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疫通风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7822发布日期:2021-01-24 06:2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疫通风病床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病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疫通风病床。


背景技术:

[0002]
2020年爆发了影响全球的新型冠状肺炎,截止到2020年10月,已有三千万记录在案的确诊人数,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称全球或已有10%的人口确诊了新冠,几十万人因此丧生。考虑到以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和气溶胶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是极其易感的,因此隔离患者和健康人群是治疗时经常采用的措施。然而由于患者人数剧增,传染病病房所设置的患者数量激增,此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以病床为单位分隔治疗患者是更为合理的方案,因此实现将患者在病床上隔离时通过包括呼吸、喷嚏、说话等日常行为所传播的病毒尽快排出成为了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疫通风病床,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新旧风的替换来尽快排出病毒,抑制病毒在病房中的扩散,同时保持患者舒适,保证较低的交互感染几率,实现高效防疫,达到比现有病房更好的防扩散感染的效果。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防疫通风病床,所述病床包括病床主体、设于病床主体上部的送风装置以及设于病床主体下部的排气装置,所述病床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床板、多个可升降地设于床板侧面的外围挡板、向上延伸设于床板一侧的支撑柱以及多个设于床板底部的床腿,所述送风装置和支撑柱相连接并正对床板,所述床板的四周设有与排气装置相连接的排气口。床板上放置床垫,床垫和外围挡板之间隔开空隙,该空隙处便设置排气口。
[0006]
多个外围挡板包括沿床板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号挡板以及沿床板长度方向成对设置的二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和二号挡板呈垂直设置并紧密接触。几个外尾灯挡板之间相互不连接,可分别通过遥控板上下升降,方便患者上下床。
[0007]
所述外围挡板还包括沿床板长度方向成对设置并位于二号挡板顶部的辅助挡板,所述一号挡板的竖直高度大于二号挡板的竖直高度,所述辅助挡板的侧表面和一号挡板紧密接触。多个外围挡板也现有的病床上的构造,实现手动抬起。几个外围挡板均是实心,保证病床的相对封闭。
[0008]
所述床板包括可折叠的床头段和床尾段,所述病床还包括设于床头段底部用于抬起床头段的抬起装置。抬起装置采用现有的病床上的构造,实现手动抬起。此种床板可满足患者日常不同的活动姿势,当患者起卧时,床头段可调整相应的倾斜角度。
[0009]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用于送新风的新风组件、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以及多个活动分布在支撑板上的喷嘴,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和支撑柱相连接,所述喷嘴和新风组件相连通,所述喷嘴的送风口正对床板。支撑板和多个外围挡板虽然没有将病床整体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但由于从喷嘴中会源源不断地送出新风,形成较高压区(大于病床四周的低压区),此
时病床四周的气体便不会流入病床中,而且视野较为开阔,避免患者产生封闭感。新风组件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新风换气机实现气体处理,对新风进行过滤、杀菌、加热、增氧等多项处理,再送入喷嘴,新风组件包括与喷嘴相连通的新风管,实现将新风送入到病床上,并且新风组件最好一床一机,避免出现串流。在较大空气流量的要求下,新风组件也可采用便携高效空气过滤净化器,这种净化器的射流能够主导空气流动,带来正常的空气混合,同时有效地降低新风中的颗粒物浓度。
[0010]
所述新风组件送出的新风的温度为18-26摄氏度,相对湿度为40-48%,速度不大于0.2m/s,此速度为到达患者表面附近的新风流速。根据患者自身舒适度需求可调整新风的风速、温度以及湿度。理想的病床环境设定为22摄氏度、相对湿度44%左右,患者表面附近的空气速度不超过建议的舒适极限0.2m/s,这样可以保护患者呼吸区域的污染气体不向外扩散,并提高排污效率。
[0011]
所述支撑板上竖直贯穿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喷嘴的通孔,所述喷嘴的底部突出于通孔设置。调整喷嘴的底部伸出通孔的部分相对于通孔的位置和露出通孔的部分,即可改变喷嘴的位置,调整喷嘴喷出的新风的流向。
[0012]
多个喷嘴呈扇形分布在支撑板上,这样可使病床上的新风更均匀。
[0013]
所述支撑板呈扇形,此支撑板的形状根据喷嘴的设置情况设置,并且更美观。
[0014]
所述排气装置包括集气罩、导气管、抽气泵和排气组件,所述集气罩设于床板的底部并与排气口相连通,所述导气管连通集气罩和抽气泵,所述排气组件和抽气泵相连通。所述排气组件采用现有的排气装置,也可增加杀菌装置,比如uvgi装置,可将收集到的被患者污染的气体进行杀菌再排出,实现空气的循环利用,能够显著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浓度,该排气组件包括与抽气泵相连通的排气管。抽气泵可按需求调节排风量。
[0015]
