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7064发布日期:2021-02-03 11:5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急诊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急诊科的病人很多没有自我移动能力,例如昏迷、休克、呼吸衰竭、脑溢血病人等,在急诊科就医过程中对上述病人的转运一直较为困难。上述转运包括:将病人由医用平车转运至手术床、护理病床和检查平台,将病人由护理病床移动到医用平车、各种检查平台过程,上面两个过程中对病人转移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软体担架,将软体担架铺设在病人身下,然后人力抬动;二是利用滑移垫,将滑移垫铺设在病人身下,然后医护人员拉动滑移垫。目前这两种方法中医护人员均需将病人移动较大距离,工作强度大;对病人肢体可能会造成一定牵扯/晃动,且路面状况不明,在转运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颠簸,从而使得病人受到二次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包括两组躺靠板,躺靠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躺靠板的竖截面均呈倒置的u形,且其竖直支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水平开设有导向槽,并在导向槽处滑动连接有移动支撑装置,移动支撑装置包括呈u形的插设框,且插设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导向槽适配的导向条,插设框的竖直支臂下部均开设有两组条形导向开口,并在对应的条形导向开口处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偏转杆,且位于同侧的偏转杆呈交叉设置,并在交叉处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偏转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滚轮;躺靠板的两侧相互靠近处均固定安装有对应的销管,且躺靠板在销管边均固定安装有套杆,其中一组套杆的外侧缠设有连接带。
[0005]
优选的,当两组躺靠板呈持平状态时,此时在销管内插设有销杆。
[0006]
优选的,当两组躺靠板呈弯折状态时,此时连接带的两端分别系接在两组套杆的外侧。
[0007]
优选的,所述躺靠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
[0008]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缓冲装置,且缓冲装置位于两组导向杆之间,且其顶端均与插设框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管,且固定管的底端呈开口设置,固定管的顶端内壁粘接有弹簧,固定管在开口处滑动设置有伸缩杆。
[0010]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底端与伸缩杆的顶端的底端之间通过防脱落板连接,且防脱落板的直径大于固定管的底端开口直径。
[0011]
优选的,所述躺靠板的竖直支臂底端竖直开设有若干组与导向槽贯通的螺纹通
孔,且其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与导向条抵触的锁紧螺钉。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躺靠板、转轴、销杆、销筒、套杆和连接带的设置,使得装置便于在持平状态以及弯折状态下进行调整,方便针对不同的病患进行调整和使用;2、通过移动支撑装置的设置,使得装置在对病患进行转运的过程中能够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避免路面颠簸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还能够有效地为医护人员提供方便,降低工作负荷。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的持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的弯折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的躺靠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的移动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的移动支撑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的缓冲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躺靠板1、移动支撑装置2、套杆3、销杆4、转轴5、销管6、连接带7、锁紧螺钉8、把手9、缓冲装置10、导向条11、插设框12、导向杆13、偏转杆14、转动杆15、固定管16、弹簧17、防脱落板18、伸缩杆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
参照图1-6,一种急诊科急救辅助移动护理装置,包括两组躺靠板1,躺靠板1之间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躺靠板1的竖截面均呈倒置的u形,且其竖直支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水平开设有导向槽,并在导向槽处滑动连接有移动支撑装置2,移动支撑装置2包括呈u形的插设框12,且插设框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导向槽适配的导向条11,插设框12的竖直支臂下部均开设有两组条形导向开口,并在对应的条形导向开口处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的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偏转杆14,且位于同侧的偏转杆14呈交叉设置,并在交叉处通过转动杆15转动连接,偏转杆1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滚轮;躺靠板1的两侧相互靠近处均固定安装有对应的销管6,且躺靠板1在销管6边均固定安装有套杆3,其中一组套杆3的外侧缠设有连接带7。
[0017]
进一步地,当两组躺靠板1呈持平状态时,此时在销管6内插设有销杆4,便于针对平躺的病患使用。
[0018]
进一步地,当两组躺靠板1呈弯折状态时,此时连接带7的两端分别系接在两组套杆3的外侧,便于针对需要倚靠的病患使用。
[0019]
进一步地,躺靠板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9,便于手持,方便护理人员推移。
[0020]
进一步地,转动杆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缓冲装置10,且缓冲装置10位于两组导向杆13之间,且其顶端均与插设框12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缓冲装置10包括固定管16,且固定管16的底端呈开口设置,固定管16的顶端内壁粘接有弹簧17,固定管16在开口处滑动设置有伸缩杆19,弹簧17的底端与伸缩杆19的顶端的底端之间通过防脱落板18连接,且防脱落板18的直径大于固定管16的底端开口直径,方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缓冲,避免颠簸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
[0021]
进一步地,躺靠板1的竖直支臂底端竖直开设有若干组与导向槽贯通的螺纹通孔,且其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与导向条11抵触的锁紧螺钉8,保证移动支撑装置2在使用时处于锁紧状态,保证使用过程的稳定。
[0022]
工作流程:当病患需要进行平置转运之时,此时将两组躺靠板1转动至持平状态,而后在两边对应的销管6内插设进销杆4,从而使得两组躺靠板1的相对位置得到固定,避免发生转动,此时在躺靠板1的底端插设进移动支撑装置2,并旋紧锁紧螺钉8,从而使得装置组成便于移动的移动护理床,此时将需要转运的病患移动至躺靠板1顶端后即可实现便捷的转运;当病患需要躺靠的姿势进行转运时,此时将两组躺靠板1转动至弯折状态,根据病患的需求调整至对应的角度,并将连接带7连接在两组套杆3上,通过调整连接带7的放出长度以及收紧,从而使得两组躺靠板1在弯折状态下的角度得到限定,方便病患在转运过程中的躺靠,而后在其中一组躺靠板1下侧插设进移动支撑装置2,并旋紧锁紧螺钉8,从而使得装置组成用于病患转运的护理椅;在进行转运的过程中,若发生路面颠簸的情况,此时会使得两组偏转杆14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使得转动杆15的高度发生调整,进而使得缓冲装置10受到挤压,在弹簧17的作用下,使得碰撞产生的能量得到缓冲,从而降低对躺靠板1上部病人的影响,避免病患受到二次伤害。
[002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4]
此外,术语“第一”、
ꢀ“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