负压引流出的伤口渗液导入到一次性套袋的内部,从而便于实现储料盒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
图1是本发明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插针组件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插针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卷收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定位卷收轴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储料组件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绑带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标号:1、三通接头;2、储料组件;3、连接管;4、单通阀;5、负压球;6、卷收组件;7、引流管;8、插针组件;9、插针壳体;10、针体;11、第一通孔;12、螺旋槽;13、拨块;14、滑块;15、第二通孔;16、卷收壳体;17、出管孔;18、卷收盘;19、定位卷收轴;20、进管孔;21、拉块;22、复位弹簧;23、轴承;24、轴体;25、转动槽;26、定位块;27、定位槽;28、储料盒;29、螺纹连接部;30、一次性套袋;31、绑带;32、中药护理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实施例1:由图1-7给出,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三通接头1,三通接头1的第一端口旋接固定有储料组件2,三通接头1的第二端口通过连接管3连接有负压球5,且连接管3上安装有单通阀4,三通接头1的第三端口通过引流管7连接有插针组件8,且引流管7缠绕在卷收组件6上。
[003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插针组件8包括插针壳体9、针体10、第一通孔11、螺旋槽12、拨块13、滑块14和第二通孔15,插针壳体9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且插针壳体9的另一侧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5,插针壳体9上开设有螺旋槽12,插针壳体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4,且滑块14上焊接固定有在螺旋槽12内部滑动的拨块13,滑块14一侧焊接固定有穿过第一通孔11的针体10,滑块14的另一侧焊接固定有穿过第二通孔15的引流管7,且引流管7与针体10连通。
[00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插针壳体9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滑块14的外壁开设有与内螺纹啮合连接的外螺纹。
[003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卷收组件6包括卷收壳体16、出管孔17、卷收盘18、定位卷收轴19和进管孔20,卷收壳体16的内部通过定位卷收轴19转动连接有卷收盘18,且卷收盘18上缠绕的引流管7的两端分别穿过卷收壳体16对应两侧开设的出管孔17和进管孔20。
[003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卷收轴19包括拉块21、复位弹簧22、轴承23、轴体24、转动槽25、定位块26和定位槽27,轴承23转动连接在卷收壳体16的顶部中心处,定位槽27开设在卷收壳体16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定位槽27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27连通的转动槽25,定位槽27的内部卡接固定有定位块26,定位块26的顶部焊接固定有穿过卷收盘18和轴承23的轴体24,轴体24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拉块21,且轴体24上位于拉块21的一侧套接固定有复位弹簧22。
[003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26和定位槽27的剖面均为正六边形,转动槽25的剖面为圆形,轴体24的剖面为正方形。
[003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储料组件2包括储料盒28、螺纹连接部29和一次性套袋30,储料盒28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螺纹连接部29,且螺纹连接部29旋接固定在三通接头1的第一端口上,储料盒28的内部套接有一次性套袋30。
[0036]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针体10上粘接固定有绑带31,绑带31的内部填充有中药护理
剂32。
[003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护理剂32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三七25份、缎龙骨15份、百草霜6份、藕节炭8份、仙鹤草15份、赤石脂2份、椿根皮8份、媛乌贼骨8份、五倍子7份、黄连15份、黄柏15份、蒲公英9份、连翘3份、金银花9份、柴胡7份、牡丹皮6份、青蒿5份和黄花地丁3份。
[003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护理剂32的制备方法为:
[0039]
步骤一:取三七、缎龙骨、百草霜、藕节炭、仙鹤草、赤石脂、椿根皮、媛乌贼骨和五倍子,共同置于砂锅,用1500ml水浸泡1小时后,续加水至1500ml,大火烧开小火煎熬至1000ml,滤渣取液,备用;
[0040]
步骤二:取黄连、黄柏、蒲公英、连翘、金银花、柴胡、牡丹皮、青蒿和黄花地丁,共同置于砂锅,用1200ml水浸泡1小时后,续加水至1200ml,大火烧开小火煎熬至6000ml,滤渣取液,备用;
[0041]
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提取的药液混合,再次加水至1200ml,煎熬至800ml冷却,消毒,即得中药护理剂。
[0042]
实施例2:由图1-7给出,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三通接头1,三通接头1的第一端口旋接固定有储料组件2,三通接头1的第二端口通过连接管3连接有负压球5,且连接管3上安装有单通阀4,三通接头1的第三端口通过引流管7连接有插针组件8,且引流管7缠绕在卷收组件6上。