所述床板、床腿和支撑柱均采用铝合金材质,保证病床主体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所述外围挡板和支撑板均采用abs塑料材质,减轻病床的重量,也避免患者意外碰撞而受到损伤,所述集气罩采用亚克力材质,韧性好,不易破损,修复性强,容易擦拭,若集气罩内部有其他固体颗粒黏附,也可方便清除。
[0016]
目前国内外有关于防疫病房的研究表明,采用顶部送风侧壁置换式排风的通风方案为最优通风方案,在患者附近安排局部排风格栅,最好是位于患者头部附近,可达到较高的局部排风率。当患者处于站姿和坐姿时,0.25m/s向下的送风速度才能控制人体和呼吸产生的热羽流和颗粒散发,患者处于躺姿时,送风速度值可降低到0.2m/s,此时患者的呼出气体稀释倍数达到10000倍,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
[0017]
本发明以既有普通病床为基础框架进行设计,其中送风装置输送来自外部清洁的新风,并和几个外围挡板之间隔断新风与病床四周的空气,形成正压区域,排风装置收集被患者污染的气体,并通过抽气泵排出,形成负压区域,负压区域和正压区域通过排气口相连通,形成气体流向通道,排出经污染的气体,后续进入统一的消毒杀菌系统,使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通过送风装置形成新风,并通过排风装置保证气流方向,集中排出并处理被污染气体,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新旧风的替换来尽快排出病毒,抑制病毒在病房中的扩散,同时保持患者舒适,保证较低的交互感染几率,实现高效防疫,达到比现有病房更好的防扩散感染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防疫通风病床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9]
图2为防疫通风病床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0]
图3为防疫通风病床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1]
图4为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
[0022]
图中:1-喷嘴;2-支撑板;3-床板;301-床头段;302-床尾段;4-排气口;5-支撑柱;6-一号挡板;7-床腿;8-导气管;9-集气罩;10-二号挡板;11-辅助挡板;12-抽气泵;13-排气管;14-新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4]
实施例
[0025]
如图1、2、3、4所示,一种防疫通风病床,病床包括病床主体、设于病床主体上部的送风装置以及设于病床主体下部的排气装置,病床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床板3、多个可升降地设于床板3侧面的外围挡板、向上延伸设于床板3一侧的支撑柱5(支撑5可设于一号挡板6外,并在顶部设置一个突出块卡在一号挡板6的顶部)以及多个设于床板3底部的床腿7,床板3包括可折叠的床头段301和床尾段302(如图4所示,此时床头段301呈倾斜状态),病床还包括设于床头段301底部用于抬起床头段301的抬起装置(图中省略),多个外围挡板包括沿床板3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号挡板6以及沿床板3长度方向成对设置的二号挡板10(图2中为了能更好地表现排气口4,省略了二号挡板10),一号挡板6设置在床头段301的头部,外围挡板还可包括设置在床尾段302尾部的三号挡板,三号挡板和一号挡板6平行并与二号挡板10连接,以便形成更好的封闭环境,一号挡板6和二号挡板10呈垂直设置并紧密接触,外围挡板还包括沿床板3长度方向成对设置并位于二号挡板10顶部的辅助挡板11(呈直角三角形,底部的直角边边长不小于床头段301的轴向长度,二号挡板10和辅助挡板11的总高度和一号挡板6的高度相一致),一号挡板6的竖直高度大于二号挡板10的竖直高度,辅助挡板11的侧表面和一号挡板6紧密接触,床板3的四周设有与排气装置相连接的排气口4(一直呈开放状态),并环绕床板3四周一圈设置,呈矩形,增加排气效率。
[0026]
送风装置包括用于送新风的新风组件、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以及多个活动分布在支撑板2上的喷嘴1,支撑板2的端部和支撑柱5相连接,支撑板2的轴向长度不小于床头段301的轴向长度,保证患者头部四周的空气是新鲜的,喷嘴1和新风组件相连通,喷嘴1的送风口正对床板3,新风组件包括与喷嘴1相连通的新风管14(只在图1中示例性地画出一个新风管14),新风组件送出的新风的温度为18-26摄氏度,相对湿度为40-48%,速度不大于0.2m/s,支撑板2上竖直贯穿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喷嘴1的通孔,喷嘴1的底部突出于通孔设置,支撑板2呈扇形,多个喷嘴1(本实施例中一共设置6个,分别呈1-2-3的排列顺序进行分布)呈扇形分布在支撑板2上。
[0027]
排气装置包括集气罩9、导气管8、抽气泵12和排气组件,集气罩9设于床板3的底部并与排气口4相连通,床腿7分布在集气罩9的外侧,导气管8连通集气罩9和抽气泵12,集气罩9的底部封闭只留出一个与导气管8相连通的开口,排气组件和抽气泵12相连通,排气组件包括与抽气泵12相连通的排气管13(抽气泵12和排气管13只在图1示例性地画出)。
[0028]
床板3、床腿7和支撑柱5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外围挡板和支撑板2均采用abs塑料材质,集气罩9采用亚克力材质。
[0029]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患者上床后,上部的送风装置(包括支撑板2和喷嘴1)通过调整喷嘴1的角度输送经处理后的新风至患者周身,形成正压区域,患者此时可根据自身要求调节温度湿度以及风速,保持舒适,此时是抽气泵12和导气管8使集气罩9形成负压,之后经患者污染的气体通过床板3边缘四周的排气口4流入到位于床板3下部的集气罩9中,排气管13再将收集到的被污染气体排出,后续经进行过滤、杀菌、净化的进一步处理,以此一直形成负压区域,如此运转,形成一个完整的正-负压气流系统,在患者面前形成循环的新鲜空气小气候区。
[0030]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