[004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插针组件8包括插针壳体9、针体10、第一通孔11、螺旋槽12、拨块13、滑块14和第二通孔15,插针壳体9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且插针壳体9的另一侧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5,插针壳体9上开设有螺旋槽12,插针壳体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4,且滑块14上焊接固定有在螺旋槽12内部滑动的拨块13,滑块14一侧焊接固定有穿过第一通孔11的针体10,滑块14的另一侧焊接固定有穿过第二通孔15的引流管7,且引流管7与针体10连通。
[004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插针壳体9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滑块14的外壁开设有与内螺纹啮合连接的外螺纹。
[004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卷收组件6包括卷收壳体16、出管孔17、卷收盘18、定位卷收轴19和进管孔20,卷收壳体16的内部通过定位卷收轴19转动连接有卷收盘18,且卷收盘18上缠绕的引流管7的两端分别穿过卷收壳体16对应两侧开设的出管孔17和进管孔20。
[0046]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卷收轴19包括拉块21、复位弹簧22、轴承23、轴体24、转动槽25、定位块26和定位槽27,轴承23转动连接在卷收壳体16的顶部中心处,定位槽27开设在卷收壳体16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定位槽27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27连通的转动槽25,定位槽27的内部卡接固定有定位块26,定位块26的顶部焊接固定有穿过卷收盘18和轴承23的轴体24,轴体24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拉块21,且轴体24上位于拉块21的一侧套接固定有复位弹簧22。
[004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26和定位槽27的剖面均为正六边形,转动槽25的剖面为圆形,轴体24的剖面为正方形。
[004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储料组件2包括储料盒28、螺纹连接部29和一次性套袋30,储料盒28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螺纹连接部29,且螺纹连接部29旋接固定在三通接头1的第一端
口上,储料盒28的内部套接有一次性套袋30。
[004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针体10上粘接固定有绑带31,绑带31的内部填充有中药护理剂32。
[005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护理剂32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三七20份、缎龙骨10份、百草霜2份、藕节炭5份、仙鹤草10份、赤石脂1份、椿根皮4份、媛乌贼骨4份、五倍子2份、黄连13份、黄柏12份、蒲公英8份、连翘2份、金银花6份、柴胡2份、牡丹皮3份、青蒿4份和黄花地丁1份。
[005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护理剂32的制备方法为:
[0052]
步骤一:取三七、缎龙骨、百草霜、藕节炭、仙鹤草、赤石脂、椿根皮、媛乌贼骨和五倍子,共同置于砂锅,用1500ml水浸泡1小时后,续加水至1500ml,大火烧开小火煎熬至1000ml,滤渣取液,备用;
[0053]
步骤二:取黄连、黄柏、蒲公英、连翘、金银花、柴胡、牡丹皮、青蒿和黄花地丁,共同置于砂锅,用1200ml水浸泡1小时后,续加水至1200ml,大火烧开小火煎熬至6000ml,滤渣取液,备用;
[0054]
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提取的药液混合,再次加水至1200ml,煎熬至800ml冷却,消毒,即得中药护理剂。
[0055]
实验例:
[0056]
实验对象:经历各种外科缝合手术或跌伤、刀伤等病人100例,年龄在15-60岁之间,伤口位置于四肢、胸部、腹部或颈部。
[0057]
实验方法:采用医用酒精、医用双氧水等清洗创,并在创面上涂抹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护理剂,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涂抹均匀,直至吸收,非必要时,不需采用纱布包扎,一天涂抹2-3次,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可根据伤口轻重情况适当增加涂抹中药护理剂次数到3-5次每天。
[0058]
实验结果表:
[0059]
恢复天数恢复情况恢复人数2-3天完全愈合263-4天完全愈合524-5天完全愈合22
[0060]
由以上实验结果表可知,本发明的中药护理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人体部位的外伤或外科手术后伤口的治疗愈合,其疗效及治愈速度效果显著。
[0061]
本发明使用时,使拨块13在螺旋槽12的内部转动,从而带动滑块14在插针壳体9的内部运动,最终实现了针体10的长度调节,使其可以适用不同的伤口环境,有效的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引流管7过长时,拉动拉块21,使定位块26脱离定位槽27,在转动拉块21,带动卷收盘18旋转,使引流管7收卷到卷收盘18上,当调节的合适的长度时,松开拉块21,在复位弹簧22的反向作用力下,使定位块26卡入到定位槽27的内部,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卷收盘18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动,不仅便于实现引流管7长度的快速调节,而且将引流管7收入到卷收盘18上,可以有效的防止引流管7过长而造成弯折,影响负压引流的正常进行,同时在储料盒28的内部设置有一次性套袋30,便于将负压引流出的伤口渗液导入到一次性套袋30的内部,从而便于实现储料盒28的重复使用,在针体10插入伤口的内
部时,使用绑带31进行固定,在绑带31上喷涂有中药护理剂32,中药护理剂32中采用三七、缎龙骨、百草霜、藕节炭、仙鹤草、赤石脂、椿根皮、媛乌贼骨和五倍子共同作用,可以促进伤口快速愈合,而且也添加黄连、黄柏、蒲公英、连翘、金银花、柴胡、牡丹皮、青蒿和黄花地丁共同作用,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伤口的愈合效率,而且中药护理剂32完全采用中药制成,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006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